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患者男,43岁,因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全身皮疹1周就诊。患者自2003年2月中旬起右颌下、耳后淋巴结肿大,随后左颌下、颈侧淋巴结相继肿大,无明显全身症状。2003年6月中旬全身出现广泛皮疹.2003年7月初双侧扁桃体疼痛、肿大,并有低热,体温37.5~38.0℃,抗炎治疗无效。查体发现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较明显,左腋下淋巴结最大直径5cm,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因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全身皮疹1周就诊。患者自2003年2月中旬起右颌下、耳后淋巴结肿大,随后左颌下、颈侧淋巴结相继肿大,无明显全身症状。2003年6月中旬全身出现广泛皮疹,2003年7月初双侧扁桃体疼痛、肿大,并有低热,体温37.5~38.0 ℃,抗炎治疗无效。查体发现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较明显,左腋下淋巴结最大直径5 cm,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直径1.5~2.0 cm,脾肿大,肋下可触及。CT检查发现纵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1.0~2.5 cm不等。曾在外院进行左颈部淋巴结活检,均诊断为反应性增生。外院会诊左颈部…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 女性,56岁,因反复发热2年余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纳差。不规则热,体温最高40℃左右,在当地多家医院先后诊断为“浅表性萎缩性胃炎”“胆系感染”“结核感染”“支原体肺炎”,抗感染、抗痨治疗均无明显效果。曾应用激素治疗,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体温共正常6个月,停用激素后再次出现发热。诊治过程中曾出现颜面部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CT检查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既往有慢性乙肝(小三阳)病史21年。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6岁,2004年颈部出现肿大淋巴结,经口服阿莫西林后消失。后颈部和腋窝反复出现肿大淋巴结,时大时小,实验室检查:CA125、LDH皆正常,消炎治疗无效,于2007年7月行颈部淋巴结切除,送上海肿瘤医院做病理检查,结果:有颈部淋巴结大量免疫母细胞样异型大细胞(B细胞)增生;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未能提示克隆性淋巴组织增生性证据,考虑为淋巴组织不典型增生。  相似文献   

5.
李俊  刘林  陈幸华  王武  张城 《重庆医学》2007,36(2):F0003-F000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左侧鼻阻、双侧颈部及左侧颌下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包块40d入院.院外予抗炎治疗无效,颈部CT检查提示高度怀疑颈部淋巴结结核.入院查体:双侧颈部及左侧颌下可触及大小约为4.0cm×4.5cm多个肿大淋巴结,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表面皮肤无红肿及触痛.左侧鼻腔通气欠佳.  相似文献   

6.
特殊类型淋巴瘤的皮肤表现1例韦高(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南宁530021)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是一种较少见的全身性淋巴结病,伴有多种皮肤损害,现将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55岁,于1995年5月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现颈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2岁,因全身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6年余于2012年3月9日入院。患者于2005年3月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随后全身多处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伴发热、全身乏力,无头晕、咳嗽、盗汗,未予重视。2011年5月全身乏力症状加重并伴消瘦,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颈部淋巴结活检诊断为"B细胞淋巴瘤",予以激素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原发于睾丸的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我科曾治疗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因右侧睾丸肿大4个月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入院前4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睾丸肿大,伴轻度胀痛,无发冷、发热、尿急、尿痛等其它症状,随后右侧睾丸持续增大,遂来就诊,否认隐睾史。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脾无肿大,肾区无叩击痛,右侧睾丸肿大约10cm×7cm×5cm,质硬,表面光滑,轻度触痛。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无异常,肝肾功能、电解质无异常。胸、腹部CT检查:纵隔、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无…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恶性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6 4岁。因发现颈部包块伴疼痛 10余天入院。患者 10余天前出现低头时颈前胀痛 ,发现颈前一鸽蛋大小包块 ,无寒热、咽痛、咳嗽症状。体查 :一般可 ,于甲状状腺右叶扪及 2 .5cm× 2 .0cm大小肿块 ,质中 ,光滑 ,轻压痛 ,可随吞咽活动 ,甲状腺左叶不大 ,未扪及肿大的浅表淋巴结 ,肝脾未扪及。入院检查FT315 .33pmol/ ,FT4 4.3pmol/L ,TSH4 .17mIU/ml,均正常。颈部B超示甲状腺非均质性肿大 ,考虑甲状腺炎 ;腹部B超示肝脾不肿大 ,腹腔淋巴结不肿大。入院诊断 :甲状腺肿块性质待定。完善术前准备后于颈颈丛麻醉下行甲状…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部早期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部早期恶性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分析12例(57个淋巴结)颈部恶性淋巴瘤的超声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及频谱的特征、分布的部位及结外病变.结果颈部淋巴结肿大,长径与短径比值(L/S)<2;8例内部为低回声,4例低回声内部出现液性暗区,皮质非均匀增宽(46/57),髓质结构紊乱变窄或呈线状(42/57);CDFI显示(49/57)淋巴结血流信号丰富呈不规则的树枝状或紊乱,呈点状周边有血流信号包绕(8/57);淋巴结血流速度增加,阻力指数较高.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部肿大的淋巴结,可对颈部恶性淋巴瘤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三例不典型淋巴瘤的临床分析第三临床学院儿科楚海峰,赵善瑞,莫秀芬关键词淋巴瘤中图号R725.5R733.1淋巴瘤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肿瘤之一,如出现浅表或纵隔、腹腔淋巴结明显肿大诊断不难,但有时以无明发热、腹痛等症状起病,病程持续很长时间,仍无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7岁。因"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2年,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体重明显减轻2个月"于2004年6月17日入院。我院门诊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套细胞型淋巴瘤。体检:一般情况尚可,karnofsky评分90分,自主体位。四肢皮肤多处病损,呈暗红色斑块,中心有脱屑,无出血坏死。双侧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明  相似文献   

13.
恶性淋巴瘤在儿童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仅次于急性白血病及脑瘤。现将近三年 14岁以下儿童的 11例经淋巴结活检确诊的恶性淋巴瘤进行临床分析。 1材料和方法   标本为近三年所有 14岁以下儿童活检的淋巴结,常规石蜡切片、 HE染色,部分经过免疫组化标记。 1. 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 14岁以下的儿童,年龄最小 3岁零 3月,其中 3~ 6岁 4例, 6~ 12岁 3例, 12~ 14岁 4例。 11例中有 2名女孩,其余 9名为男性。病程为 1月~ 10月。 1. 2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以无痛、渐增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左颈部淋巴结单发肿大 1例,左颈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在颈部淋巴结检查的作用.方法:2010年1月~2011年5月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240例患者超声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淋巴结产生征象确诊转移性淋巴癌100例,淋巴瘤24例,结核64例,淋巴结炎52例.不同性质的淋巴结纵横径比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检查颈部肿大的淋巴结对疾病的诊断有定性的结果,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正确率高,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女,75岁。因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及咽部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扁桃体炎,行消炎治疗,症状无好转,2013年11月11日再次就诊于当地医院,取扁桃体活组织病理检查,未明确诊断。于11月14日就诊于我院放疗科。既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慢性尿路感染。入院查体:右侧扁桃体II度肿大,上极近中线,充血,表面呈颗粒状凹凸不平,无污秽苔,无破溃,无触痛,左侧大致正常,咽黏膜无充血,咽后壁无淋巴滤泡增生,双颈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左侧最大者约2.0cm×1.0 cm,右侧最大者约2.5 cm×1.5 cm,质韧,活动尚可,无压痛,颈部皮肤无红肿及破溃。颈部增强CT:扁桃体恶性肿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67岁。因发现颈部及腋窝淋巴结肿大3月余于2005年4月7日入住我院。检查发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纵隔、肝门、后腹膜均有淋巴结肿大,两侧胸腔积液,经两次淋巴结活检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弥漫大B细胞型,Ⅳ期。诊断明确后,因病情欠稳定分别行长春新碱+泼尼松(V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V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COP方案)、CHOP方案化疗,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17.
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组织的恶性肿瘤。淋巴瘤胸部受累虽不少见,但确诊却很困难。为减少漏诊、误诊,对其临床特点、X线表现及诊断进行讨论。1 典型病例男患,41a。1996年6月发现右侧颈部包块,颈、胸部CT检查:右颈部包块40cm×5.0cm,包块周围、胸腔纵膈内数枚淋巴结肿大。疑为脂肪瘤。包块穿刺,未见肿瘤细胞。7月、10月两次复查颈、胸部CT,包块、淋巴结皆无增大。1997年9月无症状随诊。颈右侧前下方仍触及45cm×5.0cm包块,质韧、无压痛。胸片示右上纵膈略增宽。右侧肺门增大。CT示右上纵膈多枚圆形结节影,部分融合…  相似文献   

18.
170例头颈部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颈部淋巴瘤(lymphoma)的临床特点,提高头颈部淋巴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5年间湘雅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70例头颈部淋巴瘤。结果:肿瘤好发部位为鼻腔鼻窦、颈部和扁桃体。170例淋巴瘤中,霍奇金病(Hodgkin disease,HD)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161例,NHL中T细胞性淋巴瘤占60.9%,B细胞性淋巴瘤占36.0%,混合型和未定型占3.1%。HD患者均有淋巴结肿大,NHL有淋巴结肿大者占34.8%。治疗上则以CHOP方案化疗及放疗为主。结论:头颈部淋巴瘤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呈多样化,无特异性,确诊有赖于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19.
姐姐患者,33岁。1997年12月因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而入院,当时无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B超及CT提示:纵隔淋巴结肿大、脾肿大。颈淋巴结活检提示:B细胞性淋巴瘤。先后予EACOP(足叶乙甙100mg,环磷酰胺0.6g,长春地辛4mg,咪托蒽醌6mg/d,连用3~5天;强的松60mg/d,连用5天)等方案化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4岁,因发热、乏力1周,伴肌肉酸痛3d入院。于入院前1周始发热,最高达39.5℃,伴畏寒、多汗、肌肉酸痛、腰背部疼痛、关节痛;关节痛以膝、肘关节明显,无腹泻咳嗽,体温下降大汗淋漓、全身疲乏、头痛。查体:T39.8℃,P90次/min,R22次/min,Bp110/160mmHg,神志清,皮肤黏膜未见黄染,颈部淋巴结肿大尤以左侧明显,颈软,双肺未闻及湿罗音。心率90次/min,律齐,腹部无压痛,肝脾未见明显肿大,肝区叩痛阴性,双肾区叩痛阴性,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2×10^9/L,淋巴细胞0.837,血红蛋白10g/L,血小板9×10^9/L。尿常规正常,肝功、肾功能正常。肥达氏反府阴性.抗“0”及类风湿因子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