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踝关节Bosworth骨折是以腓骨骨折近端嵌入胫骨远端后外侧为特点的一种少见的踝关节骨折脱位,不易通过闭合手法纠正脱位,极易被忽视或误诊^([1])。如果对踝关节Bosworth骨折认识不够,未能有效作出预判,会出现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包括骨筋膜室综合症等,可导致严重的临床结果^([2])。  相似文献   

2.
Bosworth骨折是一种罕见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早期如果漏诊或治疗不当将导致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笔者于2009年8月收治1例典型Bosworth骨折,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65岁,下楼梯时不慎扭伤右踝,4h后来院就诊.查体:踝关节于外旋外翻位畸形,肿胀严重,足背动脉可及,无感觉障碍,X线片显示踝关节骨折.急诊手术治疗,术中复位并固定三踝骨折后,发现距骨有向后脱位趋势,外踝整体感觉位置偏后,但下胫腓骨间膜非常完整,关闭伤口,石膏托固定踝关节于中立位.术后复查X线片,正位像未见明显异常,侧位像显示外踝偏后.进一步复查CT,发现腓骨骨折近端已整体移位于胫骨远端腓切迹的后方,确诊为Bosworth骨折,遂行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后的踝关节功能恢复和预后情况。方法:踝关节骨折153例,男118例,女35例;年龄15-62岁,平均36岁。按Danis-Weber AO分型:A型30例,B型95例,C型28例。损伤机制按Lauge-Hansen分类:旋前-外展型45例,旋后-外旋型骨折70例,旋前-外旋型28例,旋后-内收型10例。单踝骨折47例,双踝骨折70例,三踝骨折23例,合并腓骨骨折13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71例损伤程度按Bonnin分度:Ⅰ度19例,Ⅱ度31例,Ⅲ度21例。153例均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BonninⅠ度损伤复位后采用松质骨螺钉经腓骨内固定;Ⅱ、Ⅲ度损伤复位后采用经腓骨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Ⅰ、Ⅱ度损伤予以缝合断裂下胫腓韧带、骨间韧带;Ⅲ度损伤采用切取腓骨长肌腱或腓骨短肌腱一半替代修复下胫腓韧带。结果:153例得到6-14个月的随访,参照齐斌等的评定标准:优良121例,可20例,差12例。结论: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作者为避免在距骨骨折并脱位因手术本身所导致的距骨供血动脉损伤的可能性,通过20具足动脉灌注标本的解剖研究,提出腓骨下端截骨向后外翻转,充分显露踝关节的手术入路,克服踝关节前外侧入路以及应用杠杆撬拔复位手术方法的缺点,临床应用14例,经过1—2年时间的随访,X线检查未发现距骨缺血性坏死,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后踝骨折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骨折病人距骨向后半脱位是导致创伤性踝关节炎及踝关节骨折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解剖学研究认为腓骨及下胫腓联合韧带对距骨向后方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CT检查对后踝骨折的分型、手术指征、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可将后踝骨折分为3种类型.CT检查测量后踝骨片大小是必要的,因为X线片测量对后踝骨片大小的评估很不准确.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累及关节面>25%的后踝骨片为手术指征,但这一观点正受到质疑.由于下胫腓后韧带的作用,后踝骨折片常随外踝的复位而复位,有学者提出此时无论骨折片大小均不需对后踝进行内固定.伴发距骨脱位的骨折、闭合复位失败的移位骨折、内踝延伸型后踝骨折均有明确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6.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单侧椎动脉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合并单侧椎动脉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风险和临床效果。方法76例合并单侧椎动脉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其中颈椎脱位患者先试行闭合复位,不能复位者,先行后路切开复位,一期再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结果76例患者均未出现健侧椎动脉损伤,术前神经功能正常者术后无一例出现神经损害症状,不全瘫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合并单侧椎动脉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进行合理的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踝关节骨折病人距骨向后半脱位是导致创伤性踝关节炎及踝关节骨折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解剖学研究认为腓骨及下胫腓联合韧带对距骨向后方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CT检查对后踝骨折的分型、手术指征、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可将后踝骨折分为3种类型。CT检查测量后踝骨片大小是必要的,因为X线片测量对后踝骨片大小的评估很不准确。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累及关节面〉25%的后踝骨片为手术指征,但这一观点正受到质疑。由于下胫腓后韧带的作用,后踝骨折片常随外踝的复位而复位,有学者提出此时无论骨折片大小均不需对后踝进行内固定。伴发距骨脱位的骨折、闭合复位失败的移位骨折、内踝延伸型后踝骨折均有明确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跟骨关节内骨折合并腓骨肌腱脱位的发生情况,分析腓骨肌腱脱位与跟骨骨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总结腓骨肌腱脱位漏诊原因。方法纳入自2011-01—2018-06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541例(566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统计合并腓骨肌腱脱位(半脱位)的发生率,分析其与跟骨骨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566足中96足(17%)合并腓骨肌腱脱位,初次正确诊断率仅为5.2%(5足)。465足跟骨关节内压缩骨折中87足(18.7%)合并腓骨肌腱脱位,101足舌型骨折中9足(8.9%)合并腓骨肌腱脱位,跟骨关节内压缩骨折合并腓骨肌腱脱位的发生率更高。合并腓骨肌腱脱位患足CT横截面跟骨外侧壁宽度、轴位X线片跟骨外侧壁增加宽度大于未合并腓骨肌腱脱位患足,且SandersⅣ型患足测量数值大于Ⅱ型与Ⅲ型患足。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尤其是高能量损伤导致的跟骨骨折合并腓骨肌腱脱位漏诊率较高,当轴位X线片上跟骨骨折相对增加宽度8.4 mm时需高度关注是否合并腓骨肌腱脱位。多层螺旋CT可作为跟骨关节内骨折合并腓骨肌腱脱位的诊断方式之一,同时进行踝关节正位X线片检查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腓骨截骨手术入路治疗距骨损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距骨骨折和脱位,尤其是陈旧性损伤,良好的术中暴露是恢复解剖对位的先决条件。在诸多的手术人路中,涉及截骨的人路较少见。黄昌林等报道用腓骨截骨手术人路治疗距骨骨折脱位的解剖研究,但未列入常用手术入路。在临床应用中,笔者感觉其在处理距骨损伤时有暴露良好、对距骨血运干扰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脱位术后仍存在踝关节内侧间隙增宽的原因.方法 对198例踝关节骨折脱位采取手术治疗,对比术前及术后X线片.结果 14例(7%)存在踝关节内侧间隙轻度增宽.结论 踝关节骨折脱位术后出现踝关节内侧间隙增宽的原因为腓骨短缩、下胫腓韧带损伤未固定修复、下胫腓关节内软组织填塞、踝关节内侧间隙软组织填塞及内侧三...  相似文献   

11.
三踝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三踝骨折。失败1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32~72岁,平均40岁。测量评估影像学资料,了解诊疗及手术过程,分析失败原因。结果 10例内固定失败。腓骨复位不良1例,胫腓联合Ⅱ度以上分离未固定2例,固定螺钉退出1例,断裂1例。后踝骨折、复位不良、内固定失败、距骨后脱位1例。移位大于2mm的后踝骨折未行内固定2例。内侧间隙增宽大于5mm2例。结论不了解踝关节骨折复位标准、未重视踝关节周围韧带复合体损伤修复和无术中影像监控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准确诊断分型、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准确判断处理下胫腓联合分离和内侧三角韧带损伤可减少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12.
腓骨钢板结合胫骨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1年8月至2005年6月我科采用腓骨钢板内固定结合胫骨撬拔复位、植骨、松质骨螺钉、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有移位并合腓骨骨折的P ilon骨折12例,获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4岁~62岁,平均34.5岁。闭合骨折10例,开放骨折2例。均合并有腓骨下段骨折,其中4例合并有踝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致伤原因:交通事故5例,压砸伤4例,坠落伤1例,扭伤2例。根据R ued i和A llgow er分类[1],Ⅱ型8例,Ⅲ型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在14 d内,平均8 d。1.2治疗方法1.2.1术前准备对于开放骨折做好术前准备,急…  相似文献   

13.
距骨骨折脱位手术入路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昌林  丁志海 《中华骨科杂志》1994,14(12):736-738,T001
作者为避免距骨骨折合并脱位手术是发生因手术本身所导致的唬有致血动脉损伤的可能性,降低术后距骨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通过距骨血供系统与手术入路关系的应用解剖研究,提出腓骨下端截骨向后外翻转,充分显露踝关节的最佳手术入路,克服原常用踝关节前外侧等切口入路以及应用杠杆撬拔复位手术方法的缺点,临床应用14例,径1-2年时间的随访,X线检查尚未发现1例距骨缺血性坏死,取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距骨骨折脱位的特点、类型、手术方法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组距骨骨折脱位30例,均为男性;年龄18~46岁,平均33.6岁。骨折根据Hawkins分型,Ⅰ型4例,Ⅱ型20例,Ⅲ型6例。Ⅰ型距骨骨折采用闭合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Ⅱ、Ⅲ型骨折均行急诊手术,采用前外侧或前内侧切口暴露,骨折解剖复位后,以2枚松质骨拉力螺钉交叉内固定;其中Ⅲ型骨折并取自体髂骨块跨骨折线嵌入植骨。术后踝关节中立位短腿石膏管形外固定8~12周,复查X线示骨折线模糊后拆除石膏行不负重下踝关节活动,骨折线消失后可完全负重行日常活动。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6年,平均3年。根据美国足踝协会后足评分系统评定,优10例(33.3%),良13例(43.3%),可5例(16.7%),差2例(6.7%),优良率为76.6%。结论距骨骨折脱位虽然并发症多并且后果严重,但是通过急诊手术、骨折解剖复位、尽量保护血运、有效内固定、自体髂骨块跨骨折线嵌入植骨、术后力争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可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踝关节骨折诊疗失误进行分析总结,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对12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按损伤暴力分类:直接暴力组58例,间接暴力组64例。结果有10例出现诊疗失误,其中漏诊4例,距骨外脱位2例,前脱位1例,腓肠神经损伤2例。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折断1例。对于有距骨外脱位的2例患者,行二次手术治疗。前脱位1例未行二次手术,出院后失访。结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要求较高,应认真查体及阅片,术中仔细操作,方能减少失误。  相似文献   

16.
王振海  孙乃明  王翠萍 《中国骨伤》2005,18(11):704-704
我院骨科自1988年以来,应用闭合复位孟氏支架固定治疗外旋型踝关节骨折脱位3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于2019-01诊治1例儿童胫骨远端干骺端螺旋形骨折后缺血坏死,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儿,女,11岁。因练习跳远时扭伤左踝关节,导致左踝关节肿痛畸形活动受限,受伤后不能负重行走。急诊X线片和CT显示左胫骨远端干骺端螺旋形骨折(Salter-Harris 2型)并左腓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治疗,遂给予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维持固定6周,定期复查X线片。伤后4个月后骨折愈合良好,局部无皮肤红肿、窦道。伤后2年患者自诉剧烈活动与跑跳运动后左胫骨下端疼痛不适,出现症状后未就诊和治疗。伤后2年入院就诊时CT显示胫骨远端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86~1996年手术治疗35例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经平均3.5年的随访观察,临床效果满意。手术的要点是在下胫腓关节上方截断并向外下翻转胖骨下段,在直视下,彻底清除踝穴和下胫腓关节分高处的瘢痕组织,在内踝复位固定的基础上,再以一枚长加压螺钉经腓骨在下胫骨关节面的上方穿过下胫腓关节面,将下胫腓关节和外踝复位固定,稳定踝关节。认为对于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无论有否临床症状,应尽早施行手术复位。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85~1994年共收治重度踝关节骨折脱位79例,其中手术治疗6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男性41例,女性21例。年龄19~70岁,平均41岁。砸伤18例,挤压伤23例,扭伤21例。左侧24例,右侧38例。损伤按hange—Hanson分型:旋前外展型21例,旋后外旋型27例,旋前外旋型9例,垂直压缩型3例,无骨折踝关节开放脱位2例。 1.2 手术方法 选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手术采用骨膜外内固定方法。内踝骨折解剖复位后采用自攻螺钉或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三角韧带损伤者修补。外踝骨折应在外踝前上方沿腓骨向上切口,用皮质骨螺钉固定外踝和下胫腓联合,钉尖必须穿过对侧胫骨皮质。踝关节水平以上位置较高的外踝骨折选用钢板或骨圆针内固定,在外踝部预弯成向外约15°角。后踝骨折超过关节面25%者,经后内侧切开解剖复位,松质骨螺钉固定。垂直压缩型骨折采用经内踝骨圆针或松质骨螺钉固定胫骨下端骨折,腓骨骨折皮质骨拉力  相似文献   

20.
踝关节骨折脱位是踝关节的严重损伤,骨折不稳定,常伴有韧带和关节囊损伤,闭合复位治疗不满意。1991~1999年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56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38例,女18例;年龄15~68岁,平均32.7岁。致伤原因及损伤情况:左踝伤21例,右踝伤35例。车祸伤24例,压砸伤16例,扭伤8例,坠落伤8例。其中开放性损伤11例。骨折类型:根据术前X片,按Lan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Ⅱ°6例,Ⅲ°8例,Ⅳ°11例;旋后内收型Ⅱ°8例;旋前外旋型Ⅱ°3例,Ⅲ°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