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医药指南》2016,(33)
目的探讨MRI和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近年来到我院就诊的12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MRI和CT检查,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两种检查总检出率以及脑室旁、顶叶、脑干和小脑梗死检出率和对于2 mm以下病灶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高于CT;基底节区、丘脑、额叶和颞叶以及病灶在2 mm以上者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头颅CT和MRI检查来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早期采取MRI检查比CT检查的诊断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核磁共振(MRI)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9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2018年1月~2020年5月)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检查、MRI检查.比较CT检查、MRI检查对不同发病时间患者的病灶检出率及检查指标(病灶数量、检查时间、病灶大小).结果 MRI检查检出率97.78%高... 相似文献
3.
4.
刘金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6):59-61
目的探讨磁共振和CT检查在多发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差异。方法 124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磁共振和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发病时间脑梗死检出情况、对不同梗死部位及不同体积梗死病灶的检出情况。结果发病<24 h的脑梗死患者中,磁共振的检出率高于CT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在24~72 h患者及发病>72 h患者中,磁共振检出率和CT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检查≤2 mm梗死灶所占比例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对小脑和脑干梗死的检查率高于CT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和CT对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磁共振对早期脑梗死、小病灶脑梗死及脑干或小脑梗死诊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MRI和CT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均使用MRI和CT进行检查。结果使用CT检测,诊断出88例的多发性脑梗死,其检出率是69.8%;而使用MRI检测,有126例为多发性脑梗死,其检出率达到了100%。对两种诊断手段进行相比,可知,MRI诊断多发性脑梗死的检测效果比CT好。结论颅脑CT图MRI在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均是重要的方法,而MRI和CT的诊断比较,则MRI的诊断结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进行MRI、CT检查.比较MRI与CT检查的急性脑梗死确诊率,并比较MRI检查与CT检查确诊病例的病灶直径.结果 MRI检查的确诊率为94.55%(104/110),明显高于CT检查的63.6...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和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多发性脑梗死患者94例,对MRI、CT对不同发病时间、不同病灶部位、病灶大小、有无血管性痴呆患者中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发病时间<24 h时,MRI检查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MRI对<2 mm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MRI检查在小脑、脑干的病灶检查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无血管性痴呆患者中,MRI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结论对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进行诊断,MRI检查的检出率明显优于CT检查。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尤其是发病后2 h内,尽可能选择MRI,以利于准确判断疾病情况,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指南》2017,(8)
目的对比CT与MRI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98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特点。结果 <24 hCT梗死检出率12.33%显著低于MRI检出率93.15%(P<0.05),>24 h两组梗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脑部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检出病灶总数量和小病灶数量均显著多于CT检查(P<0.05)。MRI检查检出病灶时间均显著少于CT检查(P<0.05)。结论 MRI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早期、微小病灶以及诊断速度上较CT检查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对比MRI与CT在诊治老年多发性脑梗死(MCI)中的特点,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于2009年至2011年间,在我院影像科行CT检查并诊断为脑梗死的92例患者行MRI检查。记录并对比两检查手段在检测患者病灶的尺寸、数量、检查时间及发病-检出时间窗等指标。结果 CT检测病灶大小平均为(11.2±3.1)mm2,MRI检测病灶大小平均为(8.7±2.5)mm2;CT平均检查出病灶(1.8±0.3)个,MRI平均检查出病灶(2.9±0.3)个;CT发病-检出时间窗为(1.7±0.2)d,MRI为(0.8±0.3)d;CT检查时间为(19.6±8.2)min,MRI检查时间为(10.2±4.2)min。所有结果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MRI较CT具有更为精确的定位定性能力,但其价格较贵,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指南》2019,(25)
目的观察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共计6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CT检查及核磁共振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过核磁共振检查诊断多发性脑梗患者的准确率为90%,CT准确率为70%,结果说明经过核磁共振检查检出的脑梗死患者的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检查的准确率优于使用CT检查患者,MRI检查对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患者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率,值得广泛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疑似少量渗血部位与同期梗死部位CT值差值(ΔCT值)变化对少量渗血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6月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CT、MRI图像。以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CT疑似少量渗血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A组MRI证实为少量渗血出血性脑梗死患者42例;B组MRI证实单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8例。分别测量上述2组缺血性梗死疑似渗血部位、同期梗死部位平均CT值,并计算出其ΔCT值。利用统计学软件对2组疑似渗血部位与同期梗死部位ΔC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2组疑似少量渗血部位与同期梗死部位ΔCT值的最佳诊断界点。结果 A组疑似少量渗血部位、同期梗死部位CT值及其ΔCT值分别为21/.0~63.0 Hu、11.0~24.0 Hu和8.0~45.0 Hu;B组疑似渗血部位、同期梗死部位CT值及其ΔCT值分别为20.0~28.0 Hu、9.0~23.0 Hu和5.0~14.0 Hu。2组疑似渗血部位与同期梗死区Δ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ΔCT值为12.5 Hu是最佳诊断界点。结论当疑似渗血部位与同期梗死部位ΔCT值≥12.5 Hu时,提示缺血性脑梗死区有少量渗血可能性大;当疑似渗血部位与同期梗死部位ΔCT值<12.5 Hu时,提示缺血性梗死区内少量渗血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分析31例临床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WI图像,其中超急性期(小于4小时)3例,急性期(4~24小时)28例,观察和分析DWI图上异常信号的部位、强度和边界,选择并测量病变区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与同层对侧相应正常部位影像进行比较。结果:(1)所有急性脑梗死病灶在DWI均表现为高信号。31例患者共诊断1cm以上急性梗死病灶39个;(2)随着b值的增加,弥散效果越好,梗死显示也越清晰。(3)梗死部位ADC值明显低于对侧相应部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磁共振DWI技术对急性脑梗死病变显示敏感性和准确性高,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CT及MRI对脑梗死出血性转变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探讨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脑梗死出血性转变患者40例,观察其CT及MRI表现,并将两者发现出血性转变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MRI检查发现HT者为40例, CT检查发现者为23例,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58, P〈0.05)。结论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亚急性期MRI比CT更显优势,合理选择MRI,尽早发现出血性脑梗死从而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CT、MRI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86例确诊为脑梗死或疑为脑梗死的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同时予以CT及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结果。结果 MRI对脑梗死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扫描(P〈0.05);脑梗死发病12h以内的患者,MRI检出率明显高于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脑梗死的检出率高于CT,可联合CT作为脑梗死的最佳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核磁共振成像( MRI)对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患者进行检查,分析MRI检查结果与患者病情的符合程度,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4例初次发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基本的MRI扩散加权成像检查以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 )扫描检查,分析患病一侧病灶中心区、缺血半暗带、对侧镜像区的表观扩散系数与表观扩散系数比率。结果脑梗死患者病灶中心区、病灶中心的对侧镜像区、缺血半暗带、缺血半暗带的对侧镜像区的表观扩散系数分别为(3.783±1.032)×10-4、(7.992±0.828)×10-4、(6.588±0.717)×10-4、(8.292±2.046)×10-4;缺血半暗带的表观扩散系数有一定程度的减小,病灶中心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有很大程度的减小,变化更加明显。患病<6 h患者病灶中心区、缺血半暗带表观扩散系数比率分别为(43.4±10.3)、(67.9±3.8);患病6~24 h患者病灶中心区、缺血半暗带表观扩散系数比率分别为(50.3±10.5)、(76.8±8.7);患病24~64 h患者病灶中心区、缺血半暗带表观扩散系数比率分别为(57.2±11.5)、(86.3±7.4);随着患病时间的增长,表观扩散系数比率逐渐上升,超急性期及急性期缺血半暗带区的表观扩散系数比率明显比病灶中心区域高。结论采用MRI的手段,应用表观扩散系数以及表观扩散系数比率这两个指标反映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以及预测缺血半暗带的位置等,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同时给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乳腺癌患者的MRI诊断结果,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54例乳腺癌患者中,乳腺导管癌41例,乳腺小叶癌7例,隐匿性癌3例,炎性乳腺癌1例,乳头状癌2例;胸肌转移13例,腋窝淋巴结转移17例(11例单发,6例多发).结论 MRI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MRI和CT两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早期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7):993-995
目的 探讨MRI和CT两种不同影像学对早期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已确诊早期腔隙性脑梗塞并均已经行CT、MRI检查的患者共326例,分析所有患者CT及MRI的诊断结果,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病灶检出率,比较患者对两种检查方式所用时间、花费情况的满意度.结果 本次研究共回顾326例早期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经整理筛除7例图像得不到专家一致诊断意见的病例.余下319例患者中,行CT平扫后发现268处病灶,病灶大小约0.5~1 cm左右;行MRI检测发现病灶472处,其中病灶多小于0.5 c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9例患者中有231例对MRI比较满意,满意度为72.4%;有235例患者对CT比较满意,满意度为73.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诊断,MRI要比CT更为敏感,且不具有辐射,安全系数较CT更高.但是319例患者对CT的满意度略高于MRI,除了因为MRI耗时需十多分钟、部分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不能耐受以外,更主要的因素还是MRI费用要比CT高得多,可见低收费与高检出率在患者心中均占有较大比例,进一步增强CT敏感度、降低MRI的消耗成本是接下来我们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急性期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收治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54例患者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CT与MRI检查,对两种检查的诊断敏感性与对脑血肿量进行统计并做对比分析。结果 T2*WI和CT的敏感性明显好于T1WI与T2WI的敏感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T1WI、T2WI、T2*WI测量脑血肿量分别为(31.28±3.34)mL、(32.03±3.96)mL、(27.12±4.83)mL、(29.17±5.43)mL。CT与T2*WI检测结果相接近,无明显差异(P>0.05),T1WI与T2WI对脑血肿量的测量值较CT 和T2*WI略小,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T与T2*WI检查成像中较清晰,显示血肿部位有明显的边界和高信号。结论 MRI检查可有效检查出急性脑出血。MRI检查在急性期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不亚于CT检查,其可为急性脑出血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和MR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2011年9月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T和MRI图像,探讨二者的诊断效果和意义。结果CT显示梗死病灶65个,检出患者32例;MRI显示梗死病灶151个,检出患者49例。MRI显示病灶的敏感度是CT的2.32倍,MRI检出率(68%)明显优于CT检出率(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诊断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与CT一起作为急性脑梗死的最佳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