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132例共156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8眼。观察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而对照组采用青光眼与白内障联合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视力高于对照组的视力,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4.9533,P<0.0001);观察组的眼压低于对照组(t=7.5908,P<0.0001);观察组的眼角开放度及中央前房深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优于采用青光眼与白内障联合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与改良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01~2011-06所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56眼与改良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51眼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相关数据。比较两种术式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压、散光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别。结果两种手术对眼压、滤泡成功率效果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对术后视力恢复更好。结论因术后患者并发症少,眼压控制好,视力恢复更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研究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8例76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观察组(40眼)和对照组(36眼),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眼压及眼房角开放程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央前房深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完成后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和前房炎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好,且并发症相对较少,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6例(60眼),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28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患者视力均显著提高,眼压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术后视力和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有效方法,且术后炎症反应少,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0例合并白内障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角膜水肿程度及并发症,随访6个月。结果:20例合并白内障的难治性青光眼中,包括硅油取出术后高眼压(8例),多次滤过手术眼压仍不能控制者(4例),晚期先天性青光眼(3例),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5例)。患者术后眼压完全控制15只眼,部分控制2只眼,眼压失控3只眼。手术成功率为8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难治性青光眼是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31例39眼,对其手术后的视力、眼压、房角形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1)术后视力提高两行以上36眼;(2)术后眼压正常.3周后有2眼出现眼压升高达25~30 mm Hg,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恢复正常;(3)术后2~3个月查UBM 37眼房角均开放.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能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7.
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梅 《吉林医学》2011,(6):1064-106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2例5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眼压、视力、房角形态等项目。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术前与术后各项指标对比结果显示,术后患者的视力、眼压、眼房角开放程度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肯定。术中应注意若房角关闭<180o,只做白内障摘除术即可。切口密封要严密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72例(76眼)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视力明显增高,眼压明显地降低,均有滤过泡形成.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最佳联合术式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观察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基础之上,联合房角分离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高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92岁高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2例(42眼),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按照接受不同青光眼手术方法分为两组,A组21例联合房角分离术,B组2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眼科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2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33例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29例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好转,观察组良好率93.9%,不良反应发生率6.1%;对照组良好率86.2%,不良反应发生率13.8%,经x2检验分析,P<0.05,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性高,效果佳,是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09~2007-06间,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59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后眼压、视力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59眼中,0.05~0.1者2眼(3.39%);0.1~0.3者9眼(15.25%);0.3~0.5者20眼(33.40%);0.5~0.8者26眼(44.06%),其中:>1.0者2眼(3.39%);术后平均眼压稳定在(12.35±1.65)mmHg;术后出现角膜水肿7眼,虹膜反应和晶状体前膜5眼,后囊膜混浊2眼,经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疗效确切,虽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及时处理并发症后,仍可获得满意疗效,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李晓东 《中外医疗》2016,(12):174-175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择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9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采取小梁切除术(对照组)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中央前房深度、视力分别为(12.86±3.27)mmHg、(3.05±0.34)mm和(0.36±0.08),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连续就诊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1例(16眼)的临床资料,将该组患者按照眼压的大小分为两组,A组(≤30 mm Hg)10眼采用单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30mm Hg)6眼采用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房角分离术。结果两组大部分患者房角较术前增宽,视野范围加大,眼压皆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前的平均眼压和前房深度为(35.4±3.7)mm Hg、(2.36±0.25)mm,术后为(14.8±2.8)mm Hg、(3.04±0.37)mm,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也有显著性的提高,P<0.05。结论白内障摘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满意,具有降压和增视的双重效果,是一种有效、方便而完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82眼)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眼压控制情况和房角粘连范围将入选病例分为3组。A组12例,以连续环形撕囊术、水分离术、晶状体乳化,晶体植入进行治疗;B组30例,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房角分离术;C组18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患者并发症及治疗前后视力和眼压的变化。结果 A、B、C 3组术后视力分别为(0.62±0.17)、(0.45±0.10)和(0.37±0.12),术后眼压分别为(1.92±0.72)、(2.04±0.65)p/kPa和(1.96±0.63)p/kPa,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恰当的手术方式对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控制眼压并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瞳孔成形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瞳孔散大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2年6月_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1例(22眼﹚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出现眼压升高致瞳孔散大固定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瞳孔成形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以其为观察组。以及9例(9眼﹚已行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瞳孔成形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以其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视力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裸眼视力较术前平均提高(2.73±2.31﹚行,对照组裸眼视力较术前平均提高(4.44±2.50﹚行,两组患者术后瞳孔直径缩小(P<0.001﹚,畏光减轻(P<0.001﹚。结论瞳孔成形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瞳孔散大固定能够达到提高视力、改善畏光眩光、提高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切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双切口联合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2例48只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这些患者均施行双切口联合术,观察术前和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成及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所有患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42,P〈0.05)。眼压由术前(23.4±2.6)mmHg,降至术后最末次随访(14.3±3.1)mmHg,平均下降(8.9±4.5)mmHg,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15,P〈0.05)。Ⅰ型滤过泡11只眼(22.9%),Ⅱ型滤过泡24只眼(50.0%),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为72.9%。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早期轻度角膜水肿和前房内炎症渗出反应及一过性高眼压,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双切口联合术能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缩短疗程,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简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抗青光眼手术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房角粘连>120°且≤270°。患者35例(45眼),随机分为A组(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组)和B组(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小梁切除手术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视野等变化。结果两组术后视力和眼压均较术前显著发生变化,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视野基本上保持原有水平,A组几乎所有纳入者术后随访前房角均有增宽,B组60%房角增宽。A组发生并发症1人,B组发生并发症4人,B组住院平均天数较A组长。结论两种联合术式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均有显著疗效。但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多于联合房角分离手术组,故优先考虑联合房角分离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已诊断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161例患者的226只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房角关闭区域用辅助钩和灌注头进行钝性分离。超声生物显微镜及房角镜观察手术前后的房角及前房变化,对视野及眼压进行追踪,随访时间≤3年者186眼,>3年者40眼。结果有1只眼再发作眼压升高,施行小梁切除术后又出现眼压升高,前房硅管植入后眼压得到控制。全部患者术后房角开放,中央前房平均加深1.1mm,周边前房平均加深0.2mm。除再发眼压升高的1只眼的视野继续损害外,215只眼均无视野缩小。结论除炎症引起的青光眼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但具体适应证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