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苯溴马隆片对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合并高尿酸血症人群的疗效。方法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信封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苯溴马隆片口服,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比较3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TIA发生缺血性卒中情况、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经苯溴马隆片治疗3月后,血清尿酸明显下降,且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后对照组12.8%TIA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治疗组6.3%TIA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后对照组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复发率为21.3%,治疗组复发率为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溴马隆片可有效降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人群血清尿酸水平,可以有效的预防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复发。  相似文献   

2.
朱俊国  张林林  李勋 《心脏杂志》2010,22(5):724-726
目的:比较两种降尿酸药物(别嘌呤醇和苯溴马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改善心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择伴高尿酸血症的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接受常规治疗的为常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别嘌呤醇的为别嘌呤醇组,加服苯溴马隆者的为苯溴马隆组。治疗6个月后,对比各组血尿酸、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别嘌呤醇组和苯溴马隆组降低尿酸的效果相当;和常规治疗组相比别嘌呤醇组对心功能的改善更显著(P<0.05),而苯溴马隆组与常规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别嘌呤醇对改善CHF患者心功能的作用优于单纯排尿酸的苯溴马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四妙丸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尿酸血症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病人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四妙丸治疗,每次6 g,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苯溴马隆治疗,每次50 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三酰甘油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四妙丸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病人三酰甘油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苯溴马隆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采取随机数法将病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式中增加苯溴马隆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心脉隆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指标、中医证候疗效、6min步行距离、血清尿酸浓度及脑钠肽(BNP)等数据。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本次病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低于试验组(P 0.05);两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分别为(475.65±161.25)m、(405.54±145.56)m,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在治疗前血清尿酸浓度及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血清尿酸浓度及BNP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苯溴马隆片能够改善CHF病人的心脏超声指标,降低血清尿酸浓度,提高中医证候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尿酸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尿酸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的常规药物治疗及低嘌呤饮食,尿酸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低嘌呤饮食的基础上给予苯溴马隆治疗。对比研究2组干预前、干预后3月、6月及1年血尿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动态血压,随访2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例次。结果 3月、6月及1年后干预组血尿酸及动态血压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组血尿酸3月、6月及1年后低于对照组(P<0.01),动态血压6月及1年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间及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干预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例次及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酸干预能降低高尿酸血症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为及时采取慢性肾脏病干预和治疗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检查收集慢性肾脏病患者数据资料,分为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和慢性肾脏病非合并高尿酸血症组,比较两组间影响因素差异,再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31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3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合并糖尿病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慢性肾脏病非合并高尿酸血症组比较,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均值较高,eGFR、血红蛋白均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升高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高血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人群临床检查出现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水平均有明显升高时,应进一步检查肾功能其他指标,检查肾功能受损原因和损伤程度,以便早期采取干预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氯地平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厄贝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血清尿酸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为(356.74±62.25)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1.35±58.6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采取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氯地平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以及血清尿酸水平,且不易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HUA)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HUA伴CKD 3~4期患者180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碳酸氢钠片(0.6 g,每日3次)碱化尿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苯溴马隆50 mg/d降尿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前,第4周、8周、12周、24周时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指标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血脂、肾功能、血尿酸、24 h尿蛋白定量、平均动脉压(MAP)等,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血常规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24周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平均动脉压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肝功能指标在治疗后有一过性上升,但均未超过正常值的2倍;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尿酸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治疗后血尿酸达标率高达79%。观察组血肌酐、胱抑素C等肾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滤过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溴马隆治疗HUA伴CKD 3~4期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且能够部分改善患者肾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在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模型组(模型组)和苯溴马隆治疗组(治疗组),每组12只。应用氧嗪酸钾(尿酸酶抑制剂)联合高酵母饲料建立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治疗组在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基础上加用苯溴马隆(立加利仙)降尿酸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及等量蒸馏水灌胃,于2、4、6周末自大鼠颈静脉窦取血,检测血尿酸、肌酐水平。6周末处死全部大鼠,取肾组织进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并测量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检测肾间质小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结果 2周末,模型组血尿酸水平较对照组及治疗组明显升高;6周末,模型组血肌酐水平较对照组及治疗组明显升高,而后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模型组肾间质纤维化面积较对照组及治疗组均显著增加,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组,而内皮素1及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治疗组。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可减少肾间质小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合成并促进内皮素1表达,从而影响肾间质血管内皮功能,通过缺血缺氧机制导致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吴文献 《内科》2011,6(3):222-223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降尿酸作用。方法 120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分配法分成两组,氯沙坦组60例,每天口服氯沙坦50 mg,依那普利组60例,每天口服依那普利20 mg,根据血压水平调整药物剂量,治疗8周,测定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清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组血清尿酸水平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依那普利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可降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和血清尿酸水平,适合治疗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病人。  相似文献   

11.
90岁以上老年男性血尿酸水平及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高龄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90岁以上老年男性10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血尿酸水平人群临床及生化指标,对影响高尿酸水平的诸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90岁以上老年男性血尿酸增高的比例为20%,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为1%.尿酸增高组血尿素及肌酐水平分别为(10.985±4.29)mmol/L和(125.2±25.9)μmol/L,均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6.87±1.86)mmol/L和(93.4±19.8)μmol/L] (t=-4.460和t=4.279,均为P<0.05).并存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应用利尿剂的比率高于尿酸正常组(X2=4.762、9.219、4.080,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与血肌酐相关性最为明显(OR=1.969),其次为空腹血糖(OR=1.310)和血尿素(OR=1.161),与胆固醇(OR=0.802)呈负相关. 结论 90岁以上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低;主要危险因素是肾功能下降、高血糖及利尿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实施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择取80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40例)实施左卡尼汀治疗,研究组(40例)实施前列地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对伴2型糖尿病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功能、炎症因子及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95例伴2型糖尿病的老年CHF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卡维地洛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强心剂治疗,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剂量由2.5 mg,2次/d开始,渐增至10 mg,2次/d,2组病人均给予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抽血查空腹血糖(FBG)、血脂、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尿酸(UA)等,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及左室收缩末容积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病人治疗后LVEF升高,ET-1、TNFα-及UA减低(P〈0.01或P〈0.05),上述改变在卡维地洛治疗组更显著,2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2组病人的FBG、血脂在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卡维地洛可显著改善伴2型糖尿病的老年CHF患者的左室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保护心肌细胞,且对血糖、血脂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倩  杨星林 《心脏杂志》2019,31(2):169-173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SUA)水平与血运重建术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关系和观察降尿酸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期间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CHF患者150例,根据SUA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尿酸正常组,观察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C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同时选取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降尿酸治疗,治疗6个月后分析不同组间临床数据的差异性。 结果 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仅高尿酸血症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OR=2.19,95%CI(1.54-4.02),P<0.01。②SUA水平与与NT-ProBNP呈正相关关系(r=0.982,P<0.01),而与LVEF存在负相关关系(r=?0.573,P<0.01)。③降尿酸治疗6个月后,终点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 结论 SUA水平是血运重建术后CHF患者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降SUA治疗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有望成为改善老年CHF患者预后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A single oral dose of 50 mg irtemazole exhibited a clear cut uricosuric effect in five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and normal renal function. The average maximal decrease of plasma uric acid was 46.1% compared to the initial value; it was reached between 6 h and 12 h after drug administration. Extent and course of plasma uric acid showed no differences between normouricemic (5) and hyperuricemic subjects. In four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hyperuricemia and renal insufficiency only a minor effect of irtemazole was seen. The average maximal decrease of plasma uric acid reached 12.8% compared to the initial value. It occurred between 8 h and 12 h after drug ingestion. In both normouricemic and hyperuricemic subjects irtemazole acts more quickly than benzbromarone and probenecid. The duration of its uricosuric effect is shorter. Like benzbromarone, irtemazole exhibits only a minor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reduced creatinine clearance.  相似文献   

16.
背景近年研究发现,钙通道阻滞剂(CCB)贝尼地平具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阿利沙坦酯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1.1类抗高血压药。但目前有关贝尼地平与阿利沙坦酯治疗高血压的研究报道少见。目的比较阿利沙坦酯和贝尼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肾功能及血尿酸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深圳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肾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新发高血压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利沙坦酯组(n=45)和贝尼地平组(n=47)。贝尼地平组患者给予贝尼地平治疗,阿利沙坦酯组患者给予阿利沙坦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24 h平均血压(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和24 h平均舒张压)、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血β2-微量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尿总蛋白/尿肌酐比值)及血尿酸,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和24 h平均舒张压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肌酐、血β2-微量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尿总蛋白/尿肌酐比值、血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肌酐、血β2-微量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尿总蛋白/尿肌酐比值、血尿酸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利沙坦酯与贝尼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肾功能的改善效果相似,但对于轻中度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推荐使用阿利沙坦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及尿酸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于该院就医并分娩的孕妇80例,根据其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GDM)情况分为GDM组和对照组,按照1:1的比例选择研究对象,每组40例,同时测定所有妊娠期妇女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以及尿酸(UA)水平。结果GDM组对应Hcy、CYS-C、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CYS-C、UA3项指标联合阳性检出率高于单一指标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通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及尿酸联合检测,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的依据,能够反映出不同患者肾脏损伤情况,为患者治疗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Effectiveness and tolerance of long-term uricosuric treat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an open-controlled, randomized trial over 24 weeks, the serum uric acid lowering effect of a daily dose of 100 mg allopurinol in combination with 20 mg benzbromarone compared to 300 mg allopurinol only was investigated on a total of 60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hyperuricemia. Both preparations led to a decrease of the serum uric acid value to normal. In those patients however, who had received the combination the reduction of the serum uric acid level was more pronounced. Tolerance was generally good. Side-effects were not repor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