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4—2018年大兴区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等相关指标的趋势变化,为慢性病干预控制提供方向和建议。方法2014—2018年北京市大兴区户籍居民死亡登记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北京市卫生防病监测信息资源整合分析平台。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死因编码与分类。应用SPSS 17.0和Excel 2007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4类慢性病占慢性病死亡比例、慢性病70岁之前死亡比例、早死概率,应用Joinpoint回归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检验趋势变化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2014—2018年大兴区30~69岁人群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4.28%、-5.86%),其中女性两指标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7.75%、-8.7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均呈波动状态。2014—2018年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由13.15%下降至10.36%,达到"健康北京2030"2020年预期性指标(10.5%),APC=-8.80%,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t=-5.61,P<0.05)。男性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高于女性,女性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速度快于男性。大兴区全人群、男性和女性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顺位均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大兴区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女性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速度快于男性。男性所有指标均较女性差,应将男性作为重点干预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安徽省2014-2018年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死概率、变化趋势,探讨实现“健康中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标的可能性。方法死亡资料来源于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安徽省2014-2018年24个全国死因监测点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以“健康中国2030”和“健康安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标(分别下降30%和25%)为基准,评价实现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标的难度。结果2014-2018年安徽省4类慢性病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比例从82.76%升高至84.77%,呈上升趋势(APC=0.50%)。30~69岁人群4类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1.78%)。4类慢性病合计的早死概率分析结果显示,合计早死概率由2014年的15.53%下降到2018年的14.43%;男性和女性均呈下降趋势,男性下降速度(APC=-1.80%)略低于女性(APC=-2.00%);城市(APC=-1.57%)和农村(APC=-1.99%)、皖北(APC=-2.32%)和皖中(APC=-1.81%)地区均呈下降趋势;同一年份早死概率比较,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农村>城市、皖北>皖中>皖南。分病种看早死概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下降最明显(APC=-9.19%),其次为癌症(APC=-1.77%),男性糖尿病呈上升趋势(APC=-2.90%)。按2014-2018年早死概率平均增长速度,预计2030年可实现健康安徽目标;但实现健康中国目标需将下降速度在既往基础上提高26.40%;比较不同性别、城乡和地区下降速度需提高的比例,男性>女性、城市>农村、皖南>皖中>皖北。结论安徽省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呈持续下降趋势,男性、农村、皖北地区居民为重点人群,应开展针对主要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干预工作,降低慢性病早死概率,努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5—2021年赣州市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情况、早死概率等指标及其变化趋势,预测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情况。方法 收集2015—2021年赣州市死因监测地区死亡资料,分性别、地区计算四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标化率、早死概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年平均增速等指标,预测“健康中国2030”赣州市早死概率。结果 2015—2021年赣州市四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中标率、死亡构成比分别为500.18/10万、477.87/10万和79.18%;四类主要慢性病城市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4.71%,P<0.01)、农村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4.33%,P<0.01);城市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由16.32%下降至11.25%(APC=-5.54%,P<0.01),女性、农村和全人群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城市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变化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14.14%、-7.33%、-6.83%、-4.92%,P均<0.01),农村恶性肿瘤早死概率呈上升趋势(APC=3.83%,P<0.01);赣州市2030年男性、女性、城市、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4—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居民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水平、早死概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为慢性病的干预、控制提供建议。方法:收集2014—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等指标。结果:2014—2020年松江区居民的4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松江区居民的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从8.76%下降至7.39%;男性和女性居民的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男性的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高于女性,是女性的1.65~2.36倍。结论:松江区居民的4类主要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松江区已提前实现“健康上海2030”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金昌队列人群2011-2020年四种主要慢性病的死亡率、早死概率及变化趋势,锁定影响人群健康的核心病种,为人群慢性病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以金昌队列为平台,纳入基线全部人群48 001人,连续10年追踪随访其结局,应用简略寿命表法与joinpoint回归法计算死因构成比、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等指标。  结果  2011-2020年金昌队列人群4类主要慢性病平均死亡构成比为80.26%,4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6.48%),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10.02%),其他三类疾病粗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无变化趋势。除女性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呈上升趋势外(APC=12.92%),其他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均无变化趋势。男性主要慢性病死亡率及早死概率高于女性。主要慢性病不同病种平均死亡率前3位为肺癌、脑卒中、冠心病。  结论  4类主要慢性病是导致金昌队列人群死亡的主要疾病,肺癌、脑卒中为核心病种。男性为慢性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同时还应重点关注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降低慢性病早死概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武汉经开区(汉南区)2010—2020年4类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早死概率,探索性预测未来变化趋势,为区域慢性病防控策略、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利用2010—2020年武汉经开区(汉南区)户籍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计算慢性病死亡率、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应用对数线性回归模型预测2021—2025年早死概率。结果 2010—2020年武汉经开区(汉南区)户籍人口粗死亡率、年龄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分别年均下降2.79%和5.71%,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占慢性病死亡比例为90.28%~92.81%,男性、女性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占比呈下降趋势,男性早死占比高于女性(P<0.01)。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年均下降7.50%,各年份男性过早死亡概率均高于女性,但年均下降速度略低于女性。对数线性回归模型4预测结果显示,2025年早死概率可能较2020年将下降约12.84%。结论 2010—2020年武汉经开区(汉南区)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已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20年目标,2025年有可能提前实现2030年规划目标。建议进一步落实综合防控策略,关注主要危险因素和重点人群,确保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湖北省钟祥市慢性病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为当地制定慢性病防控规划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2014—2019年钟祥市居民死因监测资料,用寿命表法的原理计算慢性病早死概率,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率的趋势χ2检验,利用Joinpoint 4.7.0.0软件计算死亡率及早死概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 结果 2014—2019年湖北省钟祥市慢性病粗死亡率为495.02/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8.27/10万,四类慢病粗死亡率为457.7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00.04/10万。男性(APC=-6.60%,t=-8.18,P=0.001)、女性(APC=-7.04%,t=-3.04,P=0.039)、总人群(APC=-6.23%,t=-4.78,P=0.009)心脑血管疾病的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病早死概率为14.55%,四类慢病早死概率为13.17%。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APC=-2.53%,t=-2.78,P=0.049)呈下降趋势,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的早死概率(APC=22.05%,t=2.84,P=0.048)趋势分析上升态势明显,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湖北省钟祥市四类慢病早死概率为13.17%,2014—2019年上升0.01%,趋势分析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中国2030”目标仍有不小差距。男性四类慢病早死概率均高于女性,男性为未来慢病干预的重点人群。糖尿病早死概率上升幅度较大,应优先对糖尿病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7 - 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趋势及过早死亡概率,为制定适宜的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2007 - 2018年东城区户籍居民死因登记资料,分析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和死亡比例,应用WHO推荐的早死概率计算方法,计算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采用Joinpoint回归计算年均变化百分比(APC),对各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7 - 2018年东城区慢性病年均死亡率为613.94/10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APC = 1.41%,P<0.001),年均标化率为294.62/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 = - 1.39%,P = 0.002),男性和女性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32.24/10万和259.31/10万,均呈逐年递减的变化趋势(P<0.05)。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死亡分别占死亡总数的43.72%、27.82%、8.08%和2.84%,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分别为 - 1.59%和 - 2.47%,P值分别为0.006和0.001)。65岁以下人群死于恶性肿瘤的比例高于心脑血管疾病,70岁组恶性肿瘤死亡比例开始下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高。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为9.23%,男性高于女性,女性早死概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APC = - 2.57%,P<0.001)。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种慢性病是影响东城区户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2007 - 2018年慢性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男性居民为过早死亡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9.
分析重庆市长寿区2011-2019年4类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早死概率及其变化趋势,为防控主要慢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9年重庆市长寿区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计算人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以及构成比、早死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1-2019年长寿区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寿区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由2011年的17.11%下降至2019年的12.29%,APC为-2.76%,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男性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早死概率波动于16.93%~21.90%,APC为-1.49%,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早死概率由2011年的13.23%下降至2019年的7.48%,APC为-5.07%,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长寿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APC为-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以年均4.97%的速度下降(P<0.05);而恶性肿瘤与糖尿病早死概率的变化趋势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2011-2019年重庆市长寿区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明显,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应重点加强该区人群恶性肿瘤与糖尿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淮安市30~69岁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和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不同性别及年龄别死亡率、早死概率对淮安市2010 - 2015年30~69岁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 - 2015年淮安市30~69岁居民主要慢性病年均死亡率301.24/10万,标化死亡率为243.35/10万,全人群和女性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别为1.81%、1.51%;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χ2 = 3 912.291,P<0.001);主要慢性病死亡顺位为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其中肿瘤(APC = 3.9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APC = 6.01%)、糖尿病(APC = 13.39%)呈上升趋势,脑血管疾病(APC = - 3.47%)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别肿瘤死亡率占比均在50%以上;早死概率在14%左右,年度变化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0~69岁淮安市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肿瘤已成首位死因,早死概率控制速度较为缓慢,与实现“健康江苏2030”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2-2018年肇庆市死因监测点4类慢性病死亡情况及早死概率趋势,为政府制定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8年肇庆市死因监测点的死因资料,分析4类慢性病死亡率、早死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相关指标。结果 2012-2018年肇庆市死因监测点户籍人口4类慢性病合计标化死亡率由2012年260.54/10万下降到2018年227.98/10万(APC=-1.19%,P>0.05)。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糖尿病粗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APC分别为3.67%、3.25%和6.82%(均P<0.05);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APC分别为-5.92%和-9.52%(均P<0.05)。2012-2018年肇庆市死因监测点4类慢性病合计早死概率为13.05%~14.87%(APC=-0.4%,P>0.05)。按疾病类别分类,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1.09%、-8.15%(均P>0.05);恶性肿瘤和糖尿病早死概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0.70%、4.92%(均P>0.05)。女性、农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20.47%、 -11.57%(均P<0.05)。结论 2012-2018年肇庆市死因监测点居民4类慢性病合计的死亡率与早死概率均呈波动变化。建议进一步加强慢性病防治,最终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类主要慢性病的死亡率、早死概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科学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9~2018年甘井子区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应用WHO推荐方法 计算慢性病早死概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1—2018年浙江省台州市户籍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死亡水平及早死概率的特征,为政府制定慢性病防制规划提供数据依据。方法从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导出2011—2018年台州市户籍居民死亡数据,分析慢性病导致死亡数在总死亡数的占比、慢性病死亡率、慢性病早死概率等指标。采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构成(中标率)计算标化率。利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2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其统计学检验结果。结果2011—2018年台州市慢性病死亡231 724例,死亡率为486.52/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1.55/10万,慢性病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79.89%,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2011—2018年台州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及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P<0.05)、糖尿病标化死亡率(P=0.46)及早死概率(P=0.22)均未下降,农村地区上述4类慢性病各年龄组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4类慢性病死亡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同时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2011—2018年台州市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13.49%降至2018年的10.49%,平均年降幅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P<0.05)。结论慢性病死亡是台州市主要死亡原因,为降低慢性病死亡率应需开展慢性病的有效防控措施,特别是糖尿病的防治和男性慢性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5-2021年巫山县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情况,比较“健康中国2030”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的预测值与目标值,为慢性病相关防控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以2015-01-01-2021-12-31巫山县全人群死亡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SPSS 23.0和Excel 2010统计分析2015和2021年4类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和早死概率,计算巫山县2030年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预测值。2015和2021年粗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21年全人群4类主要慢性病合计粗死亡率高于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20,P<0.001。2015-2021年,巫山县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由15.39%下降至13.32%,下降了2.07个百分点。根据年均增长率计算,2030年巫山县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为10.74%,低于目标值10.77%。2030年巫山县恶性肿瘤早死概率预测值为7.04%,与目标值4.68%差距较大。2021年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及2030年早死概率预测值,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江西省监测地区慢性病早死概率等相关指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江西省死因监测地区2014-2018年死亡资料,分析慢性病过早死亡人数占慢性病总死亡比例、慢性病死亡率、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等指标。结果 2014-2018年,我省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人数占慢性病总死亡的比例由2014年的33.72%下降至2018年的31.91%;主要慢性病标化死亡率由422.97/10万下降至411.18/10万;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波动范围在14.23%~15.11%,变化趋势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早死概率变化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人数占慢性病总死亡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仍需应进一步加强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监测与干预,推动"健康江西2030"既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6—2019年天津市河西区户籍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情况及早死概率变化趋势,为评价慢性病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亡监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死亡日期为200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天津市河西区户籍人口。按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死因编码,4类主要慢性病ICD-10编码为心脑血管疾病(I00-I99)、恶性肿瘤(C00-C97)、慢性呼吸系统疾病(J30-J98)和糖尿病(E10-E14)。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9.0对数据进行整理及统计分析,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早死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结果2006—2019年天津市河西区户籍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变化范围为605.05/10万~686.57/10万,APC=0.50%;标化死亡率由299.10/10万下降至207.45/10万,APC=-2.3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从15.23%下降到10.23%,APC=-2.57%,男女性早死概率APC分别为-1.49%、-4.6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APC分别为-2.86%、-2.08%和-8.7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006—2019年天津市河西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3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呈下降趋势,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早死概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需进一步落实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各项措施,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由娜  梁小娴  阮慧红 《职业与健康》2023,(3):355-358+363
目的 分析2013—2020年广州市番禺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情况及早死概率,评估早死概率下降目标的完成情况。方法 收集死亡日期为2013—2020年的番禺区户籍人口死亡资料,分析4类主要慢性病的死亡情况、早死概率及其年均变化速度,评估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2025年和2030年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结果 2013—2020年番禺区4类主要慢性病的早死概率由14.01%降至11.26%,年均下降速度为3.07%,男性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远高于女性,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远高于慢性呼吸系统和糖尿病。以2015年为基准,以目前早死概率的年均下降速度,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4类主要慢性病合计均能实现2025年和2030年控制目标,但不同性别及全人群糖尿病和女性恶性肿瘤早死概率都不能达到控制目标。结论 男性是番禺区慢性病防治的重点人群,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是慢性病防控的重点疾病。应做好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和干预,积极开展疾病早诊早治,降低慢性病早死概率,以实现“2025年慢性病中长期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17-2020年安阳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状况,为慢性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0年安阳市户籍死亡数据,采用Excel 2016和SPSS 21.0统计分析四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及其年均增长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四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由2017年的432.32/10万上升至2020年的496.36/10万,年均增长率4.71%;标化死亡率由2017年的400.07/10万下降到2020年390.76/10万,年均增长率为-0.78%;构成比由2017年的79.68%上升至2020年的81.45%,年均增长率0.73%。历年男性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2017-2020年安阳市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由15.71%下降至14.87%,年均增长率为-1.82%。男性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均高于女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死概率每年分别以1.82%、1.82%与7.72%的速度下降,糖尿病早死概率每年以1.98%的速度上升。结论 心脑血管...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 分析2014—2019年四川省通江县死因监测数据,了解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及早死概率等数据,为地区卫生健康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4—2019年通江县死因监测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数据进行分类,采用死亡率、早死概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9年通江县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为89.99%,其中30~69岁死亡的占慢性病死亡总数的32.69%,总人群、男性和女性慢性病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5.04%、4.98%和5.12%,男性慢性病粗死亡率高于女性(x2=123.02,P<0.01);主要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82.86%,其中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3.65%,P<0.05),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6.39%、9.90%和33.73%,P<0.05);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在13.32%~20.51%之间波动,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早死概率分别为7.69%、5.71%、2.28%和0.33%,随着时间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要慢性病已成为通江县居民慢性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采取健全慢性病防控体系、加强慢性病筛查与早诊早治及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等综合干预措施,降低主要慢性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10-2019年天津市东丽区30~69岁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4类主要慢性病的过早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10-2019年天津市东丽区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系统中的死因监测数据,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5.0统计软件计算死亡率和早死概率等指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死亡率和早死概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2010-2019年东丽区30~69岁户籍死亡人群中,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占全部死因的85.1%,过早死亡标化死亡率由361.32/10万下降到257.13/10万,APC为-3.54%,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的4种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2.18%、-6.01%,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2019年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过早死亡标化死亡率分别以每年-2.37%、-5.45%和-8.52%的速度下降,糖尿病过早死亡标化死亡率以每年8.33%的速度上升,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010-2019年4种主要慢性病的早死概率由17.01%降至12.48%,APC为-3.34%,趋势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010-2019年天津市东丽区主要慢性病的过早死亡率和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应以男性为重点人群,针对慢性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