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献血者延期献血的原因,尽可能减少ALT不合格献血者的流失.方法 对2009.8~2010.12来我站进行献血前体检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ALT筛查不合格者占体检总人数的23.71%.结论 ALT筛查不合格是献血者延期献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威海地区无偿献血者献血前筛查淘汰情况,以便针对性采取措施,降低血液的报废率。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献血前筛查环节被淘汰的11330名献血者进行分类统计,并按是否为首次献血及性别两方面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献血者献血前筛查淘汰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ALT〉样本颜色异常〉Hb〉HBsAg〉体检〉征询.ALT不合格成为主要淘汰原因,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女性献血者被淘汰的主要原因则是Hb水平偏低;初次献血者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再次献血者。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力度,进一步规范筛查操作,批量外采时选择男性献血者进行ALT筛查,提高固定献血者比例等进一步降低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3.
在献血者健康检查项目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卫生部规定的必检项目之一。而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中ALT单项升高的原因多为生理性升高。为减少单项ALT升高导致的献血者流失,巩固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对佳木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2009至2011年单项ALT不合格献血者献血经历和再次献血时的传染性指标进行了回访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跟踪调查邯郸地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值献血者回归献血率、回归合格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壮大献血者队伍和保护血源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2月邯郸地区无偿献血ALT40 U/L的献血者进行为期4年的跟踪调查。建立调查表,录入截止到2014年2月献血者回归献血情况的信息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跟踪到ALT40 U/L高值献血者1 065人,4年间总的回归献血率占总高值人群的27.98%,回归后献血合格率为82.55%。针对献血者不同职业、性别、年龄、献血频次进行分组,比较回归献血率和回归后献血合格率,得出:年龄组为18~27岁献血者的回归献血率低于年龄较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分别为:(χ2=19.281,P0.01)、(χ2=25.895,P0.01);首次献血者的回归率低于重复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03,P0.01)。各组间回归后献血合格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分别为:(χ2=0.654,P=0.721)、(χ2=1.804,P=0.179)、(χ2=5.871,P=0.123)、(χ2=2.079,P=0.149)。结论应重视首次献血ALT高值献血者的献血宣传工作,保护首次献血ALT不合格献血者的积极性,尤其是首次参加献血的年轻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献血知识宣传,鼓励并正确引导其继续献血,以便培育血源,壮大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5.
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邬旭群 《广东医学》2002,23(8):840-841
目的 探讨在开展特异性丙肝抗体检测后,再进行ALT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ALT单项异常献血者在2年内再次献血时ALT值和抗-HCV的结果进行调查。结果 ALT单项异常已成为无偿献血检测不合格和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ATL正常献血者与单项ALT异常者再次献血时的丙肝抗体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10);单项ALT异常者再次献血时ALT合格率,40U/L组高于其他各组(P<0.050,其余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单项ALT异常与HC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应鼓励单项ALT异常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多次献血者和初次献血者街头筛查结果.方法:对356名多次献血者和1230名初次献血者进行献血前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hg、TP抗体的筛查,对两组之间的ALT异常率、HBsAg和TP抗体的阳性率统计分析.结果:多次献血者和初次献血者献血前筛查HBsAg的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而ALT异常率、TP抗体阳性率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多次献血者未能受到全面有效的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多次献血者单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偏高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发现导致ALT增高的原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影响ALT增高的非病理性因素的调查表,对两次以上献血者(单项ALT升高)进行调查。结果:献血者在献血后存在着不良的生活习惯,影响了ALT值的检测。结论:血站的医务人员对ALT不明原因升高的问题应引起重视,做好对献血后的服务与指导。  相似文献   

8.
张妍  吕霞  孔辉 《新疆医学》2014,(9):17-19
目的: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ALT升高(ALT>40 u/l,速率法)与饮酒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血站工作人员对献血前的行为筛查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既可以保证血液的质量,又可以减少献血者进行多次血液初筛的痛苦,减少不必要的检测费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献血者资料6305份,利用卡方检验分析相关因素.结果:6305份样本中,866位献血者存在饮酒的情况,这部分献血者中ALT升高者高达17.2%,与非饮酒献血者之间的ALT升高存在明显不同.另外,饮用白酒、饮酒量大于100克,献血前一天饮酒或经常性饮酒者ALT升高的情况比较明显.结论:饮酒是引起献血者ALT升高的重要因素.血站工作人员应该对献血者的饮酒行为加以征询,并且提供有说服力的解释和行为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英杰 《河北医学》2016,(8):1402-1404
目的:分析影响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的原因,为献血者招募工作的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献血前采取干式生化分析仪对献血者进行 ALT 筛查检测,献血后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采集后的血液进行 ALT 再次检测。结果:血液采集后的582名 ALT 不合格献血者中,男性522名,占89.7%;女性60名,仅占10.3%。男性体重超标(含超重和肥胖)者占51.5%;女性体重超标者(含超重和肥胖)占63.3%。结论:男性献血者 ALT 不合格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献血者,不同性别的初次与再次献血者 ALT 不合格比例差别不大,体重超标是 ALT 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初筛无偿献血者谷丙转氨酶(ALT),对献血前ALT初筛结果偏高的献血者制定相应补救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生理因素引起的献血前ALT异常造成的献血者流失问题。方法 采用干式生化法,对2022年1—6月至河南省某血站的所有无偿献血者进行ALT初筛,对于ALT>45 U·L-1且乙肝和血红蛋白初筛合格的献血者重复初筛检测3次,取3次结果的平均值,如仍>45 U·L-1则进行相应干预措施,献血后采用速率法复检ALT,比较干预前后献血合格率及血液ALT报废率情况。结果 对乙肝和血红蛋白初筛合格的献血员,ALT水平在45~50 U·L-1者,嘱其安静休息30 min复测ALT。结果显示,在安静休息30 min后,ALT轻度偏高的献血者,初筛ALT检测值越低,复测ALT合格率越高,实施补救措施的献血员献血后追踪复检ALT合格率为99.9%。对于安静休息30 min后复测ALT仍不合格者,嘱其清淡饮食、避免饮酒和熬夜,5~7 d后1 250名该类人员参与献血健康检查,其中430名初筛ALT合格,献血后追踪复检ALT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本市城乡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情况,为市场细分献血者,对不同的献血人群采取迥异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招募和筛选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 对比分析2009~2011年城乡ALT、HBsAg、抗-HCV、TP、抗-HIV 5项指标不合格献血者的职业和重复献血时出现不合格结果情况.结果 城区和乡镇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比较,x2值为212.68、417.23,P<0.01,城区和乡镇ALT不合格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城乡ALT、HBsAg、抗-HCV、TP不合格献血者职业构成比较,x2值为69.10、46.20、32.10、120.69,P<0.01;城区、乡镇首次和重复献血者抗-HIV不合格率比较,x2值为8.54、7.68,P<0.01,首次献血人群不合格率高于重复献血人群.结论 对城乡无偿献血者进行市场细分后,应对各献血人群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招募和筛选献血者,选择献血次数多者组成固定献血者队伍,可降低血液报废率.重复献血人群仍存在使受血者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的残余风险.  相似文献   

12.
俞广舒  凌霞  丁威  吴丹霄 《浙江医学》2017,39(8):651-653
目的分析2014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人群特征。方法将ALT初筛(干化学法)合格的2014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133851例血液标本进行ALT复检(湿化学法),以ALT≤50IU/L为合格,ALT>50IU/L为不合格。观察ALT复检不合格率,比较不合格人群中不同献血时间、ABO血型、性别、初/再次献血、年龄、体重的献血者ALT不合格率,分析其特征。结果2014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者ALT复检不合格率为0.524%(701/133851)。ALT不合格人群中不同献血时间的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11月份的不合格率最高;不同ABO血型的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献血者ALT不合格率高于女性(P<0.05);初次献血者ALT不合格率高于再次献血者(P<0.05);不同年龄的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30岁以下献血者不合格率较高;不同体重的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字2=48.406,P<0.05),呈现体重越大不合格率越高的趋势。结论ALT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血站系统应加强献血前宣传教育,做好献血征询及ALT初检,利于降低ALT不合格率,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血液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献血者ALT不合格的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运城地区无偿献血者性别及献血季节ALT不合格率进行对比。结果男性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2月份ALT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8,9月份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明显升高。结论无偿献血者ALT假阳性结果较多。  相似文献   

14.
<正>丙氨酸转氨酶(ALT)是人血清中的一种重要催化酶,在蛋白质分解代谢中起氨基转移作用,当肝细胞损伤时,大量的ALT释放入血,所以ALT增高是反映肝损伤的重要指标,是献血者传染检测指标之一,但由于其易受多种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所以在采供血机构中因ALT增高所造成的献血者不符合献血要求的比例在献血者五项传染指标中最高。笔者对我市2005~2009年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减少血液资源浪费,保障血液质量安全,降低血液检测成本。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6月的8657人次献血者初筛检测包括:ALT、HBsAg、血比重、脂肪血、黄疸五个方面的结果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得知在初筛检验中单项 ALT异常升高是献血前健康检查中不合格率最高的一项,不合格率高达12.9%;其次为脂肪血,检出率为1.4%。这个结果充分反映出了我们临夏回族自治州本地区人民的饮食习惯,就是日常生活中爱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结论:1.建立单项ALT升高者的资料库和随访制度。2.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详细的饮食方面的咨询,正确引导献血者暂缓献血。3.单项ALT不合格的献血者,再次献血时,可简化相关检验项目,降低血液成本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RIELE404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在献血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初筛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广州市番禺区2021-2022年献血者献血后ALT复检不合格血液报废数据,其中献血前ALT筛查18 713人次、未筛查46 060人次,RIELE404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筛查13 519人次、干式生化仪筛查5 194人次。结果 献血前实施ALT筛查献血者的血液报废率明显低于未筛查者(1.03%vs 6.18%,P<0.01);使用RIELE404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筛查后的献血者ALT复检不合格血液报废为0.64%,明显低于干式生化仪的2.02%(P<0.01)。结论 采用RIELE4040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献血前ALT初筛可降低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17.
在自愿无偿献血者模式中,献血服务工作的好坏已成为献血招募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献血服务是献血者直接体验到的一种服务,优质的服务对保留并召回献血者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采血工作者要以献血者为中心,认真负责的做好血液采集的各项工作,让工作人员以良好的形象、精湛的技能、优质的服务为献血者提供服务,使献血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并继而成为无偿献血志愿者,这是我们开展对无偿献血者心理活动分析的前提和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与性别、年龄、职业、献血次数的关系,探讨献血者ALT增高的原因.方法统计2011年1月—8月焦作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ALT检测结果,应用卡方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LT不合格在所有检测不合格项中所占比例最大;不合格率男性高于女性;ALT增高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多次献血者不合格率低于初次献血者;ALT升高的原因以肥胖、饮酒、劳累最常见,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降低ALT不合格率是有效的.结论加强献血健康知识宣传,开展ALT初筛,可以有效地降低ALT不合格率,节约宝贵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单项ALT不合格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的无偿献血者1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性别、年龄、献血次数、献血方式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单项ALT不合格的诱因结果:1500例无偿献血者中,单项ALT不合格300例,概率20%(300/1500);性别(男、女)、年龄(18岁~30岁、30岁~40岁、40岁~55岁)、献血方式(街头自愿、集体组织)对单项ALT的影响比较,差异明显(P<0.05);献血次数(首次献血、2次以上)对单项ALT的影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无偿献血者单项ALT不合格,与献血者的性别、年龄与献血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0.
林彩霞  孔福仙  冯晴  庄素芳 《浙江医学》2018,40(14):1621-162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成分献血初筛不合格暂缓献血者的影响。方法强化初筛不合格暂缓献血者健康教育,分析2012至2016年成分献血初筛不合格暂缓献血者不合格原因,针对不合格项目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包括Hb、红细胞压积(HCT)、PLT、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GR)、ALT、乳糜血异常等,观察健康教育效果。结果2012至2016年成分献血初筛合格率由2012年的71.1%上升至2016年的85.5%,呈逐年上升;初筛不合格者比例、初筛不合格暂缓献血者比例呈逐年下降。2012至2016年成分献血初筛不合格暂缓献血者不合格原因以ALT异常最多,达6074人次,占初筛不合格暂缓献血者总人次的28.1%(6074/21621);健康教育效果以ALT、乳糜血最好,构成比分别由2012年的34.1%、18.9%下降到2016年的25.3%、14.7%。结论科学、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改善献血者自我健康管理理念,提升献血前健康行为管理能力,提高成分献血初筛合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