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是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然而医教协同涉及复杂利益,包含多个环节和过程,如何实现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规培的无缝对接,避免“两张皮”现象,成为摆在医学高校面前的重要难题。本文运用流程再造理论,重新梳理人才培养环节,理清关系,归并职能,明确责任,为各高校结合实际开展深入的流程再造提供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医教协同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随着医教协同的推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迎来了以“5+3”为主体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并轨衔接。与此同时,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表现出科研能力不足的现况,而传统的“单导师制”教育模式可能难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双导师制”教育模式有望补偿这一局限,有助于提升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深化医教协同的重要教育创新。本文通过分析医教协同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双导师制”实施的必要性及优势,并阐述了“双导师制”的构建与实施策略,旨在推动“双导师制”在医教协同背景下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我国的医疗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且正在进一步地深入发展。近期,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等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和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双轨合一培养方式逐渐得到推广,目的是培养具备临床实践能力的实用性医学人才,但这种方法仍需要不断研究,需要采取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案和措施。培养更高层次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是医疗改革的重点内容。本篇文章就住院医师规范化形势下的肝胆外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希望能够对我国培养复合型、实用性的医学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改革的深化,人才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瓶颈,老百姓反映的“看病难”,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看好医生难”,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医教协同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培养更多人民满意的好医生。本文在总结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分析了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提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建立院校教育医学人才教育培养供需平衡机制;加强医教协同、改革完善院校教育;多措并举、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全面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快建立实施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和人事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经过5年来的改革实践,成效明显,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主导力量。其本质内涵是通过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进行有效衔接,最终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以郑州大学为例,剖析该培养模式下目前尚存在的诸多薄弱环节,了解围绕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做好顶层设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课程改革、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和师资队伍建设、医教协同育人等工作对一体化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所做的一些改革实践,旨在为高校这项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推进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在医教协同背景下,构建我国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做好原有7年制医学教育与“5+3”临床医学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构建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创新体系显得至关重要。考虑社会和广大医学生的需求,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在医学教育领域积极进行创新性的探索,使得医学教育系统机制更加高效,加快合格医学人才的成材率并迅速提升紧缺人才的培养速度,奋力推动建设健康中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文章通过讨论与积极探索,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对该培养体系进行初步思考、展望并不断优化,以期提高医学人才职业素养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精准医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患者对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康复医疗已向“精准康复”方向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高等医学教育也必须顺应这种新的医学模式。我国康复治疗人才培养起步较晚,目前仍以“综合”康复治疗师培养为主,这种“庞杂”的康复治疗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上专业分化培养的现状不接轨,导致培养的人才不精不专,甚至无法与国际专业组织及人员进行对话。这就要求我们要逐步改革目前康复治疗专业教育模式,构建与国际接轨、符合精准医学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立足于国内康复治疗人才培养现状,从专业设置分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改革、临床实习带教队伍建设等5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开展分方向培养康复治疗人才,培养符合精准医学理念的、满足国际国内需求的高、精、专高水平合格人才,以迎接精准医学教育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党和国家赋予公卫人的神圣使命和艰巨任务。作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的摇篮,高校需加强新医科内涵建设,改革医学教育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能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高素质复合型预防医学人才。本文以南京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本科人才培养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见实习教学、产教融合与医教协同育人、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顺应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需要,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大举措。如何提升医学研究生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重要课题。从医学院校实际出发,通过详细分析医学研究生党员的特点,剖析当前医学研究生党建工作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提出适用于医学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管理与实践模式,包括充分利用思政平台、创新组织活动载体、支部建在年级、小组建在科室、学院与导师齐抓共管等模式。  相似文献   

10.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实施是中国医学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是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经过多年探索的结果,是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重大创新,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但是由于相关配套政策尚不完善,医教双方协同不够,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和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的开展,学院分析高等医学教育形势,根据卫生事业发展要求,结合医教协同及“5+3”卫生人才培养实际,适时提出了基于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以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职教改革的不断深入,职教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措施越来越明确,中高职衔接作为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关键一环,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中医等医学教育的继续教育已纳入了医学技术人才的整个培养体系,随着"医教协同培养"方案的推进,医学职业技术教育的学制不断延长。为了使中高职衔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合理,使院校教育与继续教育有机结合,减少课程的重复设置、教学、实习和培训内容的重复学习,实现了职业教学的科学性与高效性,提高中医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本文将对基于"医教协同培养"构建中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国家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要求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从而实现"四证合一"。在国家医教协同等政策的导向下,越来越多的医学本科生倾向于报考和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从而导致仅有少部分医学本科生甚至个别专业没有人选择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报考。笔者所在的单位是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对于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来说,既要重视临床更要重视科研成果,急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文章通过分析医院目前在培养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中遇到的问题,着手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医教协同改革的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种体系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在制度层面和运行机制面临诸多矛盾和冲突。两种培训体系在新的教学改革中如何衔接有效运行是目前各医学高校和临床教学基地共同面临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对两种体系衔接合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两种体系衔接合一的初步构架设想,并结合我校实际特点进行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医教协同"培养模式实现了我国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有效衔接,为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政策基础。在职医师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专业学位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在职临床医师教育层次的重要途径,其培养质量对医疗卫生水平,对人民生命质量安全有重大影响。本研究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针对同等学力申请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结合当前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在职临床医师申请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此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适应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确保在职医师申请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第三次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医学卫生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国内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临床医师在临床基本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终生学习意识等方面的能力存在缺陷。天津医科大学构建并实施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了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通过“基础与临床、临床与预防、医学与人文、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相互融合,培养“人文素养高、预防观念先、专业基础实、临床技能强”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初步解决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基础与临床脱节、临床与预防脱节、医学与人文脱节等问题;解决了医教协同背景下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问题,特别是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按照国家《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基本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生培养模式将是院校教育的重点和核心任务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医学生岗位胜任力教育的现状研究,客观分析岗位胜任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相关医学院校在医学生岗位胜任力教育中的成功经验,提出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通过在教育实践中实施医教协同发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环节的有机对接;制定和实施执业医师考试提升方案,促进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开展毕业生追踪调研等方法来有效提高医学教育水平,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服务提供良好的医学教育基础,最终实现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发生了变化,不仅需要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希望其能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以及创造性思维.对于临床医学来说,深化医学职业教育改革、落实医教协同改革制度成为了当前医学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临床医学作为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专业,其中不仅包含了大量专业医学知识,同时也对...  相似文献   

19.
“新医科”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学教育各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教育改革和创新,对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型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新医科”背景下课程体系的建设核心是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和创新。在基础课程融合和创新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教育,形成以“医科+X”的新的基础课程体系,同时建立新型整合医学课程,并探索新型理工课程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修的整合医学课程和辅修的“理、工、文、商”科课程的教学时程要相辅相成,同时完成医学院内部和校内不同院系间多方协同参与的教师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最终完成“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创新型和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在医教协同及疫情防控新形势下,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型博士现有的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后疫情时代人才培养要求。通过研究国家有关政策文件和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某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型博士培养现状,总结出临床医学专业型博士培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