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丹参饮抗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冀  柴剑波 《中医药学刊》2006,24(4):588-589
目的:观察丹参饮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胃液及胃组织中相关指标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幽门结扎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收集胃液,测其胃液量、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制备胃组织匀浆,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丹参饮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胃液量、总酸度厦胃蛋白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增加其胃液中NO含量;能使胃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并使胃组织中MDA含量降低。结论:丹参饮抗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作用是通过增强防御因子即增加黏膜血流量。削弱攻击因子即提高机体抗氧化作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万强  陈璐 《山西中医》2010,26(12):47-48
目的:研究愈溃宁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D品系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雷尼替丁对照组、平溃散对照组、愈渍宁大、中、小剂量治疗组备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采用幽门结扎形成的大鼠急性胃溃疡实验模型,观察对胃液分泌量、总酸度、排出量、胃蛋白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胃液分泌量、胃液总酸度、总酸排出量、总酸排出量、胃蛋白酶活性参数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对大鼠胃液分泌量的影响,愈溃宁大、中、小剂量治疗组较平渍散对照组、雷尼替丁对照组可显著降低参数(P〈0.05或P〈0.01);对大鼠胃液总酸度的影响,愈渍宁大剂量治疗组较平溃散对照组、雷尼替丁对照组可显著降低参数(P〈0.05或P〈0.01);对大鼠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愈渍宁大、中、小剂量治疗组与雷尼替丁对照组无差异。结论:愈渍宁可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酸排出量和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胃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龚秀云  吴晓光  刘绍晨 《陕西中医》2005,26(11):1250-1251
目的:观察益肾降浊汤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模型中脑组织内SOD活性、MDA含量、Ca^2+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在造成大鼠低血压的基础上,进行脑缺血再灌注,分别于造模后第1、7、15天断头取脑。用羟胺法测SOD活性,TBA法测MDA含量,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测Ca^2+含量。结果:第1天、第7天、第15天模型大鼠脑组织内MDA、Ca^2+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O.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O.01)。与同日期模型组相比,益肾降浊汤能明显降低脑组织内MDA和Ca^2+含量(P〈0.05~0.01),提高SOD活性(P〈0.05~0.01)。结论:本汤可提高脑组织内SOD活性,降低缺血再灌后脑组织MDA含量及Ca^2+含量,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结扎型及醋酸涂抹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及寒热方剂对胃渍疡寒热证模型的基本作用机理和方证相应的客观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幽门结扎、醋酸涂抹法,分别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受试大鼠胃组织PGE2的含量。结果:幽门结扎及醋酸涂抹型胃溃疡各模型组大鼠胃组织PGE2含量均显著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其中醋酸涂抹型胃溃疡模型中以寒证降低显著,与热醋和模醋比较差异显著(P〈0.05);大黄黄连泻心汤可显著升高热性溃疡纽大鼠胃组织PGE2含量,理中丸可显著升高寒性溃疡组大鼠胃组织PGE,的含量(P〈0.05或P〈0.01)。结论:通过“方证相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的胃溃疡寒热模型复制成功,大黄黄连泻心汤对热性胃溃疡、理中丸对寒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可通过升高大鼠胃组织PGE2的含量而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对围绝经期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对确立为围绝经期的雌性大鼠随机分组,分为针剌组、药物组、空白对照组,分别进行针剌治疗、更年安药物治疗和空白对照,同时另设青年组作对照。经17d治疗后,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SOD、MDA。结果:与青年组大鼠比较,围绝经期大鼠血清SOD含量降低(P〈0.01),MDA含量升高(P〈0.01)。经针刺治疗后大鼠血清SOD含量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针刺能够提高围绝经期大鼠血清SOD含量,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昆藻调脂胶囊对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及30%酒精复制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实验分组为模型组、昆藻调脂低、中、高剂量组、东宝肝泰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以高、中、低剂量昆藻调脂和东宝肝泰进行干预喂饲,然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肝组织中SOD活性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MDA含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肝组织中SOD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昆藻调脂胶囊可显著提高大鼠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提示该药物能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蒙药材方解石防治幽门结扎性胃溃疡的炮制方法.方法:建立幽门结扎性胃溃疡模型,检测血清和胃匀浆的SOD、MDA、NO;血清AST、ALT;胃酸度、胃蛋白酶活性;镇痛、抗炎作用来观察酒制、奶制、水制、酸奶制等4种不同方法炮制的方解石作用.结果:4种炮制方法的方解石与模型组比较对幽门结扎性胃溃疡大鼠血清SOD含量:具有明显增高(P<0.01);MDA:明显的降低(P<0.01或P<0.05);AST:水制、奶制、酸奶制具有明显降低;对胃酸度:酒制、水制有明显的增高(P<0.05);对胃蛋白酶活性:酒制有明显的增强作用(P<0.01);对胃匀浆NO:酸奶制有明显的增高(P<0.05);对胃匀浆SOD含量:4种炮制品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镇痛实验显示,水制和奶制在各时间点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P<0.01或P<0.05);抗炎实验显示,水制品有抗炎趋势,但不明显.结论:奶制方解石对幽门结扎性胃溃疡具有治疗作用.因此,临床上治疗胃酸过多导致胃溃疡时选择奶制法炮制方解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虎杖提取物对高脂饲料致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脏指数、肝脂水平、肝组织SOD、MDA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连续11周建立高脂血症模型,第3周取血测定血脂水平,模型复制成功后连续灌胃给予受试药(复方虎杖提取物)3个剂量组(4g/kg、8g/kg、12g/kg)及阳性药组(辛伐他汀片,4mg/kg)8周。末次给药后解剖大鼠取肝脏,称湿重计算肝指数并制备肝匀浆,测定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末次给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肝湿重、肝重指数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Tc、TG升高(P〈0.05),MDA升高(P〈0.01),SoD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①复方虎杖提取物低剂量(4g/kg)组肝组织TC降低(P〈0.05),SOD升高(P〈0.01);②中剂量(8g/kg)组肝指数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TC明显降低(P〈0.05),TG显著降低(P〈0.01),MDA降低(P〈0.05),SOD升高(P〈O.05);③高剂量(12g/kg)组肝组织TC、TG明显降低(P〈0.05);SOD、MDA明显降低(P〈0.05)。结论:复方虎杖提取物4g/kg、8g/kg、12g/kg3个剂量组对肝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保胃宁颗粒(Boweining Granule,BG)对胃溃疡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20%乙酸型胃溃疡模型,观察保胃宁颗粒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制作幽门结扎性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保胃宁颗粒大鼠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胃酸酸度及胃蛋白酶的影响;制作水浸应激性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保胃宁颗粒大鼠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及胃黏膜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erum 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20%乙酸型胃溃疡模型:模型组大鼠胃部可见明显溃疡,其溃疡指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模型组比较,BG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溃疡指数(P 0. 01)。幽门结扎性大鼠胃溃疡模型:BG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胃酸浓度、胃蛋白酶活性及溃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水浸应激性大鼠胃溃疡模型:与模型组比较,BG高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溃疡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O及SOD含量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模型组比较,保胃宁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奥美拉唑组能著增加NO及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保胃宁颗粒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降低胃酸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胃黏膜NO和SOD含量并降低MDA含量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维胃方对胃溃疡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维胃方治疗实验性胃溃疡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冰醋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各治疗组造模3d后予维胃方高、中、低剂量及雷尼替丁灌胃7d;并设正常组、模型组及对照组。处死大鼠检测胃液pH值、渍疡指数,测定胃黏膜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并作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干预后雷尼替丁组、维胃方高、中、低剂量组溃疡指数明显降低,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中剂量组降低较雷尼替丁组更明显(P〈0.05)。维胃方各剂量组的溃疡抑制率均高于雷尼替丁组:雷尼替丁组、维胃方高、中、低剂量组胃液pH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雷尼替丁组、维胃方高、中、低剂量组PCE2含量升高,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低剂量组升高较雷尼替丁组更明显(P〈0.05)。结论:维胃方对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明显修复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减少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PGE2含量,从而在押制攻击因子和增强防御因子两个环节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甘草酸铋钾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苹  汪岱迪 《中草药》2001,32(7):623-625
目的 研究甘草酸铋钾对胃溃疡的影响。方法 用醋酸性胃溃疡、应急性胃溃疡及幽门结扎性胃溃疡模型测定甘草酸铋钾对溃疡面积、胃液量、胃液酸度和胃蛋白酶的影响。结果 甘草酸铋钾能使溃疡面积和胃液量减少,降低胃液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结论 甘草酸铋钾能有效地治疗胃溃疡。  相似文献   

12.
余秋颖  王媛  郝伟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0):759-761
 目的研究正丁胺基罗沙替丁乙酸酯(BRA)对动物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方法应用大鼠醋酸烧灼法、幽门结扎法和小鼠水浸应激法制备胃溃疡模型,测定大鼠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胃液分泌量,急性毒性实验测半数致死量。结果BRA组溃疡指数、胃液、胃酸分泌量明显降低,减少胃蛋白酶活性。LD50=663.64mg·kg-1。结论BRA对实验性胃溃疡有促进溃疡愈合,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丹蒲汤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苹  马世平 《中成药》2006,28(3):391-394
目的:研究复方丹蒲汤(丹参、蒲公英、砂仁等)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水浸应激性、利血平性、无水乙醇性、幽门结扎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复方丹蒲汤对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及对大鼠胃液分泌的影响;采用小鼠胃排空方法观察复方丹蒲汤对胃运动的影响;以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复方丹蒲汤对小鼠水浸应激性、利血平性及无水乙醇性胃溃疡模型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抑制大鼠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降低大鼠胃溃疡指数,减少溃疡面积;抑制小鼠胃排空;延长小鼠热刺激的痛反应时。结论:复方丹蒲汤具有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胃液分泌、胃平滑肌运动及镇痛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愈疡散(獐芽菜、象皮、白及等)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采用乙酸烧灼型溃疡模型、应激性溃疡模型、乙醇致胃粘膜损伤模型、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模型观察愈疡散对各型溃疡及胃液量、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愈疡散可抑制溃疡的形成,降低大鼠胃溃疡指数,促进溃疡的愈合,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液酸度,有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趋势.结论:实验结果与该药临床用于治疗胃溃疡的功效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胃疡宁丸抗实验性胃溃疡的药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醋酸注射法、水浸应激性、阿司匹林诱发及幽门结扎性胃溃疡模型,观察胃疡宁丸抗胃溃疡的作用并考察其对血清NO,EGF含量,胃黏膜血流量,PGE2含量,及对胃液分泌、胃酸含量、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胃疡宁丸能够降低各种胃溃疡模型的溃疡指数,升高NO,EGF含量,PGE2含量及胃黏膜血流量,抑制胃液分泌和胃酸含量及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结论:胃疡宁丸具有明显的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该作用与其减少胃黏膜损伤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增加胃黏膜屏障的功能,增强胃黏膜修复作用(NO,EGF,PGE2,胃黏膜血流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甘草酸铋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SD大鼠和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复制3种实验性胃溃疡动物模型(大鼠幽门结扎致胃溃疡模型、大鼠乙醇致胃溃疡模型和小鼠束缚水浸应激致胃溃疡模型)。将大鼠分成甘草酸铋700,350,175 mg·kg-1剂量组、甲氰咪胍(200 mg·kg-1)阳性对照组和0.1%EDTA空白对照组;小鼠分成甘草酸铋980,490,250 mg·kg-1剂量组。测定胃黏膜损伤指数、胃液分泌量,胃液酸度,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胃组织前列腺素(PGE2)相对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甘草酸铋能使胃液量、胃酸浓度 、胃黏膜损伤指数减少(或降低);血清NO含量和胃组织前列腺素含量增加。结论:甘草酸铋对实验性胃溃疡具有一定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胃酸分泌、改善胃黏膜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不同动物模型并进行药效学实验,探讨中药制剂利胃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理论依据。方法建立不同胃溃疡模型,观察利胃平对利血平、消炎痛、水浸应激、幽门结扎、醋酸烧灼引起的动物溃疡模型的影响,并观察了对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影响。同时观察了利胃平对幽门螺杆菌的影响。结果利胃平可显著降低不同溃疡动物模型的溃疡指数和出血点数,可增强小鼠胃肠推动运动,对幽门螺杆菌敏感。结论利胃平制剂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杀灭幽门螺杆菌,增强胃肠动力,对消化性溃疡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dl-四氢巴马汀抗大鼠胃溃疡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dl-四氢巴马汀(dl-THP)对大鼠急、慢性溃疡的保护作用,并初步分析其机制。方法胃黏膜损伤由吲哚美辛、束缚应激、结扎幽门和胃浆膜下注入醋酸引起。dl-THP15,30,45mg·kg-1灌胃,1日2次,共5次。测定大鼠胃溃疡数目、面积、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活性以及胃黏膜血流。结果dl-THP15,30,45mg·kg-1能抑制大鼠胃黏膜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dl-THP30mg·kg-1对大鼠慢性胃溃疡的抑制率为75.8%,与雷尼替丁30mg·kg-1的67.7%相仿。dl-THP可增加胃黏膜血流,但对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无影响。结论dl-THP具有明显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可能与其增加胃黏膜血流有关,亦可能部分通过阻滞胃黏膜DA受体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丸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幽门结扎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及胃黏膜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水平均明显升高,胃黏膜损伤指数水平均明显升高,与疏肝和胃丸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丸具有显著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对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吴茱萸多糖和吴茱萸内酯抗胃溃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吴茱萸多糖和吴茱萸内酯对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采用冷水应激和幽门结扎法制造大鼠胃溃疡模型。实验动物分为12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吴茱萸水煎液组,吴茱萸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吴茱萸内酯高、中、低剂量组,(多糖+内酯)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14天,第14天造模后处死大鼠并观察胃溃疡指数。结果:冷水应激实验中,水煎液组,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内酯高、中剂量组,(多糖+内酯)高、中、低剂量组的溃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幽门结扎实验中,水煎液组,多糖高剂量组,内酯高、中、低剂量组,(多糖+内酯)高、中、低剂量组的溃疡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吴茱萸多糖和吴茱萸内酯能显著降低溃疡指数。结论:吴茱萸多糖和吴茱萸内酯对胃溃疡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