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冯文魁 《包头医学》2011,35(4):242-243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发生危机状态的原因,研究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护理措施.方法:查阅2002年4月~2011年1月42例危机状态病人的病历,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通过分析住院精神病人危机状态发生的原因,总结防范护理要点.结论:精神病患者发生危机状态与精神疾病症状因素具有直接关系,与环境因素、病房管理因素、药物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原因并探索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现有资料进行检索复习,总结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情况。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与患者行为紊乱、精神病性症状、无自知力、非自愿入院、封闭的住院环境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有关。护理干预对策主要有做好风险评估、加强风险时段的管理、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重建行为方式、加强服药管理、改善住院环境及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等。结论:针对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不仅能有效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还能减少暴力行为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产褥期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仙桃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266+1294
目的:探讨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在产褥期的产科护理及特殊的精神科护理方法。方法: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产褥期因新发或复发精神病住院23例,除按一般的产科护理外,结合精神病症状特点给予特殊的个体化护理。结果:临床治愈19例(82.6%),好转4例(17.4%),平均住院时间(24.3±6.5)天,与同期住院女患者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产褥期内因新发或复发精神病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燕 《大家健康》2016,(3):268-26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在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对其中高风险跌倒人群进行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结果:在所有与精神病患者跌倒相关的因素中药物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占30.77%;其次是疾病因素,占26.92%.在护理干预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0.61%)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1.6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67,P <0.05).结论: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在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对其中高风险跌倒人群进行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结果:在所有与精神病患者跌倒相关的因素中药物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占30.77%;其次是疾病因素,占26.92%。在护理干预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0.61%)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1.6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结论: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原因,总结护理对策,达到预防或降低跌倒事件发生率的目的。方法:收集不良事件中关于跌倒的报告32例,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原因及总结护理对策。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原因较多,以药物所致、疾病因素、年龄因素(如年老体弱)居多,逐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减少,降低了跌倒事件发生率。结论:进行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原因分析,有针对性的护理,可降低跌倒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及特点,选择合适的护理方式。方法:对20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采用自制的《住院精神病人心理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因自身因素存在着差异,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患者心理反应也有区别。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应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及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促进疗效,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孙黔红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7):2138-2139
目的:通过护理安全综合考核评估,应用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安全防范,企图寻找有利于住院精神病患者安全预防的最佳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三个住院科室的男性精神病患者296例和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住院的男性精神病患者336例,分为A组和B组进行对照分析.A组病人采用常规的护理制度和危险品管理制度,B组病人采取三级护理制、危险品管理制、重点病人监护制、电子定时巡视制、人文护理等考核内容.将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危险行为的人次及家属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住院期间,发生不安全事件的人次,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病人住院后使用护理安全综合考核评估进行不安全程度评估,确定其危险程度,有针对性的采取安全护理防范措施,可明显地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常遇到的心理冲突,为精神病患者制定人性化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心理冲突调查问卷,对住院时间1年以上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下发调查表,统计长期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的心理冲突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长期住院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出院要求、医院管理、被尊重、家人关心、饮食等多方面的冲突,所占比例大小不一.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存在较多心理冲突,提醒精神科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有针对性实施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藏药的方式,提出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藏药与无自知力、受疾病影响、药物副作用导致身体不适、缺乏精神疾病与药物治疗知识等有关。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杜绝精神病患者藏药行为,保证药物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精神病患者的拒药原因以及干预措施。方法: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选取我院收治拒药精神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精神病患者的不同拒药原因,而给予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干预措施。结论:针对精神病患者的拒药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均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原因,提出更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8年1~12月共发生的68例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占同期住院人数(962人次)7%的患者的情况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攻击行为的发生与患者的精神症状;强制住院;医护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环境陌生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结论:根据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3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2155-2155,2158
目的: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分析,从精神科角度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精神病患者自杀死亡率.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住院期间,32例具有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2例自杀患者中,其中精神分裂症20例,占62.5%,情感性精神障碍9例,占28.1%,自缢与割腕是自杀主要方式,大多数患者自杀前有自杀先兆.结论:合理安排人力,加强安全管理,及时观察病情,发现自杀先兆,良好的住院环境及心理护理,可减少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期滞留住院期间无主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特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87例滞留住院无主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问题, 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与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相比, 滞留的无主精神病患者大多病史不详, 智能低下、语言交流障碍、沟通比较困难、生活自理能力差,孤僻且易受伤害.结论:滞留住院无主精神病患者是一类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日常生活及护理管理较为特殊.所以,在临床护理上更需要特别关怀, 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姜丽芳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3):3085-3086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病患者月经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病情变化特点,对453例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提高了患者的机体免疫力,确保患者医疗安全,有助于其摆脱不良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结论:对经期女性精神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汪莹  朱彤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384+1387
目的:探讨在精神科病房实行开放式管理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及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住在心理科病房实行开放式管理的住院精神病患者78例,在精神科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的住院精神病患者96例,采用精神病护理质量评定表和住院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护理质量及服务满意度,所得结果由统计软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行开放式管理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总分及精神病护理质量评定总分均高于精神科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的精神病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实行开放式管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蒙艳 《中国民康医学》2012,(21):2621-2623
目的:探讨封闭式精神病医院院感易发因素,提高精神病专科医院临床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成效。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1年12月住院慢性衰退精神病历1 195份,其中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诊的院内感染有116份,院内感染率为9.7%,符合卫生部规定全院医院感染监测统一诊断标准。结果:封闭式精神病医院住院患者住院时间、封闭式管理、精神病药物使用、地域特点均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易感因素。结论: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可大大减低精神病患者院感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疗效。  相似文献   

18.
陈琼  雷志豪  邱堂威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1):1464-1465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住院期死亡原因,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3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中以躯体疾病占首位,其次是自杀、猝死。结论:在作好精神病专科护理的同时,还应重视精神病患者躯体疾病的预防、观察和护理,加强护理措施,以延长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的慢性老年人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住院的58例慢性老年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所改善,无重大安全事故及严重疾病发生,护理措施受到家属和患者的一致好评.结论 针对长期住院的慢性老年人精神病患者出现的不同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方法 用自制调查表对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两年的25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 影响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知力;受幻觉、妄想支配;认为已痊愈,不需要再服药;怕吃了药无精神,影响正常生活;药物不良反应;怕损害内脏器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理解和对患者的关怀、社会支持;对治疗缺乏信心;经济支付能力等.结论 药物治疗依从性与精神病严重程度和自知力损害程度高度相关,依从性高者病情稳定,复发率低.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以及完善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提高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