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目的:研究荆防散正丁醇部位对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LPS模型组、LPS+地塞米松(5 mg/kg)组、LPS+荆防散正丁醇部位组(3.33、6.67、10.01 g/kg),除地塞米松组小鼠于第2、4、5天各腹腔注射给药1次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连续ig给药5d,1次/d,第5天给药30 min后,除空白组小鼠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组气管滴注等容积无菌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小鼠均气管滴注LPS 100μL(5 mg/kg)制备ALI模型,所有动物于处死前1 h再给药1次。滴注LPS 6 h后,处死小鼠,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剖取小鼠肺脏,测定小鼠肺湿干重比值(W/D)与肺指数;比色法测定BALF中总蛋白含量及肺组织MPO活性,ELISA法测定BALF中IL-6、IL-1β、TNF-α及趋化因子MIP-1α、MIP-1γ含量。结果:荆防散正丁醇部位(6.67 g/kg)能降低ALI小鼠BALF中总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肺W/D与肺指数,降低肺组织MPO活性;同时该部位能显著降低BALF中促炎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及趋化因子MIP-1α、MIP-1γ水平。结论:荆防散正丁醇部位对ALI小鼠有一定保护作用,能减轻肺水肿,减轻肺部炎性反应,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21,(8)
目的研究黄芩苷调节miR-223-3p/NOD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脓毒症ALI大鼠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低剂量黄芩苷组、中剂量黄芩苷组、高剂量黄芩苷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白细胞介素1β)、IL-10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大鼠肺组织含水量及肺泡液体清除率(AFC);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miR-223-3p水平;蛋白印迹法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NLRP3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和WW/DW比值、肺组织NLRP3水平升高(P0.05),血清IL-10水平和AFC值、肺组织miR-223-3p水平降低(P0.05);同时模型组大鼠肺泡完整性破坏,肺泡萎陷,肺间质明显水肿,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组织病理得分升高(P0.05)。经黄芩苷治疗后,随着给药剂量增高,血清IL-1β、TNF-α水平和WW/DW比值、肺组织NLRP3水平降低(P0.05),血清IL-10水平和AFC值、肺组织miR-223-3p水平升高(P0.05),呈剂量依赖性;同时大鼠肺泡结构恢复,肺间质水肿缓解,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肺组织病理评分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黄芩苷可通过下调促炎因子IL-1β、TNF-α水平,上调抑炎因子IL-10水平以缓解脓毒症ALI大鼠肺损伤,可能与miR-223-3p/NLRP3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黄芩对正常小鼠血清和肝脏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基于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及单变量分析手段,比较正常小鼠与黄芩干预小鼠的血清和肝脏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结果:给予黄芩后小鼠机体内源性代谢物发生了明显变化。与空白组相比,黄芩组小鼠血清中的10种代谢物含量发生变化,如3-羟基丁酸、柠檬酸、胆碱等含量升高,α-葡萄糖和β-葡萄糖含量下降;肝脏中19种代谢物含量发生变化,如谷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肝糖原、腺苷等含量升高,黄嘌呤等含量降低,这些内源性代谢物的改变涉及机体的糖代谢、脂肪代谢、氨基酸代谢等途径。结论:黄芩对正常小鼠机体代谢的影响不仅与其寒性有关,而且可能与其抗氧化、保肝、降糖等药理作用密切相关,可为黄芩的药性和药理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王氏连朴饮加滑石、黄芩;茵达日-4味汤对大鼠湿热模型、炎性反应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作用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湿热炎性反应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对照药组、中药组、蒙药组分别采取不同处理方法观察记录各项指标,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中蒙医温病经典方在治疗大鼠湿热症状上具有可靠疗效,尤其在改善大鼠进食饮水减少,大便稀软,口角眼角分泌物增多等方面有显著成效。ELISA检测显示对照药组IL-1β、IL-6、TNF-α无意义,中药组TNF-α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IL-1β、IL-6无意义(P0.05),蒙药组TNF-α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有意统计学义(P0.05),对IL-1β无意义(P0.05)。结论:王氏连朴饮加滑石、黄芩;茵达日-4味汤在解除湿热症状上有切实可靠的作用,对腹腔炎性反应引起的发热及炎性反应,虽然细胞因子血清检测没有得出有力检验数据支持,但动物模型治疗后期各项体征监测都有好转。ELISA检测显示中药组TNF-α有统计学意义(P0.01);蒙药组TNF-α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甜牛大力总黄酮(TFRMS)和苦牛大力总黄酮(TFRMC)对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的作用,并观察TFRMS和TFRMC抗炎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致小鼠ALI模型,观察TFRMS和TFRMC对小鼠ALI模型的抗炎作用,测定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液)中白细胞数(WBC)和总蛋白量(Pro),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IL-6,TNF-αmRNA的表达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WBC数,Pro,IL-6和TNF-α水平显著增加(P0.01),肺组织有炎症改变;与模型组比较,TFRMS和TFRMC可明显减少小鼠急性肺炎BALF液的WBC数量,Pro渗出量(P0.05,P0.01),显著降低肺组织NF-κB p65蛋白水平(P0.01),抑制IL-6,TNF-αmRNA表达(P0.05,P0.01),减少肺组织中IL-6和TNF-α水平(P0.05,P0.01);从组织病理学的角度上观察到,TFRMS和TFRMC各剂量组均可减轻LP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结论:TFRMS和TFRMC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TFRMC和TFRMS作用效果相似,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扰NF-κB p65途径,减少IL-6,TNF-αmRNA表达,从而抑制IL-6和TNF-α炎症介质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平喘汤对小鼠支气管气道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是否与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调控相关。方法:将6~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3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低剂量平喘汤组(15 g/kg)、中等剂量平喘汤组(30 g/kg)、高剂量平喘汤组(60 g/kg)及阳性药物(地塞米松)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及滴鼻吸入卵蛋白致敏法制备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除阳性对照组予地塞米松腹腔给药外,余各组均予对应药物灌胃,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行为学评分(打喷嚏、抓鼻次数,呼吸急促程度),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计数,肺泡灌洗液炎性反应因子IL-1β、IL-6、TNF-α及MCP-1表达,肺组织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靶向炎性反应因子IL-1β及IL-18表达情况。结果:平喘汤可有效减少哮喘小鼠行为学评分,降低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计数,下调肺泡灌洗液炎性反应因子IL-1β、IL-6、TNF-α及MCP-1表达,抑制肺组织NLRP3炎症小体、IL-1β及IL-18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论:平喘汤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介导的气道炎性反应进而减轻哮喘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及芪冬活血饮对其的影响.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地塞米松组及地塞米松加中药组,检测各组油酸性ALI大鼠肺组织匀浆和肺泡灌洗液液的TNF-α、IL-10含量,并观察芪冬活血饮对其的影响.结果:和空白组比较,各组TNF-α、IL-10均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TNF-α降低,IL-10升高,除中药组肺泡灌洗液IL-10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冬活血饮能抑制促炎介质TNF-α表达,增加抗炎介质IL-10表达,调节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干预油酸介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苍术酮调节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NLRP3通路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构建ALI小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苍术酮低、中、高剂量组。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通过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重(W/D),评估其水肿程度,检测肺组织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酮(MDA)含量以评估其体内抗氧化损伤的作用;HE染色法检查肺损伤情况,并进行评分;RT-qPCR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Nrf2、HO-1、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 mRNA水平。结果 苍术酮对LPS诱导的小鼠ALI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降低小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IL-6水平和W/D比值、肺组织MPO、MDA及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 mRNA水平,提高血清IL-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银翘散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呼吸系统的治疗效果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9只,分别是正常组、模型组、银翘散高剂量组、银翘散中剂量组、银翘散低剂量组、利巴韦林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小鼠用乙醚浅麻后,以浓度TCID50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液50μL滴鼻感染小鼠。银翘散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600、300、150mg/(kg·d)银翘散灌胃,利巴韦林组给予150 mg/(kg·d)利巴韦林灌胃。银翘散高、中、低剂量组、利巴韦林组于感染前1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5天,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灌胃。通过称量小鼠体质量和肺重量计算肺指数。HE染色检测小鼠鼻黏膜和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形态学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炎性体、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和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指数显著升高,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和IL-6表达显著升高,肺组织NALP3、ASC、caspase-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银翘散高、中、低剂量组、利巴韦林组小鼠肺指数显著降低,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IL-6表达显著降低,肺组织NALP3、ASC、caspase-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利巴韦林组比较,银翘散中剂量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表达较高,肺组织NALP3和caspase-1 mRNA表达较高;银翘散低剂量组小鼠肺指数较高,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IL-6表达较高,肺组织NALP3、ASC、caspase-1 mRNA和蛋白表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翘散能够改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的呼吸道系统炎症,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ALP3炎性体的激活和炎症因子的分泌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灵芝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内源性物质代谢的影响,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其代谢途径,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灵芝多糖组(给药剂量96 mg·kg^-1),每组10只,前两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 d,在第7天灌胃后2 h,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和灵芝多糖组小鼠以X射线进行全身照射。利用UPLC-Q-TOF-MS检测胸腺组织中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比较正常组、模型组以及灵芝多糖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情况,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鉴定出34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与模型组相比,发现灵芝多糖组对L-谷氨酸、牛磺酸、磷脂酰胆碱(PC)和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 PC)等均具有显著的逆转趋势,分别参与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以及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结论:灵芝多糖可能通过改善辐射模型小鼠胸腺中相关潜在生物标志物表达及其相关代谢通路来发挥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离鉴定槲蕨不同部位中功能成分并为其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提供重要信息。方法 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对槲蕨的根茎、叶柄、叶的代谢组分进行高度富集比较分级。结果 在根茎、叶柄和叶中共鉴定出493个代谢物,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98个差异代谢物(DAMs)。其中,四甲氧基黄酮代谢物在槲蕨的叶柄中表达最高,显著高于叶;芹菜素代谢物在槲蕨的叶中表达最高,显著高于根茎和叶柄;其余13个黄酮类代谢物均集中在槲蕨的根茎中,显著高于其他部位。根茎、叶柄和叶的DAMs主要富集在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结论 可为槲蕨不同部位中功能成分的分离鉴定和代谢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茜茜  王春茜  杨秀娟  吴茵  王朋倩  张淼  霍海如  隋峰 《中草药》2020,51(24):6269-6277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技术观察附子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对小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寻找其相关生物标志物和可能表征附子临床治疗作用的代谢途径及相关靶点,探讨其发挥疗效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2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ig附子水煎液和蒸馏水,小鼠给药量为15 mL/(kg·d),连续ig 4 d;采集各组血样,利用UPLC-MS/MS技术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模式识别,并根据变异权重系数(VIP)大于1和手动积分计算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利用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分析;运用Cytoscape和MetScape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网络模块化分析并筛选靶标。结果 通过数据模式识别,附子组与对照组均能完全分离;共筛选出18个差异代谢物,其含量都呈上调趋势;通过通路分析,得出5条相关通路,分别为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和磷酸肌醇代谢通路;网络模块化分析共得到14个模块,其中最大的2个模块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和亚油酸代谢通路;在整个网络中,花生四烯酸(59)、亚油酸(55)、烟酰胺(26)和棕榈酸(11)节点度值大于均值(8.010),涉及的通路分别为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和饱和脂肪酸β-氧化通路;共筛选出26个相关基因,同属于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系。结论 附子可能通过作用于CYP450,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等途径,进而调节机体能量代谢,从而发挥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桔梗叶提取物干预小鼠抑郁症模型进行研究,探讨抑郁症小鼠的发病机制及桔梗叶对其干预作用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方法诱导小鼠抑郁症模型(1 mg/kg),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给药组。另选8只同批次的健康小鼠作为空白组。给药组灌胃给与桔梗叶进行干预[400 mg/(kg·d)],连续1周,空白组和模型组给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尿液代谢组学技术综合评价桔梗叶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结果] 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前额皮质IL-6、TNF-α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各项指标具有显著回调趋势(P<0.05)。尿液代谢组学研究发现,3组小鼠代谢轮廓聚类明显,且给药组更趋近于空白组的代谢分布,证明在整体代谢水平上,给药组的代谢更趋近于健康小鼠状态。通过Progenesis QI软件深度挖掘,对比数据库鉴定出29个尿液生物标记物,涉及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鞘脂代谢、能量代谢等,并给予桔梗叶后上述代谢通路均出现回调趋势。[结论] 桔梗叶提取物对抑郁症小鼠有一定程度的治疗作用。多成分多径路的调节方式可能是其有效性的关键,通过调节亚油酸代谢、花生三烯酸代谢等机制间接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GC-MS代谢组学技术的狭叶柴胡解热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狭叶柴胡的解热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狭叶柴胡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生药40、20、10 g/kg)组、阿司匹林(100 mg/kg)阳性对照组,干酵母诱导SD大鼠发热后分2次给药.造模后5~10 h每隔1h观察大鼠的体温变化;采集造模后10 h大鼠血浆,进行GC-MS代谢组学分析,并寻找发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 阿司匹林具有很好的解热效果,在给药2h后体温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剂量的狭叶柴胡提取物使发热大鼠的体温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解热作用与剂量相关;高剂量组起效较快,在第1次给药后1h即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中剂量组在第2次给药后1h效果最好,体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组大鼠体温在各个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体温曲线波动较大,表明药物在该剂量虽可干预体温的升高,但未产生明显效果.通过代谢组学技术指认了与发热相关的17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且不同剂量狭叶柴胡提取物均能调节这些标志物的改变.结论 狭叶柴胡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且与剂量相关,其可能从酶抑制、神经递质、糖脂代谢、氨基酸及能量代谢等多层面协同发挥作用,具有多靶点性.  相似文献   

15.
程锦春  戴璐  王丽红  黄先成 《中草药》2024,55(8):2734-2745
目的 探究红景天Rhodiola rosea、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3种青藏高原常见药用植物根际土壤代谢物的组成、差异代谢物特性及主要代谢通路。方法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红景天、珠芽蓼、瑞香狼毒3种药用植物的根际土壤为实验材料,采用高分离度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3种药用植物的根际土壤样本间均没有重叠,组间差异较为明显。根际土壤样本显著差异代谢物结果显示,珠芽蓼与红景天和瑞香狼毒的显著差异代谢物均比较多,而红景天和瑞香狼毒之间显著差异代谢物相对较少。ATP结合盒转运体(ABC transporters)、D-谷氨酰胺(D-glutamine)和D-谷氨酸(D-glutamate)代谢、嘌呤代谢(purine metabolism)等3种代谢通路在3种药用植物根际土壤代谢通路富集中均表现出显著性最高。结论 3种药用植物根际土壤样本的标志代谢物与其主要药效活性成分密切相关,珠芽蓼次生代谢产物的代谢合成途径比瑞香狼毒和红景天更多样化。3种药...  相似文献   

16.
李静  魏玉海  秦雪梅  李震宇 《中草药》2017,48(7):1409-1415
目的拟对当归Angelica sinensis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方法运用核磁代谢组学技术对当归的不同部位进行了代谢组学化学成分比较。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单变量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当归不同部位的代谢产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核磁图谱共指认出包括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共36种。多种统计分析发现,当归头部量较高的成分包括缬氨酸、异亮氨酸等;主要分布于尾部的成分包括Z-丁烯基苯肽、cis-Z,Z′-3α,7α′,7α,3α′-dihydroxyligustilide等;主要分布于身部的成分包括色氨酸、阿魏酸松柏酯;在头部和尾部量均较高的成分包括天冬氨酸、Z-藁本内酯等;在3个部分无明显差异的成分包括丙氨酸、精氨酸等。结论采用的核磁共振指纹可同时表征当归中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当归不同部位功效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聂春霞  何盼  郝艳艳  刘聪  倪艳  郝旭亮 《中草药》2019,50(10):2362-2370
目的探讨山楂炒制前后调脂作用的差异,筛选山楂调脂最优炮制品。方法采用高脂饲料法制备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应用1H-NMR测定大鼠血清代谢物,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给予大鼠净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后血清代谢物的变化,比较各炮制品对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结果山楂不同炮制品均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其中净山楂降低血脂作用最佳。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乳酸、丙酮酸、赖氨酸、肌酸、甘油脂、鸟氨酸、氧化三甲胺(TMAO)、α-酮异戊酸、O-乙酰糖蛋白、N-乙酰糖蛋白、亮氨酸、异亮氨酸含量升高,而胆碱、丙酮、苏氨酸、鲨肌醇、谷氨酰胺、谷氨酸、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甘油磷脂酰胆碱(GPC)、葡萄糖含量降低。给药后山楂各炮制组大鼠血清中内源性物质的代谢状态差异明显,与炒山楂、焦山楂组相比,净山楂组调节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中差异代谢物的数量和程度更接近对照组。结论山楂炮制后调脂作用存在差异,且以净山楂效果最优,可能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及肠道菌群等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研究穿山龙对大鼠外周系统的潜在干预作用。穿山龙在外周系统中潜在干预靶点的识别有利于其安全的运用及治疗潜能的开发。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及穿山龙组,每组10只。穿山龙组灌胃穿山龙提取物,剂量为80 mg·kg-1(相当于人类的生药量15 g),每日1次,连续5 d。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5 d。最后一次给药的24 h后,从每只大鼠中收集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组织及血清样本。基于超高压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仪的代谢组学被用于探讨穿山龙对大鼠外周系统的干预作用。大鼠给予穿山龙后,分别在心脏组织中鉴别出5个受调节的代谢物,肝脏组织中6个,脾脏组织中5个,肺脏组织中3个,肾脏组织中5个及在血清样本中6个,被认为是穿山龙的潜在干预靶点。穿山龙对其中一些内源性代谢物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外周系统的保护,然而,也有一些内源性代谢物对外周系统却产生了潜在的毒性。代谢组学分析揭示了保护性及毒性共存于穿山龙对外周系统的作用中,这些结果将有可能成为其安全运用的实用性指南,并有利于其运用范围的扩大。  相似文献   

19.
范玛莉  张争争  张晓琴  李震宇  秦雪梅 《中草药》2015,46(19):2892-2899
目的比较黄连、黄柏对正常小鼠机体代谢的影响,探讨二者对小鼠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基于1H-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手段,比较两者对正常小鼠血清和肝脏内源性代谢物干预作用的差异。结果给药后黄连和黄柏组小鼠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血清中脂类物质、3-羟基丁酸(3-HB)、N-乙酰化糖蛋白(NAG)、甘油、胆碱、α-葡萄糖、β-葡萄糖等代谢物及肝脏中谷氨酸、糖原、腺苷、谷胱甘肽、甜菜碱等代谢物的量均发生变化,但两组的变化幅度不同。内源性代谢物的改变涉及机体的糖代谢、脂肪代谢等途径。结论黄连、黄柏功效、药性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蜘蛛香不同部位的代谢物差异,促进蜘蛛香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法 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蜘蛛香的根茎、根和叶3个部位的代谢物进行差异性比较分析。结果 从蜘蛛香的根茎、根和叶中共鉴定出491个代谢物,主要代谢物有挥发油、多糖、氨基酸等。蜘蛛香根茎、根和叶中的代谢物差异显著,根与叶、根茎与叶、根与根茎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分别为145、109、122个,根茎和叶中含莪术烯醇、4-羟基肉桂酸、芥子酸胆碱、5-羟基-1-四氢萘酮、4-乙基苯甲醛、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5-胸苷酸二钠盐较少,而根中较多;根和根茎中含茶碱、芹菜素和阿尔泊酚酸较少,而叶中较多。根茎、根和叶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类苯丙酸生物合成通路,氨酰tRNA生物合成通路和丙氨酸、天冬氨酸与谷氨酸代谢通路。结论 蜘蛛香的根茎、根和叶中含有挥发油、多糖、氨基酸等大量的差异代谢物,研究结果可为蜘蛛香不同部位关键代谢物的挖掘和充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