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9例浅表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术后1周开始用吡柔比星(40mg)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连用8周;以后每月1次,连用8个月。结果 39例患者随访9~24个月,平均17个月,肿瘤复发率为10.2%。结论 THP用于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有满意疗效,体内应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吡柔比星不同方法 膀胱内灌注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灌注前少量饮水,均于术后1周开始行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40 mg吡柔比星+80 mL蒸馏水进行膀胱内灌注治疗,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8周.对照组患者前8次灌注同观察组,在治疗8周以后每1个月行灌注治疗1次,连续治疗10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1年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年内膀胱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2年术后膀胱癌复发率为14.28%,对照组为11.4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6例(17.14%)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15例(42.86%)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吡柔比星进行为期8周的膀胱内灌注治疗,控制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满意,而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7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A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1周开始用THP(30mg/40ml)进行膀胱内定期灌注.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30-60分钟,每周1次。连续8次,以后每月1次。连续10次,并随访17-92个月。结果:97侧患者均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9例出现轻微膀胱刺激症状。复发16倒,复发率16.49%。结论:膀胱灌注THP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长期疗效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应用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效果。方法:术后1~2周开始经膀胱灌注THP3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每周1次连续8次,之后,每月1次连续10次。定期作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2年后每6个月检查1次。结果:随访时间18~93个月,平均56个月,无肿瘤复发33例,7例复发,复发率17.5%,38例可完成治疗,2例不能耐受,患者在灌注治疗过程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THP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疗效满意,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膀胱癌术后预防复发的腔内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长期疗效。方法 6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TURBt术后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术后1周开始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每次40mg,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两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到术后2年。对照组为术后拒绝进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或灌注仅1~2次者。定期膀胱镜检查进行随访,观察其在1年、3年、5年、7年时的肿瘤复发率。结果果随访60例患者,4例失访,随访时间18个月~11年,平均78个月。64例中坚持灌注治疗2年者49例,术后1年、3年、5年、7年时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0.2%,16.3%,22.4%,34.7%;对照组15例,随访11例,术后1年、3年、5年、7年时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6.4%,54.5%,63.6%,72.7%。维持灌注组首次复发时间平均为47个月,对照组平均复发时间为26个月。结论 TURBt术后膀胱灌注THP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及远期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可有效降低膀胱癌的近期及远期复发率,是较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疗药。  相似文献   

6.
彭昊  张娜 《中国医药指南》2007,5(12):587-588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术后6小时内灌注与传统方法膀胱灌注对预防肿瘤术后复发的效果对比.方法 浅表性膀胱癌(T1~2,G1~3)100例,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试验组术后6小时内灌注吡柔比星40mg,对照组术后1周灌注吡柔比星40mg,以后均为每周1次,灌注8次,再改为每月1次,灌注10次,总疗程1年;随访12~36个月,观察膀胱癌复发率.结果 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试验组4例复发,复发率8%,对照组8例复发,复发率16%.结论 吡柔比星术后6小时内灌注较传统方法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膀胱癌术后应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医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100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20 mg丝裂霉素加50 mL生理盐水膀胱灌注18次,治疗组采用30 mg吡柔比星加50 mL生理盐水膀胱灌注18次。随访两年,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复发率为10.00%,对照组复发率为12.00%,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00%,1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能有效预防膀胱癌的复发,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徐皖江 《海峡药学》2012,24(3):128-129
目的 研究吡柔比星联合高聚金葡素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130例膀胱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一43例、对照组二43例和病例组44例.3组患者均于术后进行膀胱灌注化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2个月后改为每月1次,连续治疗22个月.各组膀胱灌注药物如下:对照组一:吡柔比星为1次50mg;对照组二:高聚金葡素1次5000u;病理组:吡柔比星50mg+高囊金葡素1次5000u.结果 对3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3组患者术后无瘤间期和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0.93%、23.26%、13.64%,对照组一、对照组二明显高于病例组(P<0.05).对照组一、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一、对照组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病例组(P<0.05).结论 吡柔比星联合高聚金葡素膀胱灌注化疗疗效优于单用吡柔比星或高聚金葡素,是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的复发、提高患者术后生存期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膀胱癌的治疗效果,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方法将62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以吡柔比星40mg加无菌生理盐水40mL膀光灌注,B组(32例)以丝裂霉素C 40mg加无菌生理盐水40mL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6次,然后每两周1次连续6次,以后每月1次连续2年。结果随访6~30个月(中位数18个月),A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10.00%,B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34.38%,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卡方检验,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防治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优于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3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2周开始用吡柔比星进行膀胱内定期灌注,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30min连续28次。结果 43例患者均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复发2例。结论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配合必要的护理可减轻患者不适感,可有效延缓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1.
张建春  李军  朱峰  张英杰 《中国医药》2010,5(5):431-432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后吡柔比星立即腔内灌注+定期灌注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浅表性膀胱癌TURBt术后患者140例完全随机分为2组,A组(70例)术后立即灌注吡柔比星30mg,以后行常规定期灌注,即术后1周开始每周1次,灌注8次,再改为每月1次,总疗程1年;B组(70例)TURBt术后行常规定期灌注;2组均随访2年,观察肿瘤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5例复发,复发率7.1%;B组复发13例,复发率1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P〈0.05)。随访期内均无死亡病例。2组均未见全身不良反应发生,A组16例出现短期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率22.8%;B组14例出现短期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率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0.16,P〉0.05)。结论吡柔比星术后立即腔内灌注+定期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定期灌注,且无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尿道二次气化电切联合盐酸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已行第1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68例,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给予盐酸THP 30 mg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10周。术后6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继续采用盐酸THP膀胱灌注化疗,治疗组患者行第2次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术后采用盐酸THP膀胱灌注。随访2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膀胱肿瘤的复发率[14.71%(5/34)]较对照组[35.29%(12/34)]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截止时,治疗组继续随访肿瘤复发率[27.27%(9/33)]显著低于对照组[71.88%(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进展为肌层浸润肿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二次气化电切联合THP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可显著降低肿瘤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两种疗程膀胱内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139例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1~2周始两组患者均使用吡柔比星20mg加5%葡萄糖溶液40mL膀胱内灌注,保留2h。长疗程组(70例)每周1次,8次后改为每月1次,共30次(约2年);短疗程组(69例)每周1次,共12次(约3个月)。结果:肿瘤复发长疗程组13例(18.57%),短疗程组12例(17.39%),两组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严重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肯定,但治疗间隔时间长、疗程长者毒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NMIBC)合并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 hypertrophy,BPH)患者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ransurethralbladdertumorresection,TURBT)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ralresectionofprostate,TURP)术后即刻灌注盐酸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对患者下尿路症状(lowerurinary tractsymptoms,LUTS)及肿瘤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NMIBC合并BPH导致下尿路梗阻的患者69例,随机分配为THP高浓度组(n=35)和低浓度组(n=34),术前记录国际前列腺症状(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IPSS)评分、刺激评分、梗阻评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ost-voiding residual,PVR)、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膀胱肿瘤体积。高浓度组手术结束6...  相似文献   

15.
刘宁  刘世学  谢斌 《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083-2085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表浅性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行表浅性肿瘤电切(TUR-BT)治疗的56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膀胱灌注药物浓度不同分为高浓度组25例,低浓度组31例。膀胱灌注吡柔比星灌注剂量30 mg,高浓度组为1.0 g/L,低浓度组为0.6 g/L。术后每周灌注1次,8周后,每月1次,至术后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CT)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QC30)以及表浅性膀胱癌患者特异性量表(QLQ-BLS24)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随访(17.6±1.2)个月。其中高浓度组随访期内1例复发,复发率为4.0%(1/25),复发时间为术后(12.4±0.8)个月;低浓度组随访期内3例复发,复发率为9.7%(3/31),平均复发时间为(9.8±0.6)个月。两组复发率以及平均复发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延长复发时间,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术后使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浅表性膀胱肿瘤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使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完整切除。随访2年,58例未再次复发,12例1年内再次复发,5例2年内再次复发。结论:TURBT联合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简单,疗效好,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吡柔比星(THP)与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灌注对膀胱癌复发的预防作用及治疗毒性。方法 收集关于THP与HCPT 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的比较性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95%可信区间(CI)作为评价比较疗效及毒性差异的指标。统计软件为 RevMan 5.3。结果 共入选18项临床研究包括1597名患者,其中822例接受THP治疗,775例接受HCPT治疗。Meta分析结果提示,THP组与HCPT组6个月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 RR =0.69,95% CI (0.47,1.02), P >0.05],9个月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 0R =0.80,95% CI (0.42,1.54), P>0.05],而THP组1年内复发率低于 HCPT 组 [ RR =0.74,95% CI (0.56,0.99), P <0.05] ,2年内复发率也低于HCPT组[ RR =0.74,95% CI (0.61,0.92), P <0. 01]。两组间的膀胱刺激症状、血象无显著性差异 ( P 均>0.5);两组膀胱灌注预防血尿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R =1.74,95% CI (1.11,2.72) P =0.02],羟基喜树碱组血尿发生率低于吡柔比星组。 结论: 吡柔比星与羟基喜树碱对肿瘤的复发率的控制灌注后约6、9个月无明显差异,而长期来看1年和2年THP的复发率小于HCPT,因此THP的控制效果优于HCPT:两者的不良反应中的膀胱刺激症状、血象异常(白细胞降低)无明显差异,而羟基喜树碱组血尿发生率低于吡柔比星组。在可以耐住不良反应的前提下,优选THP。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序贯膀胱灌注治疗行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尿液肿瘤标志物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8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NMIB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行相同的TURBT治疗,术后均即刻开始膀胱灌注化疗。试验组给予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序贯膀胱灌注治疗,首次膀胱灌注使用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30 mg+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质量浓度为1 mg·mL-1的溶液,通过导尿管注入膀胱内,夹闭导尿管,保留1 h;第2次使用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1 0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经导尿管注入膀胱内,夹闭导尿管,保留1 h;两种药物交替使用。对照组单用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每次用法用量同试验组。两组均规律膀胱灌注治疗,开始时每周1次,持续8周,随后每月1次,共计10次。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至少12个月的追踪随访,比较两组肿瘤复发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测定两组患者尿液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检查血常规,计算外周血NLR;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12个月内肿瘤复发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两组治疗后12个月尿液CYFRA21-1、CEA和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均以试验组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12个月外周血NLR和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12个月外周血NLR和外周血CD8+T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CD4+/CD8+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期间,两组膀胱刺激症状、血尿、发热、胃肠道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序贯膀胱灌注联合TURBT能有效降低NMIBC患者外周血NLR,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下调尿液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降低术后复发风险,且不加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