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 17(IL 17)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移植肾排斥反应、类风湿关节炎等存在表达和分泌异常 ,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中 ,其表达及分泌是否异常 ,尚不清楚[1] 。我们通过测定SLE患者血浆 ,无刺激或加不同刺激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上清液IL 17蛋白水平和其PBMC内IL 17mRNA水平的表达量 ,了解SLE患者PBMC表达、分泌IL 17有无异常及其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 :30例患者 ,全部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 1982年SLE诊断标准。入院前均未使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 ,…  相似文献   

2.
3.
细胞因子对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粘附相关蛋白表达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α-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对冠心病单核细胞粘附相关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白细胞分化抗原CD11b、CD44和体外连接蛋白Vn在单个核细胞表面的分布,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并用统计学析因分析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多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CD11b、CD44和Vn阳性区域为粉红至桃红色,多呈环状、半月状、帽状、斑片状及颗粒状,三种抗原在细胞表面的分布不同。图像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作用后CD11b、CD44和Vn的表达增加,其中冠心病患者较对照组增加更加明显(P<0.001),α-干扰素的作用不明显。以上提示,冠心病时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对粘附相关蛋白表达的上调作用明显增强,表明冠心病人粘附蛋白表达对某些细胞因子的敏感性升高,细胞因子可通过调节单核细胞表面粘附相关蛋白的表达,而影响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进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含量严玉兰,吴广利,张树林,陈太平,赵英仁,李义方不同临床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血清sIL-2R水平与肝损害程度明显相关。但对不同临床类型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5(1L—15)对脐血单个核细胞(CBMNC)和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分别检测静止的CBMNC和PBMNC对K562和HL—60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经不同浓度的IL—15及不同效靶比条件下激活的CBMNC和PBMNC抗瘤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FN—r及TNF—a水平,采用APAAP检测CD56、CD16表面抗原。结果:①静止CBMNC抗肿瘤活性显著低于PBMNC,经IL—15活化后,脐血NK活性显著增强,可达成人水平,脐血LAK活性显著高于成人血LAK活性。②活化后培养上清中的IFN—r及TNF—a水平均显著增强,但脐血培养上清中两种细胞因子的水平仍低于成人血。③活化前后脐血NK细胞CD56表达显著增强。结论:IL—15能显著提高CBMNC的抗肿瘤活性,为今后优选IL—15活化脐血进行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1.资料与方法:(1)病例为我科2000年2-8月收治的51例门诊及住院慢性HBV感染者,男42例,女9例,平均(35±8)岁。诊断按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排除HCV、HDV、HIV感染。(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总RNA提取及IL—12 P40 mRNA基因扩增:常规分离PBMC按RNA提取试剂盒(Promega公司)操作说明提取PBMC中总RNA;一步法RT-PCR(试剂盒购于Quiagen公司)进行IL-12 P40和β肌动蛋白(β-actin)基因扩增,引物序列为IL-…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rnoniae,Mp)主要引起人非典型肺炎及支气管炎。其侵入呼吸道后,借助粘附细胞器(attachment organelle)牢固地粘附于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上,使得肺炎支原体能够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定植,并由此感染宿主。因此肺炎支原体的粘附作用是致病的关键。肺炎支原体的细胞形态是不对称的,一端的细胞膜向外伸延形成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活动期及缓解期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白细胞介素 (IL) 18诱生的研究 ,以探讨IL 18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科住院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33例 ,并对其中 30例进行动态观察。我科门诊HBsAg阳性无症状携带者 15例。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并排除合并其他型病毒性肝炎。 33例慢性肝炎患者均有肝组织病理诊断 ,肝组织炎症程度分为 4级 ,标准同上。以 10例健康献血员为正常对照。2 .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 17(IL - 17)在狼疮性肾炎患者 (LN)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表达和分泌及其与LN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LN活动期患者血浆及PBMC体外自发培养或刺激培养的上清液中IL - 17蛋白水平 ,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PBMC表达IL - 17的水平 ;用逆转录 -聚合酶联反应 (RT -PCR)法测定LN活动期患者PBMC体外自发培养和刺激培养后的IL - 17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LN活动期患者血浆检测不出IL - 17(<5ng/L) ;PBMC自发培养和PHA刺激培养下 ,LN活动期、LN静止期和正常对照 ,三组均检测不出IL - 17;而PBMC在CD3mAb +CD2 8mAb和PMA +ionomycin刺激培养下 ,较自发培养和PHA刺激培养 ,上述 3组IL - 17水平均明显升高 (P <0 .0 1) ,LN活动期PBMC表达、分泌IL - 17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 (SLEDAI)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LN活动期患者PBMC表达、分泌IL -17水平存在明显异常 ,并能反映LN疾病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0(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离15例CHB病人及6名正常人血清及PBMC。PBMC体外单独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或重组HBcAg(rHBcAg)共培养48小时后。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及PBMC培养上清液IL-H10水平。结果 CHB病人血清IL-10水平为(123.  相似文献   

11.
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E-选择素与冠心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冠心病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疾病,炎症反应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细胞黏附分子,如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E-选择素等,它们介导内皮细胞与白细胞、血小板间的起始黏附,促进血液循环中白细胞、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引起炎症反应、血栓形成等,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水平与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并评估其对冠心病患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因胸痛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0例,据其不同临床表现、冠状动脉病变的Gensini积分、病变血管支数进行相应分组,采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表达水平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RAGE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476,P=0.01);多支病变组和两支病变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表达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多支病变组RAGE水平高于两支病变组(P<0.05);根据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分为三组,三组间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水平逐渐升高,且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376,P=0.007);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高水平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水平是冠心痛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80,P=0.02).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且随着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的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有预测价值.外周血单核细胞RAGE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相关,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高水平外周血单核细胞RAGE的表达是冠心痛患者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影响女性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冠心病的发病因素较多,本文重点讨论影响女性冠心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cause is multifactori- al.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do not have traditional risk factors. Therefore, scientific attention has recently focused on investigating hypothetical additional risk factors and on achiev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is . Infectious diseases may play a role in these cases , or they may intensity the effect of other risk…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Researching the features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 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20 healthy subjects (control group), 53 CHD patients without (Group A) and 24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Group B) .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was administered to all subjects. Venous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during fasting and at 30, 60, 120 and 180 min after the glucose load (100g). All samples were assayed for glucose, insulin and C - peptide. Results The glucose, insulin, and C - peptide curves were at a hierarchy of Group B > Group A > the control group. Insulin - sensitivity - index was at an inverse hierarchy (-4. 31±0.55, -4. 05±0.47, - 3. 82±0. 42, respectively) . The ratio of the area under the C - peptide to the insulin was at a hierarchy of control group (3. 84±0. 81)> Group A (2. 84±0. 93)> Group B (2.26±0. 67), P < 0. 01) . As to insulin and C - peptide releasing types, most subjects of the control group had common type, while the predominant response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白细胞变形能力、粘附功能和细胞粘附分子与冠心病的关系,检测了188例冠心病患者和68例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滤过指数、粘附率、白细胞CD18表达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浓度变化。结果发现,冠心病病人白细胞滤过指数、粘附率、白细胞CD18表达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浓度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各指标增高较不稳定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塞更明显(P<0.001)、冠心病病人白细胞滤过指数、粘附率与白细胞CD18表达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浓渡呈正相关(r=0.679~0.764,P<0.001),白细胞滤过指数与粘附率呈正相关(r=0.663,P<0.001)。提示白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粘附功能和CD18表达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浓度增高,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且与病情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冠心病中有无胰岛素抵抗性/高胰岛素血症及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本文检测了32例非肥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的单纯冠心病患者在服糖前后的血浆胰岛素、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浓度。结果表明,冠心病组病人存在餐后高胰岛素血症,血脂升高,这提示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性可能是非糖尿病者发生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3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抗人T、B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清IgG、IgA、IgM、C_3及Fn含量,并与28例老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老年冠心病患者CD~(1/3)、CD~(1/4)、CD~(1/8)细胞均比对照组减少;而CD~(1/4)/CD~(1/8)比值增高,CD~(1/20)、SmIgG~ 阳性细胞增多。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IgG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gA、IgM无差异;补体C_3高于对照组,Fn则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提示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免疫异常。免疫也与衰老、冠心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本文还讨论了免疫损伤对冠心病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白细胞膜黏附分子CD11b/CD18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黏附分子CD11b/CD1s的表达.方法对6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采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与20例正常者(正常组)比较检测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黏附分子CD11b/CD18的表达.结果冠心病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黏附分子CD11b/CD18表达较正常组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环磷酸腺苷葡胺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干预后,其表达显著增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黏附分子CD1tb/CD18表达明显增加,其增加程度与心肌缺血的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