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腮腺幼年型血管瘤中bFGF表达及肥大细胞计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晓萍  刘维贤  李吉 《上海口腔医学》2004,13(3):167-167,172,178
本研究采用特殊肥大细胞染色法、免疫组化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对40例婴幼儿腮腺血管瘤、5例正常腮腺组织进行肥大细胞和bFGF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腮腺幼年型血管瘤中肥大细胞的数量、面积及平均光密度均明显增加.差异显著:腺小叶内及幼稚毛细血管中出现大量的肥大细胞;血管瘤组bFGF呈高表达,bFGF阳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胞浆,主要分布于细胞外基质,呈浅网状。本研究表明:bFGF和肥大细胞与腮腺幼年型血管瘤的发生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皮肤血管瘤中肥大细胞 (MC)、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bFGF)之间的关系 ,以及它们在血管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颌面部血管瘤标本 68例 ,按Mulliken[1] 分类法将血管瘤病程分为三期 :增殖期 3 2例、退化期 2 4例、退化完成期 12例。选取 5例唇裂患者的唇部皮肤做正常对照。将每个标本连续切片 4张 ,分别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并计算肥大细胞数和bFGF阳性率。结果 :①肥大细胞的胞浆内抗胰蛋白酶抗体显色为棕褐色 ,胞核为蓝色 ,多位于小血管管壁及其周围。各期血管瘤中肥大细胞计数分别为 :增殖期 2 1.3± 3 .0SD/HPF ,退化期 8.4± 2 .6SD/HPF ,退化完成期 3 .2± 2 .0SD/HPF。正常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计数 3 .1± 1.3SD/HPF。增殖期与退化期、退化完成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②血管瘤中bFGF位于肥大细胞内或胞外基质中 ,增殖期bFGF染色深 ,棕褐色 ,呈阳性连续片状分布。退化期呈不连续片状分布、染色浅。退化完成期染色更浅 ,呈点状分布 ,阳性反应物少。增殖期bFGF阳性表达率 93 .75 % ,退化期 5 4.16% ,退化完成期 3 3 .3 3 %。增殖期bFGF明显高于退化期、退化完成期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正常对照组中bFGF无表达。③bFGF与MC计数表达呈正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婴幼儿腮腺血管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腮腺肿瘤,约占小儿腮腺肿瘤的 59.2%[1],因其生长迅速,常导致患儿颜面破坏。由于婴幼儿腮腺血管瘤保守治疗疗效欠佳[2],手术治疗并发症严重[3、4],故对其治疗十分棘手。我科在1994年5月~2000年12月间共收治26例婴幼儿腮腺血管瘤,均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管瘤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具有自愈倾向的疾病,其治疗存在争议。相对于其他部位,腮腺区血管瘤具有体积较大和影响患儿外貌等特点。血管瘤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保守观察,口服激素、干扰素,激素、抗肿瘤药物局部注射及手术治疗等等。本文就以上几种治疗方法从疗效和并发症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8例婴幼儿腮腺血管瘤,保守治疗22例,治疗方法为口服激素联合平阳霉素注射、口服普萘洛尔;手术治疗9例,其中3例曾行保守治疗。结果 22例保守治疗患儿19例治愈,9例手术治疗患儿治愈。结论 保守治疗可以有效的治疗婴幼儿腮腺血管瘤,口服普萘洛尔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治疗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雌二醇(E2)及尿bFGF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患者中的表达差异,为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78例增殖期血管瘤患者、18例消退期血管瘤患者及25例脉管畸形患者的血清和尿上清液,阴性对照为48例单纯唇腭裂患者,所有患者年龄均≤30个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和尿bFGF浓度,并对尿bFGF浓度进行尿肌酐平衡;应用放射免疫方法(RlA)检测各组血清E2浓度.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血管瘤患者血清bFGF浓度>脉管畸形患者血清bFGF浓度>对照组血清bFGF浓度,3组之间浓度有显著差异(P=0.027);血管瘤患者尿bFGF浓度>脉管畸形患者尿bFGF浓度>对照组尿bFGF浓度,3组之间浓度有显著差异(P=0.000);增殖期血管瘤患者尿bFGF浓度显著高于消退期血管瘤患者(P=0.04);血管瘤、脉管畸形患者和对照组3组之间血清E2浓度有显著差异(P=0.000);脉管畸形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E2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尿bFGF浓度可作为血管瘤鉴别诊断的指标,血清E2浓度可用于诊断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并判断血管瘤是否处于增殖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小剂量平阳霉素多次注射治疗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2011年间行小剂量低浓度平阳霉素+地塞米松瘤内注射治疗的78例增殖早期腮腺血管瘤患儿.分别用数码照片和MRI记录治疗前、后病变的面积,随访时间为0.5~10 a.按初诊年龄分为4组,比较用药剂量、治疗次数和时间,以及家长满意度.应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大部分血管瘤体积明显减小,MRI检查显示瘤体组织纤维化.治愈67例(85.9%),显效11例(14.1%),总有效率为100%.仅15例出现食欲缺乏、发热和皮疹等不良反应.低年龄组治疗持续时间为(4.73±0.11)个月,注射总剂量为(2.82±0.12)mL,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家长满意度高.结论:小剂量平阳霉素多次注射治疗法对婴幼儿腮腺巨大血管瘤的疗效安全可靠.患儿接受治疗的时间越早,用药剂量越小,疗程越短,家长满意度越高.  相似文献   

8.
许雪仙  陈因 《口腔医学》1993,13(1):39-40
<正> 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虽是良性肿瘤,但可随婴儿的生长发育而迅速增大。常可引起颜面部明显的畸形。特别是腮腺区混合型血管瘤。鉴于瘤体处于腮腺区这一特殊的解剖部位,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科自1974年开展了对颌面部血管瘤采用冷冻,硬化剂注射及激素的综合性治疗,尤对婴幼儿腮腺区混合型血管瘤取得较理想效果。经过2个月到8年多的随访、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腮腺血管瘤32例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的手术治疗要点和疗效。方法32例婴幼儿腮腺血管瘤,年龄2个月-3岁,均施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及血管瘤切除术。随访1-2年。结果创口全部Ⅰ期愈合,无感染、涎瘘、永久性面瘫等并发症。结论婴幼儿血管瘤早期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小儿面神经分支类型与成人无明显差异,保护面神经及控制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小剂量平阳霉素控制疗法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小剂量平阳霉素控制疗法治疗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平阳霉素配制浓度1~2g/L,每次治疗剂量4~8mg,根据患儿的年龄、病变大小、血供情况决定用药浓度、剂量。随访时间最长2年,最短5个月。结果15例患者治疗前有10例B超检查示血循丰富,可见动静脉血流;MRI检查可见流空影像。4例患者伴有皮肤发青或皮肤表面红斑。多数患者一个疗程后结束治疗。15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面瘫、肺纤维化或其它并发症;10例达到面部对称,病变区血流消失或仅有少许血流;3例患者病变大部消退;2例患者病变部分消退,局部变硬。结论小剂量平阳霉素控制疗法对婴幼儿腮腺血管瘤具有确实可靠的疗效,治疗的关键是早期控制,长期观察;不主张早期大剂量或短时间内反复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bFGFmRNA基因与腮腺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技术对 16例腮腺血管瘤和 5例正常腮腺组织进行了bFGFmRNA的基因表达的分析。结果 :发现bFGFmRNA基因在所测组织中均有不同水平的表达 ,腮腺血管瘤的高表达率为 6 2 4% ,正常组织无高表达。结论 :提示bFGFmRNA基因与腮腺血管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婴儿腮腺巨大血管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婴儿腮腺巨大血管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探讨手术治疗要点。方法:随访分析1996年6月至2003年3月收治的63例未满周岁的婴儿腮腺巨大血管瘤病例,年龄最小者仅45d。全部病例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施行保存面神经的血管瘤和部分腮腺或全部腮腺切除术。结果:全部婴儿安全度过手术和麻醉关,仅2例术中需输血50mL。2例术后出现支气管肺炎,经转入儿科治疗后痊愈。手术创口除2例延期愈合外,其余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无涎瘘发生。术后12例患儿出现暂时性面瘫,均在3~6个月恢复。随访6个月至5年,血管瘤无复发。结论:对婴儿腮腺巨大血管瘤采用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良好效果,有效控制出血和仔细解剖面神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端粒酶活性在血管瘤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血管瘤病变发展中出现的生长自限性现象间的关系。方法:按年龄将因管瘤病人分成3组,I组为2岁以内的婴幼儿;Ⅱ组为年龄自3-18岁的病人;Ⅲ组为年龄超过18岁的病人。利用TRAP法测定每组病人肿瘤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将测定的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与不同年龄组血管瘤病理学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I组的端粒酶活性检出率高,其强阳性表达率也高;Ⅱ组端粒酶活性表达率较高,其强阳性表达率低;Ⅲ组的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率低,无强阳性表达。I组的病理学特点为大量的致密的内皮细胞团,增殖活跃,管腔小而不明显;Ⅱ组增殖活跃的内皮细胞减少,可见较多的管腔;Ⅲ组增殖的内皮细胞少见,有明显管腔形成,可见纤维化及脂肪浸润。结论:端粒酶活性与血管瘤主要成分内皮细胞的增殖状态密切相关,影响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而影响血管瘤的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bFGF表达及FGFR1基因突变与涎腺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RT -PCR -SSCP法 ,对 14例多形性腺瘤、9例腺样囊性癌组织和 11例正常涎腺组织中bFGF表达及相应组织内FGFR1胞内段结构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 :bFGF在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组织 ;FGFR1在 14例多形性腺瘤中 4例检出基因突变 ,9例腺样囊性癌组织中 2例检出突变 ,且发现突变基因位于FGFR1胞内段的近膜区及部分激酶I区。结论 :FGFR1细胞内段激酶活性区的突变可能造成bFGF /FGFR1信号传递异常 ,进而参与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以下用B代表)与米贝拉地尔(Mibefradil,以下用M代表)这两种药物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LFs)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B分10.0、20.0、30.0 μg/L 3种浓度(分别为B1、B2、B3),M分2.5、5.0、10.0 μmol/L 3种浓度(分别为M1、M2、M3),再按加药时间分为1 d组、2 d组和3 d组,用WST法检测两种药物单独使用和按先后不同顺序联合使用后HPLFs的增殖率。结果:两种药物单独使用可分别起到促进和阻滞细胞增殖的效果,但是B作用时间过长细胞表现为增殖受阻滞。其中,B3作用1 d组细胞增殖率最高(P<0.05),M2作用1 d组细胞增殖率最低(P<0.05)。M仅对加用B3的细胞有明显阻滞作用,与单独使用B3的细胞增殖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只有B1不能改变细胞加用M后增殖受阻滞的现象。所有联合用药后的细胞增殖率均与正常细胞增殖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FGF与Mibefradil单独使用有各自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除过度增殖状态外,HPLFs增殖状态很难受到阻滞,并且处于增殖受阻滞状态的细胞很容易恢复增殖状态,以维持HPLFs不断处于增殖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TTGmRNA及其蛋白和bFGF蛋白的表达与唾液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唾液腺癌及癌旁组织中PTTG、bFGF蛋白的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析30例唾液腺癌及癌旁组织中PTTGmRNA的表达。结果①PTTG蛋白平均灰度值在唾液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分别为0.597±0.487和0.436±0.173,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癌组织(P〈0.05);bFGF蛋白平均灰度值在唾液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分别为0.533±0.286和0.738±0.763,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5)。②相关性研究显示,在唾液腺癌组织中PTTG蛋白和bFGF蛋白关系密切,相关系数为0.65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TTGmRNA在唾液腺癌及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且癌旁组织高于癌组织,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在唾液腺癌组织中,PTTGmRNA及其蛋白和bFGF蛋白表达量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而与年龄、性别无关。结论①PTTG作为一个新型的原癌基因,其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唾液腺癌组织的发生、发展过程。②bFGF在唾液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以用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③在唾液腺癌组织中PTTG蛋白和bFGF蛋白关系密切,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PTEN基因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中基因水平上的作用。方法: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腮腺多形性腺瘤、腮腺多形性腺瘤瘤旁1cm腺体组织和舌下腺组织(舌下腺结石摘除的腺体)标本各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各组之间PTEN表达水平的差异性。结果:PTEN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表达的阳性率低于腮腺多形性腺瘤瘤旁1 cm腺体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表达的阳性率低于舌下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多形性腺瘤瘤旁1 cm腺体组织与舌下腺组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N基因的阳性表达对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10例正常口腔黏膜、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分别进行检测 ,所得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VEGF、bF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均为高表达 ,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 (P <0 .0 0 1)。结论 VEGF、bFGF的过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BMP-2、bFGF在牵引成骨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通过两种不同术式的比较 ,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 - 2 (BMP - 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表达水平和成骨的关系 ,探讨牵引成骨的成骨机制。方法 :2 8只狗随机分为牵引成骨组和直接延长组各 12只及正常对照组 4只 ,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比较BMP - 2、bFGF在两组牵引第 6天、固定 2周、固定 8周时的表达情况。结果 :两组在牵引第 6天骨断端附近的新生编织骨边缘基质及周缘的活跃的成骨细胞、骨膜下及牵开区增生活跃的间充质细胞、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基质均可见BMP - 2、bFGF强阳性的染色 ,染色平均灰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牵引后固定 2周 ,牵引组新生编织骨边缘的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牵开区纤维结缔组织仍可见BMP - 2、bFGF阳性染色 ,而直接延长组的BMP - 2、bFGF在牵开区的染色强度明显降低 (P <0 .0 5 ) ;牵引后固定8周 ,BMP - 2、bFGF在牵引组和直接延长组的组织中的染色强度均明显减弱 ,染色灰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 ,在机械的牵引力和微创伤等多种因素刺激下 ,局部牵开区BMP - 2和bFGF持续高表达。两种生长因子可能共同参与促进了牵开区大量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