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目的观察系统化健康教育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将该院住院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一般的健康教育,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及护理外,给予有针对性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治疗及护理2个月后痰菌阴转情况,6个月后病灶吸收、血糖控制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治疗依从性比较,实验组总依从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个月后,实验组痰菌阴转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实验组病灶吸收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78.6%,实验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76.8%,明显高于对照组57.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及健康教育的满意率为98.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该研究结果的各组数据均显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疗效、提高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6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使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及患者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相较于对照明显更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依从性相比对照明显更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具有显著临床效果,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患者遵医依从性更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7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入院较早的患者为对照组,入院较晚的患者定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达到了91.67%,对照组为69.4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BMI以及总胆固醇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可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用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选择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配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护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护理,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护理效果,其中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护理组患者,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介入护理健康教育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患者护理体验,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糖尿病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4月—2016年7月入诊该院治疗的20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102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FPG)水平、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后疗效、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F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0%,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可以较好提高疗效,且对患者控制血糖具有积极意义,患者对此种护理方式满意度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通过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及应用。方法抽取福建省级机关医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病患共235例,将其依循双育法分为对照组(115例,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方式)与实验组(120例,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研究比对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血糖控制情况、BMI水平、遵医嘱行为、总胆固醇水平、满意度与SF-36评分等。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后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后的遵医嘱行为、知识掌握评分与满意度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BMI水平与总胆固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的总胆固醇水平和BMI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与身体疼痛等SF-36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于降低患者的血糖值,提高其对糖尿病的认知等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5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肺结核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效果比较: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和肺结核治疗效果,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观察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接诊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展开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照组78.3%低于观察组的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水平,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维度评分都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其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对改善患者肺功能状态和血糖水平具有明显效果,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应用多样性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80例患者分成40例对比组和40例实验组,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多样化护理,从而对比两组的护理价值。结果在护理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的血糖水平(P<0.05);两组糖尿病患者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总依从性率达到97.50%,对比组患者的总依从性率达到75.00%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在两组患者护理中实验组患者有39例表示护理满意,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有32例表示护理满意,满意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多样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糖尿病患者死胎引产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糖尿病致死胎引产患者72例,在该院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进行护理,按照接诊顺序奇偶性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36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是观察组,择基础常规护理干预的是对照组。对比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血糖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在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更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28例(77.78%),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35例(97.22%)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FBG指标更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的HbAlc、TC、TG、LDL-C、HDL-C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糖尿病致死胎引产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极佳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加快康复速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评估。方法该组研究纳入在社区服务中心治疗的148例糖尿病患者,患者的病例资料研究时间自2018年8月—2019年12月,将其按照盲选方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74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而研究组74例则采用全程健康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PG、2 hPG及HbA1c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程健康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显著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科学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糖尿病足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1月—2020年2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设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配合科学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糖尿病足发生情况、足部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总结比较。结果研究组1例发生糖尿病足,对照组5例发生糖尿病足,研究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足部护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糖尿病足护理管理中,通过科学健康教育,可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提高患者足部护理能力,且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微信互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于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医护一体化+微信互动延续性护理干预,测定患者护理前,护理后血糖水平,评价两组自我管理水平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管理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管理、足部护理管理评分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8,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微信互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帮助其掌握全面的自我管理技能,实现病情良好控制,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量化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152例医院收治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取量化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时间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水平以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变化,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两组孕妇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该次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空腹血糖水平为(5.6±0.7)mmol/L和(5.7±0.8)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为(8.5±1.6)mmol/L和(8.6±1.5)mmol/L,两组干预前血糖控制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0、0.398,P=0.207、0.346);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为(5.1±0.3)mmol/L和(5.5±0.6)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为(6.2±0.7)mmol/L和(7.6±0.8)mmol/L,两组干预后血糖控制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8、11.481,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为(75.6±6.1)分和(76.0±6.2)分,两组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1,P=0.345);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为(88.2±7.9)分和(82.6±6.8)分,两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4,P<0.001);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为92.10%和71.05%,观察组孕妇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07,P=0.001)。结论量化健康教育的应用能够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有助于提高孕妇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术后患者接受自我护理强化措施后,对其带来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0月,120例研究对象均为糖尿性视网膜病变术后患者,此次研究采用的分组方式为单双号分组法,单号分为常规组,该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双号分至另一组,为试验组,该组患者接受自我护理强化措施,对两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护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30、6.038、4.105,P<0.05);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33、12.056、38.581、19.242,P<0.05);试验组各项健康行为达标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9、8.292、11.582、9.219,P<0.05);试验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59,P<0.05)。结论通过运用自我护理强化的方式能够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足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层抽样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该院12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外科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糖尿病足预防、足部检查及护理、遵医行为、足部锻炼、自护行为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外科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提升其健康知识掌握度,改善足部自护行为,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中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及其系统评价。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纳入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糖尿病患者,将以上患者按照就诊序号奇偶数不同分成两组。其中奇数组患者设为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而偶数组患者设为研究组(40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等血糖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PG、2 hPG以及HbA1c血糖指标较护理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护理后研究组的患者的FPG、2 hPG以及HbA1c血糖指标较对照组的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5.00%),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显著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临床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患有糖尿病足且出现感染风险的患者当中,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74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风险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n=37)和实验组(n=37),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对象则需接受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后的感染、脓肿、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标、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并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干预后的血糖水平更低,SF-36量表分值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前的SAS、SD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SAS、SD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数据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存在感染风险的糖尿病足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较好,可以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该护理模式可行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慢性肝病患者诊治的具体疗效。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将延伸护理内涵添加到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伸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