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卓军  梁志鹏 《河北医学》2000,6(7):583-585
目的:探讨胰腺结石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手段。方法:分析8例胰腺结石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段、外科治疗方法。结果:全组病例通过腹平片、B超、CT、ERCP确诊,全组行手术治疗,结论:胰腺结石病人症状与结石数量、分布位置有关,诊断主要靠胜利平片、B超、CT、ERCP等。胰腺结石一经确诊,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胰腺结石或钙化的影像学分析及其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结石或钙化的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991~2001经手术证实胰管结石病人18例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胰腺结石沿胰管走行伴胰管高度扩张,以胰头部最大,常呈斑块样,周围可分布粟粒样小结石;(2)CT对胰腺结石显示率均为100%,且CT可显示胰腺结石引起的并发症。(3)胰腺结石与胰腺内钙化在病理上是有区别的。结论:(1)B超应作为胰腺结石首选,CT是目前各种影像检查中的最佳方法,对确诊和显示胰腺结石的并发症以及设计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2)一旦确诊应争取早期手术,可延缓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症的诊断、治疗的方法和措施。方法 对 1980 - 2 0 0 1年收治的胰管结石 3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胰管结石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上腹痛伴腹泻、消瘦及糖尿病等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症状 ,主要依据B超、CT、腹部平片及ERCP等多种影像学检查联合应用确定诊断。手术治疗 31例 ,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2 2例 ,其中伴黄疸同时行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 5例 ,胆管空肠侧侧吻合 3例 ;胰头局部切除 2例 ;胰十二指肠切除 3例 ;胰体尾切除 3例 ,其中行胰体空肠吻合术 2例 ,效果满意。结论 B超、CT、腹部平片及ERCP等多种影像学检查联合应用可确定诊断 ,其中B超检查为首选方法 ,确诊后应尽早手术 ,众多手术方式中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是治疗胰管结石的首要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超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来25例胰管结石病人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25例行B超检查均可见胰腺内回声不均,胰管扩张,胰管内见强光团,后伴声影;结石单纯位于胰头部9例,胰头体尾结石16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3例。合并胰腺癌2例。15例行CT检查均可见胰头区增大,胰管扩张,胰头区钙化斑点,4例见胰体尾散在钙化点。10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6例胰管显影,可见胰管扩张粗细不均,胰管内有透明阴影,固定;4例胰管未显影。腹部X线平片15例,3例可见胰腺走行区内有散在的或串珠样的或堆垛样的致密钙化阴影。结论超声影像诊断胰管结石明显优于ERCP、CT和磁共振成像,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ERCP B超及CT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小江  周丹  余庆祥 《河北医学》2010,16(8):901-902
目的:总结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与B超及CT诊断的区别。方法:回顾分析168例临床经ERCP诊断的胆管和胰腺疾病。结果:ERCP对胆管癌、胆总管囊肿和壶腹部癌的确诊率均为100%,ERCP对胆管结石的确诊率为96.9%。而B超协同CT联合诊断胆管癌为33.3%;壶腹部癌57.1%,胆管结石为81.2%。结论:ERCP对胆管结石、胆管癌和壶腹部癌的诊断明显优B超和CT。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0月-2010年2月12例胰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胰管结石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上腹痛伴腹泻、消瘦及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症状.主要依据B超、腹部平片、CT与MRI及ERCP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在术前确诊.12例均行手术治疗,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6例,胰体尾切除3例.胰头局部切除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效果满意.结论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能准确的诊断胰管结石.其中B超检查为首选方法.确诊后应尽早手术.众多手术方式中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胰管结石的首要术式.切除胰腺病理组织、取除结石、通畅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逆行胆胰管造影与B超诊断胆系结石的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朝晖  林争 《广东医学》1998,19(11):857-858
目的:探讨逆行胆从造影(ERCP)与B起对胆系结石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74例胆系结石病者,行ERCP及B起检查,将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对胆系结石的诊断得失。结果:胆囊结石首选是B超,与ERCP联合诊断提高确诊率,且ERCP对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有相当的指导意义。结论:ERCP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价值,优于B超,提高显影率的关键是熟练插管技术,并与放射操作做好配合。  相似文献   

8.
ERCP对壶腹周围疾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壶腹周围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2例患者均进行ERCP和B超检查,部分患者做CT检查及胆汁超高倍显微镜检查;并将ERCP与B超、CT对壶腹周围疾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ERCP对结石的诊断正确率为97.7%,明显高于CT的71.4%和B超的61.6%;ERCP、B超和CT对胰头癌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3.3%、77.8%和88.9%,差异无显著性(P〉0.05);ERCP对壶腹部癌和胆总管下段癌的诊断正确率为95%,而CT和B超分别为55.6%和45%,差异有显著性(P〈0.01);ERCP对十二指肠乳头炎和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正确率为100%,而CT和B超分别为21.4%和11.1%,差异有显著性(P〈0.01);17例胆汁超高倍显微镜检查中70.6%发现微胆石:而ERCP、B超和CT检查均未能发现微胆石。结论ERCP可清晰地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周围及整个胰胆管形态,对胆道及壶腹部肿瘤、胆总管下段结石等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不明原因的胆管扩张,行ERCP时取胆汁做超高倍显微镜检查有助于微胆石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ERCP与B超协同CT在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与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明  徐世琴 《四川医学》2008,29(2):172-173
目的 总结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与B超及CT诊断的区别.方法 回顾分析200例临床经ERCP诊断的胆管和胰腺疾病.结果 ERCP检查成功率96%,ERCP对胆管癌、胆总管囊肿和壶腹部癌的确诊率均为100%,对胆管结石的确诊率为94%.而B超协同CT联合诊断胆管癌为37%;壶腹部癌为51%;胆管结石为80%.结论 ERCP对胆管结石、胆管癌和壶腹部癌的诊断明显优于B超和CT.  相似文献   

10.
胰管结石会并胰腺癌罕见,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例均为34岁男性。临床表现:l例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脂肪泻,体重下降,查体未批及腹部包块。另1例为持续性上腹部痛,体重下降,查作拍及上腹部包块。B超检查:1例见胰管内强光团伴声影,胰管扩张,诊断为胰管结石;另1例除胰管结石,还见胰头部实性光团,疑为胰腺癌。CT检查:1例见胰头部胆总管内钙化影,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另1例见胰头部增大,囊性变,内有大块状钙化灶,考虑慢性胰腺炎合并假性胰腺囊肿。ERCP检查:三例ERCP检查,胶管未显影。腹部X平片:均见上腹部胰腺区域…  相似文献   

11.
资料与方法 我所自2001年1月-2006年5月共收治胆石症116例,男33例,女83例;年龄16~71岁;病程3个月~27年;胆囊结石28例,胆总管结石47例,肝内胆管结石18例,多部位结石23例:有胆道手术史49例,其中2次以上手术者12例。全组病例均经B超诊断,部分病例在外院经CT或ERCP确诊。  相似文献   

12.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其派生的一系列内镜治疗技术在肝胆外科的作用已逐渐为人所认识。近期我科采用内窥镜治疗胆总管复发结石,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21例,男8例,女13例,年龄44~82岁,平均68岁。均有胆囊切除或(和)胆总管切开取石病史。本次人院与上次手术间隔最长为13年,最短为4个月。人院时经B超或CT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有17例,余均以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道感染等诊断收入院。1.2方法:全组病人均行ERCP明确诊断,如适合内镜治疗即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根据结石的大小将胆总…  相似文献   

13.
陈巍  郑起 《河北医学》2005,11(3):195-197
目的:总结ERCP在胆胰疾病诊断中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50例临床经ERCP诊断的胆道和胰腺疾病。结果:ERCP检查成功率94%,ERCP对胆管癌、胆总管囊肿和壶服部癌的确诊率均为100%。对胆管结石的确诊率为95%。而B超;CT联合诊断胆管癌为38%;壶服部癌为54%;胆管结石为81%,P<0.05。结论:ERCP对胆管结石、胆管癌和壶服部癌的诊断优于B超和CT。  相似文献   

14.
胰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0-2004年收治的胰管结石28例,均为手术治疗。结果 胰管结石多以上腹痛为首发症状,术前B型超声、ERCP、CT等都可成功诊断,其中B型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ERCP可清晰显露胰管结石,对本病诊断有特殊临床意义,行空肠Roux.en-Y吻合术2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其中胰头癌3例。行胰体尾切除远端胰腺空肠吻合术3例。加做胰腺囊肿穿刺针吸术3例,效果良好。结论 B型超声为诊断胰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法,首选术式为胰管切开取石肠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胰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 ̄2006年间18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上腹痛、黄疸及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的症状是胰管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但缺乏特征性,X光立位腹部正侧位照片、B超、CT、ERCP、MRCP均可明确诊断。本组18例全部行手术治疗,10例行胰管空肠内引流术,4例行whipple手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及脾切除,1例单纯性行胰管切开取石后在胰管放入F24号T型管后缝合胰管切口,术后3月拔除胰管内T管。18例术后腹痛症状消失或显著缓解,胰腺外分泌功能明显改善,9例合并糖尿病术后糖尿病依然存在。结论慢性胰腺炎和胆道疾患是胰管结石的主要发病因素。B超和CT扫描可作为胰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手术是治疗胰管结石最有效和最终的手段,能有效地缓解腹痛及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的症状,但对合并胰腺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症状疗效不明显。胰管结石可合并胰腺癌及壶腹癌,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胰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6年间18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上腹痛、黄疸及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的症状是胰管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但缺乏特征性,X光立位腹部正侧位照片、B超、CT、ERCP、MRCP均可明确诊断.本组18例全部行手术治疗,10例行胰管空肠内引流术,4例行whipple手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及脾切除,1例单纯性行胰管切开取石后在胰管放入F24号T型管后缝合胰管切口,术后3月拔除胰管内T管.18例术后腹痛症状消失或显著缓解,胰腺外分泌功能明显改善,9例合并糖尿病术后糖尿病依然存在.结论 慢性胰腺炎和胆道疾患是胰管结石的主要发病因素.B超和CT扫描可作为胰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手术是治疗胰管结石最有效和最终的手段,能有效地缓解腹痛及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的症状,但对合并胰腺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症状疗效不明显.胰管结石可合并胰腺癌及壶腹癌,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LC与EST联合治疗胆囊和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刚  李华  杨晓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022-102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8例病人术前常规行B超或CT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后,3例先行LC治疗,1个月后行ERCP检查,再行EST治疗。5例先行B超、ERCP检查及EST治疗,1周后行LC.结果:全组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LC、和EST治疗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切实可行,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和难治性胆道疾病。肝胆管结石病的诊断早期B超检查,术前诊断应以联合应用B超、CT和/或MRI为主的定位检查;治疗要早期治疗,且倾向外科手术,原则是去除病灶,取尽结石,矫正狭窄,通畅引流,防治复发,手术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联合术中、术后内镜及微创技术的治疗可有效降低结石残留和复发率。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并作综述性报道。  相似文献   

19.
ERCP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0例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腹痛、黄疸或发热症状的患者,接受ERCP检查和/或EPT治疗,比较分析与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与ERCP诊断的准确性及ERCP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ERCP检查对此病诊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而且ERCP对胆总管残余结石或复发结石、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胆管梗阻等治疗效果良好。结论:ERCP不仅可明显提高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诊断的准确率,而且可作为治疗此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超、CT、ERCP和MRCP对肝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术后病理确诊为肝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B超、CT、ERCP、MRCP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与B超检查相比,CT、ERCP、MRCP对肝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ERCP、MRCP诊断结节型准确率较高,MRCP对胆管壁增厚以及腔内乳头型也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结论:在肝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临床诊断中,B超、CT、ERCP和MRCP均是较好的方法,ERCP、MRCP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