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预防作用及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以40例未注射Tα1的COPD患者(对照组)进行同期对照,观察40例COPD患者(治疗组)在应用Tα1(1.6mg/次,皮下注射,2次/周,每年秋季各2个月)治疗后1年内发生急性加重的情况,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Tα1治疗前,外周血CD3、CD4及CD4/CD8下降,CD8升高,经Tα1治疗1年后,外周血CD3、CD4及CD4/CD8回升,CD8下降,而且急性加重的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胸腺肽α1可改善COP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少其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对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预防作用。方法观察治疗组30例患者在应用胸腺肽-α1,治疗后1年内发生HAP的次数,以及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胸腺肽-α1。治疗前,外周血CD3^+、CD4^+’及CD4^+/CD8^+下降,CD8^+升高,经胸腺肽-α1。治疗1年后外周血CD3^+、CD4^+及CD4^+’/CD8^+回升、而CD8^+下降,而且HAP的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胸腺肽-α1,可改善老年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少H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细胞免疫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慢性肺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胸腺肽α1组)2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2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3个月前后外周血CD4 、CD8 以及CD4 /CD8 比值的变化;观察12个月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应用胸腺肽α13个月后,外周血CD4 以及CD4 /CD8 比值均显著升高,12个月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3个月后CD4 、CD8 以及CD4 /CD8 比值无明显变化,且12个月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治疗组明显增多。结论胸腺肽α1能够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并减少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腺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对COPD急性发作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40mg,肌内注射,每3天1次,连续3个月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32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应用胸腺肽治疗6个月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在1年内急性发作的发生次数。结果:治疗组用胸腺肽治疗前,外周血CD4及CD4/CD8下降,CD8升高,经胸腺肽治疗6个月后,外周血CD4及CD4/CD8回升,而CD8下降,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治疗组患者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胸腺肽可改善COP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少COPD急性发作的次数。  相似文献   

5.
胸腺肽对老年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锋  段小嬿  陈英 《广西医学》2010,32(3):283-284
目的探讨胸腺肽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08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滴胸腺肽60mg,1次/d,2周为1疗程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并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补体C3、C4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显著升高,CD3^+、CD4^+、CD4^+/CD8^+细胞数高于治疗前并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补体C3明显升高(P〈0.05)。结论胸腺肽辅助治疗能提高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ACE术后应用免疫调节剂胸腺肽α1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36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胸腺肽α1治疗组(17例)和肝癌对照组(19例),另选择同期12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T细胞亚群变化及AFP、ALT、总胆红素、淋巴细胞总数等指标。结果:行TACE治疗后l、7d,肝癌对照组患者体内CD3+T、CD4+T、CD8+T、CD4+/CD8+比值与TACE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肽α1治疗组在TACE术后应用胸腺肽α1治疗7d后,CD4+T、CD4+/CD8+、淋巴细胞的比值明显增加,与治疗前及肝癌对照组术后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术后应用胸腺肽α1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7.
刘凌云  孟洁  何沙  吕一  卢永刚 《海南医学》2013,24(24):3605-3607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胸腺肽α1和康艾注射液对肝细胞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科住院的肝细胞癌行TACE治疗患者51例,分为A、B两组,A组26例术后第1天开始联合使用胸腺肽α1及康艾注射液进行一个疗程治疗,B组25例除不使用胸腺肽α1外,其他治疗同A组,C组42例为健康体检者。分别在TACE术后第一天胸腺肽α1及康艾注射液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结果肝细胞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较正常人显著降低,A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CD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B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联合使用胸腺肽α1与康艾注射液可提高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斯奇康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免疫调节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年龄在50岁以上,过去一年至有三次以上的下呼吸道感染的COPD急性加重患64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抗生素+斯奇康)。斯奇康1mg肌肉注射隔日一次,三周为一疗程,连续二个疗程。对照组(单用抗生素组)。用药前、后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随访治疗后6个月内呼吸道感染的急性发作情况。结果:用药前后两组患IgG,IgA,IgM水平无变化,对照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未见改变,治疗组CD3^ 和CD4^ 细胞百分率升高,CD8^ 下降,CD4^ /CD8^ 细胞比值转为正常,与治疗前相比统计学有显差异(P<0.01)。疗程结束后1-6月内呼吸道感染次数与感染持续时间明显减少,结论:斯奇康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减少和减轻COPD患下呼吸道感染的发作频率,缩短感染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9.
陈丽  贾晓民  邵青 《中国厂矿医学》2013,(11):1172-1173
目的探讨运用百令胶囊治疗对煤尘肺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6个月住院的煤工尘肺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尘肺的不同分期分为3组,分别测定其服用百令胶囊前和服用6个月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变化,结合诊疗期间患者再感染发生率,评价百令胶囊对煤尘肺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1)3组尘肺患者服用百令胶囊后,外周血CD。’升高、CD。’下降、CD4+/CD8+比值明显增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3组尘肺患者用药后,呼吸道再感染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百令胶囊可改善尘肺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再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20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稳定后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临床观察,治疗组给予胸腺肽α1 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2个月。观察1年,每2周随访一次,并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及1年时检查患者血清CD3、CD4、CD8和IgA、IgG、IgM水平及肺功能。结果在治疗后1年内,治疗组患者再次发生急性加重的间隔时间为(110±48)d,比对照组的(92±47)d明显延长(P〈0.05);发生急性加重的次数为(2.4±1.1)次,比对照组的(3.1±0.9)次明显减少(P〈0.05);发作时间为(26±13)d,比对照组的(34±11)d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CD4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胸腺肽α1通过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可有效地预防COPD的急性加重。  相似文献   

11.
胸腺肽α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必要的解痉和祛痰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胸腺肽α11.6mg皮下注射,隔日1次,共注射10次;二组患者均观察6个月,每2周经门诊随访1次,进行临床情况评价,并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检查患者肺功能、血清IgA、IgG、IgM、CD3、CD4和CD8水平。结果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发生急性加重人数和急性加重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血CD4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胸腺肽α1通过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可有效地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及胸腺肽α1治疗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46例CH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应用胸腺肽α11.6 mg/次,2次/周,皮下注射,持续6个月;同时肌肉注射干扰素300万U,隔日1次;口服利巴韦林0.4 g/次,2次/d。对照组20例,仅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用量、用法及疗程与治疗组相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CD8+T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及胸腺肽α1治疗CHC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随着抗病毒、免疫调节的治疗,CD4+、CD8+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体部伽马刀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体部伽马刀治疗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及CD46+/CD8^+比值和NK细胞的水平;采用免疫粘附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花环(TE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并对比治疗前后各指标。结果治疗后1个月,CD3^+、CD4^+、CD8^+、CD4^+/CD8^+、NK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1个月TER、RBC—C3bRR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而RBC—ICR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较少。结论体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的,同时能增强患者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马来酸氯苯那敏和香丹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19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97例和对照组95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吸氧、祛痰、止咳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氯苯那敏和香丹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睡眠时间、呼吸频率、烦躁情况、心率、全血黏度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睡眠时间延长、呼吸频率变慢、烦躁情况减轻、心率减慢、全血黏度下降,住院时间缩短,且治疗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氯苯那敏和香丹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改善睡眠、减轻呼吸困难、患者安静舒适、改善血液循环等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调节剂培菲康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辅助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将病人分为2组,分别给予培菲康、安慰荆治疗,疗程6个月,于治疗前后观察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CD3、CD4、CD8各项免疫指标的改变。结果:经治疗,培菲康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由25.0%下降到4.1%,对照组仅由22.7%下降到18.2%,两组具有可比性。培菲康组免疫球蛋白IgA数值有所下降,IgG、IgM、G数值有所升高,与用药前比较IgG及G明显升高(P〈0.05);培菲康组CD4/CD8之值明显升高(P〈0.05),CD4无显著变化(P〉0.05),CD8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用药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CD4、CD8、CD4/CD8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6)。结论:肠道菌群调节剂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免疫调节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可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ETH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黎明  王洪清 《实用全科医学》2005,3(6):515-515,517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方法 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及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取患者50人,正常人对照20人。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较,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及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降低,CD8^+明显增高(均P〈0.01)。随病情的好转,CD3^+,CD4^+,CD8^+,CD4^+/CD8^+及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逐渐趋于正常。结论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与其发病主要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胸腺肽仅一对COP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外加用胸腺肽Ⅸ1,每周2次,共4周。结果治疗组通过胸腺肽d1治疗后,CD4^+及CD4^+/CD8^+均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PaO2、FEVI%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aCO2治疗后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胸腺肽能够增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细胞免疫能力,能降低其急性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18.
应用直接玫瑰花环试验对30例肺癌病人手术前及术后10d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术前CD_3 ̄+,CD_4 ̄+细胞百分值及CD_4 ̄+/CD_8 ̄+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均<0.01)。术后10dCD_3 ̄+、CD_4 ̄+了细胞百分值及CD_4 ̄+/CD_8 ̄+比值较术前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肺癌病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9.
王晓希  阎敏  刘载道  汤萍  刘菊英 《上海医学》2007,30(10):741-743
目的研究黄芪联合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尽早(48~72h)予改良匀浆膳加黄芪水煎液(相当于生药60g)治疗,对照组予肠内高营养多聚合剂(商品名能全力)治疗,不足部分由肠外营养补充,共20d。两组营养治疗前、后均测定IgA、IgG、IgM及T细胞亚群,同时监测空腹血糖(FBG)、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及氮平衡(NB)等营养代谢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IgG、CD4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值分别<0.05、0.01),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值分别<0.05、0.01)。对照组治疗前、后IgG、IgM、IgA、CD4、CD8及CD4/CD8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治疗后FBG显著降低(P<0.01),ALB和TF显著升高(P值均<0.01),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P<0.01);以上各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FBG、ALB、TF、Hb和NB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黄芪联合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血糖及蛋白质营养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