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 纳米炭作为新型淋巴结示踪剂,已广泛应用于传统的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目前,微创手术是时代的主题,机器人的应用使得微创手术获得更好的发展,其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广泛认证。因此,本研究探讨在机器人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炭示踪剂对淋巴结清扫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94例行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患者资料,其中160例术中使用纳米炭示踪剂(研究组),134例未使用纳米炭(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总数、阳性淋巴结数目、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间年龄、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浸润被膜与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平均中央区的淋巴结检出数(13.46枚vs. 8.66枚)及其平均阳性淋巴结检出数(3.38枚vs. 2.31枚)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平均颈侧区淋巴结检出数高于对照组(15.21枚vs. 1.44枚,P<0.05),但其平均阳性淋巴结检出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行平均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时间(77.08 min vs. 88.83 min)、双侧中央区清扫时间(128.29 min vs. 160.11 min)、中央区+颈侧区清扫时间(199.93 min vs. 221.64 min)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各项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机器人甲状腺癌手术应用纳米炭可显著增加检获淋巴结的数量,提高中央区淋巴结的检出阳性率,并可以缩短淋巴结清扫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术中甲状腺内注入纳米碳混悬液后按黑染淋巴结的范围清扫患侧VI区淋巴结,对照组常规清扫患侧VI区淋巴结。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癌转移淋巴结数及术后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共清扫461枚,其中黑染淋巴结441枚,对照组共清扫淋巴结272枚;试验组中发现癌转移淋巴结数量为197枚,而对照组中为106枚,以上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差异(42.73%vs.38.97%,P0.05)。试验组术后病理未找到甲状旁腺组织,也未出现低钙血症,而对照组有5例找到甲状旁腺组织,同时5例出现低钙血症,但两组间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5)。结论: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能够使VI区淋巴结得到很好的显影,利于淋巴结彻底清扫,同时碳不会黑染甲状旁腺,可以避免甲状旁腺的误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本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的60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成示踪组、对照组,每组30例,示踪组术中在甲状腺腺体注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根据淋巴结黑染情况作为标识来指导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则直接行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统计淋巴结获检情况,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见示踪组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黑染,手术过程中便于识别,示踪组检获淋巴结中央区平均7.2枚,外侧区(Ⅲ、Ⅳ区)平均14.2枚;对照组中央区平均5.2枚,外侧区(Ⅲ、Ⅳ区)平均8.7枚,示踪组多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1例双侧淋巴结清扫患者出现短时间低钙,复查时恢复正常,无长时间声音嘶哑,并发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术中注射纳米炭混悬液对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比较纳米炭示踪剂与脂肪溶解液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MC)中的应用效果。2011~2013年ALND-MC的乳腺癌120例,随机分为脂肪溶解液组、纳米炭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脂肪溶解液组术中使用脂肪溶解液,纳米炭组术中使用纳米炭混悬液。观察三组术中出血量、阳性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阳性淋巴结数量、直径、解剖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脂肪溶解组术中出血量大于纳米炭组、对照组(P<0.05)。纳米炭组阳性淋巴结清扫数目大于脂肪溶解液组、对照组(P<0.05)。纳米炭组阳性淋巴结直径及解剖时间小于脂肪溶解液组、对照组(P<0.05)。脂肪溶解液组上肢水肿(>180 d)、举肩运动障碍(>90 d)、近远期麻痹疼痛、近期皮下积液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纳米炭组、对照组(P<0.05);纳米炭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5年术后生存率高于脂肪溶解液组、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将脂肪溶解液应用于ALND-MC,可避免伤及血管、淋巴管及神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将纳米炭示踪剂应用于ALND-MC,可提高淋巴结辨认率,提高腋窝淋巴结扫除数目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纳米炭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侧颈部淋巴结的示踪作用及对侧区淋巴结清扫策略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516例PTC患者病历资料,其中cN0患者(436例),cN1患者(80例),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原因和再手术时肿大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1998-2005年收治的54例行颈淋巴结清扫高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39例不规范手术后的甲状腺残癌率和淋巴结转移率均显著高于15例根治后的患者(P<0.05).再手术时患者年龄<45岁、首次手术前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同侧癌灶残留或复发、原发癌的多中心性和再手术时B超提示淋巴结皮髓质分界不清等是再手术时同侧肿大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原发癌的多中心性和对侧癌灶的出现,是再手术时对侧肿大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首次手术的个体化的规范根治和必要的颈部淋巴结清扫是避免高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再手术的关键.再手术时应行全甲状腺切除,对有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改良性或选择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讨纳米炭示踪剂在机器人辅助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0年7月78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胃癌D2根治术资料,其中纳米炭组41例,对照组37例.纳米炭组术前1天胃镜下距肿瘤边缘0.5~1 cm处分四点(口侧、肛侧、大弯侧、小弯侧)注射纳米炭混悬液共1 ml(50 mg),2组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保留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行多保留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共清扫淋巴结485枚,颈淋巴结转移率66.0%(320/485);声音嘶哑2例;术后颈丛功能满意,颈部肌肉无僵硬萎缩,无肩下垂、抬肩无力及肩部疼痛,亦无耳后、肩部感觉障碍和面部水肿。均获随访,平均4(1~7)年;颈部复发1例,肺转移、全身多发转移各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多保留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作用确切,在彻底清扫颈淋巴结的同时能更好地保留患者颈部功能及外形,避免术后颈面部水肿及感觉异常。但对于颈部淋巴结广泛转移且淋巴结较大,肿瘤外侵明显的不在该手术考虑范嗣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颈内静脉旁淋巴转移的特点,以及手术治疗中颈内静脉旁淋巴结活检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6月间根治术中行颈内静脉旁淋巴结活检的98例(106侧)DT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临床体检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临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阳性(cN1b)和阴性(cN0)两组,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作比较.结果:106侧颈内静脉旁淋巴结活检阳性者46侧(43.4%),其中cN1b组56侧阳性者39侧(69.6%),cN0组50侧阳性者7侧(14.0%);假阳性率28.3%(17/60),假阴性率15.2% (7/46).结论:DTC颈内静脉旁淋巴结转移常见;术前判断有无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存在不足,建议在DTC根治术中常规行颈内静脉旁淋巴结活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改良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1年6月至2015年5月接受医治的9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医治方法的不同分成腹腔镜组(35例)和传统手术组(55例)。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总住院时间用(x珋±s)表示,使用t检验;并发症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P值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用时较传统组要长,但术中出血量却较传统组少[(30.13±11.25)ml比(49.49±12.13)ml(t=7.589,P0.05)];术后腹腔镜组引流量较传统组多[(92.38±21.35)ml比(42.85±18.73)ml(t=11.579,P0.05)];住院时间腹腔镜组短于传统组[(4.47±0.53)d比(7.32±1.52)d(t=10.669,P0.05)];腹腔镜组与传统组在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上没有明显差别[(5.32±1.21)个比(4.95±1.72)个(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腹腔镜组8.57%(3/35)少于传统组25.45%(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9,P=0.046)。结论腹腔镜下改良淋巴结清扫术医治PTC安全可行,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有效推动了甲状腺微创外科的发展,目前应用最多是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但其高昂的设备成本限制了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开展。因此,本研究探讨国产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期为临床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5月—2023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11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图迈 ?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国产机器人组),169例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达芬奇机器人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平衡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与术后相关指标。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均未中转开放手术。PSM前,两组间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按1∶1进行PSM后,两组各纳入41例患者,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达芬奇机器人组比较,国产机器人组平均总手术时间、助手准备时间、术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193.68 min vs. 138.85 min, P=0.00;43.32 min vs.37.9 min, P=0.00;150.37 min vs. 100.95 min, P=0.00),淋巴结清扫数量减少(10.41枚 vs. 8.32枚, P=0.03)。两组患者的淋巴结阳性数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疼痛评分、美容效果满意度及主刀医师评价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国产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有选择性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中安全有效,给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 机器人系统在甲状腺外科的应用已逐渐扩展,但目前国内外针对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BABA)的甲状腺手术大样本报道尚不多见。因此,笔者对所在中心所完成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BABA甲状腺手术病例的治疗结果与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回顾性收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2020年4月—2023年8月开展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行BABA甲状腺手术649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649例患者中,男性79例,女性570例;年龄13~64岁,平均(35.1±9.2)岁;单侧恶性464例、双侧恶性107例、单侧良性64例、双侧良性14例。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中位手术时间130(110~150)min。571例恶性病变患者中央区淋巴结(CLN)清扫总数2 628枚,平均(4.60±3.59)枚;CLN阳性总数489枚(18.6%),平均(0.86±1.65)枚。术后第3天无痛及轻、中、重度疼痛比例分别为52.2%、30.5%、17.3%、0。术后中位住院时间3(3~3)d,中位住院费用为5.05(4.81~5.67)万元。术中出现喉返神经(RLN)肌电信号降低71例。术后出现暂时性RLN损伤17例;暂时性饮水呛咳4例,暂时性音调降低10例;暂时性低钙血症145例。术后中位随访期6个月,整体满意度94.6%,无永久性并发症。学习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于第26例时出现明显降低,随后趋于稳定,不同术式间学习曲线相似。结论 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BABA甲状腺手术安全有效,且微创美容效果较好。应用过程中需遵循相应的学习曲线,对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的熟练掌握程度是制约手术进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手术系统于2007年首次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其整合了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优点,进一步促进了甲状腺微创外科的发展。2014年,笔者单位首先在国内开展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并为3 200余例患者成功实施手术,截至2023年7月国内共完成11 931例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其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且常用入路的操作及肿瘤学安全性数据也随着开展数量及质量的提高而得到更新,为国内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开展,提供了经验指导。新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也同样促进了国产机器人的研发与实践。未来,将会有更多国产机器人投入临床,进一步降低手术成本,使其像腔镜技术一样得以在临床普及。在此,笔者对相关情况作一概述,以便国内同行进一步了解其在中国的发展和现状。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 由于机器人手术设备的3D视野以及灵活的内关节器械,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甲状腺外科的应用扩展了腔镜手术的适用范围。本研究对笔者单位应用机器人辅助超精细被膜解剖(SMCD)技术实施的甲状腺癌(TC)根治术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应用机器人实施SMCD技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2022年5月应用机器人辅助SMCD技术完成TC根治手术的1 045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 0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手术,其中,214例(20.5%)行单侧腺叶切除+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342例(32.7%)行甲状腺全切+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317例(30.3%)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157例(15.0%)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单侧侧方清扫,15例(1.4%)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双侧侧方清扫。除了进行侧方清扫的172例(16.5%)患者采用经双侧乳晕和腋窝(BABA)入路外,其余873例(83.5%)均采用经单侧腋窝双侧乳晕(UABA)入路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151.74±59.62)min。行甲状旁腺移植38例(3.6%),336例(32.2%)患者术后行131I治疗;术后发生了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45例(23.4%),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7例(0.7%);术后发生了暂时性声音嘶哑4例(0.4%);术后发生局部复发3例(0.3%)。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手术切除范围是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HR=1.51,95% CI=0.90~2.49,P<0.001;HR=1.20,95% CI=1.00~1.43,P=0.049)。结论 机器人TC手术安全彻底,UABA入路能够胜任机器人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清扫,而BABA则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更适合的选择。同时机器人辅助下SMCD的应用有助于保护甲状旁腺功能,减少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近十几年来,国内机器人甲状腺手术飞速发展,腋窝入路手术的安全性、肿瘤治疗的根治性和美容性不断得到验证,其比例正在快速增长。在此,笔者从入路选择、适应证与禁忌证、器械的改进、切口选择、建腔、术中技巧和并发症等方面对本中心实施的经腋窝机器人辅助腔镜甲状腺手术进行总结和分享,旨在为该手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系统因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具有精准操作的优势,但其也有花费高、装机费时、缺乏触觉反馈等问题。机器人结直肠癌手术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其推广,已有的研究表明机器人系统在保证手术安全可行的同时,更好地保护了盆腔自主神经功能。但目前仍需多中心、前瞻性随机研究的临床数据证明其肿瘤根治性。  相似文献   

17.
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颈侧区清扫术是集手术安全性、肿瘤根治性、微创及美容于一体的理想术式,同时该手术接近传统开放手术,易于学习。笔者结合近5年400余例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颈侧区清扫术的经验,从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操作空间建立、手术器械选择及运用技巧、流程化手术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3+2"模式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2月60例行达芬奇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3+2"模式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观察组),即3个机械臂(2个操作臂,1个镜头臂)和2个助手,由第二助手替代经典模式下的机器人3号臂;30例行经典模式下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对照组),对比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的基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的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输血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计划保脾患者中的保脾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采用达芬奇机器人"3+2"模式行胰体尾切除术可增强手术视野的显露,加强助手的配合,降低手术费用、缩短手术时间及学习曲线,且具有与经典模式机器人手术相似的临床疗效,该模式的远期临床疗效尚需更多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胰腺囊性肿瘤占胰腺囊性疾病的10%~15%,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普及和医疗水平的发展,其检出率不断增加。它多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存在恶变可能,需要手术切除,且适合微创手术。当然,胰腺手术并发症率高,仍然是高风险手术,其早期精确的诊断对决定合理的治疗至关重要。对于大多数胰腺囊性肿瘤,胰腺增强CT,必要时结合MRCP或MRI,足以做出诊断。超声内镜检查+穿刺抽液有助于确定诊断和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取主要取决于囊性肿瘤的性质及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