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目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互联网+”时代的主流教学模式,为课程思政建设和践行立德树人的目标提供了合适的环境和抓手。海军军医大学药理学教学团队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收效良好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遵循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教学理念,提炼和挖掘药理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混合式教学全过程中,并从提升教师育德能力、优化教学设计、选择合适教学方法和路径、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通过实践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以期实现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建设是立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课教学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有利于“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深入发掘医学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充分发挥中医临床课程的育人功能,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推进医学院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时代所需、发展之要。我们从“梳理思政教育元素、课程设计、课程反馈”三方面构建了中医临床课程思政育人路径,实现了专业课知识传递与德育相融合,以期在医学临床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除了思政课外,专业课同样可以起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作用。将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协调统一,形成新的思政教育方式,充分发挥高校教书育人功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微生物与免疫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思政元素。本文将从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优秀文化教育尤其是中医药的传承、职业素养教育等方面深入挖掘与本课程有关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同时完成教案、幻灯、大纲和教材的思政建设,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分析化学》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思政教育具有广泛性和针对性。《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研究以“三导向”培养模式为主线,从提高教师思政意识和能力、构建思政模块化元素库、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以及育人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出发,可使课程思政目标明确化、实施路径多元化、评价科学化。目标是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营造思政氛围,发挥协同育人效应,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逐步探索一条实现专业基础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实现“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并以点带面,积累专业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经验。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对我国医学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根基作用与深远影响。故当今之务是开展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本文依托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特点,列举了教师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一些误解,并分析原因,秉承“专业知识与思政并行,协同育人”理念,着重阐述了相应的课程思政落地实施方案,以期促进专业课教师生成课程思政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各个教学环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新教育模式和理念。为了深化课程思政与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的融合,文章通过分析《护理学导论》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以TPKCEE教学模式为主线的融入课程思政的护理学导论混合式教学设计。TPKCEE教学模式通过T(thinking,系统思维)-P(problem,问题导向)-K(key-points,重点串联)-C(case,经典案例)-E(experiment,实践助学)-E(expansion,知识拓展)等教学环节,将护理学导论单一的理论知识传授转变为多元化的教学过程,多角度挖掘思想政治教学元素,加强了师生互动,有利于发挥教师价值引领作用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本教学设计有助于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实现高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全方位育人工作。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本文基于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依据检验专业要求,立足课程特点设定免疫学检验技术课程家国情怀、医者仁心、专业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和个人修养六大维度思政目标;梳理单元知识点,从课程体系自身价值元素结合国际民生关注热点等方面深度挖掘思政元素;设计单一讲授、讲授结合图片、案例讨论、实践体验、PBL结合实践等不同方式融入思政元素;设计依据目标落实载体、量化细则进行课程专业与思政的综合评价,注重思行合一,具有多元化、过程性的特点。通过课程思政目标设定、元素挖掘、融入和评价设计为其他医学相关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机能实验学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本研究首先挖掘机能实验学知识与思政融合点,形成系列化课程思政案例,并以任务式、专题式、画龙点睛式等不同形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之中.与学工处紧密结合,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不同路径实施思政育人.思政评价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第二课程给予等级评定.第一课堂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形成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和“立德树人”的核心育人相融合,课程建设是培养研究生科学思维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医学科研导论》是一门介绍医学科学学科基础知识与前沿进展的课程,旨在激发研究生科学研究的价值观念形成,提升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教学中通过提炼“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各教学环节,使得思政学习与专业知识以“同向同行”传授给学生,达到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为完善研究生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医学生是未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作为医学生专业课之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程以学生的获得感为教学目标,探索式引入思政元素于教学中。文章介绍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具体建设及实践经验,包括更新教学理念、遴选课程思政元素、制定育人目标、构建思政教学模块、拓展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完善多元化考核与评价方式等,已经建立一种“思政-健康-科普-评价”多维融合化育人新模式,开展了“混合式理论教学+强化训练实践技能”教学活动,在培养职业化健康教育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和成效。课程获评为浙江省一流课程(社会实践类)、杭州师范大学重点思政示范课堂课程建设。思政的有效融合和高阶性提升,仍需在后续教学中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构建全程、全方位、全员的育人格局,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需要在医学院校培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人文情怀等的教育也是医学院校肩负的责任,我国的医学教育是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培育合格的医学人才,培养健康守护者。医学教育与课程思政密不可分,应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医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具备良好医德医风的社会主义医务工作者。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也是骨干核心课程,教师需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用一种渗透性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融合,形成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医学专业教育的"课程思政"是指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到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本文探讨了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本科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并通过案例说明了如何把"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知识进行有机融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后,激活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培养学生自尊自爱,健康中国的理念。授课教师只有不断地对课程思政具体改革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不断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水平,才能达到培养有灵魂、有温度的医学人才这个新时代医学教育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将育人和育才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推进“课程思政”向教育“初心”回归的必然选择。因此深入理解和实施“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成为当前国内各个高校普遍关注、积极探索与实践的重要教学研究课题。实验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本身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政元素,是体现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又一新途径。卫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公共卫生专业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育人功能。文章从思政目标构建、思政内容挖掘、思政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卫生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思政教学探讨,以提高“课程思政”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实现实验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为实现全方位育人而提出的教育理念,该理念不仅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而且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口腔医学包含16门专业课程,每门课都有针对医学本科、研究生、住培、专培、高职和中职的一系列教材,基于教材融入思政内容是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基础和核心。近年,课程思政理念在口腔医学各专业授课中均有应用实践,文章将从三个问题包括“如何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如何更好地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以及“如何评价课程思政成效”出发,归纳总结可与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相融合的思政场景和元素,分析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举措,并从成效评价体系中反馈课程思政教育的不足和发展方向。期望能更好地提高课程思政在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中的融合和贯穿应用,体现出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多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在医学院校大学数学系列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使得课堂教学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又可以潜在地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地实施思政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文章从思政元素引入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设计原则,以及思政元素的评价与反馈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为医学院校大学数学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立德树人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的育人的方向,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育人先育德,教师理应把立德树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做到育人育才有机结合,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提炼和融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塑造,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以《口腔生物学》课堂教学为例,探讨了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新型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与理念,课堂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提炼和融入的措施和方法。通过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既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又圆满实现了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作为课程创新发展的科学实践,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培养相联系,是新时代军队任职院校教育的创新发展。《病原生物学》是学习传染病学、流行病学等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一代代科学家用知识技能和奉献精神与疫病抗争的感人事迹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文章根据军队院校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结合实战化教学要求,探索如何将《病原生物学》的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重点围绕优化教学体系、规划教学案例、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使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切实达到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者融为一体的育人效果,为部队培养具备岗位任职技能、高尚职业素养和崇高理想信念的新型军事卫生人才。  相似文献   

18.
当今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患关系不断恶化的背景下,医学高等教育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意识形态的潮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导向,做到勤学、修德、立志、成才达到全方位育人目的。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挖掘课程德育内涵,推动"课程思政"责任共同体,教师为主体,既可创新教学改革方法,有效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将"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目的是医学专业基础课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赛促教,增进实效"多元化竞赛,深入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里的德育元素,竞赛活动为载体促进"课程思政"与医学知识融合。在调研医学课程中专业课"课程思政"的现状基础上,不断充分挖掘医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做到润物细无声,构建"竞赛驱动—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改革-学生批判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模式,既将以竞赛为驱动力,并以医学专业知识为载体融入思政元素,提高医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衔接,体会理论知识外化为实践能力,化知为行、知行合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从专业角度发挥课堂主渠道,做好立德树人工作。  相似文献   

19.
医学遗传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课程,蕴含有比较丰富的课程思政素材。为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笔者开展了如何将医学遗传学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该课程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挖掘、提炼了这门课程所蕴含的部分思政元素,使用了多个实例作为思政素材,以广西医科大学2019级学生中的多个班级为教学对象,将课程思政润物无声般地巧妙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母校情感培养、医者精神培养以及学习意识和科研意识培养这4个方面的课程思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较好地培养了医学生的正确认知和专业精神,并塑造其优良品格,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让专业课程学习和思想教育形成了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课程思政”的起缘。从此,“课程思政”在高校成了高频词。要求各高校要以育人育才为目标,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要把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为此,各高校积极行动,力争门门课程有思政,担当起既要专业育人,又要德育育人的重托。而笔者认为“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基础,做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教学相长,才能产生协同效应,发挥协同作用;才能肩负起祖国重任,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以德为先、技能高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