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对肝癌细胞株HepG2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于HepG2细胞,并设A组:RPMI-1640对照组、B组:普通盐酸阿霉素组(ADM)、C组:磁性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联合磁场(MADM M)组、D组:半乳糖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Gal-ADM)组、E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联合磁场(Gal-MADM M)组.药物作用后以β-actin基因作为参照,半定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athepsin B-mRNA的表达差异,应用Transwell 小室检测体外侵袭力的变化,并用裸鼠肝癌皮下转移模型检测对体内侵袭力的影响.结果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作用HepG2肝癌细胞后Cathepsin B-mRNA表达降低较其他各组更为明显且有显著性,侵过小室滤膜细胞数目减少于其他各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裸鼠肝癌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1).结论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抑制肝癌细胞株HepG2的侵袭力的作用较阿霉素、磁性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和半乳糖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为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对兔VX2肝癌的磁介导热疗作用。方法将成模后的荷瘤白兔随机分成6组:A组,对照组,即生理盐水组;B组,游离阿霉素组;C组,半乳糖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组;D组,Fe3O4纳米粒组;E组,阿霉素磁性纳米粒组;F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组化白蛋白。各组经肝动脉插管灌注药物(按2mg/kg阿霉素计算),除C组外,其它各组置交变磁场中作用30min,期间监测癌中心区、癌边缘区、正常肝组织和直肠的温度变化;观察治疗后14d的肝癌体积、肝癌的生长率、肝癌及正常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D、E、F组癌中心区和边缘区温度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和直肠(P〈0.001);A、B、C组各部位的温度无明显升高。治疗后14d,F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肿瘤生长率为-15%;肝癌细胞可见大面积坏死,平均在70%以上,癌灶及癌边缘可见栓塞的铁磁微粒,而右肝未见铁磁微粒的沉积;其它各组体积增大3、5~13倍,肿瘤生长率显著增加(127%~568%),肝癌细胞中至轻度坏死(0%~70%)。结论交变磁场下,A、B、C组癌组织升温达到42℃以上;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对肝癌组织有独特的靶向作用,表现出明显的热化疗协同增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具有半乳糖基和稳定磁性的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并对半乳糖白蛋白磁性纳米粒的糖化比率、磁性及药物含量进行检测.方法 将乳糖和白蛋白用还原胺法合成半乳糖基人血白蛋白(galactosylated human serum albumin,Gal-HAS);采用滴定水解法制备直径在70mm左右Fe3O4磁性纳米粒.再将半乳糖白蛋白、Fe3O4磁性纳米粒及纯盐酸阿霉素按一定的比率混合,通过在精制棉子油中超声乳化、加热固化变性、乙醚洗涤等工艺制备出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半乳糖白蛋白的糖化比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中的阿霉素,并用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含量.将纳米粒溶于生理盐水中,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磁场的作用下,半乳糖基磁性纳米粒的运动情况,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粒径的大小和内部结构.结果 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的糖化比率为32;Fe3O4纳米粒径在(70±30)nm左右,粒径均匀;阿霉素的含量为58.45μg/g,阿霉素的包含率为97.53%;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溶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磁场的作用下,纳米粒迅速向磁铁的方向移动并发生聚集,当磁铁与纳米粒的距离加大时,纳米粒运动速度减慢,并沿磁力线的方向成串珠状聚集.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Fe3O4颗粒均匀分布在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中.结论 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具有较高糖化比率、稳定的磁性、靶向性强、药物包含率高以及释药速率可控制等特点,为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载药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由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纳米粒运载的阿霉素经舌静脉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的分布状况.方法全部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经舌静脉,按分组分别注射相应药物,剂量均为阿霉素2.5 mg/kg体重.取全血、心、肺、肝、脾、肾.全血制成血浆,器官组织制成匀浆,盐酸乙醇法提取阿霉素,用荧光光度计测量.结果静脉注射同等剂量、不同剂型的阿霉素药物后,阿霉素在器官中的蓄积程度从高到低:肝:D靶肝>D非靶肝、C>B>A;心脏、肾、血浆:A>B>D、C;脾:B>A、C、D;肺:B>A>C、D.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注入体内后,在心、肺、肝、脾、肾中的药物浓度在15~30min达峰值,而半乳糖化后,阿霉素的药物峰值提前到5 min或之前.外加磁场和未加磁场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组的药物靶向指数和药物选择指数是均高于磁性白蛋白纳米粒.结论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经半乳糖化后,可显著增强阿霉素对肝脏的靶向性,并显著降低心、肺、脾、肾、血浆肝外器官的组织阿霉素浓度.利用外加磁场,可提高阿霉素在肝脏特定部位蓄积的能力.因此,静脉注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ADR-GHMN)在正常肝脏中的靶向性,并观察ADR-GHMN在全身各脏器的分布特征.方法使用放射示踪技术,用125I标记纳米粒.肝动脉注射,分别于注药后5、15、30、60、120min处死,立即取肝、肾、心、肺、小肠、脾、及周围血作γ计数.结果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注射后5 min后最高,为15054.4 CPM/g,各时相前者的肝摄取率均为同时刻后者的2,3倍.两药在肝、肾、心、肺、小肠、脾、及周围血的分布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正常肝组织中有明显的主动靶向性,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主要分布肝脏,其它的脏器含量少.  相似文献   

6.
磁性化疗纳米粒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3  
目的:通过对移植性肝癌模型大鼠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并在肝肿瘤区加磁场,观察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对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将肿瘤模型大鼠分为4组。肝动脉注射生理盐水6只;肝动脉注射游离阿霉素0.5mg/kg6只;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相当于0.5mg/kg阿霉素)6只;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相当于0.5mg/kg阿霉素),肝肿瘤区加磁场6只,各组动物肝动脉注药后,生存超过1周者,记录生存天数,生存期满60d者则处死,取肿瘤组织作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动物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生理盐水治疗组:生存期平均为23.5d;游离阿霉素治疗组,生存期为22.5d;纳米粒不加磁场治疗组,生存期平均为36.2d;纳米粒加磁场治疗组有3只动物到60d仍存活,最短存活期为48d。对各组动物进行生存率分析,并作Logrank检验发现,生理盐水治疗组与游离阿霉素治疗组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磁性阿霉素蛋白纳米粒治疗,肿瘤区不加磁场组动物较生理盐水治疗组和游离阿霉素组肿瘤组织无明显变化,生存60d大鼠肿瘤组织病理切片发现肿瘤已完全由纤维和无结构的组织所代替。结论:肝动脉注射游离阿霉素对移植性肝肿瘤大鼠生存无明显改善,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肿瘤区不加磁场,可以延长动物生存期(P<0.05),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肿瘤区加磁场治疗组较瘤区不加磁场治疗组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经外周静脉用药的药物毒性。方法将受试动物分为8个剂量组,观察静脉给药后的急性毒性试验,采用Bliss法计算LD50,统计分析其对大鼠的外周血细胞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给予腹腔注射3次后,再皮下注射,观察其有无过敏现象发生。结果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的动物半数致死量为515.5mg/kg,同时肝、肾功能的损害和心肌酶学的改变也明显减轻。20只动物进行过敏实验,观察到一只动物有过敏现象。结论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是一种很好的新型改进性药物,它经过修饰后,明显的减轻了药物对心脏,肾脏和心脏的毒性损害作用。有望批量生产,在临床上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8.
给药途径对磁性白蛋白纳米靶向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该实验用125I标记磁性白蛋白纳米粒,经荷肝癌鼠的肝动脉、门静脉及颈静脉三种不同途径给药,旨在比较外置定位磁场与否,各组的肝癌区(磁靶区)、正常肝和肺组织的克组织放射性量以及肝癌区血管栓塞程度,以探求一种较佳的给药途径和方法。结果显示外置磁场能使磁性白蛋白纳米粒在靶区定位聚集,并减少其在非靶区的分布;外置磁场下经肝动脉给药组的肝癌组织区克组织放射量最高(P<O.01),而其正常肝和肺组织的克组织放射量最低(P<0.01),其肝癌区血管栓塞程度也明显高于经门静脉及经颈静脉组。表明外置定位磁场下经动脉途径注入磁性白蛋白纳米粒的磁靶向化疗栓塞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家兔一次性颈静脉给药,检测自制药物与普通阿霉素在药动力学方面有无差异及了解新药的药动学特点.方法家兔12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均予颈静脉置管、注射、抽血,一组按3.0mg/kg给予阿霉素;一组按63.2 mg/kg给予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每次抽血1ml,分离血清低温保存,以氯仿-甲醇液萃取阿霉素,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下检测色谱峰高.根据阿霉素标准曲线求血清中阿霉素浓度.以"3P87"进行药动学分析.结果阿霉素与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规律符合三室开放模型;与阿霉素相比,实验组药物的消除相半衰期延长了1.9~3.2倍,清除率是阿霉素的0.5369倍;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是阿霉素的1.3697倍.结论阿霉素经过与白蛋白、磁性微粒结合,并以半乳糖修饰,改变了原药的体内分布特性,延长了药物半衰期,增加了靶器官肝脏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该实验旨在比较外置定位磁场与否 ,各组的肝癌区 (磁靶区 )、正常肝和肺组织的克组织放射量以及肝癌区血管栓塞程度 ,以探求一种较佳的给药途径和方法。方法 用12 5I标记磁性白蛋白纳米粒 ,经药肝癌鼠的肝动脉、门静脉及颈静脉三种不同途径给药。结果 外置磁场使磁性白蛋白纳米粒在靶区定位聚集 ,减少其在非靶区的分布 ;外置磁场下经肝动脉给药组的肝癌组织区克组织放射量最高 (P <0 .0 1) ,而正常肝和肺组织的克组织放射量最低 (P <0 .0 1) ,肝癌区血管栓塞程度也明显高于经门静脉及经颈静脉组。结论 外置定位磁场下 ,经动脉途径注入磁性白蛋白纳米粒的磁靶向化疗栓塞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设计基于磁传感器扫描的多点磁目标检测系统,为实现人体内多个胶囊内镜的定位和纳米磁性药物的检测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三轴隧道效应磁阻传感器在磁源附近做圆周运动,获取多组磁信号后通过三维坐标变换,利用定位算法逆向求解出永磁体的位置。结果:通过编写LabVIEW上位机程序,实现对两个磁目标的轨迹示踪和运动曲线的存储与回放。结论:检测系统具有实时性好、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对人体内多个胶囊内镜的定位和纳米磁性药物的检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动脉栓塞用磁性流体的体外磁控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体外情况时在不同条件下磁性流体被磁场吸附定位的效应。方法:采用自制的外磁场试验装置,测定不同流速下磁性微粒的吸附定位。结果:流速越高,定位吸附越差:在流速<4 cm/s 时磁性微粒可几乎完全被吸附,流速4~20cm/s 时可被大部分或部分被吸附,而流速>20 cm/s 时则几乎完全不被吸附。结论:在一定的流速范围内,磁控定位阻止流体流动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体素氢质子波谱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胶质瘤20例,高级别胶质瘤13例,行磁共振成像及多体素氢质子波谱成像,观察各种代谢物的浓度及Cho/Cr、Cho/NAA比值。结果:(1)肿瘤实质区Cho/Cr、Cho/NAA值及瘤周水肿区Cho/Cr值: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瘤周水肿区Cho/NAA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级别胶质瘤10例和低级别胶质瘤2例内可见Lip峰。结论:氢质子波谱成像术可用于胶质瘤的分级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磁场环境对磁场测量仪表正常测量的影响。方法 :用指针式测量仪表和数字式测量仪表 ,在不同强度的恒定磁场和 0 .1Hz的交变磁场环境中实验。结果 :本实验磁场环境对CTS - 2 7型数字特斯拉计正常测量无影响 ;在13 .8mT以下的 0 .1Hz交变磁场或 9.6mT以下的恒定磁场环境中 ,对CT3型高斯计正常测量无影响。结论 :一般而言 ,指针式测量仪表仅适用于较低磁场 (10mT以下 )环境中磁场分布的直接测量 ,数字式测量仪表适用于不同种类磁场环境的直接测量。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强度(5mT、10mT、15mT)的50Hz交变磁场对小鼠整体作用后,测定小鼠脑、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水平。结果表明:各种强度的磁场虽然不能较明显地影响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水平,但对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较明显。50Hz交变磁场能明显降低肝组织中MDA的含量,提高GSH的水平,且GSH的含量和磁场强度呈线性正相关增长(相关系数r=0.9998)。结果表明同样的磁场对不同组织其磁场生物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16.
磁性纳米颗粒靶向性肿瘤热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阳德  张洋  潘一峰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2):148-152
介绍了磁性纳米颗粒用于靶向性肿瘤热疗的机制和研究进展,阐述了其优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用恒定磁场和旋转磁场分别处理小鼠后,测定了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结果发现,经一定强度的恒定磁场处理的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经旋转磁场处理的小鼠,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这一结果为解释磁场生物效应的机理,以及磁场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18.
MRI联合3DMRSI在前列腺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MRI及三维MR波谱成像(3DMRSI)表现,探讨MRI联合3DMRSI对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前列腺增生和15例前列腺癌患者行MRI及3DMRSI成像,分析MRI表现及两组(Cho+Cr)/Cit峰值比值的差异。结果MRI清晰显示前列腺增生部位、大小及增生结节病理类型;并较好显示前列腺癌部位、周围组织侵犯情况和远处转移。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MRS的(Cho+Cr)/Cit峰值比值分别为0.68±1.96、3.07±1.1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MRI、3DMRSI两者并用,将形态学和代谢产物的信息相结合,更有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定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技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和氢质子MR波谱(1H-MR spectroscopy,1H MRS)在非典型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10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颅脑外伤患者58例,根据诊断标准将全部病例分为DAI组和非典型DAI组,进行FLAIR和1HMRS检查,再随机选择2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FLAIR对DAI组及非典型DAI组病例的诊断能力;利用1HMRS比较DAI组和非典型DAI组胼胝体膝部、压部和基底节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和磷酸肌酸(NAA/Cr)、胆碱复合物/肌酸和磷酸肌酸(Cho/Cr)、肌醇/肌酸和磷酸肌酸(mINs/Cr)以及谷氨酸和谷氨酰胺/肌酸和磷酸肌酸(Glx/Cr)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较之常规MRI,FLAIR对轴索病灶的发现能力明显提高,非典型DAI组的病灶分布及形态和DAI组类似,两者不同在于非典型DAI组分布于间脑以下水平的病灶明显少于DAI组。DAI组、非典型DAI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睡眠状态下上气道电影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形态学表现。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行头颅MRI检查的112例2~7岁无睡眠相关性疾病的儿童,行上气道矢状位电影MRI序列成像,将上气道分为鼻咽、口咽、口腔3段,分别评估上气道各段通气状态(静止开放、动态开放、间断闭合、持续闭合4种),测量上气道各段前后径及动度。结果 112例中,口咽部存在动度50例(44.6%),鼻咽部存在动度44例(39.3%),口腔存在动度8例(7.2%)。口咽部气道动度为(2.49±2.20)mm,鼻咽部气道动度为(2.13±0.75)mm,口腔气道动度为(1.42±0.53)mm。结论 MRI电影序列能较准确地测量上气道各段管腔直径并判断有无动度,是一种可用于评估上气道的理想检查手段。正常儿童睡眠状态下可以存在一定程度(一般小于5 mm)的气道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