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对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情况,为完善医院安全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山东省6个样本市30家二、三级医院的1796名医务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的认识情况。[结果]76.23%的医务人员表示清楚或非常清楚医疗不良事件的含义,82.60%的医务人员表示不良事件报告可以改善医疗安全,只有40.48%的医务人员知道3个报告系统的存在,17.04%的医务人员对3个系统全不知晓。80.07%的医务人员表示参与过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方面的培训,71.52%表示遇到或看到医疗不良事件。[结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医务人员报告不良事件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指出我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分为强制报告系统、自愿报告系统、内部报告系统等.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了报告系统存在的问题.指出:应科学界定医疗不良事件,应提高系统上报安全性和保密性,应科学改进上报系统,应建立和完善报告激励机制,应实现信息共享,应落实人员培训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现况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医务人员报告不良事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法对2014年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步建立了医务人员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意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完整率为83.03%。内科系统比外科系统上报意识强。建议:科室需进一步强化培训,增强主动上报意识,建立常态的监督管理机制,构建和谐的医疗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实现方法及主要功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实施对于医院内部防范医疗差错、减少医疗事故提供流程化、规范化的技术手段,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医联体单位不良事件报告率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减少或消除影响患者安全的潜在医疗风险,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2021年12月对内蒙古妇儿医联体单位的9家二级妇幼保健院进行问卷调查,以“二八法则”法确定医疗不良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不良事件报告率低的主要原因。结果 影响不良事件报告率低的主要因素有医务人员认知度不高、报告制度流程设计不够人性化、医院安全文化氛围缺失等。结论 针对以上主要影响因素,要简化或改善不良事件报告程序,开展针对性培训,上级医院对医联体单位进行帮扶与指导,构建安全文化;管理层应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反映出的系统原因,使每一个错误成为总结经验、预防伤害、促进安全的机会,有效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营造医院安全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6.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积极作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和认同,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不良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根据报告系统的主体和适用范围可分为外部报告系统和内部报告系统两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利用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山东省6个样本市30家二级、三级医院对原卫生部和中国医院协会报告系统的利用上报情况。结果有41.38%的医院表示利用过原卫生部的报告系统,13.79%的医院表示原卫生部的2个报告系统都利用过,只有10.34%的表示原卫生部的2个报告系统和中国医院协会的报告系统都用过。报告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基本都是在个位数。结论现有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利用率不足,可以通过完善报告系统和反馈机制、加强政策执行力等方式,提高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利用率和不良事件报告率。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要阐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构建报告系统的目的,分析构建报告系统的特性要求,为建立和完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借鉴国内外经验,按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制定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平台,优化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完善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体系,促进了患者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提高了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0.
程艳敏  刘岩  刘亚民 《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0):40-40,41-42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是防范医疗不良事件重复发生、提高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从我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政策和制度入手,对我国现有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进行概述和分析,总结其特点与缺陷,并对完善我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设计科学合理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建立全面的、统一的医疗不良事件标准分类系统和患者安全术语,使不良事件上报管理更加标准化和科学化。方法通过借鉴国内外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先进经验,本系统对医疗不良事件从类型、原因、对患者的影响、事后处理、原因分析等项目均设置了大量统一、规范的预设项,报告输入时采用选择题式和简单的描述性语言即可完成不良事件的上报。结论应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后,不仅简化了医务人员工作量,提高了不良事件上报率,而且便于管理者对不良事件进行不同角度和纬度的统计分析,采取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2.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医疗器械安全的重要手段。各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均不相同,就美国、欧盟与我国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来源、报告时间、 不良事件数据库以及不良事件的反馈及控制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比较,探索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的改进策略,包括信息系统、上报机构、召回监管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应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评价系统,实现对医疗器械病例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快速收集和及时处理,提升科室在使用医疗器械时的风险识别、分析、控制能力,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建立不良事件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基于Visual Studio 2008平台建立监测系统,充分发挥系统的在线报告、评价、分析及预警等功能.结果:通过监测系统实现对可疑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确保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结论:使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影响医护人员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障碍因素,为改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9年9月11—12日,向江苏省太仓市123名医护人员发放电子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一般性资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情况、遇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后的行动以及影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的因素.使用主成分因...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现状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确保上市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世界各国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法规和技术指南方面不尽相同,本文就各国有关的法规和技术指南当中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概念、报告程序、报告范围和时限等要求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并对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对于发掘医院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防范医患纠纷均具有重要意义。旨在深度剖析当前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构建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组织管理结构→完善管理岗位职责→设计核心管理流程→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构建覆盖全员的培训机制→落实报告结果分析与反馈等方面,提出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体系构建的思考与展望,为各级医院构建不良事件管理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Medical devices may revolutionize healthcare delivery but can lead to serious adverse events for treated patients and users. While reporting of adverse events related to medical devices is an essential starting point for post-market surveillance, underreporting of medical device adverse events is a global problem. Korea introduced a voluntary medical devic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in 2010, called the Medical Device Safety Information Monitoring Center, which has led to an increase in adverse event reports. For 10 years, the Medical Device Safety Information Monitoring Center has analyzed medical device adverse events systematically and has provided active feedback to the manufacturers and education on safe use. Recently, the Medical Device Safety Information Monitoring Center contributed to harmon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device vigilance through the sharing of adverse events. This experience of Korea might contribute to improvements in medical device vigilance, which is a critical prerequisite for improving medical devic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英美两国骨科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管理和组织机构内容,为我国骨科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建立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等文献数据库和英美骨科联合会等官方网站,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7篇,其中官方文献6篇.研究发现,美国建立了骨科研究院,与社会各方广泛合作,机构组织紧密,规章制度完善,对全国的骨科不良事件进行报告管理;英国则在国家病人安全机构中下设骨科管理部门,由国家主导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结论 英美两国骨科医疗安全事件报告系统均较为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清晰,职能明确;上报内容系统全面,重点突出;规章制度完善;上报与反馈机制健全等.两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骨科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建立健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遵循WS 370-2012卫生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构建军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题数据集,建立信息系统,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方法①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情况分析;②基于信息系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标准的研究。结果对军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数据集的标准化描述,构建了包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处置、管理三个模块为内容的军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数据集,研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与管理系统。结论建立遵循卫生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数据集,为实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的广泛交换和共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通过检索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4国医疗风险管理相关官网资料,比较4国医疗风险管理相关机构设置、政策法规和不良事件上报管理机制.4国均设立国家级病人安全管理机构,采取国家、地方、医疗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多级综合管理;美国以法律法规,英国、澳大利亚以指南作为医疗安全的政策保障;4国通过国家主导或与行业协会合作,管理不良事件上报.启示我国要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并倡导安全文化,建立国家级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和学习系统,提高医疗风险管理水平.
Abstract:
Comparison of the institutional setup, policies and adverse event report mechanism for medical risk control in the countries of UK, USA, Canada, and Australia by means of browsing information on their official websites. It is found that these countries maintain a 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uthority, coupled with a tiered management at national, local,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NGOs level; the USA pattern features laws and regulations, that of UK and Australia features guidelines as policy guarantee for medical safety; these countries regulat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by either government leadership or cooperation with trade associations. Inspirations from this study suggest China to enhanc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complete regulations, and advocate the culture for medical safety, and to build the national-level reporting and study system for medical safety events, and improve medical risk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