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真空负压LSAB法检测了78例大肠癌切除标本的p53蛋白表达情况,其中右半结肠腺癌31例,左半结肠腺癌47例,年龄为20-77岁,平均43.3岁。结果:p53蛋白阳性检出率为58.97%,其中阳性细胞>30%的(为显著表达者)约为33.33%,阳性细胞<30%的(绝大多数<5%,为散在表达者)约占25.64%。左半结肠腺癌p53显著表达者显著高于右半结肠(P<0.025).后者多为散在表达或阴性。年龄>50岁右半结肠腺癌患者p53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者(P<0.05)。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老年及青年人大肠癌组织嗜铬蛋白A和P53蛋白聚集变化特征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术前未经化疗和放疗的25例老年(≥60岁)及15例青年人(≤40岁)大肠癌患者癌组织中CGA及P53蛋白的变化。结果:老年组患者CGA阳性表达5例,占20%,青年组患者阳性表达10例,占67%,老年组CGA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青年组(P〈0.005,χ^2检验);P53免疫阳性细胞定量分析发现:老年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老年及青年人大肠癌组织嗜铬蛋白A(ChromograninA,CGA)和P53蛋白聚集变化特征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术前未经化疗和放疗的25例老年(≥60岁)及15例青年人(≤40岁)大肠癌患者癌组织中CGA及P53蛋白的变化。结果:老年组患者CGA阳性表达5例,占20%,青年组患者阳性表达10例,占67%,老年组CGA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青年组(P<0.005,χ2检验);P53免疫阳性细胞定量分析发现:老年组患者癌组织切片P53阳性细胞数为(662±568)mm-2,青年组为(1208±761)mm-2,老年组明显低于青年组(P<0.05)。提示:青年和老年大肠癌可能有不同的发病学基础,这种不同的发病学基础是影响其临床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是我国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患者主要死亡原因是术后转移.临床上尚无可靠的方法预测预后,因此探讨大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寻找与大肠癌转移相关的生物标记是大肠癌基因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P=53、PCNA蛋白进行检测,探讨它们在大肠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对大肠癌的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和银染技术对 80例大肠组织中的P53蛋白、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进行测定。结果大肠癌、腺瘤和正常粘膜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6 7%、1 6 7%、5 0 %,AgNOR颗粒记数分别为 9 3 0± 3 53、5 40± 1 95、4 3 8± 1 2 8。大肠腺癌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和AgNOR记数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及正常粘膜 (P <0 0 1 ) ,大肠腺瘤与正常粘膜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P53阳性组AgNOR颗粒记数明显高于P53阴性组 (P <0 0 1 )。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呈正相关 ,联合起来进行检测 ,对大肠癌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恶性程度判定及预后评估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8.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53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清P53蛋白对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并探讨血清P53蛋白对HCC动态监测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血清P53蛋白的浓度,同时结合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分析130例标本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比较血清P53蛋白和AFP榆测结果.结果 ELISA检测显示HCC患者血清P53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及肝硬化患者(P<0.05);血清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53×103.处可检测到单一的条带,血清P53蛋白浓度升高与Western blot检测的光密度值密切相关.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阳性率为64.62%,血清P53蛋白检测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符合率达84.62%;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53蛋白检测和AFP检测曲线下而积分别为0.910和0.954,二者Kappa:0.657,P=0.000,表明2种方法 的检测结果有止相关关系,检测结果吻合.结论 血清P53蛋白浓度升高能较好地反映p53基因的突变,对肝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动态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并可作为HCC手术后动态监测和指导临床治疗的一个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应用枸橼酸-LSAB-微波免疫组化技术,。用P53单克隆抗体检测了30例喉鳞癌,癌旁交界处及癌旁0.1,1.0,1.5,2.0cm处粘膜和4例正常喉粘膜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1.P53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3%;在癌旁交界处,癌旁0,5,1.0,1.5,2.0cm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36.7%,10%,0.0%,0.1^%;4例正常喉粘膜中无阳性表达,其间差异显著。2.P  相似文献   

10.
p53蛋白在大肠息肉和癌变组织中的表达p53expressionincolonicpolypsandcoloniccarcinoma谢青,高广正,张敏(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病理科)重庆,630037大肠息肉与癌变的关系研究较多,但对大肠不同类型息...  相似文献   

11.
P53及Bcl-2蛋白在大肠腺瘤及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大肠腺瘤及腺癌中P53蛋白及Bcl-2蛋白的表达,探讨p53基因、bcl-2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10例正常大肠粘膜、30例大肠腺瘤、100例大肠腺癌及癌旁粘膜中P53蛋白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大肠腺瘤P53、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6.7%及76.7%,大肠腺癌P53、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3%及67%,均显著高于正常粘膜与癌旁粘膜(P<0.01);随着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加重,P53蛋白阳性率显著增高(P<0.01),而Bcl-2蛋白表达与腺瘤分级无关;大肠腺癌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瘤Ⅰ级不典型增生(P<0.01),与Ⅱ、Ⅲ级不典型增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差的大肠腺癌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分化好的大肠腺癌(P<0.01),而分化差的大肠腺癌Bcl-2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分化好的大肠腺癌(P<0.05),大肠腺癌P53、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患者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低(P<0.05),Bcl-2蛋白过度表达的大肠癌患者复发率低、5年生存率高(P<0.05)。结论:bcl-2  相似文献   

12.
喉癌和癌旁组织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喉癌向周围组织浸润发展的方式。方法:应用抗癌基因P53单克隆抗体(DO-1)对19例喉癌、癌旁和相对正常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P53蛋白阳怀物质位于肿瘤细胞核和转化的细胞核内。喉癌的表达率为73.68%。癌的表达率为36.84%,且3-5个阳性细胞位于上皮基度部的细胞核内,呈局灶性、跳跃性表达。结论:喉癌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方式是跳跃性的,因此为达到手术治愈目的,喉癌切除订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张秀玲  杨文献 《医学争鸣》1997,18(4):330-332
目的:探讨P53蛋白高表达在食管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于1995年10月~12月在林县进行了病例对照调查,并收集了组织学材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病例组(59例)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对照组(37例)食管粘膜活检标本的P53蛋白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57.6%(34/59)的病例标本和16.2%(6/37)的对照标本存在有P53蛋白高表达,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因素为P53蛋白高表达、病前20年食酸菜史、病前10年食水果史和食管癌家族史,其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限(CI)分别为7.03(2.33~22.21)、2.98(1.10~8.20)、0.19(0.04~0.90)和2.51(0.99~6.44,P<0.05).男性、女性P53蛋白高表达的OR(95%CI)及合并OR(95%CI)分别为7.38(1.96~29.64)、8.17(0.77~203.36)和7.58(2.41~25.01),与分层前OR接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53蛋白高表达的OR(95%CI)为5.91(1.95~18.27).结论:结果提示P53蛋白高表达与食管癌之间存在  相似文献   

14.
C-erbB-2蛋白,P53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erbB-2癌基因蛋白及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常规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大肠癌C-erbB-2癌基因蛋白、P53蛋白表达。结果:大肠癌69例中C-erbB-2、P53表达阳性率为50.7%、36.2%。C-erbB-2、P53在大肠癌中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大肠癌中P53表达还与Dukes分期相关。结论:C-erbB-2、P53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和P53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4例大肠癌及相应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Survivin、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74例大肠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1.6%,而在相应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Survivin阴性表达。Survivin表达上调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大肠癌分化程度低、肿瘤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晚相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bcl2表达阳性与阴性者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和65.4%,两者比较无显著性(P>0.05);P53表达阳性与阴性者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4%和47.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该基因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表达越高,大肠癌分化程度越低,侵袭性更强,临床分期愈晚。大肠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与P53阳性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P16和P53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健群  易少波 《中国医刊》2004,39(12):39-4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和P5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大肠癌及3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16和P53蛋白表达情况,并观察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P16和P53蛋白在大肠癌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9.29%(22/56)和66.07%(37/56),在正常大肠黏膜中的阳性率为90%(27/30)和0(0/30),差别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P16蛋白表达随肿瘤的分化程度的降低而下降,随淋巴结转移率升高而降低,P53蛋白表达随淋巴结转移率升高而升高.结论检测P16和P53蛋白表达对大肠癌早期诊断、判断恶性程度及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53 基因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53 例大肠癌标本。结果:P53 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和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 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 0.01)。结论:P53基因表达的肿瘤浸润程度重,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30例肝细胞(HCC)组织P53基因蛋白物及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肝癌组织P53基因蛋白的异常表达率为46.7%;在分化程度为Ⅰ、Ⅱ、Ⅲ级癌的表达率为1.43%、40.0%、87.5%。PCNA阳性细胞的分布在HCC中呈4种类型;散在型、边缘型、镶嵌型及弥漫型;其标记指数(LI)与癌细胞的分级相关。P53基因蛋白表达异常的癌组织中PCNALI(53.6  相似文献   

19.
作者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了p53蛋白在67例经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p53免疫染色36例阳性,阳性率为53.73%。Dukes A、B、C期,p53免疫染色阳性率分别是25%,36.36%,75.76%。以上结果说明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P53蛋白,采用S-P免疫组化对49例肾细胞癌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53蛋白阳性率为30.6,其表达与肾癌细胞类型、临床分期及预后无相关性,提示肾细胞癌的发生可能是一个多基因变化过程,而P53基因只是其中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