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 ,3 8岁。双侧颈部疼痛性肿物并发热2 0d ,以“颈部淋巴结炎”在外院经大量抗生素静脉滴注 ,症状无明显缓解。鼻咽部CT报告鼻咽左侧壁软组织增厚 ,考虑鼻咽癌 ;鼻咽部活检示慢性炎症。于 2 0 0 3年 1月 2 5日转入我科治疗。体检 :体温 3 8℃ ,精神差 ,消瘦貌 ,左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外侧缘见一约 3 .0cm× 4.0cm× 4.0cm大小、左下颌角处见一约 2 .0cm× 1 .5cm× 1 .5cm大小、右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外侧缘见一约 2 .0cm× 2 .5cm× 2 .5cm大小的融合性肿物 ,局部红 ,皮温高 ,质中 ,固定 ,压痛明显 ,无波动感。专科检查 :鼻咽部稍充血 ,…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 ,1 5岁 ,因右颈无痛性肿物 3个月入院。无耳鼻症状 ,肿物增大不明显。检查 :鼻咽、口咽右侧壁隆起 ,粘膜光滑 ,右侧中上颈部肿胀 ,可触及肿物下界 ,上界不清 ,肿物表面软 ,深部较硬。CT示鼻咽、口咽右侧壁及右颈部巨大密度增高影 ,CT值856.7Hu。全麻下行颈部切口入路探查术。肿物位于右鼻咽、口咽旁间隙 ,下达右颈中段之椎旁 ,大小约 1 4.0 cm× 4.0 cm× 2 .8cm,有完整包膜 ,为囊性与实性混合 ,呈黄白色囊液 ,有砂粒感 ,可见毛发。切开囊壁吸除部分囊液使肿物缩小后沿肿物剥离包膜 ,经颈部完整摘除。 7d拆线 ,伤口一期愈合。病…  相似文献   

3.
鼻内窥镜下鼻咽部活检诊断鼻咽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6年以来,我们对10例临床疑为鼻咽癌而常规鼻咽部活俭数次阴性者,应用鼻内窥镜行鼻咽部活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中,男9例,女1例;年龄18~54岁,平均29岁。病程3~8个月。颈部肿块9例,均无痛,呈进行性增大。其中位于单侧下颌角下后区6例,双侧2例,双侧多发性颈部肿块1例,持续性后吸血沸1例,耳堵塞感、渗出性中耳炎1例,外展神经麻痹伴头痛1例。间接鼻咽镇检查:鼻咽部无明显新生物,咽隐窝饱满,表面光滑4例,鼻咽部无异常发现4例。CT检查:鼻咽们壁软组织影6例,咽隐窝消失4例,翼突破坏2例。3例…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多发于广东、广西地区。根据其临床特征及 CT表现 ,一般不难作出诊断 ,但有少数鼻咽癌因临床症状及肿块外观与鼻咽血管纤维瘤( NPAF)相似而被误诊 NPAF。现将近年来我们误诊的 6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6例中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1 5~ 42岁 ,平均30 .7岁。病程 1~ 7个月。鼻塞、反复鼻出血 3例 ,其中 1例出血最多时一次达 1 50 ml;鼻塞、后吸性血痰或血涕 3例。体检 :肿物位于鼻咽顶和鼻腔后端 4例 ,位于鼻咽顶及鼻咽侧壁各 1例。肿物表面均较光滑 ,呈淡红色 ,表面有假膜 1例 ,小血管生长 2例。颈部均未触…  相似文献   

5.
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后大出血成功救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后大出血有效的急救方法 .方法 对18例成功抢救的不同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后大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鼻咽部大出血病例中,1例大出血引起窒息进行紧急手术抢救,6例颌内动脉破裂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栓塞颌内动脉止血,2例鼻咽部溃疡者行溃疡切除,采用帽状腱膜鼻咽缺损修复止血.9例颈部大出血中,皆先行指压暂时止血,或立即在床旁用三角针、7号或10号丝线经皮行颈动脉破裂口上下结扎,再到手术室行规范的手术.结果 1例由鼻咽癌放疗后引起的颅底颈内动脉破裂出血行颈总动脉结扎术;6例鼻咽大出血病例行CT和DSA检查证实颌内动脉破裂引起,行DSA介入栓塞颌内动脉止血成功;2例鼻咽部深部溃疡出血帽状腱膜修复缺损止血成功.3例鼻咽癌、3例喉癌和1例下咽癌颈动脉破裂口结扎止血后,颈部溃疡用胸大肌皮瓣修复6例,下斜方肌修复1例.6例肌皮瓣修复成功,1例喉癌修复颈部创而的胸大肌肌皮瓣部分坏死,颈动脉再次破裂出血后成功止血.1例甲状腺癌多次手术放疗后无法修复缺损创面;1例颈部淋巴瘤全身状况极差,未修复缺损创面.所有患者出血抢救后无偏瘫,1例鼻咽癌放疗后出血行颈总动脉结扎术后部分脑梗死,6个月后死于肺部感染;2例鼻咽癌出血抢救成功后在11个月后死于局部复发;其余病例在12~36个月内死于再复发(7例)、远处转移或(和)全身衰竭(8例).结论 针对不同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后大出血时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DSA介入栓塞治疗和指压止血经皮颈动脉结扎分别是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大出血和颈动脉破裂出血救治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6.
以鼻咽纤维血管瘤为主要特征的鼻咽癌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男 ,1 6岁 ,因反复大量鼻出血 1周 ,每次30 0~ 5 0 0ml,不易止血 ,于 2 0 0 1年 1月 1 6日入院。体检 :贫血貌 ,BP 90 /60mmHg( 1mmHg =0 .1 33kPa) ,左鼻腔后端及鼻咽见红色新生物充填 ,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初步诊断 :鼻咽纤维血管瘤 ?入院后查VCA IgA :1∶80 ( + ) ;鼻咽MRI示 :左鼻咽顶后壁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巨大肿块 ,约 4.0cm×4.2cm× 5 .9cm ,边界不清 ,向上破坏蝶窦底部骨质 ,向下及左外侧破坏翼板 ,翼内肌受损 ,左翼腭窝底部内软组织填充 ,左颈部淋巴结增大。意见 :鼻咽癌并颅底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对原因不明的晨间回吸性血涕、不明原因的头痛、顽固性鼓室积液、上颈部转移性包块等疑是鼻咽癌的患者均需行鼻咽活检以明确诊断.活检取材多在间接鼻咽镜下应用上弯鼻咽活检钳或在纤维鼻咽镜下应用纤维鼻咽镜活检钳进行.1997年3月至1998年3月我们采用纤维鼻咽镜与上弯鼻咽活检钳联合行鼻咽活检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 患者,男,26岁。因发现右颈部渐进性增大肿块20 d来耳鼻咽喉科就诊。患者20 d前无意中发现右颈部一花生米大小肿块,无红肿,轻压痛,无破溃,自觉右颈部胀满感,无发热,一直未予药物治疗。该肿块呈渐进性增大,门诊检查肿块约3 cm×3 cm×2 cm,颈部彩超示右颈部多发性淋巴结肿大,电子鼻咽镜见鼻咽顶壁近右侧咽隐窝处黏膜微隆起,表面尚光滑,以可疑鼻咽癌伴右颈部淋巴结转移入院。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5岁.患者于入院前4个月颈部多发性淋巴结肿大,且逐渐增大.鼻咽部CT示鼻咽部黏膜增厚,电子鼻咽喉镜示双侧咽隐窝稍饱满.于入院前3 d行鼻咽部活检.当时出血较多,而后曾有不间断出血,夜间为著,量逐渐增多,多达400 ml,当地医院给予局部止血及输液后仍鼻出血不止于2007年6月15日急诊入我院.体检:体温36.4℃,脉搏96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90/50 mmHg(1 mmHg=0.133 kPa),面色苍白,急性痛苦面容,双侧颈下部可触及串珠样淋巴结肿大,质硬,无触痛,活动度差,边界欠清楚.  相似文献   

10.
局限的鼻咽放线菌病非常罕见,近20年国内外文献仅报道3例。笔者遇见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32岁。因头痛,后吸涕中带血1个月就诊。患者头痛有时放射至左耳及下颌处,无拔牙史和鼻腔手术病史。检查:鼻腔无明显异常,扁桃体及软腭无移位和溃烂,颈部无肿大淋巴结。间接鼻咽镜及纤维鼻咽镜检查示鼻咽顶壁偏左侧有2.0cm×1.5 cm大小的颗粒性隆起,有水肿及分泌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鼻咽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结核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以颈部无痛性包块为首发症状,经鼻咽部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以及Pubmed数据库中有关鼻咽结核的文献,共检索有关文献32篇,包含患者共194例。结论鼻咽结核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误诊,临床医生要提高认识,在诊治颈部包块时,应考虑鼻咽结核的可能,尽早反复送病理检查,从而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3岁,广东人。因“右颈部包块1周”以“右颈淋巴结肿大性质待查”收入院。患者述1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颈部略有隆起,无任何不适感。在当地医院按照“淋巴结炎”给予消炎治疗5天,右侧颈部隆起处无明显缓解,遂来我院就诊。查体:右侧颈部Ⅱ区可触及2~3枚肿大淋巴结,1.0~2.5cm大小,质中,无明显压痛,与周围无明显粘连。入院诊断:右颈淋巴结肿大性质待查:①鼻咽癌伴右颈淋巴结转移;②淋巴结结核;③淋巴瘤。入院后行鼻咽部活检,鼻咽部cT,EB病毒二项检查,结核菌素试验,胸部拍片,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 ,39岁。因右颈部包块 1个月于 1 999年 1 1月 1 6日就诊我院内科。行颈部包块穿刺细胞学检查 :颈淋巴结结核。胸片示 :肺结构 (Ⅲ型 ) ;痰抗酸杆菌阳性。抗结核治疗 3个月后复查胸片示肺部病灶消失 ,颈部包块无变化 ,并出现右侧鼻塞。我科会诊发现右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上段及中段各有一 3.0cm× 3.0cm× 2 .0cm、2 .0cm×2 .0cm× 1 .5cm包块 ,质硬 ,边界不清楚 ,活动度差 ,右侧后鼻孔处有新生物。纤维喉镜检查 :右侧鼻咽部有粉红色肉芽样新生物 ,前达后鼻孔。取新生物送病检 ,报告 :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再次行颈部包…  相似文献   

14.
横纹肌肉瘤系来自横纹肌母细胞的恶性肿瘤 ,可发生于人体各部位 ,甚至可发生在无横纹肌的部位 ,病变位于鼻咽部者少见。我院 1995年 5月~2 0 0 1年 4月共收治鼻咽部横纹肌肉瘤 5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5例中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34~ 5 6岁 ,平均4 2 .3岁。从出现临床症状到就诊时间 2~ 4个月。单侧鼻塞 5例 ,伴涕血 3例 ,抽吸性血痰 2例 ,头痛 1例。 5例均无脑神经受损害症状。颈部淋巴结肿大2例 ,N11例 ,N2 1例。鼻咽部新生物呈结节状 3例 ,分别为 2 .5cm× 3.0cm× 1.5cm、2cm× 1cm× 2cm、3.0c…  相似文献   

15.
粘膜下型鼻咽癌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男 ,6 0岁。因左颈部包块渐长大 2月就诊 ,无血涕、鼻阻及耳鸣、听力下降。检查 :左胸锁乳突肌上段前缘有一淋巴结 ,约 1.0 cm× 1.0 cm× 1.5 cm大小 ,质较硬 ,尚活动 ,无触痛 ,表面光滑。行纤维鼻咽镜鼻腔、鼻咽部检查无异常 ,鼻咽 CT正常。颈淋巴穿刺细胞学检查阴性。 3个月后颈淋巴结增大 ,约2 .5 cm× 2 .5 cm× 2 .0 cm,穿刺检查为转移鳞癌。右鼻咽粘膜粗糙 ,纤维鼻咽镜下首先活检 ,取材 2块组织均过小 ,再次多部位活检 ,为鳞状细胞癌 ,行放疗及化疗 ,终因颅内转移死亡。例 2 ,男 ,4 5岁。因左侧颈淋巴结肿大 1.5月在多家医院就…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 ,73岁。 2年前发现右颈部有一肿块 ,约 1 .0cm× 1 .5cm大小 ,表面凹凸不平 ,无疼痛 ,曾用中草药贴敷 ,肿块渐大 ;1个月前肿块出现溃烂 ,伴有臭味 ,于 2 0 0 2年 2月 1 9日来我院就诊。入院体检 :右颈部下端可见一大小 8cm× 1 3cm肿块 ,呈菜花状 ,明显高于皮肤表面 ,基底宽 ,肿块边界清 ,表面溃破 ,恶臭 ,鼻咽及喉咽均未见新生物。全胸X线片示双上肺陈旧性肺结核 ,肺气肿。入院诊断 :右颈部肿块待查 ,右颈部皮肤鳞状细胞癌 (squa mouscarcinoma ,SC)并感染 ?入院后行右颈部肿块活检 ,病理诊断 :皮肤SCⅠ级。择期在全麻下行气管…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资料患者,女,34岁,因双耳听力下降,耳闷胀感1个月,于2009年12月就诊。体查:双耳鼓膜内陷,有积液征。鼻咽部检查鼻咽顶壁可见淡红色新生物,表面不光滑。颈部未扪及肿大的淋巴结。辅助检查:电测听示双耳传导性耳聋;声导抗示双耳"B"型曲线;鼻咽部CT显示鼻咽顶后壁及双侧壁增厚(图1);EB病毒VCA-IgA检查阴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 银染法对 42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0例鼻咽部正常粘膜和 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血清VCA/IgA检测 ,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鼻咽部正常粘膜和鼻咽癌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 2 0 %和 88.1% ,8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均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端粒酶阳性率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35 ) ,临床晚期 (III、IV)端粒酶阳性率高于临床早期 (I、II) (P=0 .0 48) ,而端粒酶与鼻咽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远处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VCA/IgA阳性率明显高于鼻咽粘膜正常者 (P <0 .0 0 1)。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在鼻咽癌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结合血清EB病毒抗体的检测有利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咽部恶性肿瘤误诊误治原因及提高早期诊断率的方法.方法 对62例鼻咽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次就诊取鼻咽部病理后确诊者14例(22.6%),因各种原因延误诊断治疗者48例(77.4%),其中鼻咽癌40例,鼻咽恶性淋巴瘤8例.我们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误诊科室,误诊疾病及误诊原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患者曾分别就诊于外科、耳鼻喉科、眼科以及神经内科等,被误诊的疾病包括颈部肿瘤、颈部淋巴结炎、颅内肿瘤、腺样体肥大、鼻咽炎、中耳炎、三叉神经痛以及斜视等.误诊原因主要在于临床各科医生对鼻咽部恶性肿瘤症状的多样性及并发症认识不足,患者自身原因延误检查也是误诊的主要因素.结论 临床各科医生应提高对鼻咽部恶性肿瘤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认识,加强科室间的协作,对可疑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早检查鼻咽部做活检甚至多次活检,可减少误诊的发生,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1981年7月至1988年12月,作者为51例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持续存在或复发的病人施行了根治性颈廓清术。病人年龄21~71岁,中数50岁,男36,女15,所有病人鼻咽和颈部均接受根治性放射剂量。手术后51人均存活,仅1例因手术后近距放疗引起颈部皮肤坏死,颈动脉破裂死亡。对50例存活病人的随访时间为6月~9年,中数2年,其中7例颈部复发,7例出现远处转移,3例在鼻咽部复发。3例伤口边缘坏死,需要二期手术关闭。2例有持续性乳糜漏,经保守治疗痊愈。对各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除颈淋巴结的移动性之外,病人的年龄、性别、颈淋巴结大小、数目、粘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