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寒论》将心悸的诊治纳入六经病的整体辨治当中,文章根据六经的生理特点、六经与心脏的联系、他脏与心脏的联系,从六经角度深入探讨心悸的成因及治疗。太阳心悸多因太阳病误汗、误下等原因导致,治当扶养正气、阴阳双补、补气养血、温阳散水;阳明心悸多因阳明病津气耗伤、阴不敛阳、心神被扰所致,治当清邪热、益气阴;少阳心悸多因少阳枢机不利,治当和解少阳;太阴心悸多为伤寒里虚、中焦虚寒、心脾不足、心无所主所致,治当温中补虚、调和气血;少阴心悸多责之阳虚水盛,治当温阳利水;厥阴水厥所致之心悸,治当温化水饮。从六经角度深入探讨心悸的成因及治疗,可为经方治疗心悸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严吉峰 《环球中医药》2012,5(3):216-217
孙兰军教授在临床治疗心悸时一直贯穿着同病异治的思想。阴火心悸以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痰火心悸以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气虚心悸以炙甘草汤加减治疗;阳虚心悸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治疗上辨证论治为本,在临床治疗心悸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玉波 《河南中医》2009,29(11):1084-1085
心悸是指自觉心中悸动,心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症状。每因情绪激动或劳累而诱发,并常与失眠、健忘等症状常见。本病既有器质性病变,也有功能性病变。心悸治疗多方药,仲景遗训效可靠;痰浊瘀血致心悸,虚实转化须把握;心悸原因系多端,器质功能须明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悸证素的分布、组合规律。方法:采用临床调研与中医计量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对多个地区1126例心悸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研究。结果:心悸主要以气虚证素的病理症状体征分布最多;心悸的病位证素主要有心、脾、肾、肝、肺;病性证素主要有气虚、阳虚、血虚、阴虚、血瘀、火热、痰、水饮。结论:心悸的病性虚实错杂、病位涉及多个脏腑,临床辨证多证素组合为主。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在紧抓心悸病机的基础上,综合各家对心悸的不同论治,着重从肝、脾、风、气郁及热毒角度浅析心悸的论治;旨于在心悸的临床诊疗中,从不同角度综合考虑,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运用温胆汤治疗多种病症,每多见效,兹举案例3则。1心悸李某,女,52岁,2007-05-03日就诊。阵发性心悸3年,常因劳累,情绪刺激诱发,曾做心电图示:频发室早,T波下降。一周前与人生气后心悸加重,曾口服西药及静点生脉注射液未见明显好转,既往冠心病史.现症:心悸、胸闷、气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心悸的历史沿革,梳理了对心悸认识的进展,提出心悸一病与脾胃密切相关。总结了雷瑗琳主任医师运用心胃同治法治疗心悸的经验,老师认为气血亏虚,心脉失养;痰热阻络,心脉不通;痰湿不化,水饮凌心;气机不畅,心脉不通是心悸的主要病因病机,补益中焦,益气养血;顾护脾胃,清热化痰;温阳化饮,利水定悸;疏肝和胃,行气通络是心胃同治的基本治则。分析了雷主任治疗阳虚水泛型心悸的典型医案。对老师运用心胃同治理论治疗心律失常进行总结,为同行治疗"心悸"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心悸作为心系病证中的常见疾病,易由情志因素引起,可常伴随情志类病变,中医学将此种心悸归为郁证性心悸[1]。程丑夫教授善用经方和验方治疗各种内科杂病和疑难疾病,在治疗心悸方面经验丰富,并自拟解郁定志丸疏肝解郁治疗郁证性心悸,临床疗效显著,现择其验案1则介绍如下。朱某,男,55岁,2017年9月29日初诊。患者诉20d前开始反复发作心悸,伴双上肢颤抖,情绪激动、紧张时发作,发作时有恐惧感,持续数分钟,服复方丹参滴丸后缓解,无明显胸闷、胸痛,无汗出、乏力、昏厥、头晕痛等症,纳寐可,  相似文献   

9.
方和谦教授在临床对于心悸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心悸的病机或虚或实,或虚实夹杂;同时认为心悸只是一个临床症状,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现心悸,如西医的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甲亢、贫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等.所以心悸虽然病位在心,实际上与其他相关脏腑功能失调有着密切关系,故在治疗上,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晓冬  修英 《光明中医》2021,36(1):140-142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心悸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4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内一科的80例老年心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临床传统的方法治疗;试验组40例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结合情志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胸闷、胸痛、心悸、气短、自汗、神疲乏力、畏寒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悸患者来说,耳穴压豆结合情志护理对其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降低患者心悸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从心悸的治疗方药、引起心悸的中医情志性病因病机、现代医学功能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学与精神心理学机制、因郁致病与因病致郁的郁证形态及临床识别等多个视角和维度,论证郁证性心悸的客观存在及其临床特征。将心悸分为郁证性心悸和非郁证性心悸两类,前者主要涉及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心阴亏虚证、心阳不振证、肝肾阴虚证,以及部分痰浊阻滞证和心血瘀阻证;后者主要涉及水饮凌心证、邪毒犯心证,以及痰浊阻滞证和心血瘀阻证。区分出郁证性心悸的证治,不仅是为了中医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为了当今临床更好地实施“精准医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正>难治性心衰属中医"心悸"、"水肿"、"痰饮"范畴。多年来,笔者用滋阴法治疗难治性心衰取得很好疗效,体会如下。难治性心衰是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悸、劳累后加  相似文献   

13.
炙甘草汤古今运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海浩 《天津中医药》2010,27(3):223-225
收集炙甘草汤古代病案101例和现代验案3175例,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古今应用在主要症状方面均为心悸、脉结代,但古今应用上有所不同,古代是侧重阴虚内热,以外感温热病为主;以心悸、发热、口渴咽燥、肉筋惕、神昏、烦躁、咳嗽、舌红绛干燥少津、脉结代细数为主要症状;现代是重在气阴两虚,辨证以心悸病、胸痹为主;以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头晕目眩、气短、神疲乏力、失眠多梦、烦躁,舌质淡白或淡红、脉结代细为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4.
心悸 心悸俗称“心跳”,又谓“心慌”,是指人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自觉症状。惊悸、怔忡皆心悸进一步之区分。惊悸多由惊恐等外因而悸发,时作时止,病情较轻;怔忡不因惊恐而作,多由于极度劳心而产生,心中动摇不宁,发无休止,病情较重。心悸的病因不外是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脾亏损、心火亢盛、风寒痰湿水饮凌心、心血瘀阻、心阳不振;种种病因皆令心神不安,神不守舍,神摇而悸动。  相似文献   

15.
答:“心律紊乱”属于祖国医学的“心悸”、“脉结代”范围,是病人自觉心跳异常、心动不安的一种证候。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憋气,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心悸之脉变化较大,有快有慢及快慢不调之异。脉细数者为心阴不足之征;脉来迟而慢者,多由心肾阳虚,无力鼓动心脉所致;其脉快而不均匀者,为气血两亏,阴阳俱虚证候;无论心悸爆发或经久不愈,出现汗出、肢厥、  相似文献   

16.
盛京 《四川中医》1993,11(12):23-24
心悸为心系疾患的重要病证,对其发病机理,多责之阳气不足,阴血亏损,而心失所养;或痰瘀阻滞,心脉不畅。论治常着眼于虚、痰、瘀。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日渐增多,特别是当其合并早搏等心律失常时,心悸常为其重要的主症,论治的中心。其心悸的始动因素是外感邪毒侵心,邪毒留连不解常致其心悸顽固难已。此类心悸在病因、病机及治疗上都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在急性期,有别于其它病因所致之心悸。  相似文献   

17.
按祖国医学对心悸病认识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初步阶段(先秦两汉时期)、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宋金元时期)、完善和成熟阶段(明清时期),对记载心悸病证的主要医学著作进行查阅,对涉及心悸病病名及症状内容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认为先秦两汉时期,医书中有关心悸内容的记载是后世医家得以继续研讨的理论基础。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宋金元时期,心悸病病名及症状内容得以极大丰富,称谓繁多、概念混杂是这一时期的特点。"惊悸"已成为当时相对固定的心悸病病名;但同时,医家们也认识到"惊悸"与"心忪"、"怔忡"、"忪悸"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明清时期,医家们在前人对心悸病认识的基础上,对心悸病病名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辨析,最终将心悸病分为"惊悸"、"怔忡"两部分,现代中医将其统称为"心悸"。随着祖国医学对心悸病证认识的不断发展与积累,心悸病病名趋于统一、概念逐渐明确、症状描述趋于规范。  相似文献   

18.
<正>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除心律失常外,精神紧张、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室肥大、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低血糖以及心脏神经症等疾病均可以导致心悸的发生,临床上主要以伴随症状以及借助辅助检查手段来做鉴别诊断~([1])。心悸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临床常以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目标,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临床中  相似文献   

19.
心悸是指心中悸动、惕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黄帝内经》虽未明确提及心悸病名,但已认识到宗气外泄及感受邪气是其病因病机。至汉代,张机(字仲景)提出心悸病名,并于《伤寒论》中记载数十条关于心悸病证的条文。张机从病因病机、诊断鉴别及遣方用药等方面论治心悸,对心悸的认识较为完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斟酌《伤寒论》原文,不难发现张机立论心悸不过三者,或虚或饮或为误治。其因于“虚”者,立足于心之生理特点,“心主血”且“为阳脏而主通明”,心悸或由发汗不当、损伤阳气,或为心脾不足、气血亏虚,阳气与阴血的匮乏必然使得心无所主则见悸动不安;因于“饮”者,或为脾肾阳虚、水饮上犯,或为少阳受邪、三焦气化不利,邪气内舍于心,扰动心神,故使心悸而发;另有因于“误治”,或吐或下,易至津液耗伤,徒伤正气,而使邪气内陷,心神不守,悸动不安。据其病机的不同,张机组建桂枝甘草汤、真武汤、小建中汤、炙甘草汤、茯苓甘草汤等宁心止悸方药,探其遣方用药规律亦有迹可循,一者桂枝甘草汤为温阳止悸基本架构;二者善用茯苓利水止悸。其组方不外乎从虚实两端立论,虚则补之,实则泄之,方药所用极简,对后世心悸的治疗极具阐发意义。故文章...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心脏疾病中,心悸怔忡与心律失常常同时并见。心悸与怔忡,少有区别。悸则心中微动,如恐若惊;怔忡则心胸动筑,莫知其来,忽尔宁寂,莫知其去,甚则头目眩晕,神气若浮,实即悸的偏重者。心悸与怔忡二证,在临床上和心律失常(Arrhythmia)常相伴而发生于心脏病患者。有些心悸心律失常如轻度窦性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