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观察川芎嗪穴位注射对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按内科常规治疗及患肢功能锻炼,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嗪穴位注射.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为37.5%,显效率为83.3%;对照组分别为13.6%、52.2%.2组基本治愈率和显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加用川芎嗪穴位注射治疗可提高脑梗死治疗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灯盏花素穴位注射改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刺改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已有大量临床报道,以灯盏花素穴位注射方法用于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检验水针疗法改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法优于单纯针刺的假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穴位拍打在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患有脑梗死并伴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拍打,观察分析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与93.33%,且对照组的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中的穴位拍打有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恢复期口服美多巴配合运动疗法能否增加运动疗法的效果和显著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方法 由CT或MBI证实为脑梗死患者40例,且已发病3周~6个月者为研究对象,排除有抑郁症或接受抗抑郁治疗的患者。将患者按人院先后顺序分为加用美多巴组和安慰剂组。采用Fugl-Meyer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估。进入研究前1周,要求患者停用对体内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药物。美多巴组患者每天在运动治疗前30min服用美多巴0.25g。而对照组患者每天在运动治疗前30min则服用安慰剂。药物作用期间,两组患者均至少做45min的肢体运动治疗。两组在治疗3周后再进行Fugl-Meyer评分。结果 美多巴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比较表明,美多巴组治疗前Fugl-Meyer评分122&;#177;8,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为164&;#177;8,t值为3.74,P&;lt;0.05。安慰剂组治疗前Fugl-Meyer评分为124&;#177;7,治疗后Fugl-Meyer评分为144&;#177;8,t值为3.68,P&;lt;0.05。同时,美多巴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增加值为41&;#177;7,安慰剂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增加值为22&;#177;8,两组增加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4)。结论 脑梗死患者口服小剂量美多巴配合运动疗法能显著提高患者值瘫侧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6.
7.
水突穴注射复方丹参对58例脑血管病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病已成为当今老年人多发病之一,且致残率高,为寻求治疗脑血管病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我院自1990年10月~1995年9月将115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下称穴注组)与药物治疗组(下称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外伤在我国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除了造成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外,还常伴有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康复治疗的进行和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我科对脑外伤患者在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给予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积极意 相似文献
9.
10.
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精细运动功能障碍5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57例脑瘫患儿以穴位注射为主,配合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并以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34例(59.7%)精细运动发育商提高;45例(78.9%)抓握能力指数提高;53例(92.9%)视觉感知能力指数提高。结论穴位注射配合作业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确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疗法对脑外伤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脑外伤伴下肢偏瘫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各32例,2组患者均按常规接受临床药物、高压氧及运动疗法等治疗,观察组加用胞二磷胆碱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BI)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FMA、BBS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0及40d时,2组FMA、BB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能明显改善脑外伤并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对脑外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并借助功能磁共振探讨对神经功能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穴位治疗;均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量表(FMA-UE)评分、患肢的食指轻叩试验检查、握力测量及运动任务态的功能磁共振扫描。结果:治疗后,2组的NIHSS评分、FMA-UE评分、患肢食指轻叩试验及握力测量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均P<0.01)。治疗前,2组患者左手握拳运动可稳定激活对侧初级运动区(M1)及辅助运动区(SMA);治疗后,2组患者左手握拳运动时,对侧M1区及双侧SAM区较治疗前激活增强(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激活增强明显(P<0.01)。结论:针刺穴位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肯定,促进对侧M1及双侧SAM脑区的激活、调节神经功能重塑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早期运动训练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治疗脑梗死的手段不断改进的同时,它所遗留的肢体残疾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为降低致残率,促进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我们对2 0 0 2年2月至2 0 0 3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84例偏瘫肢体进行早期被动与主动运动训练,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0 0 2年2月至2 相似文献
14.
穴位注射与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对膝骨关节炎 (KOA)的治疗国内尚无可靠有效的方法 ,本研究拟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观察穴位注射与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探索一种确切的有效方法。方法 KOA患者 5 0例 ,分为治疗组 (试验组 ) 30例 ,对照组 2 0例。试验组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和运动疗法 ,对照组用超短波治疗 ,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功能活动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t检验 )。 结果两组疗效综合评估 ,治疗后治疗组显著进步 6例 ,进步 13例 ,总有效率 87% ;对照组分别为 3例 ,8例 ,5例 ,4例 ,总有效率 83%。两组膝关节的活动痛和关节痛都有显著改善 (P <0 .0 0 1) ,但在关节功能改善方面 ,试验组远远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穴位注射和运动疗法不仅能缓解KOA患者的疼痛而且能显著改善其功能活动 ,因而是一种防治KOA的有效疗法 ,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翼程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1):46-47
目的:探讨脑梗死致同侧肢体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及原因。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37例一侧肢体功能障碍与颅脑CT示同侧脑梗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37例患者出现同侧梗死灶43个,其中左侧病灶22个,右侧病灶21个;病灶位于基底节者31个,丘脑4个,放射冠2个,脑叶6个。肢体运动障碍左侧25例,右侧12例。结论:脑梗死可导致同侧肢体功能障碍,且右侧梗死灶致同侧肢体运动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左侧。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护理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长 ,老年人的脑血管病患者越来越多 ,其发病率为 2 1 9 1 0万 ,致残率高达 80 % [1 ]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 ,脑梗死的治疗技术并无大的突破 ,缺乏特效疗法。近年来 ,康复医学的实践证明 ,恰当的康复治疗护理 ,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残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1 脑梗死的病因及治疗1 .1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而言 ,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 ,约占 75 % [2 ] ,患病率为 4 5 9 1 0万[3 ] 。临床上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分水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的早期介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2001-01/2003-06神经内科住院的有肢体瘫痪生命体征平稳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分为运动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在急性期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并发症治疗,运动组早期介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①评估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②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Barthel指数。结果 按实际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73例,运动组36例,对照组37例。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运动组治疗前:(9.018&;#177;1.024)分,治疗后(63.129&;#177;2.571)分;对照组治疗前(9.192&;#177;1.781)分,治疗后(45.913&;#177;2.097)分,P〈0.01。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BI指数评分:运动组治疗前:(14.328&;#177;1.874)分,治疗后(64.862&;#177;1.987)分;对照组治疗前(15.129&;#177;1.714)分,治疗后(40.508&;#177;3.187)分,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能提高和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Foreign Medical Journal Service(FMRS)中有关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员分别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借助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735例病人。分析结果显示,干预4周、6周、12周均能够提高脑卒中病人肢体的运动功能[WMD=7.29,95%CI(5.17,9.42),P<0.000 01],且对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功能恢复均有效[WMD=7.29,95%CI(5.17,9.42),P<0.000 01]。此外,此干预对病人日常生活能力也有提高[WMD=8.21,95%CI(5.27,11.14),P<0.000 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改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病人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冯爱镇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7):725-726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对脑梗死后遗留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脑梗死后遗留运动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功能独立性评分。结果 2组治疗4周,8周后功能独立性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4周、8周后治疗组功能独立性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可提高脑梗死后遗留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