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感染患者80例,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分为常规组(n=40)与实验组(n=40)两组,分别采用一般护理与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5%与95.0%,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感染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病情,减少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重症禽流感病毒A(H5N1)感染的细胞毒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文献报道,禽流感病毒AH5N1亚型感染的死亡率仍然很高,现在WHO报道的数据是大约50%。事后分析发现,感染患者的噬血细胞现象与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症(HLH)患者相似。这种噬血细胞现象可能是H5N1感染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临床表现方面,H5N1感染与HLH也有相似,比如血细胞减少以及急性脑炎。据报道,其他重症病毒感染且有可能并发继发性HLH、重症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症(Epstein-Barrvirus-associatedhemophagocyticlymphohistiocytosis,EBV-H的LH)患者,若早期即开始给予特异性的HLH治疗(包括细胞毒药物和促进凋亡的药物),存活率会由50%升至90%。由于生存率有如此明显的升高,特异性的HLH治疗(包括细胞毒药物治疗)可被作为重症禽流感病毒A感染并发继发性HLH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管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209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出现院内感染的原因。结果 2095例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83例,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96%。≥60岁年龄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30岁~<60岁组(P<0.05)。≥40分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20分~<40分组(P<0.05)。≥20分~<40分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20分组(P<0.05)。结论基础疾病、患者年龄、病情危重程度是影响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临床中应降低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低血镁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发生低血镁(血镁<0.7 mmol/L)的成年患者40例及血清镁水平正常(血镁0.7~1.2 mmol/L)的成年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原发疾病组成及各项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计算其进入重症监护室24h内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同时比较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等预后指标.结果 低血镁组危重患者严重脓毒症、心力衰竭的组成比例、SOFA评分和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镁组,且ICU住院时间明显较长,血清胰岛素浓度明显低于正常血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发生低血镁有可能增加患者病死率,临床上应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5.
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方法: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12例,分老年组及非老年组,每组分为联合用药组(应用生长抑素和乌司他丁)及生长抑素组(单用生长抑素),观察不同年龄患者及不同治疗方案用药后恢复、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分别为35和77例,比例为1:2.2.老年组患者伴发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糖尿病及肾脏疾病,分别为51.4%,14.3%,20.0%和5.7%,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相对非老年组,老年组在疾病恢复上明显滞后(P<0.05).老年联合用药组患者,淀粉酶及白细胞数量恢复时间均较生长抑素组显著加快(P<0.05);出现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胰腺周围感染等并发症分别为20.0%,16.0%和20.0%,明显低于生长抑素组(P<0.01),反映联合用药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重,危险大,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乌司他丁可减少炎症,增加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对老年人,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重症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2例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预后情况分为实验组1(有生存希望)、实验组2(极易死亡),实验组1有16例患者,实验组2有26例患者,回顾性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及预后效果。结果 42例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中,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死率达61.90%,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为9.52%,亚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慢性中毒性肝炎发生率较高;HBV感染是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主要死亡因素;实验组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实验组2,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在治疗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时,应早诊断、早治疗,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措施,并实施有效的方法以防止并发症发生,就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存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和探讨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病原菌分布及耐药,为ICU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和策略建议.方法 通过院内感染监测系统对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88例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药敏情况以及部分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4例,感染发生率为19.4%(114/588);前3位感染部位分别为肺部感染54.4%(62/114),血液感染17.5%(20/114),泌尿系统感染15.8%(18/114);前3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分别为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42.5%( 25/588),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13.6%(8/588),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液感染10.2%(6/588);感染患者病情严重,肺部疾病(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37.7%(43/114),脑部疾病(脑出血、脑梗死、脑挫伤)36.0%(41/114);分离出病原菌112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是真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病原菌前3位为:真菌22.3%(25/112),鲍曼不动杆菌21.4%(24/112),肺炎克雷伯菌17.9%(20/112).结论 ICU患者侵入性操作多且病情严重,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真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比例较高,且耐药情况不乐观,对于重症感染患者应当积极地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重症肝炎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毒性肝炎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最主要的传染病 ,孕妇作为特殊人群感染肝炎病毒后 ,不但对自身健康造成损坏 ,而且胎儿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妊娠晚期 ,因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 ,可使原有的肝病加重 ,容易发展为重症肝炎。研究表明五种肝炎病毒均能引起重症肝炎 ,其中乙型 ,尤其是乙型与丙型、乙型与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为重症肝炎的重要原因 [1 ]。此外 ,孕妇对戊型肝炎病毒易感 ,重症肝炎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为其特征之一。所以加强对妊娠期重症肝炎的认识十分重要。妊娠期特别是妊娠晚期重症肝炎的治疗和护理需要妇产科和肝病科两个科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我院神经外科住院部纳入8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对该80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组是人数均等。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全面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概率,同时也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肺部感染5例,所占比例为1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肺部感染16例,所占比例为40%,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5%(38/4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0%(32/40),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面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可积极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重症脑出血患者ICU院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与治疗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ICU共收治12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肺部感染进行分组,感染组(n=60)、非感染组(n=60),收集关于重症脑出血患者的基本资料、诊疗信息,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入住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是否进行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入治疗。在ICU住院期间,根据患者的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自主呼吸情况,给予患者呼吸机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入住ICU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气管切开或者气管插管病例数、吸烟史病例数、治疗的效果。结果 (1)和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入住ICU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明显更长,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比例、吸烟史比例明显更高,P <0.05。(2)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重症脑出血患者ICU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包括入住ICU时间和使用呼吸机时间过长、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烟史,通过纤支镜吸痰灌洗术可以有效地减缓肺部感染症状,效果确切、明显,可予以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合并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对母儿健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住院的妊娠合并肝炎患者70例,根据肝炎的程度将其分为重症肝炎组和非重症肝炎组,进行消化道症状、肝肾综合征、产后出血、水电解质紊乱、感染、低蛋白血症、黄疸、分娩结局及围生儿结局比较。结果重症肝炎组在肝肾综合征、产后出血、水电解质紊乱、感染和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重症肝炎组;在妊娠结局上剖宫产、子宫切除和死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重症肝炎组;在围生儿结局上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均高于非重症肝炎组。结论妊娠合并重症肝炎预后较差,在临床上应该及早诊治,避免妊娠合并肝炎发展为重症肝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9~2017年珠海市妇幼保健院63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流行特征,为重症手足口病患者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63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患者发病概况以及病毒分型、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时间分布、地区分布、职业分布)。结果2009~2017年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3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中,2010年发病例数最多,为133例;2016年最少,为33例。重症病例肠道病毒病原学检测分型中肠道病毒71(EV 71)型占39.56%(250/632),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型)占27.22%(172/632),其他肠道病毒占33.23%(210/632)。2009~2017年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病时间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发病的高峰期为4~7月份,8月份患者数有所减少,9~11月为全年次高峰。农村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率为66.46%(420/632),高于城镇的33.54%(212/632)。发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且多发于<5岁以及散居儿童。结论由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的研究可知,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具有季节性特征,多发于5岁以下长居农村的散居儿童,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病原学分型以EV 71为主。医院要针对疾病的特点对高发人群开展重点防治措施,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长美罗培南输注时间对重症感染患者治愈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给药方式;观察组延长美罗培南输注时间。观察治愈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60.00%,明显较对照组34.29%高(P <0.05);观察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延长美罗培南输注时间可提高重症感染治疗效果,也能控制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9月在我院ICU住院病情较重患者140例,所有患者分成A、B两组,A组合并感染的患者70例,B组无感染的患者70例,观察A、B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PCT水平对重症感染的诊断价值。将A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5例患者根据PCT水平进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按照临床指南进行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CRP水平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 (1) A、B组患者CRP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CRP诊断重症感染的阳性率达95.714%。A、B组患者PCT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PCT诊断重症感染的阳性率达97.143%。A组患者的CRP及PCT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治疗前后CRP比较有差异,治疗后CRP均降低(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比较有差异,观察组CRP更低(P 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有差异,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更短(P 0.05)。结论 PCT对ICU重症感染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PCT水平可以用于指导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用量的调整,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肝炎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病,其中急性重症肝炎(以下简称急重肝)是最危重的一型,临床上发病急、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只有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才能及早明确诊断,合理治疗,有效降低病死率.现将我院11年(1991~2002)收治的27例患者的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50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疾病治疗均有一定效果,而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 <0.05)。结论在临床诊断与治疗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时,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人免疫球蛋白能够最大程度上治疗患者疾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对于促使患者恢复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良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488-2489
近年来,经纤维支气管镜(bronchofibroscope,FOB)支气管肺泡灌洗( 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于治疗肺部重症感染[1-5].本研究对9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旨在分析BAL治疗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徐超仁 《抗感染药学》2021,18(3):413-415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风险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及GCS评分值的关联性及其对策.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间ICU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5例病例资料,其中术后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28例作为感染组,术后气管切开肺部未感染患者47例作为未感染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与患者性别、年龄及其合并伤、入院时GCS评分值、术前体质量指数、昏迷时间、气管导管留置时间、胃管留置情况、激素使用史、抗菌药物使用史、白蛋白水平、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受伤原因等单因素的相关性;将P< 0.05的单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术后气管切开肺部感染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术前体质量指数高、合并伤、入院时GCS评分值低、昏迷时间长、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长、白蛋白水平低均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具有关联性(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前体质量指数高、合并伤、GCS评分值低、昏迷时间长、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长、白蛋白水平低均为术后气管切开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可从以上几方面重点干预及预防,以减少术后肺部感染,提高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措施进行预防,进而使得医院中患者出现感染的可能性降低。方法将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79例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该患者的发生部位、感染病菌、年龄以及基础疾病这四个方面。结果患者的发生部位、感染病菌、年龄以及基础疾病这四个方面,医护人员缺乏治疗感染的有效措施及意识直接影响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结论只有对重症监护室的管理措施有所加强,才能真正的使医护人员对感染的控制意识有所增强,进而选择更好的方法处理患者的感染。医护人员应当按照医院的守则进行操作,对于可能引起患者发生感染的步骤,应当时刻注意,对于一些抗菌药物的使用应当严格遵照说明书,同时还要时刻加强患者的自身免疫力,达到使得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病例减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90例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抗生素用药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焦虑心理分值、炎症监测值;住院医疗费用。结果实验组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抗生素用药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心理分值、炎症监测值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分值、炎症监测值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住院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并有效加速感染控制,缩短用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