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力生长因子对兔桡骨骨折愈合的作用2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的人成骨细胞增殖及其生物学功能3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小肠黏膜下层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4毛囊隆突区β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对乳鼠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SOX9和ETS-1蛋白在人毛囊隆突区迁出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探讨其在白癜风毛囊周围复色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取6份正常头皮组织,显微镜下分离出单个毛囊并体外培养人毛囊神经嵴干细胞,镜下观察毛囊隆突区干细胞迁出和生长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SOX9、ETS-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人单个毛囊的隆突区可迁出神经嵴干细胞,迁出神经嵴干细胞传代的长满时间和长满密度分别为[(3.17±1.17)d]、[(2.79±0.48)×106个/mL];SOX9和ETS-1蛋白在人毛囊隆突区迁出神经嵴干细胞均呈阳性表达,且均定位于细胞核。结论人毛囊隆突区存在神经嵴干细胞,SOX9、ETS-1可能是其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毛囊隆突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多存在细胞分离纯度不高、活力差等缺点,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毛囊隆突部细胞能否克服上述缺点?目的:本实验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毛囊隆突部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设计、时间及单位:单一样本设计,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于2007-03/08在中国医科大学组织工程学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15只雌性Wistar大鼠,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用表皮生长因子、Hoechst33342购自美国Sigma公司,SABC-小鼠IgG抗体免疫组化试剂盒、SABC-Cy3免疫荧光组织化学试剂盒、DAB显色刑、SABC-FITC免疫荧光组化试剂盒均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方法:利用显微分离的方法将大鼠触须部皮肤分离,剪开真皮和皮下组织,将毛囊与周围组织钝性分离取出毛囊,剪开结缔组织鞘,用显微外科镊取出毛囊外根鞘bulge区,移入培养板中进行组织块培养,应用0.25%胰酶 0.02?TA消化分离大鼠毛囊bulge区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增殖能力,免疫荧光法检测毛囊隆突部细胞K15、β1整合素和P63的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大鼠隆突部细胞增殖能力.②毛囊隆突部细胞K15、β1整合素和P63的表达.结果:①大鼠隆突部细胞胞体积较大,胞核大,核仁明显,细胞生长迅速,活力好,3-4d即可传代,具有增殖能力强、细胞纯度高等特性.②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培养的细胞胞浆角蛋白15阳性,细胞的胞膜β1整合素阳性,细胞的胞核P63阳性.结论:组织块法结合酶消化法可成功分离培养毛囊降突部细胞,细胞可同时表达K15、β1整合素和P63,纯度高,活力好.  相似文献   

4.
背景: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重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脑内移植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鼠的认知功能.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鼠大脑皮质及海马tau蛋白磷酸化、β-淀粉样蛋白及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侧脑室立体定向注射β-淀粉样肽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取单纯或经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1个月后采用Western bloting 方法检测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总tau蛋白及磷酸化的tau蛋白表达,以ELISA方法检测β-淀粉样蛋白40,β-淀粉样蛋白42含量,同时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能够降低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总tau蛋白及磷酸化的tau蛋白表达,降低大脑皮质及海马β-淀粉样蛋白40和β-淀粉样蛋白42表达.②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出现粗面内质网扩张、膜断裂,线粒体数目减少、线粒体肿胀、核膜不清等改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对上述改变有减轻作用,较骨髓间质干细胞未修饰组明显.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证实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创面组织释放内源性各类生长因子及生长因子受体,起到正性调节作用,促进修复细胞增殖,加速创面愈合,使创面愈合由以往的被动等待自愈发展到主动调控愈合。目的:观察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烫伤创面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取24只成年 SD 大鼠,于背部制成深Ⅱ度烫伤创面,随机分为4组,烧伤创面清创后,分别予以两层浸湿有1,2.5,5 mg/L 神经生长因子溶液及等渗盐水纱布覆盖。治疗后3,5,9,14 d 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残留率,切取创面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检测创面转化生长因子β1,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的表达及细胞 DNA 周期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各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尤以5 mg/L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最为明显(P <0.01),各治疗组创面残留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创面组织学显示治疗组真皮浅层有核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各治疗组给药时间点转化生长因子β1,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表达均强于对照组,第5天和第9天表达强于第3天和第14天;各治疗组细胞在 S 期的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其中5 mg/L 神经生长因子组增加最为显著(P <0.01)。结果显示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可通过促进创面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表达,刺激细胞有丝分裂,促使细胞增殖,加速大鼠烫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背景:有研究表明急性创伤可导致内源性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表达下调,导致不愈合的发生.目的:观察局部应用rhEGF联合血糖控制下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糖尿病大鼠制备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联合治疗组于烫伤前1周控制血糖至对照组水平,并在烫伤24 h内创面喷洒rhEGF;rhEGF组仅创面喷洒rhEGF;血糖控制组仅控制血糖:对照组不制备糖尿病模型,烫伤后处理同联合治疗组.烫伤后1,3,5,7,1 1,15,21 d取创面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烫伤后各组大鼠刨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增多,分别在5~7d及7~11 d达高峰,且联合治疗、对照组峰值较rhEGF、血糖控制组高(P<0.05).烫伤后7~21 d,联合治疗、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rhEGF、血糖控制组(P<0.05).说明局部应用rhEGF在联合血糖控制下可促进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的愈合,可能与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情况,以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8在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和形态实验室完成。实验方法: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分离纯化健康成年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传代培养。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取第5代细胞,加入含L-DMEM、1mmol/Lβ-巯基乙醇、20?S预诱导液进行预诱导,24h后去除预诱导液,加入含L-DMEM、5mmol/Lβ-巯基乙醇诱导液诱导培养5h,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神经细胞。③尼氏小体染色:应用甲苯胺蓝对尼氏小体染色,光镜下观察并照相。④实验评估:对诱导前后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提取诱导前后细胞的mRNA,通过RT-PCR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mRNA表达变化。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情况良好,大部分细胞贴壁呈长梭形。传代后细胞形态和原代细胞相似,生长加快。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加入预诱导液后,细胞体积缩小,立体感增强,细胞边缘变得不规整,部分细胞有细的指状突起,其中约2%的细胞胞体已变成近似球形,具有短的突起,形状类似神经元。5h后细胞转化达到峰值,形态不再发生明显改变,具有典型神经细胞样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均呈阳性。③尼氏小体染色:未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胞浆内无尼氏小体,诱导5h后大部分细胞染色阳性,胞质中存在着深蓝色颗粒状尼氏小体。④RT-PCR反应检测神经生长因子和TrkAmRNA: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在诱导前后没有变化,TrkAmRNA在诱导后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功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其在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前后表达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TrkA。②神经生长因子在诱导分化前后稳定表达,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在诱导分化后表达减少,神经生长因子/TrkA信号途径可能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来大量研究认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后可以改善糖尿病鼠的高血糖状态,但相关的机制尚不明确且存在一些争议。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糖尿病大鼠胰腺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糖尿病大鼠胰腺包膜下,血糖仪监测血糖,RT-PCR动态检测受体鼠胰腺组织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中关键转录因子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胰腺组织中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胰岛素共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阳性胰腺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和DNA倍性。结果与结论:胰腺包膜下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有效降低糖尿病鼠血糖;Nestin、Nkx 2.2的表达分别在移植后1,3周到达峰值,Pax 4和Ngn 3的表达在移植后4周到达峰值,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表达至移植后12周到达峰值,PDX-1的表达在8周时达到峰值并维持至12周;免疫荧光染色发现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胰岛素共表达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的胰腺组织细胞中处于S+G2/M期的细胞增加,细胞核型未见多倍体或非整倍体细胞。提示在胰腺微环境中,植入糖尿病鼠胰腺局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基因调控下向胰岛β样细胞发生横向转分化,而非细胞融合获得β细胞的功能表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手段探讨40%Ⅲ度烫伤对大鼠肾脏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tion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后1,6,12,24,48,96h组,制作大鼠40%总体表面积(totalbodysurfacearea,TBSA)Ⅲ度烫伤模型,伤后取肾脏,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analyses,RT-PCR)法检测HIF-1αmRNA表达变化,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HIF-1α蛋白水平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HIF-1α定位定量表达研究。结果:正常大鼠肾脏组织HIF-1αmRNA及蛋白有一定水平的表达,HIF-1α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大鼠40%Ⅲ度烫伤后1,6,12h肾脏组织HIF-1αmRNA水平、蛋白表达显著降低(t=3.578~5.554,P<0.01);伤后24hHIF-1αmRNA水平有所恢复,仍低于正常水平(t=3.127,P<0.01),HIF-1α蛋白表达降到最低水平(t=6.145,P<0.01);伤后48hHIF-1α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t=3.578,P<0.01),HIF-1α蛋白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伤后96hHIF-1αmRNA,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水平(t=3.358~4.124,P<0.01)。结论:大鼠40%Ⅲ度TBSA烫伤后96h内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HIF-1α蛋白表达结果趋势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大鼠深Ⅱ度烫伤后72 h内创面自噬及凋亡的表达规律,探讨其与深Ⅱ度创面早期加深之间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背部10% TBSA深Ⅱ度烫伤,观察烫伤后1h、6h、12 h、24 h、48 h、72 h创面组织自噬标志蛋白LC3、Beclin-1的表达及变化规律;TUNEL法检测创面凋亡水平的变化规律;HE染色及Masson染色显示创面组织形态和创面深度的变化.结果 烫伤后创面组织LC3、Beclin-1蛋白水平持续下降,至伤后24h达到最低,此后稍有升高,但仍远低于正常水平;伤后创面组织TUNEL阳性细胞持续增多,至伤后48 h达到最高,此后稍有下降,但仍远高于正常水平;创面组织真皮深层自噬被激活;烫伤后创面深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性加深.结论 大鼠深Ⅱ度烫伤后早期创面组织自噬减少,凋亡增加,可能是参与创面加深的因素;真皮深层自噬的激活,可能是一种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1.
背景:角膜碱烧伤后损伤修复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热休克蛋白可促进变性、损伤蛋白质的迅速恢复或清除。目的:观察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其与角膜损伤修复的关系。方法:检查大鼠眼无炎症及其他病变后,奥布卡因滴眼液点眼2次,棉签吸除结膜囊液体,将统一规格直径5mm的滤纸片浸泡于1mol/L NaOH溶液中10s,然后置于大鼠角膜中央30s制作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分别于碱烧伤后6h,1,3,7,14,21d取材。结果与结论: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热休克蛋白70mRNA和蛋白在角膜碱烧伤后1d即开始升高,7d时达高峰,14d后开始下降。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电镜观察显示角膜损伤在烧伤后6h即较明显,烧伤后7d逐渐恢复。提示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与碱烧伤后角膜损伤修复过程一致,参与了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细胞的自我保护及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实验组75只SD大鼠按照打击负荷伤模型致伤,于伤后4 h、8 h、24 h、72 h和1周时分批处死,取大鼠脑组织切片行β-AP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并比较大鼠外伤后各时间点脑组织-βAPP免疫组化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值及阳性细胞数。另取8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处死后采用同样方法观察脑组织-βAPP的表达,并与实验组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时间点脑组织-βAPP阳性免疫反应明显增强且范围明显增大,半定量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于外伤后72 h最强,1周时开始减弱。结论:大鼠DAI后脑组织-βAPP的表达持续增强,于72 h达顶峰,1周时开始减弱。  相似文献   

13.
背景:大量的体内和体外实验已证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不同组织和细胞具有广泛作用,可加快创面愈合进程.目的:观察基因枪转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效果和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完全随机设计,观察实验,于2007-12/2008-10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全军烧伤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SD清洁级大鼠,体质量200-250 g,雌雄不拘.方法:将天然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重组优化,以pCI-neo为载体构建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CI-neo-bFGF,并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细胞,转染后以dot blot和western blot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利用基因枪技术对SD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模型进行转基因,以转染pCI-neo-bFGF为实验组,以转染空载体pCI-neo为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在转基因后24 h,48 h,96 h,7d,10d和14d测定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和胶原酶Ⅰ水平,评价创面愈合情况.结果:重组构建的pCI-neo-bFGF经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细胞,dot blot和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显示,构建的pCI-neo-bFGF表达载体可表达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荧光显微镜下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天然基因表达;基因枪转基因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3.00±1.31)d,对照组为(14.75±1.28)d,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羟脯氨酸及胶原酶Ⅰ水平均于基因枪转染后48h即伤后第5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一定水平后维持,实验组各时间点羟脯氨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转基因后48 h和96 h胶原酶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因枪转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增加创面愈合期间组织羟脯氪酸和胶原酶Ⅰ水平,加快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进程.  相似文献   

14.
背景瘢痕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其中之一是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高表达,为达到抑制TGFβ1过度表达的目的,尝试用反义TGFβ1抑制瘢痕形成的方法,将基因治疗技术运用于临床医学.目的探讨反义TGFβ1对Ⅲ度烫伤愈合中瘢痕生成的抑制作用.设计随机对照、重复测量设计.地点和对象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完成.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5只,体质量(250±20)g,购于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干预SD大鼠Ⅲ度烫伤后,分3组进行处理①反义TCFβ1脱氧寡核苷酸.②反义TGFβ1重组质粒.③空白对照.分别于烫伤后1,3,5,14 dRT-PCR、免疫组化检测TGFβ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烫伤后5,14,21,28,60 d原位杂交检测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变化,病理检测炎性细胞浸润反应和胶原分布状况.主要观察指标①烫伤后1,3,5,14 d RT-PCR,TGFβ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②烫伤后5,14,21,28,60 d 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变化.③病理检测炎性细胞浸润反应和胶原分布状况.结果反义ODN组和反义重组质粒组在烫伤后第1天TGFβ1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降低,14 d分别为0.176±0.014和0.213±0.071,表达均减少.反义作用组TGFβ1蛋白质的表达在烫伤后3周内均为低表达.原位杂交显示对照组在14 dⅠ型胶原mRNA开始表达,28 d达到高峰,随后减少,反义作用组无此现象,一直保持低表达.病理染色显示反义作用组炎性细胞浸润少,炎性反应低,胶原合成减少.结论反义TGFβ1可抑制Ⅲ度烫伤愈合中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3 840 m,1 517 m)大鼠严重烫伤后延迟复苏心肌组织内皮 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特点。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40只随机分为延迟复苏 组、即时复苏组和正常对照组,建立总体表面积30%的Ⅲ度烧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6、12、24、72和168 h取 材。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组织中ET-1和CGRP的含量。结果①延迟复苏组ET-1和CGRP均在伤 后6 h开始升高,ET-1在两个海拔高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分别增长了2.8倍和3.6倍,CGRP分别增长了 2.2倍和1.5倍(P均<0.01);但延迟复苏组ET-1和CGRP上升趋势明显低于延迟复苏组(P均<0.01)。 ②延迟复苏组ET-1在1 517 m自伤后6 h开始上升,至24 h达峰值,但在3 840 m于伤后72 h达峰值,增高 持续168 h;CGRP在1 517 m自伤后6 h明显上升,12 h达峰值,但在3 840 m高度于伤后72 h达峰值;在 3 840 m高度,ET-1/CGRP比值变化明显。结论 高原地区大鼠严重烫伤后随海拔升高,ET-1释放明显增 多,但CGRP升高速度缓慢,释放量明显降低,提示海拔越高,心肌保护物质消耗越多,ET-1/CGRP的调节 作用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6.
Heparin-binding EGF-like growth factor (HB-EGF), a potent epithelial cell mitogen, has been identified in human burn blister fluid and excised human burn wounds. Topical application of HB-EGF to murine partial-thickness scald burns accelerated reepithelialization, increased keratinocyte proliferation, and enhanced production of endogenous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alpha in the healing wounds. The goal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production of endogenous HB-EGF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alpha (TGF-alpha) in a murine partial-thickness scald burn model. Keratinocyte proliferation was assessed by 5-bromo-deoxyuridine incorporation, and tissue sections were examined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for HB-EGF mRNA expression an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HB-EGF and TGF-alpha production. HB-EGF mRNA expression and production of HB-EGF and TGF-alpha proteins by both marginal surface keratinocytes and hair follicle epithelial cells reached a maximum by postburn day five and decreased thereafter. This corresponded to the peak period of keratinocyte proliferation. We conclude that HB-EGF and TGF-alpha act in conjunction to stimulate wound healing following thermal injury.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核糖核酸(RNA)干扰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模型鼠干预治疗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化学合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序列特异性双链小干扰RNA(siRNA),在高氧(≥95%,7d)诱导下体内导入新生SD大鼠,应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技术测定干预前后肺组织TGF—β1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对照观察干预前后肺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结果干预后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高氧干预组肺组织病理形态分析,与正常组相比较,高氧组干预后较未干预组明显好转,肺泡大小变得较为均一,肺间隔开始增厚,肺泡数增多。结论体外合成的siRNA可有效抑制高氧肺组织中TGF—β1基因的高表达,减轻高氧所致肺泡化阻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DL)对严重烧伤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大鼠30%体表Ⅲ度烫伤模型,观察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烧伤组(烫伤后30min补充平衡溶液)及实验组(烫伤后立即静脉注入HDL)。伤后12、24、48、72h4个时间点的肝组织学变化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l)的表达。结果:(1)组织学观察:烫伤后各组大鼠肝细胞均有不同程度损伤,其中以烧伤组伤后24h最重,肝窦扩张充血,窦内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点灶性坏死,实验组24h肝组织学改变与烧伤组比较上述损伤明显改善。正常对照组肝组织结构基本正常。(2)ICAm-1免疫组化检测:正常对照组无表达,烧伤组与实验组ICAm-1平均表达率分别为81.6%(49/60)及36.6%(22/60),两组24h时段的表达率分别为86.6%(13/15)及20%(3/15),烧伤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实验组(P〈O.01),而两组各其他时段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应用HDL对抑制肝细胞中ICAm-1的表达,减少肝细胞免疫损伤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烧伤脓毒症时动物心肌内蛋白酶体核心亚基C2亚基m RNA表达及蛋白降解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 5只,随机分为烫伤组、脓毒症组及对照组。烫伤组大鼠使用沸水致背部30 %总体表面积 度烫伤;脓毒症组大鼠用同样方法烫伤后,立即腹腔注射内毒素(6 m g/ kg)制成烫伤脓毒症大鼠模型。通过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心肌内三甲基组氨酸(3MH)的含量,用核糖核酸印迹杂交(Northern杂交)检测心肌内蛋白酶体C2亚基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脓毒症大鼠烫伤后2 h和6 h,单位心肌内3MH含量较对照组和烫伤组均显著升高(P均<0 .0 1) ;烫伤组大鼠伤后2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 ,而伤后6 h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 .0 1)。脓毒症大鼠伤后2 h和6 h心肌内蛋白酶体C2亚基m RNA表达较对照组和烫伤组均显著升高(P均<0 .0 1) ,烫伤组大鼠伤后2 h和6 h较对照组也均显著升高(P均<0 .0 1)。结论 严重烫伤特别是合并内毒素攻击后,早期动物心肌细胞内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活性呈持续增强现象,蛋白降解率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烧伤脓毒症时心功能异常的蛋白代谢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番红花素对烧伤大鼠的创面愈合与疼痛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成假烧伤组(n=16),烧伤模型组(n=16),烧伤+10 mg/kg番红花素组(n=16),烧伤+50 mg/kg番红花素组(n=16),烧伤+200 mg/kg番红花素组(n=16)。使用在干浴中预热至165℃的铜块(2 cm×2 cm,150 g)构建大鼠皮肤全厚度烧伤。采用HE染色观察组织学恢复情况,检测不同处理组大鼠的机械阈值和热阈值,蛋白质印迹法和ELISA方法检测创面皮肤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炎性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结果:番红花素的应用可以促进创面皮肤伤口愈合并减轻疼痛。且番红花素抑制创面皮肤组织中iNOS的表达和炎性因子IL-6和TNF-α水平。这一疗效在应用200 mg/kg的剂量时最为明显。结论:番红花素可以促进烧伤大鼠的创面愈合并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