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药物—体外培育牛黄对人冠状病毒肺炎疫毒袭肺证动物模型的药理作用特点。方法 按体质量等级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人冠状病毒229E感染组,寒湿组,人冠状病毒肺炎疫毒袭肺复合模型组,体外培育牛黄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寒湿环境诱导+人冠状病毒229E感染形成复合动物病证结合模型,在感染当天给予体外培育牛黄(0.128,0.064 g?kg-1),灌胃给药,连续3 d,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小鼠肺指数和肺指数抑制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肺组织病毒载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小鼠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含量,以及小鼠肺组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中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结果 体外培育牛黄高、低剂量组可明显改善模型小鼠的一般状态,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指数显著升高(P<0.01),小鼠肺组织核酸表达显著升高(P<0.01),小鼠血清中MTL含量显著增高,GAS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肺部组织细胞免疫因子TNF-α,IL-10和IL-6均显著增高(P<0.01),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及B细胞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体外培育牛黄高、低剂量组小鼠肺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小鼠肺组织核酸表达显著降低(P<0.01),MTL含量显著降低(P<0.01),小鼠肺组织中IL-6,IL-10,TNF-α,IFN-γ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体外培育牛黄高剂量组可显著升高CD4+ T细胞(P<0.05),体外培育牛黄可一定程度减轻模型小鼠肺组织炎性渗出,肺间质水肿及瘀血等病理表现。结论 体外培育牛黄对人冠状病毒感染致疫毒袭肺证小鼠复合模型的药理作用有明显的改善效用,可显著改善小鼠行为及排泄物状态、降低模型小鼠肺指数、提高肺指数抑制率、降低小鼠肺组织核酸表达、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调节免疫机能和抑制炎性因子释放等作用环节发挥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hACE2)转基因小鼠模型,进行BD-77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药效学研究,并初步探讨BD-77抗SARS-CoV-2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SARS-CoV-2奥密克戎(Omicron)和德尔塔(Delta)变异株感染VeroE6细胞模型并给予BD-77,观察BD-77体外抗病毒作用效果;通过试剂盒体外检测BD-77对SARS-CoV-2病毒(Delta/Omicron)刺突S蛋白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的影响;采用色谱法检测BD-77对新冠病毒S蛋白和N蛋白的结合作;hACE2转基因C57BL/6小鼠分为空白组、SARS-CoV-2感染组、BD-77给药37.5、75 mg·kg-1组,每组各8只,建立SARS-CoV-2感染hACE2转基因小鼠致肺炎模型,观察小鼠生存情况,检测小鼠肺组织病毒滴度并观察肺组织病变情况。结果 BD-77在体外对Omicron和Delta变异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26.3、653.0 mg·L-1;BD-77对SARS-CoV-2病毒的WT、Omicron和Delta变异株S蛋白与ACE2的结合无明显抑制作用;BD-77与新冠病毒S蛋白、N蛋白无结合作用;空白组小鼠无死亡,SARS-CoV-2感染小鼠死亡率为75%、小鼠肺组织中有大量病毒复制、且肺组织、间质有大面积炎症渗出;与模型组比较,BD-77给药37.5 mg·kg-1组和75 mg·kg-1组能够降低小鼠死亡率、明显降低小鼠肺组织中病毒滴度(P<0.05)并改善肺部病变情况。结论 BD-77显示出在体内外对SARS-CoV-2病毒的显著抑制效果。然而,其作用机制并非直接抑制病毒或干预病毒与宿主的结合过程。这一发现提示了对BD-77的作用机制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深入研究和阐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JAK1/STAT1)信号通路研究流感“肺脑传变”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探讨麻杏石甘汤(MXSGT)的干预作用。方法 SPF级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司他韦组、抗病毒颗粒组和MXSGT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常规饲养外,其余4组以A型流感病毒(IAV)滴鼻感染构建小鼠IAV肺炎模型,造模24 h后,各药物治疗组分别予以奥司他韦(21.63 mg·kg-1·d-1)、抗病毒颗粒(3.9 g·kg-1·d-1)、MXSGT(6.05 g·kg-1·d-1)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3、7 d。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脑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肺、脑组织中IAV核蛋白(NP)及JAK1、STAT1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脑组织中JAK1、STAT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脑组织中磷酸化(p)-STAT1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及大脑皮质出现明显病理变化;肺部IAV NP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肺组织和脑组织中JAK1、STA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P<0.01);肺组织和大脑皮质中p-STAT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P<0.01);血清中IL-1β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MXSGT组小鼠肺组织及大脑皮质病理损伤减轻;肺组织IAV NP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和脑组织中JAK1、STA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增加(P<0.01)。结论 JAK1/STAT1信号通路异常活化可能是流感“肺脑传变”的分子机制之一,MXSGT作为有效的抗流感病毒中药复方,可通过调控该通路介导的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缓解IAV肺部感染小鼠的脑组织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化湿败毒方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致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基于转录组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滴鼻感染建立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连续给药5 d,考察小鼠一般状况、肺指数、病毒载量、肺组织病理形态、生存时间、生存时间延长率等指标,明确化湿败毒方对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作用。采用转录组学技术检测模型组与正常组、化湿败毒方组与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化湿败毒方治疗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潜在核心靶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验证化湿败毒方对核心靶点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指数及肺组织内病毒载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湿败毒方高剂量组明显延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生存时间(P<0.05),明显降低小鼠肺指数值(P<0.05),降低肺组织病毒载量,化湿败毒方高、中、低剂量组可明显减轻小鼠肺组织炎症、瘀血、肿胀等病变(P<0.05,P<0.01)。肺组织转录组学分析显示,化湿败毒方干预后核心基因主要富集在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α(NFKBIA)、趋化因子配体(CCL)2、CCL7、CXC趋化因子配体2(CXCL2)为combined score值前5的节点基因;Real-time PCR验证显示,化湿败毒方能明显下调NF-κB信号通路关键基因TRAF6、NFKBIA及趋化因子CCL2、CCL7、CXCL2 mRNA表达(P<0.05,P<0.01)。结论 化湿败毒方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具有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关键节点TRAF6、NFKBIA表达,抑制趋化因子CCL2、CCL7、CXCL2的表达,减少炎症细胞的募集,降低病毒载量,发挥抗流感病毒肺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北豆根总生物碱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及其与Ⅰ型干扰素(IFN-Ⅰ)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北豆根总生物碱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和脑心肌炎病毒(EMCV)在细胞内复制的影响。构建H1N1病毒感染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空白组、H1N1模型组、北豆根总生物碱组(10、20、30 mg·kg-1)和奥司他韦组(40 mg·kg-1),研究北豆根总生物碱对感染小鼠的体质量和生存率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北豆根总生物碱对细胞中IFN-Ⅰ通路的激活作用,并在干扰素受体1(IFNAR1)敲除的A549细胞(IFNAR1-/--A549)检测北豆根总生物碱抗病毒感染作用与IFN-Ⅰ通路的关系。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病毒感染模型组中的病毒大量增殖(P<0.01);与模型组比较,北豆根总生物碱在体外显著抑制H1N1、VSV和EMCV的复制(P<0.01),在体内抑制H1N1病毒感染小鼠体质量降低,提升小鼠生存率(P<0.05)。此外,北豆根总生物碱激活IFN-Ⅰ通路并依赖该通路发挥抗病毒感染作用。结论 北豆根总生物碱通过激活IFN-Ⅰ通路发挥体内和体外的抗病毒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调节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内质网应激通路基因表达的心脏保护机制。方法 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术后第2天根据心电图筛选入组,随机分为模型组、稳心颗粒低剂量组、稳心颗粒高剂量组、美托洛尔组,另设平行操作不结扎的假手术组,药物治疗2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记录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脏血流动力学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脏病理改变;Masson染色检测心肌梗死边缘区胶原容积分数;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各组大鼠CX43、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肌醇需求激酶1(IRE1)、活化转录因子6(ATF6)、X盒结合蛋白1(XBP1)mRNA的相对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X43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上升(P<0.01),LVSP、+dp/dtmax、–dp/dtmax均显著降低(P<0.01),LVEDP显著增高(P<0.01),心肌组织病理性改变明显,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增加(P<0.01),CX4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P<0.01),IRE1 mRNA相对表达量增高(P<0.05),GRP78、ATF6、XBP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1),CX4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稳心颗粒及美托洛尔治疗2周后,给药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下降(P<0.05),LVSP增加(P<0.05),+dp/dtmax、–dp/dtmax显著增加(P<0.01),心肌组织病理性变化显著改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明显降低(P<0.01),CX43 mRNA表达量上调(P<0.05),GRP78、IRE1、ATF6、XBP1 mRNA表达量下调(P<0.05),CX4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稳心颗粒可调节心肌梗死大鼠CX43和内质网应激通路基因表达,进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卵巢切除结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观察淡豆豉异黄酮(ISSP)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并从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肝X受体α/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PPARγ/LXRα/ABCA1)信号通路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阿托伐他汀钙,3.03 mg·kg-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淡豆豉异黄酮,2.5、5、10 mg·kg-1),每组10只,以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同时喂食高脂饲料的方法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另取10只ApoE-/-小鼠,以手术切除卵巢旁脂肪同时喂食高脂饲料的方法作为假手术组,其中部分小鼠因术后感染死亡,最终确定每组为6只小鼠,术后1周开始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或等量生理盐水。12周后检测血清及肝脏组织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及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斑块形成及肝脏脂质沉积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PPARγ、LXRα、ABCA1、ABCG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LDL-C、TNF-α及IL-6含量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脏指数明显升高(P<0.05),肝脏脂肪空泡明显,脂质沉积显著,肝脏中TC、TG、NEFA含量显著增多(P<0.01);肝脏PPARγ、LXRα、ABCA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ABCG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和淡豆豉异黄酮中、高剂量组可使小鼠血清TC、TG、LDL-C、TNF-α和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1),肝脏脂肪空泡及脂质沉积显著减少,肝脏中TC、TG、NEFA含量明显增多(P<0.05,P<0.01);肝脏PPARγ、LXRα、ABCA1和ABCG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结论 淡豆豉异黄酮可能通过PPARγ/LXRα/ABCA1信号通路调节脂质代谢,减少血清炎症表达及肝脏脂质沉积从而改善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与流感病毒核蛋白(NP)相互作用的宿主因子,研究其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以及栀子环烯醚萜苷(IGE)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流感病毒NP相互作用的宿主因子;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对异质核糖核蛋白(HNRNPD)、氨基葡萄糖6磷酸脱氨酶1(GNPDA1)、Poly/rC结合因子1(PCBP1)、激活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蛋白1抑制因子(PIAS1)进行验证;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比较PIAS1和HNRNPD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并检测在转染核糖核蛋白体复合物(RNP)及PIAS1敲低的情况下,给予栀子环烯醚萜苷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达菲组和IGE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各组滴鼻感染甲型流感病毒FM1株建立病毒性肺炎模型。IGE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50、25、12.5 mg?kg-1 IGE灌胃,达菲组给予27.5 mg?kg-1达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连续4 d。实验结束后,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PIAS1、NP、磷酸化(p)-STAT3、STAT3、p-STAT1、STAT1的蛋白表达。结果 在酵母双杂交实验中,发现了16个流感病毒NP的潜在互作宿主靶点;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HNRNPD和PIAS1可以与流感病毒NP相互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中PIAS1敲低和过表达都可明显影响IAV RNP活性(P<0.05,P<0.01),HNRNPD对IAV RNP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E高、低剂量组均可使流感病毒复制减少(P<0.05),并可逆转PIAS1敲低导致的流感病毒复制增加(P<0.05,P<0.01)。IGE各剂量组不同程度地降低感染小鼠肺组织PIAS1、NP、p-STAT3、p-STAT1、STAT1的表达量(P<0.05,P<0.01)。结论 PIAS1和流感病毒NP相互作用,并能够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栀子环烯醚萜苷可能通过PIAS1/STAT1通路抑制IAV RNP的活性,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桦褐孔菌多糖(IOP)治疗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IOP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IOP高、低剂量组分别按20、10 mg·kg-1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磷酸地塞米松注射液30 mg·kg-1,连续给药21 d。构建LPS诱导的ALI小鼠模型,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血常规检测肺组织病理损伤及血细胞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16S rRNA测序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分别检测小鼠肠道菌群及血浆差异代谢物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IOP给药后明显改善ALI小鼠肺组织病变,其脾脏和胸腺指数明显升高(P<0.05,P<0.01),肺湿干重比明显下降(P<0.05,P<0.01),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P<0.01),中性粒细胞数显著下降(P<0.01),白细胞介素(IL)-6、IL-8、IL-1β、核转录因子B(NFB)、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增加(P<0.01)。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IOP能调节改善肠道微生物紊乱;UPLC-Q-TOF-MS结果表明,IOP治疗ALI小鼠可能涉及核苷酸糖代谢、组氨酸代谢、泛醌和其他萜类化合物-醌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等与线粒体、糖、氨基酸代谢相关的通路。结论 IOP改善ALI小鼠肺组织病变、降低炎症反应,可能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调节线粒体电子氧化呼吸链及糖、氨基酸代谢途径,影响相关菌群代谢产物和三羧酸循环代谢产物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当归芍药散(DSS)调控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改善SAMP8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认知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15只SAMR1小鼠为正常组,60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DSS高、中、低剂量组(57.6、28.8、14.4 g·kg-1·d-1),连续灌胃给药8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定位航行与空间探索能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法(IHC)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海马β淀粉样蛋白(Aβ)和磷酸化(p)-Tau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泛素(Ub)、泛素连接酶E3(E3)、26S蛋白酶体、泛素羧基端水解酶1(UCHL1)、UCHL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穿越平台象限次数和平台象限停留百分比减少(P<0.05);CA1区神经元明显减少、胞体聚缩;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和p-Tau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Aβ和p-Tau蛋白水平升高(P<0.05);Ub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E3、26S蛋白酶体、UCHL1、UCHL3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DSS高、中剂量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象限次数和停留百分比增加(P<0.05);DSS各剂量组CA1病理改变明显改善;各剂量组β-APP及中、低剂量组p-Tau阳性染色细胞数量减少(P<0.05);各剂量组Aβ及p-Tau蛋白水平下降(P<0.05);各剂量组 Ub mRNA表达降低(P<0.05),高、中剂量组26S、E3、UCHL3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中剂量组UCHL1 mRNA表达升高(P<0.05);各剂量组Ub蛋白表达降低,高、中剂量组26S、E3、UCHL1+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DSS可改善SAMP8小鼠认知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UPP途径中Ub及升高E3、26S、UCHL1、UCHL3的表达,减少Aβ和p-Tau异常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3.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4.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诊治不孕症5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意义和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09年1月入住我院的98名不孕症妇女,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经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粘连Ⅰ~Ⅲ级者,不孕时间要短于输卵管Ⅳ级的患者。腹腔镜组术后妊娠2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8例,异位妊娠5例;经腹术组术后妊娠13例,其中临床正常妊娠10例,异位妊娠3例。两组输卵管粘连Ⅰ~Ⅲ级的妊娠率均明显高于Ⅳ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诊治不孕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程永 《天津中医药》2012,29(6):552-555
[目的]探讨肩周炎的经筋病机实质与治疗方法。[方法]从《黄帝内经》原文及现代相关文献出发,分析经筋与肩关节的生理解剖联系、肩周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结果]生理上,肩关节与手六经之经筋和足少阳、足太阳经筋相联属;病理上,分为"瘀沫期"、"经筋拘急期"、"筋结病灶形成期",但三病理过程相互杂揉与绞结;治疗上,宜遵循"以痛为俞"、采用粗银质针温针治疗,是解除瘀、沫、筋结病灶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认真探讨中医生理、解剖学,有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入理解及拓展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8.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寻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取穴规律。方法:检索CNKI、VIP,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取穴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灸穴位共计72个,使用频次为1005次;所用腧穴归属为督脉、足少阳胆经、经外奇穴、足太阳膀胱经及足阳明胃经频次最多,其累积频率达82.29%;其中风池穴的频率为19.11%;夹脊穴的频率为17.13%;百会穴的频率为12.3%,三穴累积频率达64.28%。结论:针灸治疗本病,以疏通局部经络,调节阴阳气血,临床选取督脉、足少阳胆经、奇穴以及风池、夹脊、百会三穴治疗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