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ABPM)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85例患者进行ABPM,观察血压水平、波动幅度及昼夜变化规律。结果 185例中杓型54例,非杓型131例;两组的24小时昼夜均值、日间均值、夜间均值、夜间血压下降率均明显异常,且以非杓型组为显著。结论可较准确地帮助诊断高血压病,并对血压分型有指导意义,对临床治疗用药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动态血压监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探讨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高血压 1级患者 5 0例 ,2级 5 5例 ,3级 1 5例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观察 1 2 0例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昼夜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和左室重量指数 ( LVMI)。结果 :1级 5 0例及 2级 6例患者血压水平呈昼高夜低昼夜规律 (杓型 ) ,却未伴有 LVHI,L VMI为 1 31 .5± 2 5 .6mm Hg。高血压 2级 4例或全部 3级患者血压水平昼夜节律消失 (非杓型 ) ,均伴有左室肥厚( L VH) ,L VMI为 2 68.9± 1 4.8mm Hg。伴有 LVH的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压均值明显高于无L VH;而两组日间收缩压、舒张压均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夜间血压水平与左室肥厚有一定相关性 ,非杓型高血压较杓型高血压易发生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EH)患者昼夜血压节律与左室肥厚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28例年龄≥60岁的EH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并记录其昼夜血压节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其分为两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为非杓型组,≥10%为杓型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两组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非杓型组24h收缩压(SBP)、24h脉压(PP)、夜间SBP、夜间PP明显高于杓型组(P〈0.01)。非杓型组夜间SBP下降率、夜间DBP下降率低于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杓型组LVMI和IMT比杓型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老年EH患者非杓型血压节律者较杓型血压节律者的昼夜血压节律更容易出现异常,且非杓型血压节律者的左室肥厚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高群昭  杜国华 《吉林医学》2014,(8):1682-168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ABPM)波动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208例高血压患者,观察平均血压水平和昼夜变化规律。结果:208例中白大衣高血压组22例,中杓型组84例,非杓型组102例;后两组24 h夜间平均值、日间平均值、夜间血压下降率均明显异常,且以非杓组明显。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准确判断高血压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年高血压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行24小时心电监护的血压,并记录其昼夜血压节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其分两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杓型组,>10%非杓型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两组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杓型组24小时脉压(PP)、24小时收缩压(SBP)、夜间PP、夜间SBP明显低于非杓型组(P<0 05).杓型组LVMI比非杓型组明显减少(P<0 01).结论:青年高血压患者非杓型血压节律者更容易出现异常,且左室肥厚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治疗.记录ABPM用药前后血压及昼夜血压节律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经治疗后24 h昼夜收缩压及24 h平均脉压均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日间和夜间收缩压负荷均较治疗前出现显著下调(P<0.05);心率也显著下降.经治疗后,有7例患者由非杓型血压昼夜节律恢复为杓型血压昼夜节律,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血压模式及昼夜规律。方法选择50例高血压病患者(EH)24小时动态血压(ABPM)记录资料,得到日间6AM~10PM,夜间10PM~6AM两个时间段的平均血压及每小时的血压均值,比较昼夜间的血压差异,了解夜间血压下降水平。并描记24小时动态血压的趋势图,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关图,收缩压与心率的相关图,血压分布直方图等。结果夜间血压明显低于日间。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模式呈“杓型”,具有昼夜节律性,重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模式呈“非杓型”,昼夜节律消失。结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血压模式的改变及昼夜节律的消失见于重度高血压或心、脑、肾靶器官受损害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高血压病合并左心室肥厚脑卒中或糖尿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特点.方法将158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无并发症组、左室肥厚组、脑卒中组和糖尿病组,监测各组的动态血压均值、昼夜负荷值和昼夜血压节律改变情况.结果左心室肥厚和脑卒中二组其血压水平、昼夜血压负荷值和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糖尿病组仅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有显著增加(P<0.01).结论高血压病心脑器官损害与24小时动态血压均值升高、昼夜血压负荷值升高及昼夜节律紊乱密切相关,合并糖尿病者非杓型血压节律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靶器官损害(TO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对13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监测,分为TOD组77例和非TOD组53例,以24h、白天、夜间血压均值,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值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TOD组24h、日间、夜间血压均值较非TOD组升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TOD组以非杓型血压为主,非TOD组以杓型血压为主,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7.52,P<0.01);(3)日间及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大,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1),两组舒张压变异性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血压均值、昼夜节律及其变异性与TOD密切相关,ABPM对诊断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4年1-9月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43例,其中男性250例,女性193例,年龄(60.36±12.11)岁,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结果分为:正常血压组(n =158)、杓型血压组(n=59)和非杓型血压组(n =226),比较3组间血压、血压变异性(采用血压标准差表示)及颈动脉硬化检出率,以有无颈动脉硬化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非杓型血压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60.6%)明显高于杓型血压组(42.4%)(P<0.01);非杓型血压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脉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脉压均高于杓型血压组(P<0.01或P<0.05);非杓型血压组24 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高于杓型血压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夜间舒张压下降率与颈动脉硬化独立相关[OR=0.952(95% CI:0.929~0.975);P<0.01].结论 非杓型血压促进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夜间舒张压下降率是颈动脉硬化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19.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