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掌握学生群体中HBsAg、抗-HBs阳性情况及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的免疫应答,为非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提供依据。方法对8889名学生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和抗-HBs,选符合条件的接种乙疫苗。结果HBsAg的携带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抗-HBs阳性率年龄越小越高,免疫应答年龄越小越好。结论在学生群体中筛查乙肝疫苗接种对象并进行接种,有很好的免疫应答,对降低乙肝的水平传播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5年后HBsAg和抗-HBs情况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 ,亦是影响学生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摸清我市某中学生 5年前曾经接种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这一特殊人群HBV感染情况 ,以便更好地为防治中学生乙肝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于 2 0 0 1年 10~ 11月检查 1996年曾经接种过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的襄樊市某初中学生 12 0 0人。采集受检者静脉血 2~ 3ml,分离血清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 ,试剂为山东 3V酶免试剂盒 ,按说明书操作 ,判断结果。2 结果与讨论本次共检测 5年前曾接种过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 12 0 0…  相似文献   

3.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乙型肝炎血清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HBs Ag、抗 -HBs同时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物 (HBV-M)模式及 HBV感染状态。方法  56例 HBs Ag、抗 -HBs均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 EL ISA法及PCR法进行 HBV-M检测及 HBV DNA检测。结果  56例 HBV-M模式中其他 HBV血清学指标分别为 HBe Ag阳性 40例 (71.4% ) ,抗 -HBe阳性 4例 (7.14 % ) ,抗 -HBc阳性 53例 (94.6% ) ,抗 -HBc Ig M阳性 13例 (2 3 .2 % )。 12例进行血清 HBV DNA检测 ,阳性率 2 5.0 % (3 / 12 )。结论  HB-s Ag、抗 -HBs同时阳性者其他血清 HBV-M模式复杂多样 ,并仍可有 HBV持续复制  相似文献   

4.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4,(4):301-302
[背景]调查父婴乙型肝炎传播情况,观察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父婴乙型肝炎传播的效果.[病例报告]采用随机化方法选择父亲HbsAg阳性和母亲HbsAg阴性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婴幼儿给予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对照组只进行乙型肝炎疫苗常规接种,观察2组婴幼儿HbsAg阳性率.父亲HbsAg阳性及母亲HbsAg阴性组父婴乙型肝炎传播率(8.2%)明显高于父亲及母亲HbsAg阴性组(0.8%,P<0.01);观察组HbsAg阳性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7.0%,P<0.05).[讨论]HBsAg阳性父亲是乙型肝炎家族传播的传染源.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父婴乙型肝炎传播是阻断乙型肝炎蔓延的有效措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用已构建的不同载体乙型肝炎。基因疫苗(PCR3.1-S,pcDNA3-S)和乙型肝炎C基因疫苗(PCR3.1-C0分别给Balb/c小鼠多点肌肉注射,2周后追加免疫一次,用ELISA法及MTTI地分别检测小鼠血清抗-HBs、抗-HBC抗体及地HBsAg或HBcAg的特异性增殖反应。结果:免疫接种2周后小鼠血清抗-HBS及抗-HBC抗体OD值分别为0.8373和0.796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12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实施乙型肝炎(乙肝)免疫策略16年的广东省江门市区.分析免疫复盖人群HBsAg阳性原因.为提高乙肝计划免疫工作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市区四所中小学校进行乙肝感染史调查,通过问卷洲查并查阅历年体检(乙肝血清监测)记录,获得HBsAg阳性名单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四所学校中共测查5625人,查出HBsAg阳性63例,阳性率为1.120%(63/5626)。63例中无乙肝免疫史19例.占30.15%;免疫史不详7例,占11.11%;未及时免疫18例,占28.57%;非全程免疫5例,占7.93%。母亲HBsAg阳性14例,占22.22%。结论:开展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地区.免疫复盖人群HBsAg阳性主要为漏注疫苗和出生后不及时免疫。为进一步降低乙肝的发病率和感染率,必须从提高计免工作质量入手,降低漏注率和不及时免疫率。  相似文献   

7.
8.
《肝博士》2007,(2):68-68
众所周知,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疫苗常常对部分人体不起作用,或产生抗体速度较慢。如今,复旦大学朱乃硕博士发现的一种新型乙型肝炎疫苗增效剂,将使乙型肝炎病毒的防治增效提速,为乙型肝炎患者带来福音。该成果已得到国家“865”高新技术项目的立项支持,有望在2年内进入临床试验。朱乃硕发现,这种增效剂可大大增强乙型肝炎疫苗的效用,  相似文献   

9.
10.
乙型肝炎疫苗(简称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措施。近年来,乙肝疫苗已开始更新换代,基因工程疫苗将逐步取代血源疫苗。为比较基因与血源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我们应用三种乙肝疫苗对成人接种的免疫效果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11.
血清中HBsAg及抗-BHs同时阳性是一种少见的现象。国外学者曾对这种血清学模式进行过研究;近年来,我们连续检测460例HBsAg阳性患者血清的其他乙肝病毒标志时,发现伴存抗-HBs者共30例。兹将情况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460例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标本取自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各型  相似文献   

12.
封秀红  殷毅峥 《河南医学研究》1999,8(3):270-271,277
目的: 探讨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免疫持久性。方法:应用反向间接血凝反应( RPHA) 法从1500 名孕妇中筛查出82 名HBsAg ≥1∶64 的滴度阳性携带者的新生儿,分为疫苗组和对照组( 人数比例为3∶1) 。疫苗组在新生儿出生24 h 内注射第1 针,1 月、6 月龄分别注射第2 针、3 针乙肝疫苗,对照组按同样程序注射安慰剂。结果: 在第13 年时疫苗组抗 HBs 阳性率仍高达5932 % (35/59) ;对照组13 年中有2353 % (4/17) 受到自然感染后变为抗 HBs 阳性,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疫苗组的抗 HBs阳性者中,抗 HBsGMT 峰值也在第12 个月,S/N 值为6884 ,到13 年时已下降到1782 ,相当于高峰的1/4 ,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除了出生时疫苗组与对照组HBsAg 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外,疫苗组HBsAg 阳性率一直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第13 年时疫苗组和对照组的HBsAg 阳性率分别为677 % 、4706 % ,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结论:HBsAg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进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13 年时,大部分仍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收集7451名中小学生免疫接种证查阅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和1993年、1994年乙肝疫苗普种记录,现场调查该人群的乙肝血清学流行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和抗-HBs,并与未接种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柳钢中小学生乙肝疫苗覆盖率为82.58%,HBsAg携带率为2.71%,接种组HBsAg携带率为1.28%,未接种组HBsAg携带率为9.48%,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001)。结论中小学生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广州市长期应用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对乙型肝炎(乙肝)免疫防病效果。方法在广州市全市12个区、县级市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以家庭为单位对1~59岁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包括检测HBsAg、抗-HBs,对HepB接种史及主要乙肝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评估人群HepB接种率,分析和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家庭感染状况下接种与未接种HepB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指标,评价HepB免疫防病效果。结果 1~16岁年龄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8.11%(2535/2877),17~59岁人群有乙肝疫苗免疫史为20.75%(470/2113)。在推行新生儿HepB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出生的1~16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1.29%,而出生时尚未开展HepB接种的20~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13.72%。1~16岁人群中有HepB接种史人群HBsAg阳性率0.99%,无接种史人群为5.56%,疫苗保护率为82.19%。20~59岁人群接种HepB,基本都不是在新生儿时期,疫苗保护率为52.01%。新生儿接种HepB,母婴乙肝传播阻断率为94.16%,并能有效阻断家庭内水平传播。结论长期实施新生儿接种HepB能控制、消除受种人群乙肝病毒感染,非新生儿人群接种HepB也能显著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预防是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健康教育、血源筛选、阻断医源性传播和杜绝不良行为等,其中疫苗接种最为重要。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但是部队尚未实施全面乙肝疫苗接种,乙肝仍旧是部队高发传染病,严重威胁着指战员的身体健康。为控制某部队乙肝的发病,我们选择该部队的新兵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YDV),现将接种效果报告如下。1接种对象与方法1.1接种对象接种对象为某集团军某师2005年11月份入伍的748名新兵,均为男性,年龄18-21岁,初中文化648人(86.63%)高中文化45…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量乙肝疫苗(总剂量为6μg)对HBV高流行区居民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免疫Ⅰ组(疫苗<8℃保存)T12抗体阳转率和保护率分别为90.8%和87.0%,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01);和常规剂量(总剂量90μg)比,其抗体阳转率和保护率基本相同。提示HBV高流行区可用微量乙肝苗代替常量乙肝苗进行预防接种。免疫Ⅰ组和免疫Ⅱ组(乙肝疫苗室温保藏28℃±)免疫效果和保护率基本相同,认为室温条件下乙肝疫苗6个月内效价不变。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又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对机体造成感染后形成的一种疾病。该疾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但该疾病对人们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儿童时期感染乙肝病毒后,由于其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乙肝病毒可长驱直入侵入肝细胞,造成感染,故而相关年龄阶段人群做好对乙肝的预防工作更显重要。本文以婚育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对乙肝疫苗的接种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探讨,将婚育人群在不同时期需要注意的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1婚育人群在不同时期接种乙型肝炎的疫苗相关叙述1.1在结婚之前,要对乙型肝炎进行详细全面的检查:母婴之间的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最主要路径,除了母婴之间传播以外,性行为以及血液同样对其有传播作用,如若在结婚之前没有对乙型肝炎病毒进行相关疫苗的接种,而夫妻又有1人感染了该病毒,夫妻之间的传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概率会很高。成年人群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能力都相对比较强,体内的抗体可以将该病毒进行清理。由于l生行为而产生的病毒感染人群所占的比例较小,比例虽小却不能被忽视,因此,在青年男女结婚之前一定要对乙肝方面的5项进行检测,男女双方之间,如果有一方被该病毒感染,而另一方表面抗原阴性,就需要按照,发现时、1个月、6个月的程序,进行3次乙肝疫苗接种,当体内产生了足量的乙肝表面抗体之后再去结婚。  相似文献   

18.
225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经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加乙肝疫苗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为91.55%。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收集接种人群历年的报告、现场调查接种情况;分析接种后历年来传染病疫情报告;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收集接种儿童的血清标本,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HBs和抗-HBc,并与接种初期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其乙型肝炎发病率由接种初期l8.59~20.52/10万(χ2=58.26,P<0.01)降至0.39~2.38/l0万;HBsAg携带率由2.82%降至0.60%,下降约80.00%(χ2=10.75,P<0.01)。结论给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部分医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纵向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0年9月对武汉市某医科大学379名新生入学时进行了乙型肝炎(简称乙型)病毒标志(HBVM)的血肖学检查,结果:乙肝感染率为37.73%,HBeAg,HBcAb,HBsAb的单项阳性率分别为9、76%、1、06%、9.23%、1.32%和26.65%。193年5月进行HBVM复查,总感染率32.72%,单项阳性率分别为10.29%、1.85%、10.23%、0.53%和19.26%。经有关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