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是高等院校药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我院《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课程组针对当前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课程自身的思政资源禀赋以及前期教学改革经验,通过设计符合时代精神与课程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项目融入到教学中,并构建多元增值性评价体系评价教学效果,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思政教学改革。课程组研究结果表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不仅能加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在真实场景中解决与中医药相关问题的能力,而且从多个维度内化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技能培养深度融合、相得益彰,为其他医药类课程的思政育人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近10年来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研究的文献发文量、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等信息,发现发文量整体上呈递增趋势,作为研究主阵地的中医药院校与其他高校合作尚未形成团队,研究热点较为集中但研究视野不够宽泛。建议今后以政策为引领,构建跨区域校际间多学科合作体系,横向纵向延伸研究主体,创新并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持续深入挖掘与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相结合,不断完善育人功能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时效性,为培养新时代人才和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路径,为医学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调查等方法,分析伟大抗疫精神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设计方案与教学模式路径。[结果]伟大抗疫精神的价值追求、精神品格、意志信念、实践品格、性质宗旨与医学生课程思政需求有较强契合度,通过打造课程思政精品,有效促进价值引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培育学生精神品格;掌握网络主流话语权,塑造远大理想信念;坚持社会服务,促进实践教育转化等可以有效促进课程思政实施。[结论]通过课程思政实施,促使中医药院校医学生在伟大抗疫精神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职业道德、锻炼学术能力,为推进一流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院校是传承和创新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探讨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中医药院校思政课特色化建设中存在的中医药文化有效融入不够、整体化设计不完善、监督评价体系缺失等问题。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基于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思政课“11432”教学模式,以“两大目标”和“三个要求”为导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将中医药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以“四个坚持”为实践抓手,全力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和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着力从“五个维度”推进中医药文化与思政课的有机融入。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国家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意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文章通过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将天津地域性特色“卫药文化”与药剂学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建立《药剂学》课程思政体系,深度挖掘《药剂学》课程中“卫药文化”的教学资源、文化资源与德育资源,创新建设教学团队,深化校院企合作育人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专业自信,培养创新精神、职业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课程思政”育人背景下,开展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中药化学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方法 设定思政育人目标,挖掘中医药文化自信和传承创新发展等德育元素及典型案例,凝练思政主旨,优化教学设计,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结果 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自信,获得良好的协同育人效果。结论 本研究可为中医药类高校中药化学课程的思政育人教学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目前部分妇产科授课教师课程思政践行意识较为薄弱,未能发挥学科思政育人导向。高校教师要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模式,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全面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达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模式,形成协同育人的新格局。文章以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教育为切入点,从“四个课堂”分层论述加强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相关策略,在理论课堂和课外实践中自然而然地融入隐含的思政元素,进一步优化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以期对妇产科学课程思政教育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医科突出以“五术融合”的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内蕴着“对人的全面关怀和对人的生命全程关爱”这一医学人文价值诉求,切实彰显了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时代立德树人为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价值引领和实践准则,而医学人文教育丰富了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成为引领和创新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路径。中医药院校应植根学科特色,深挖教材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彰显医学人文教育的独特内涵;应将“三个文化”与校园特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促使文化自信内化为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资源;应以“中医+”思维统领课程思政体系,通过“医文交叉”创新医学人文教育协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文化蕴藏着我们中华民族深邃的思想观念和丰富的人文情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开展好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学科资源和德育教育资源优势,有助于培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卓越中医药人才。福建中医药大学立足福建地区优秀的中医药文化和校园文化底蕴,构建起“全面融入、全体覆盖、层次递进、有效衔接”的课程思政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可为同类院校的探索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中医传统文化中深挖课程《方剂学》所蕴含的思政资源,构建教与学互动一体的思政教育实施方案,在课堂授课、学习讨论、课外作业、学习汇报等教学环节中融入渗透思政教育主题。融入课程思政的实验班,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等方面优于传统对照班,认为中医药自信教育路径在于综合分析思政教育元素,构建教与学互动一体的实施方案,提升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与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护理研究作为护理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应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和科研育人的作用。课程组从课程目标、思政元素挖掘、融入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四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塑造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环节之一[1]。因此,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巧妙地融入爱国情怀与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与医德医风教育、文化自信与专业自信教育、人文关怀与法律法规教育等内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品学兼优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经络与腧穴》课程内容抽象,为了使学生学起来通俗易懂且富有趣味性,笔者对其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挖掘,将中医名家故事、穴位治疗案例、现代针灸研究进展与科研成果等内容融入课堂教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这门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既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又为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提供了保障[2],现将有关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为例,聚焦专业育人本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以确立新时代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课程思政”新模式。[方法]通过对高等院校及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等不同层面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对专业育人功能新时代课程思政实践模式和保障机制的探索,提出专业思政与课程融合的具体思路和实践路径,并列举学生培养的实际成效予以佐证。[结果]课程思政教育现状面临着与专业教学尚未有效结合及顶层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的问题,新模式推行了组建基于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科学编制“专业思政”核心内容和加强示范核心课程群建设等举措,实施“课程思政”教改专项工程,健全“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建立“课程思政”团队合作等保障机制。近年来,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类专业学生赢得的社会赞誉充分验证了“课程思政”新模式对提升医德教育的效果。[结论]高校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职责、完成专业育人使命,就必须建立起以专业为依托、以“专业团队引领、课程协同实施”为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经过上述“课程思政”新模式的实践,有效破解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难以有效融合及顶层设计机制欠缺等难题,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可作为范式并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湖南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中国哲学课程开展了课程思政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国哲学课程在充分把握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铸魂育人为最终落脚点,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同向同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进中国哲学课程思政建设,紧抓教师队伍“主力军”,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紧抓课程建设“主战场”,找准课程思政的结合点、融入点;紧抓课堂教学“主渠道”,丰富课程思政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中医药院校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医学伦理学》作为中医药院校占据主导位置的人文教育课程,其课程思政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示范作用。鉴于此,要厘清《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理念,实现由“形式”到“内容”、由“知识”到“思想”、由“灌输”到“疏导”的转变。同时,通过加强多级整体设计,牵导“系统效应”;激活教师思政素养,引发“动力效应”;组织课堂实践活动,优化“过程效应”;健全教学评价体系,形成“闭环效应”等方式,促进《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的实践建设。  相似文献   

16.
如何有效地将学科知识与课程思政理念相融合,是新时代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医学院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生,做好思政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课程思政有两种功能,即教人和育人,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新模式。为了培养合格的医学专业人才,外科学课程中也应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文章就外科学骨科领域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外科学教师应该培养课程思政理念,转变育人思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当中,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构建思政教育贯穿全过程的教学新模式,并且注重评价体系构建,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更好地培养学生崇高的医德精神,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帮助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7.
陈军虎  徐彤  甘霞  王燕  蔡钢 《农垦医学》2023,(3):279-282
针对目前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笔者从课程思政的内涵、课程评价体系、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深入挖掘中医文化立德育人的内涵,提高中医学教师队伍的德育素养,优化改进课程评价体系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中医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推动课程思政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8.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药剂学课程教学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三全育人”目的。同时挖掘药剂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专业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方法,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挖掘中药鉴定学课程思政元素,对教学设计进行案例分析。依据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中药学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凝练了中药鉴定学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从教学实施过程中思政教育素材的应用、思政映射与融入点的切入、教学方法与举措的创新、思政教育的拓展与实践等方面优化了教学设计,构建了中药鉴定学课程“四维一体”大思政育人模式,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教学改革可对中药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为中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中药炮制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考核”全过程,并尝试建立针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机制体系和“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专业群思政”建设体系,实现课程思政的全程融入,有效保障课程思政教学任务的落地扎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