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吸道粘液通过纤毛运动不断向喉部运送,最后以痰液形式排出体外。而喉腔由于复杂的发声活动而形成皱襞及凹陷,其被覆上皮亦有差别;如会厌喉面上半部、会杓皱襞、杓结节、杓间区及声带均为鳞状上皮。所以,呼吸道纤毛上皮的连续性在喉前部及侧壁声带处中断了。从形态学所见可以认为:呼吸道排向喉部的粘液被送向声带后联合部,且大部被咽下。但喉部,特别是有关声带周围纤毛细胞排列、分布密度和纤毛运动方向的材料尚未见有报导。  相似文献   

2.
声门上肿瘤可分为喉上、喉内及喉咽各类如下: 喉上部:杓会厌皱襞、杓状软骨及会厌尖部。喉内部:喉室带、喉室、会厌后面、声门处及声门下。喉咽部:咽会厌皱襞、梨状窝、环状软骨后及咽后壁。以上各类如合并出现,又可分为以下6组;(1)限于喉上部;(2)限于喉内部;(3)喉上及喉内部;(4)喉上及喉咽部;(5)喉内及喉咽部;  相似文献   

3.
对150例吞咽活动功能正常的自愿者,以每分钟100个画面的高速电影摄影术进行拍照,研究喉前庭在吞咽时的关闭活动状态。此种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由于侧壁的靠拢,使喉前庭的声门上区关闭,这主要由于甲杓肌上部的收缩增厚,向矢状平面压迫声门上区;第二步,来自上面的压力压迫会厌倾斜向下,会厌的尖部向下进入食管入口,此种机制使会厌逐渐接触到已经抬高的杓区,经受压缩的会厌下区略呈水平方向,但其前部较后部稍低。会厌的倾斜可能是甲会厌肌收缩的结果。喉前庭前上壁向后隆起,是因连系甲状软骨与舌骨中间的软组织皱褶而形成。这些中间软组织包括会厌软骨、会厌前脂肪垫及其有关的韧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喉部的超声影像学表现。方法对照研究3个儿童离体喉标本相应断面的声像图与组织大切片,确认甲状软骨、杓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会厌前间隙、声门旁间隙、室带、声带、喉室、杓肌的超声表现;然后对33名正常儿童进行喉部超声检查,确认各结构声像图表现。结果正常儿童甲状软骨为盾形等回声结构;杓状软骨为低回声结构,横断面为镰刀形,纵切面为类三角形;横断面环状软骨为"n"形低回声结构,纵切面显示环状软骨板为类长方形等回声结构;会厌软骨为细带状等回声结构;会厌前间隙和声门旁间隙是高回声结构;声带为长三角形等回声结构;室带为高回声结构。杓肌表现为双侧杓状软骨后方的等回声。结论超声对儿童喉部甲状软骨、杓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会厌前间隙、声门旁间隙、室带、声带和杓肌显示良好。  相似文献   

5.
指牵压舌板     
作者介绍一种适合于间接喉镜检查的指牵压舌板。这种压舌板可将遮盖视野的舌背向外拉出向下压下。舌根,会厌谿、会厌尖及喉面、梨状窝、杓会厌皱襞、杓状隆起、室带、声带、前连合、喉室、气管上部及食管入口这些解剖结构通常都可用间接喉镜看到。尽管有些患者愿意合作,但当发“啊”或“衣”声时,舌背的抬高遮掩了上述解剖结构的影像(图1),有时需助手帮助用压舌板将舌压下后才能窥清,但并不是经常都能得到助手的帮助。本文介绍的器械很简易,用弯曲的、两端一  相似文献   

6.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源于欧洲并广泛开展应用,其理论基础是环杓单位为喉功能解剖单位.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包括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会厌吻合术(SCPL-CHEP)、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SCPL-CHP)和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气管环舌骨会厌吻合术(SCPL-TCHEP)3种术式.本文就环杓单位作为喉功能解剖单位在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加以论述。1 环杓单位解剖结构及生理作用Weinstein等Ⅲ提出环杓单位这一概念,强调其在喉功能保全性手术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环杓单位包括杓状软骨、环状软骨、完整的环杓关节、环杓后肌、环杓侧肌、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其生理作用为使声带运动、声门内收和外展拉。  相似文献   

7.
喉黑素瘤     
原发性喉黑素瘤(LM)罕见。作者复习所在医院1949至1983年间的88例头颈粘膜黑素瘤病例中,仅见3例原发性LM。男2,女1,平均年龄68.3岁。前2例肿瘤分别发生于右杓状软骨和右杓会厌皱襞,为单发灶;第3例于左杓会厌皱襞、喉后壁有大、小两个原发灶。3例分别存活5年7个月,2年7个月和4年7  相似文献   

8.
作者们自1951年以来共施行467例声门上喉切除术,男性430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51岁。其中Ⅱ期病例占全部患者的60%;所以无T_3病例,乃因按照UICC 1969和1974年所公布的定义,由于声门上T_3肿瘤最不常见,且在所定的分类中,凡杓状软骨和/或杓会厌、咽会厌皱襞和/或会厌溪及舌根,和/或会厌前间隙受侵全是T_4的指征。N-(N_0,N_(1a),N_(2a))组比N+(N_(1b),N_(2b),N_3)组多,为323∶84。在全部N_0和N_(1a)病例中有13.16%组织学证实有癌转移,故在实践中应尽可能对所有声门上癌病例行双侧选择性或根治性颈清扫术。声门上喉切除可扩大切除包括一个杓状软骨、杓会厌皱襞、舌根及邻近的梨状窝内侧壁等组织,保存其声带突并在中线位将之缝合固定于环状软骨。这被称为扩大的声门上喉切除术。这种技术可使很多病例的预后得到改善,并能防止后遗发音及吞咽障碍。全部病例的五年生  相似文献   

9.
喉癌放射治疗有四个主要合并症:喉水肿、软骨膜炎、软骨坏死、放射性皮肤损害。其中软骨坏死最为严重。作者报导过去15年给T_1和T_2喉癌110例进行放射治疗,其中2例发生软骨膜炎和软骨坏死。例1为女性患者,左声门上鳞状上皮细胞癌侵及左侧会厌、杓会厌皱襞及杓状软骨,伴颈淋结巴转移,属T_3N_1M_0,患者因拒绝手术而作放射治疗,在9 1/2周中接受放射量6,959拉德,7个月后发生呼吸困难而作气管切开。由于进食困难和噁心反应,患者消瘦、脱水。喉部明显水肿,未发现肿瘤复发。死后屍体解剖发现喉软骨坏死、粘膜水肿及溃疡形成,无肿瘤。例2  相似文献   

10.
喉癌(综述)     
一、喉癌的分类Ogura等对1972年UICC TNM分类方法(见表Ⅰ)的某些论点提出不同意见。氏认为会厌舌面的疾患不应归之为声门上区,因其预后更差,应将这一解剖区域命名为上-喉咽部。对杓会厌皱襞肿瘤扩展到梨状窝5mm以上者,UICC将其归之为声门上T_(4),但因其生物特性恶劣,氏主张命名为下-喉咽部病变。  相似文献   

11.
喉前庭区指喉室带以上解剖区域,形似橄榄形,前后径短,左右径长,四壁轮廓清晰,前壁为翘起的会厌,两侧为会披皱襞,后缘为双披裂.四壁结构组成似卵圆形的井台,会厌似井盖.整个喉前庭占位两侧梨状窝中央部.用间接喉镜及动态喉镜(放大影屏录相,前后径15~17cm,左右径20~22cm)观察了100例该区的形态及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12.
成人巨大喉血管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1岁。因持续声嘶40年,进行性加重4年,偶见痰带血丝,伴气急半年入院。无吞咽困难,无咽痛。从事油漆工35年,无烟酒嗜好,家族史无异常。体格检查:平静时有吸气期呼吸困难、轻度喉鸣、三凹征,不能平卧。喉摩擦感及摩擦音均存在,右侧甲状软骨后缘较左侧饱满。纤维喉镜及视屏喉内窥镜检查,见肿瘤呈弥漫性紫红色结节状,位于喉前庭、双侧室带、右声带及喉室,向前累及会厌喉面,并向右侧会厌舌面延伸,向后外累及右侧杓会厌皱襞及右杓部,右杓部血管瘤呈结节状,直径达2 cm,带蒂,随呼吸上下活动,遮盖喉入口(图1见附3页)。杓间区粘膜下结节块状突起,且向下延伸到气管后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们报告1974~1978年15例年龄为40~69岁的喉或咽下鳞癌患者,用术前远距离~(60)钴放疗和声门上水平喉切除联合治疗的结果。本法适用于会厌、杓会厌皱襞、假声带、会厌谿和犁状窝癌肿。对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术前用广野放疗。本组11名病人为会厌癌,3人为犁状窝癌,1人为杓会厌皱襞癌。手术切除时扩及会厌谿者2人,扩及舌根者1人。病人在术前3~4周均用~(60)钴照射,在5天内给2000拉德,9例病变超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喉喘鸣是婴儿的一种常见病,特征为吸气声粗糙及发作性喉鸣,典型者可见声门上区组织松弛,吸气时向中线靠拢。本病病理变化,一般认为系喉部解剖异常及声门上部气道软弱无力,如Ω形会厌,喉入口过度向前倾斜,吸气期杓状软骨及杓会厌襞向中线内移。据临床观察,先天性喉喘鸣的致病原因很可能是声门上区结构缺乏足够的弹性,而Ω形会厌、喉软骨发育未成熟似乎不是本症的重要病因。Kelemen按组织学观察指出,没有固有的声门上区扩张肌,但解剖10具成人尸体后提出茎突舌骨肌、茎突舌肌、茎突咽肌、舌骨舌肌、舌骨会厌韧带和舌内肌群等相互作用产生的力可使喉入口扩张。  相似文献   

15.
我科近年来采用颈外进路咽侧切开切除喉咽血管瘤2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状窝的肿物,根据需要可延长咽侧切口,      1广东 汕头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515031)在直视下用电刀距肿物周边约0.2cm处完整切除    位于梨状窝附近的毛细血管瘤少见。以往对位于梨状窝、杓会厌皱襞的血管瘤由于惧怕术中不易切除干净而术后复发及术后发生咽瘘,多采用冷冻、激光、注射硬化剂等方法治疗,但上述疗法易出现喉部水肿甚至窒息,且需要多次治疗,患者较痛苦。采用颈外进路咽侧切开术,可在直视下切除位于喉咽、会厌、梨状窝、杓会厌襞的良性肿瘤及…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1岁.2010年6月因"声嘶2个月,进食呛咳,活动后呼吸急促1个月"入院.入院前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喉炎"并予以药物治疗,未见好转,且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具体用药不详.外院CT示:以会厌为中心均匀密度肿块,大小为30 mm×39 mm.会厌前间隙消失,以会厌喉面为主,向下延伸,两侧杓会厌皱襞增厚,喉前庭变窄.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60岁,因"喉恶性肿瘤"于2014年3月于外院行"垂直半喉切除术",术后半年声嘶伴呼吸困难1个月后就诊于我院。电子喉镜示:喉术后改变,右侧喉室膨隆,凸向喉腔,喉口狭窄,黏膜光滑(图1)。喉部CT示:会厌软骨右侧可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39 HU,与会厌分界不清,向下累及右侧杓会厌皱襞、右侧声带,局部突向喉腔。喉腔受压变形,病变沿甲状软骨右上间隙突入颈部软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喉部CT/MRI融合图像的建立方法及意义。方法 改良头颈肩固定体膜体架并比较其与常规装置的重复摆位误差;31例喉癌患者应用同一装置固定体位,1 d内先后行CT和MRI扫描,层厚3 mm,将数据导入飞利浦公司Pinnacle3 V8.0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自动配准和融合。对融合图像、MRI、CT图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 23例(23/31)CT/MRI融合图像清晰;融合后的数据可以透明混合、棋盘格式、靶区勾画多重显示三种方式观察;既能够清晰显示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又可以显示会厌、 声带、室带、喉室、会厌前间隙、声门旁间隙、杓会厌皱襞、喉软骨破坏、喉外组织等喉部结构病变及喉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结论 喉部CT/MRI融合图像,可以弥补CT在喉部软组织病变的显示不清晰的缺点,对喉癌手术前肿瘤范围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杓会厌皱襞位于喉咽部与喉交界处,构成喉入口的两侧缘。原发于此处的血管瘤很少见,因病变位置深在隐蔽,涉及重要部位功能,治疗颇为棘手,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正确掌握手术方法和技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2012年10月~2012年11月我科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治疗杓会厌皱襞血管瘤附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喉原发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三例祁绿苹原发于喉部的非霍奇金恶性淋已瘤,临床上较少见。笔者经治3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68岁。因声嘶8个月、呼吸困难1周在外院行气管切开术。于1989年6月12日转我院。间接喉镜下见会厌舌面右侧、右杓会厌皱襞-4cm×5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