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巧茹 《中外医疗》2009,28(20):45-45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根据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限度,达到提高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安全的目的。结论应做好产前.产时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恰当的预防治疗,对战少产后出血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产前因素, 加强产后出血预防的针对性。方法: 将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间住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产妇116例作为出血组, 选择同期非出血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1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比分析116例产后出血病例组和116例对照组有关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及结局的差异。结果: 孕次≥3次、经产妇、流产次数≥2次、文化程度较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宫缩抑制剂的使用、第三产程≥15分钟、软产道损伤均为高危因素。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软产道损伤、流产≥2次、文化程度低、中重度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第三产程≥15分钟是产后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孕期及早治疗中、重度贫血,积极处理第三产程、促使胎盘在胎儿娩出后15分钟内娩出对于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有积极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0-01~2006-10共收住分娩者15318例,其中经阴道分娩10755例,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84例,占分娩总数的0.548%,占阴道分娩总数的0.781%,患者年龄为22~36岁,平均(27.3±3.1),孕周36~41周,平均(40.2±2.2);妊娠次数为3.5次。文献报道产后出血比例为2%~3%包括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由此可见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比例远小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比例,故我们应该提倡阴道分娩。现就84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2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出血量(见表1)产后出血量最少500ml,最多3500ml,平均934ml。输浓缩红细胞和血浆最少40…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5365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计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阴道分娩产后24h内出血总量.方法在上海6所医院,用血盘收集和纱布称重法分阶段精确测量会阴切开、第3产程、产后、产后2h、产后4h、产后24h内失血总量.结果5365例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24h平均出血总量为(394.70±185.95)ml.六所医院产后24h平均出血量在(261.43±75.91)ml~(554.24±273.10)ml,产后出血量与第3产程长短、总产程长短、新生儿体重和产钳产有关,并可能与子宫收缩剂用量不同等因素有关.产后出血超过800ml者主要与子宫收缩乏力有关.结论产后24h平均出血总量约为400ml,建议将产后出血的界线改为≥600ml.  相似文献   

5.
王巧妹 《基层医学论坛》2016,(22):3176-3178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2年2月—2015年12月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主要针对产后出血量、出血原因、出血时间、应对措施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中44例出血量为500~999 mL,占88.00%;超过1000 mL 患者6例,占12.00%,出血量平均为(730.23±120.54)mL。发生于产后2 h 内出血42例(84.00%),发生于产后2 h 以后出血8例(16.00%)。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分别为子宫收缩乏力33例,占产后出血患者总数的66.00%,胎盘粘连7例,软产道损伤6例,凝血功能异常4例,分别占产后出血患者总数的14.00%,12.00%,8.00%。50例产后出血患者给予迅速补充血容量,并针对出血原因给予相应的止血措施均痊愈,无子宫切除或者死亡者。结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可由多种因素诱发,对母婴安全有着不良影响,应针对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因素,总结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4月自然分娩的产妇2546例中发生产后出血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经阴道分娩2546例,产后出血50例,产后出血发生率1.96%.50例产后出血,45例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下行诊刮术,5例行急诊剖腹探查及子宫次全切术,50例均治愈出院,无1例出现大出血而死亡.结论:掌握产后出血的特点和产前预见性和正确的防止措施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肖立英  毛淑杰 《中外医疗》2009,32(10):73-73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8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包括使用产钳助产、新生儿体重偏大、使用人工剥离方式娩出胎盘等。结论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提高救治产后出血的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亦是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预防并及时处理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为更有效地预防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从电脑保存的资料中随机选取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病例 44例 ,经产妇 10例 ,初产妇 34例 ,年龄 2 1岁— 42岁 ,中位年龄 2 7.8岁 ,孕周 2 8- 42 + 3 周 ,中位孕周为 38+ 3 周。其中 12例为外院分娩转至我院 ,44例病例中有 2 0例出现失血性休克。所有病例胎儿娩出后 2 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 5 0 0— 5 0 0 0 ml。全部病例中 ,中 /重度妊高征 6例 ,…  相似文献   

9.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85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的预防及处理对策。方法对自2001年至2007年本院阴道分娩产后出血85例的各相关因素作出分析。结果85例产后出血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54例,子宫不完全破裂8例,胎盘胎膜残留14例,软产道裂伤4例,羊水栓塞2例,产后尿潴留1例。85例中有80例在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的同时有不同程度的产程干预。结论产前评估和加强围生期保健、早期发现高危因素、分娩时重点观察和处理出血情况,严格掌握催产与助产技术,正确处理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最危急的并发症,是我国孕产 妇死亡的首要原因。本文对产后出血的急诊处理综述如下。 1 产后出血的概念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 主要发生在分娩及产后2小时,发生率约为2%-3%,预后 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不同而异。因此准确及时地 诊断、处理产后出血对预后起关键性作用。 2 判断出血原因 2.1 胎儿娩出后,胎盘未娩出前的出血为第三产程早  相似文献   

11.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会导致不良后果,甚至威胁产妇的生命。1999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诊疗产后出血孕妇14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引起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采取正确防治方法,降低孕妇产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628例阴道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9例出现产后出血,分析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探讨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4.23%.其中宫缩乏力占66.37%,软产道裂伤占21.13%,胎盘因素占11.29%,凝血功能异常占0.93%,其他为复合因素.重视生产过程,可以避免产后出血.结论:引起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及产道出现裂伤,凝血功能异常,出血原因常合并存在.重视产程,加强护理,提前治疗,预防高危因素,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实施临床干预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产科护理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116例在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产妇提供临床干预,对照组则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并在分娩结束后分别于产后2 h与24 h内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结果干预组1例产妇产后出血,出血率为1.72%;对照组3例产妇产后出血,出血率为5.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分娩结束后2 h与24 h内两组产妇的出血量为(586.7±304.7)ml和(600.3±298.7)ml,以及(706.2±406.5)ml和(689.3±387.3)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产妇阴道分娩产后的出血率,有效减少并发症状,提高产妇的预后,能够在产科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贠维娜  刘怀晶 《吉林医学》2012,33(27):5861-5861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服务。方法:对78例阴道产与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分析,比较其出血原因、出血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结果:剖宫产比阴道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大,且出血更多(P<0.01)。出血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出血量500~3 800 ml。结论:在临床中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均高于阴道产,为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量,应该进行熟练手术操作,在手术进行时认真检查胎盘,清理干净宫腔内,严格观察手术后出血情况,以便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产后出血护理对初产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分组对比的实验方法,观察记录不同的护理方法对产后出血初产妇的康复起到状况的作用;结果 通过对初产妇的精心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和发展;结论 对于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不仅仅要以出血后护理为主,还要注重生产前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李秀云 《华夏医学》2001,14(6):887-888
由于分娩造成产道深部血管破裂 ,血液不能外流 ,积聚于局部形成血肿称为产道血肿。临床上并不少见 ,它常于胎儿娩出后突然出现 ,亦可因破裂的血管较小 ,慢慢形成 ,因而常被忽略。一般情况下 ,血肿较小 ,处理及时 ,可以立即止血 ,如果观察不当 ,血肿逐渐增大则可并发不可逆的产后出血 ,严重威胁产妇的身心健康。现就我院近十年来所发生的 36例阴道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年龄与孕周  36例阴道血肿。除 1例为经产妇外 ,其余均为初产妇 ,占 97.2 2 %。年龄 2 0~ 36岁 ,平均为 2 8岁。孕周为 37+2 周至 41+4 周 ,平均为 39+3 周…  相似文献   

17.
李娟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7):600-60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因素,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阴道分娩产妇1176例中发生产后出血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正常阴道分娩的61例进行比较。结果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为7.65%,产后出血组胎儿体重、产后2h出血量、分娩前后Hb差值、分娩前后HCT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90例产后出血中宫缩乏力86例(95.56%),产道裂伤50例(55.56%),胎盘因素8例(8.89%)。结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产道裂伤,出血原因常合并存在。高度重视并积极预防高危因素、及时处理产程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8.
比较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然晚期产后出血35例中的影响,其中阴道分娩26例,发生率为0.39%,至晚期出血时间为2~49天,平均14.5天,剖宫产9例,发生率为0.62%,至晚期出血时间为10~50天,平均31天,两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我显著性(P〉0.05)。对照前14年剖宫产后晚期出血占晚期产后出血总数的11.1%,而后4年达41.2%,使用缩宫素及抗生素后行剖宫术有效,子宫切口裂开者进行了宫次全切除,  相似文献   

19.
宋文  程小健 《吉林医学》2014,(21):4700-4701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病因素,提出相关诊治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1月进行住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240例,对临床资料与预后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生产后出血8例,发生率为3.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和心理紧张是影响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病因素主要为年龄、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和心理紧张,要积极加强对症的诊治干预。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产后出血最易发生在产后2h内,现将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对67例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共分娩2 356例,其中产后出血67例,发生率2.86%,孕妇年龄21~43岁,初产妇45例,经产妇2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