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严  杨鸿 《华夏医学》2003,16(4):543-543
1997年 3月至 2 0 0 2年 6月我科对 2 0例采用远期 T管、肠造瘘管患者在拔管前进行瘘道造影 ,以预防胆、肠瘘的发生 ,现将其临床应用价值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均选择年幼或高龄或合并有严重感染、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及使用过较大剂量激素的患者。全组 2 0例 ,男 9例 ,女 1 1例 ,年龄 2个月至 77岁。其中小肠造瘘 3例 ,十二指肠造瘘 2例 ,胆总管切开探查 ,取石 ,T管引流 1 5例。1 .2 方法本组病例在术后 4~ 6周拔管前行瘘道造影。在电视透视下夹扁 T管或造瘘管 ,用钝头细针沿管旁推注造影剂 ,电视观察造…  相似文献   

2.
胆道T管引流术后,早期蛔虫堵塞T管,如不及时处理,将发生胆汁外溢,引起严重的胆汁性腹膜炎,需再次手术引流,给病人造成二次手术的痛苦和精神负担。我院1987~1997年手术中,胆总管内有蛔虫的106例,1987~1994年的前75例,术后有34例蛔虫堵塞T管,用麻醉导管铁心拖出蛔虫,无1例发生胆汁外溢。1994年,为防止术后蛔虫再次进人胆道,堵塞T管,采用术中肠管内注氧法,手术31例,仅发生2例术后蛔虫堵塞T管,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7例,女69例,年龄24~60岁,胆道疾患病程5~40年不等,以腹痛、畏寒、发热、黄疸急诊入…  相似文献   

3.
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拔管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何时拔管以及拔管后并发胆漏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6月~2005年6月间施行的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317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17例中,T管留置14~90天,平均24.5天,14~20天132例,拔管后胆漏8例;21~28天151例,拔管后胆漏3例;28天以上34例,无1例发生胆漏。拔管后胆漏经保守治疗7例,再次手术4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胆总管探察T管引流术后4周拔管较为适宜。拔管后并发胆漏大多可行保守治疗,并发弥漫性腹膜炎则应再次手术重置T管引流。目前纤维内镜可应用于拔管后胆漏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道疾病T管拔出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T管拔出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诊治过程。结果 常规拔管14例,误拔2例;6例非手术治疗痊愈,其余10例手术治疗。结论 T管瘘道形成缺口或不完全,胆总管愈合不良,拔管损伤,T管裁剪不当,T管误拔,是拔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根据病人的腹部体征及全身情况,腹穿及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拔T管后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是胆总管探查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5月共发生拔T管后胆漏6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占同期胆总管探查总例数的4.6%,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26-72岁。6例均为胆道结石病人。合并低蛋白血症、黄疸1例,低蛋白血症,中度贫血1例,糖尿病1例。拔管时间:无合并症病人分别于术后2周、3周,4周拔管各1例,有合并症3例均于术后4周拔管。拔管前试夹管和T管造影均正常.所有病人均于拔管后数分钟开始出现腹痛,其中5例于拔管后6-36小时内再次手术探查引流,术中见窦道完全缺如4例,窦道壁形成不全1例,行腹腔引流和T管再置术,术后4周拔管,均痊愈。另1例病人非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人工推注与高压注射器注射CT增强致造影剂外渗的差异分析,指导医护人员预防造影剂外渗及对外渗后的处理,避免或减少外渗对患者带来的痛苦。方法对外周静脉人工推注或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各20000例致造影剂外渗的128例的推注过程、外溢程度进行分析。结果造影剂外溢128例中人工推注发生66例,均为轻度外溢;高压注射器推注发生62例,其中轻度外溢46例,中度外溢12例,重度外溢4例。结论使用高压注射器推注,由于人机分离,不能及时观察注射情况,造成造影剂中、重度外溢几率明显高于人工推注;用静脉套管针及双管高压注射器推注,能有效减少CT增强时造影剂外渗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付培德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6):698-699
目的探讨胆道疾病T管拔出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T管拔出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诊治过程。结果常规拔管14例,误拔2例;6例非手术治疗痊愈,其余10例手术治疗。结论T管瘘道形成缺口或不完全,胆总管愈合不良,拔管损伤,T管裁剪不当,T管误拔,是拔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根据病人的腹部体征及全身情况,腹穿及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秀艳  吴光龙  赵云会 《中外医疗》2012,31(16):147-147
目的讨论胆道疾病术后"T"管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分析总结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留置"T"管14~126d,术后"T"管堵塞5例,术后T管脱出2例,"T"管引流不畅造成十二指肠瘘1例,胆漏性腹膜炎1例,拔管后胆漏3例,上述患者再次手术后放置"T"管引流6~8周拔管后痊愈。结论胆道疾病术中"T"管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是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冯作忠  刘建  赵伟 《西部医学》2007,19(6):1062-1063
目的探讨拔除"T"形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T管拔出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诊治过程。结果23例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病人中,经非手术治疗治愈3例(13.0%),手术治疗20例(87.0%),无1例死亡。结论T型管瘘道形成缺口或不完全、胆总管愈合缺陷、拔管损伤、T型管裁剪不当、误拔T型管等,是拔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根据病人的腹部体征及全身情况,腹穿及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胆总管探查及T管引流术是肝胆外科常见手术方式。术后拔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的情况,近年来屡见报道[‘-’]。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8年2月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768例,发生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7例,经及时治疗后均痊愈出院。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2岁;其中胆道结石5例,胆道蛔虫2例。5例术前伴梗阻性黄疽(总胆红素为855~225.spmml/L),低蛋白血症2例。无肝硬化、腹水、糖尿病等合并症。拔管时间为16-28天。拔管前均常规夹管及T管造影,无异常。但拔管2~3天后出现腹痛、高热。及腹膜炎体征。7…  相似文献   

11.
1994年6月~1999年6月,我院共行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92例,其中5例拔除“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发生率约5.4%,均行再次手术治愈。我们对“T”管拔除后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和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病例资料见表1,病例序号按住院时间先后排列。5例患者均行胆管切开探查 “T”管引流术,术后诊断均为胆石症。本组患者术前均无合并症,“T”管材料均为橡胶。表1 5例“T”管拔除后胆汁性腹膜炎病例资料病例序号性别年龄/岁术后拔管时间/天术中吸出胆汁量/ml手术方式1女5117450胆总管修补 腹腔引流术2男4522650窦道缝闭 腹…  相似文献   

12.
胆总管引流T管拔除后胆瘘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胆总管引流术后T管拔除后胆瘘8例,对其术前诊断、术后情况及胆瘘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8例中3例手术,5例保守治疗,均治愈。对拔管前有窦道形成不全可能的应推迟拔管,拔管后胆瘘可经保守治疗而治愈,视病情进展必要时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13.
陈才华 《四川医学》2001,22(11):999-1000
我院 1992年 7月至 1998年 7月共行各种肝胆手术 62 5例 ,发生术后胆瘘 7例 (不包括术中发现胆道损伤及时作了肝胆管修补 ,引流及重建者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例中 ,男 2例 ,女 5例 ,年龄 2 5~ 67岁 ,平均 36岁。胆瘘发生在胆囊切除术 3例 ,胆总管探查 ,T管引流术 2例 ,严重肝外伤术后 2例 ,无1例死亡。胆瘘时间 :最短为术后 2小时 ,最长为 14天。1.2 治疗 :本组 7例胆瘘中 ,非手术治疗 2例 ,再次手术 5例。再次手术病例中 ,2例为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损伤 ,均在 2 4小时内行了胆总管修补 ,T管引流 ,术后2 0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置T管引流,术后胆漏二次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本组两倒病人均为结石性胆囊炎并胆总管结石,行手术T管引流后,拔出T管,即出现急性腹膜炎体症,二次手术。结果:2例病人二次手术均为T管漏道,未完全形成而致胆汁内漏,致急性腹膜炎,均给予再次置管引流,术后恢复。结论:对T管拔除术后胆漏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并做好术前、术中、术后预防胆漏的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15.
T管拔除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是严重的并发症 ,国内报道其发生率为 1% [1 ] 。我院 1985~ 1997年共行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各种胆管疾病 5 18例 ,拔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 7例 ,发生率为 1.35 % ,7例均为胆石症 ,4例并发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AOSC)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7例 ,一般资料见表 1表 1  7例拔 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患者资料编号性别年龄术后诊断术后情况 T管材料拔管天数 ( d)胆瘘部位处理1女 38胆石症良好硅胶 15窦道与腹壁交界处手术2女 5 5胆石症并发 AOSC 低蛋白硅胶 16窦道与腹壁交界处手术3女 6 6胆石…  相似文献   

16.
拔T管后胆漏、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拔T管后胆漏、腹膜炎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因拔T管所致胆漏、腹膜炎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因窦道穿孔胆漏较小重新置管引流;3例因窦道断裂或窦道形成不完全,用胆道镜寻见胆管壁上的漏口进入胆管,在导丝引导下重新置管引流;1例单纯行腹腔引流术;1例行腹腔引流加内镜鼻胆管引流;1例再次行手术引流治疗。结果: 13例试夹管后拔管均成功,治愈出院。结论: 拔T管后致胆漏、腹膜炎与多种因素有关,根据胆漏、腹膜炎的情况决定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1987年元月~1990年12月共施胆道手术627例中,行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外引流86例,其中因T管所致并发症14例,报道如下:1 T管脱出胆总管2例。术中应注意T管位置,不可过低以避免压迫肠管形成胆总管十二指肠内瘘导致T管滑向肠内。术后T管应稳妥固定;如患者搬动或更换衣裤、敷料,应保护T管;若T管未完全从腹腔脱出,造影证实仍在胆总管周围,可继续留置,密切观察;若T管已移位或完全脱出,且有腹膜炎症状时应考虑手术重置T管;若手术72h后脱出,也可从原引流口再置橡皮管或导尿管引流胆汁,待瘘道牢靠时拔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释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采用电视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在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基础上,经胆道管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或取石3例,经胆总管切开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或取石9例。术毕夹闭胆囊管,对切开胆总管者放置T管引流。结果:本组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阳性探查9例。阴性探查3例。6例术后3周经T管造影通畅后拔管,3例术后3周造影示胆道残余结石,则通过纤雏胆道镜取石拔管。术后无死亡、无大出血、胆瘘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的优点,为胆道结石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内镜治疗手术后胆管残留结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处理手术后胆管残留结石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内镜治疗手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的病例资料。结果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残留结石20例,胆道探查术后T管瘘道已愈合的胆管残留结石23例,均经内窥镜Odd i括约肌切开(EST)后取石治愈;经T管瘘道取石162例(其中118例配合使用液电碎石),结果155例取尽肝内外胆管结石,7例肝内胆管残留结石。结论内镜治疗是目前清除手术后胆管残留结石简便有效的方法。对于无T管瘘道的手术后胆管残留结石首选十二指肠镜治疗;带T管瘘道的手术后胆管残留结石首选纤维胆道镜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胆道术后T管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介绍护理T管的体会和经验,根据T管引流患者置管期间及拔管前后的病理生理特点,提出各阶段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1999年5月至2003年5月期间80例T管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生分析研究。结果:临床治疗8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其中1例发生提前拔管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对T管引流患者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