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气至而有效”一语,出自《灵枢·九针十二原》。对其中“气至”这一概念,绝大多数学者均理解为得气,即针刺时术者感到指下沉紧,同时患者有酸、麻、重、胀等感觉。基于对“气至”的这种理解,临床上不少医家只考虑得气的出现与否,以为得气就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忽视了补泻手法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学习《内经》,认为“气至”这一术语在《内经》中的含义有二:一是指得气;一是指谷气至,即在得气的基础上施行补泻手法以后机体呈现出的一种机能状态。“气至而有效”之“气至”,当是后一种含义。《素问·针解》日:“经气已至,慎守勿  相似文献   

2.
针刺得气的重要性在中医学经典著作及以后的针灸专著中均有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至,乃去之,勿复针”,说明针刺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得气,而且是“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古今针灸医学实践表明:针刺得气层次的浅深,直接影响疾病疗效的快慢。影响得气(层次)的因素,环境、气温、时间、体质等。本文论述的得气层次,是在兼顾以上因素的前提下,医患者之间的(得气)感觉。1医者的得气层次首先,得气是指医生得患者之气。医生通过望、闻、问、切,获得患者病变经脉、脏腑、腧穴的气血和阴…  相似文献   

3.
得气 ,古称“气至” ,近称“针感” ,是指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 ,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历代针灸学家都很重视针刺得气 ,因为它对针刺治疗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 ,进针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得气 ,一切针刺治疗都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施以补泻及其他手法 ,方能取得满意疗效。催气 ,是针刺后遇到不得气的情况时 ,需要采取适当手段 ,催促经气速至的方法。1 古代医家对得气与催气的认识历代医家对针刺得气与催气作了细致描述。关于得气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 :“中气穴 ,则针游于巷” ;金元时期的窦汉卿曾在《标幽赋》中曰 :“…  相似文献   

4.
Wang XH  Zhou L 《中国针灸》2011,31(3):252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是针刺治疗的千古铭训,并以此理论为核心,发展出一系列针刺手法.但是随着近代各种针刺治疗方法的应用,发现不"得气"也有效. 1"得气"与"针感"的异同 所谓得气,主要是指针刺过程中毫针与经气相得,古称"气至",近称"针感',[1].<内经>中"得气"等同于"气至",是指针刺后候得经气的感应,是针灸补泻的前提,包括医者针刺过程中体会到的针下沉紧感和患者所产生的酸麻胀痛、触电、冷凉、烧灼等自我感觉[2]."针感"是现代名称,主要是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生的局部酸、麻、胀、痛等感觉.  相似文献   

5.
1何谓“得气” 祖国医学中所谓的“气”,含义非常广泛:有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和抗御病邪的“正气”、“真气”、“阳气”、“营卫之气”、“经脉之气”……,也有泛指一切致病因子的“邪气”。而针刺“得气”的“气”,则是属于前者的范畴之内的。所谓针刺“得气”是指针刺入机体后引起的反应,也就是人体正气、阳气或经气的反应,它应包括两个方面:即病人针刺部位的感觉和术者针下的感觉。针刺未“得气”时,术者针下空虚无物,病人亦无感觉。“得气”时,病人觉得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痛、触电、热、凉……的感觉,或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6.
1 失气与守气的含义 针刺得气后,病人在针刺的局部有酸、麻、胀、重的感觉,术者也感到针下沉紧。但是,这种得气感有时是在针刺过程中短暂出现,而在行针或留针过程中逐渐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失气”。失气在针灸临床中普遍存在,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有人将“气至而有效”片面理解为只要得气即可,忽视了维持针感的重要性。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针刺的疗效与针感维持的久暂有直接关系。一  相似文献   

7.
"气至病所"在癔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至病所”是指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针刺得气后医者应用一定的手法使针感循经传导至患处的现象,又称为“行气”。关于“气至病所”的记载,较早的见于《针灸四书》,明代《针灸大成》中也有“病有远道者,必先使其气直达病所”的描述,针灸临  相似文献   

8.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效速”,影响针刺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众多,病情病程、患者体质、治疗方法及临床操作是其关键,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针刺得气与否及快慢强弱又是影响治疗效果最直接的原因。本人在突尼斯从事针灸援外工作多年,临床实际工作中体会到该国患者对针刺的反应普遍比我国人敏感,针刺时极易得气,且得气迅速,针感强烈持久,针感放射现象时有出现,故针灸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我国患者,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主要与他们的体质、饮食习惯、气候环境以及他们对针灸医学和中国医生的信任等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9.
“气至病所”出于《针经指南》,指下针得气后,医者通过一定手法使得气感达到病变部位,是提高针灸疗效的重要手段,也是针灸疗法的精髓。
  1针刺气至病所的前提
  舒适安静的就诊环境很重要,最好除医生与患者外,没有其他人参与。让患者放松、集中精力,用心体会针刺感应,专心注意于病所,使之“神定则气行”。医生施术时应全神贯注,“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专一其神,令志在针”。针刺过程中是否得气,是针灸治病的关键,是气至病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1]。进针后施以行针手法,使针下产生酸、麻、胀、重等感应,即是得气。在得气基础上,运用一些运针手法或辅助方法,使经气感传至病所。能否气至病所,还受患者身体素质的影响。对于年老或体弱患者,可用药物或针灸补益其气血,使气血相对旺盛,从而有利于得气并使之更快传至病变部位。正如杨继洲《针灸大成》所说:“令脉气?满,而得疾行至于病所也”。  相似文献   

10.
“得气 ”为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针刺治疗必须在得气良好的情况下,施以适应的补泻手法,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针刺得气的反应,主要是病者在局部部位有酸,麻、胀、困、沉的现象,医者指下有沉重之感,但无紧、涩,滞这些现象。未得气时病者无此感觉,医者亦感到空虚无物。  相似文献   

11.
针刺“得气”与病人的心理150001黑龙江省医院于敏兰于滨兰王力明“得气”是针刺治疗的关键。在针刺治疗中“得气”与否,得气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到针刺治疗的效果。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古往今来的针灸医家无不把得气与否视为临床治疗之纲要。一般认为影响“得气”的...  相似文献   

12.
谈谈"气至而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明 《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1):44-45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对维系人类的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古称“气至”,今称“针感”即得气。《金针梅花诗钞》指出:“夫气者,乃十二经脉之根本,生命之源泉,进针之后必须细查针下是否得气,下针得气方能行补泻,除疾病。”如《针灸大成》所说:“针若得气速,则病易愈而效亦速也;若气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可见,气至是补泻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达到治病目的的关键所在。1气至的含义1.1患者方面相对于患者来说即感觉针刺部位有酸胀,麻木等自觉反应,有时出现热…  相似文献   

13.
正运动针法即运动针刺法~([1]),是指针刺得气后,医者在实施手法的同时,指导患者活动患处或相关处,调动患者自身治疗疾病潜能的一种针刺治疗方法。笔者临床应用该疗法治疗各种疼痛及多系统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证体会作如下总结。1临证应用要点1.1重视针刺局部得气,强调"气至病所":运动针法首先重视得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所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明·杨继洲氏的解释为:"有病道远者,必先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气至病所”及“针至病所”两种理论,使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依据得以充实.结合文献和临床观察总结,发现单纯运用“气至病所”或“针至病所”理论,对如何通过针刺得气来改善病症进行解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将双方的优点彼此结合,取长补短,可以弥补单一理论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得气是针刺入腧穴后的即时感觉反应──患者有酸、麻、重、胀、蚁行、触电样等感觉;医者针下则有重、沉、紧、涩的感觉。针刺后有否得气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明之,明若见苍天,刺之通毕矣”。《标幽赋》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效”。均明确提示针刺必须得气才有效,而针刺补泻方法更是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进行的。临床针刺操作前的准备及针刺操作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是围绕追求针刺得气这一目的进行的。现分述如下:1…  相似文献   

16.
“气至”一词首见于《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这说明针刺时“气至”的重要和它与疗效的关系。在《内经》中“气至”又称为“得气”。后人对“气至”的理解有所不同。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初探。一、古代对“气至”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针灸是中医治病调气的常用方式,其最终目的在于调气,“气至”是决定疗效的关键。杨继国教授在临床中总结出“三步调气法”,即针灸得气、以神驭气、点穴导气三步。针灸得气依靠针刺手法和控制灸量达到“气至”,强调“得气”,注重患者的“针感”和“灸感”;以神驭气是通过治神、调神引领经气到达病所,用于针灸得气失利之时;点穴导气即运用点按、揣揉、敲打穴位等方式调气,用于前两步均未实现“气至”时。附病案3则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得气、针感与疗效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划教材《针灸学》称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所产生的经气感应 ,又名得气”。《实验针灸学》又根据《内经》对得气的论述将其分为受针者的针感和医者手下感两种。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得气与针感同义 ,可分别为患者和术者所检验。至于其与疗效的关系 ,《灵枢·小针解》曾明确指出 :“为针之要 ,气至而有效”。《标幽赋》进一步将其释为 :“气速至而速效 ,气迟至而不治”。后世医家受此影响 ,对于得气与疗效的关系不断有所阐发 ,并创用一系列催气、行气的方法来促使得气的出现或促其强化 ,以追求理想的疗效。针灸理论及临床医师几乎均认为常用…  相似文献   

19.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刺法灸法学》谓:“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部分学者认为得气、气至、针感三者意思相同。那么得气、气至、针感是否完全相同?三者相互关系如何?本文试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 古今绝大多数针灸书均强调指出:在得气的基础上施行补泻手法,方可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现在的临床医生也多遵此论,认为:针刺必须在得气的情况下,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和。然而笔者通过翻阅经典有关论述,结合临床实际,认为得气固然在针炙临床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针刺补泻效果必须依赖得气之后方可取得的认识,则有必(?)加以商榷,故略述如下。一、针刺补泻与得气存在两种情况“得气”在《黄帝内经》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初下针未经补泻的“气至”,也就是通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