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DTI及Tractography对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的语言功能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DTI及纤维追踪技术对语言功能区神经纤维分析,试图揭示原发性进行性失语主要白质结构的改变.方法男,56岁,语言能力进行性下降3年.SIEMENS Trio 2003T完成全脑MRI和DTI数据收集和后处理.结果常规MRI额叶、颞叶轻度萎缩.DTI左Broca区与其他脑区间纤维联系减少,三角区与Wernicke区无纤维联络.左侧Wernicke通过弓状纤维到达额叶岛盖部的纤维减少.Broca及Wernicke区平均FA及纤维束较正常人减少.结论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区的纤维减少,脑内语言功能区纤维结构及其与其他脑区间纤维联系是语言功能完成的结构基础,尤其是前后语言功能区之间的弓状纤维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分析传导性失语患者言语障碍的特点。方法选择传导性失语患者5例(试验组)及性别、年龄与其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5名(对照组),进行利手评定及口语流利型评定,应用弥散张量成像分析两组Broca区、Wernicke区及其与弓状纤维束之间的关系。结果1例患者为非流利型口语,其他4例为流利型口语;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均为右利手;传导性失语患者的Broca区、Wernicke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如病变靠近Broca区引起非流利型口语,靠近Wernicke区则为流利型口语。结论传导性失语的患者病变部位不仅累及弓状纤维束,Broca区、Wernicke区也可受累,弓状纤维束损伤的部位不同,传导性失语言语障碍的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患者的脑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例确诊感觉性失语的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患者进行常规MRI及fMRI检查,即进行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MRS)分析、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分析,明确患者脑内血流量、代谢及联系纤维的特点。结果常规MRI显示左侧额叶及颞叶萎缩;MRS显示左侧颞叶和额叶前部代谢较对侧明显减低;PWI显示左侧颞极及额前部的血流量较对侧减低;DTI显示左Broca区与其他脑区间纤维联系减少,三角区与Wernicke区无纤维联络;左侧Wernicke区通过弓状纤维到达额叶岛盖部的纤维减少;Broca及Wernicke区平均各向异性(FA)值及纤维束较正常人减少。结论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病变部位主要在左侧颞叶、额叶,与对侧相应区域对比呈现低灌注、低代谢状态,Broca区与Wernicke区联系纤维减少。  相似文献   

4.
背景: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和纤维素成像技术是惟一能在活体上进行白质纤维结构分析的方法.目的:通过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观察Broca失语症时语言功能区及其纤维结构的变化.设计、时间和地点:对比观察临床实验,于2003-11/2005-02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完成.对象:选择不同程度Broca失语症患者30例,女9例,男21例,年龄17~63岁.经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心理研究室汉语失语成套测验确诊失语症,以不同亚项测试作出失语症分类诊断.方法:应用3T超高场强磁共振扫描仪及工作站对患者完成全脑的数据采集和处理.选定Brodmann 45、44区和22区、39区及右侧半球相应脑区为语言功能区,脑内与语言功能区密切相关的主要联合、连合纤维束为纤维追踪的兴趣区,分别进行神经纤维束的追踪显示.主要观察指标:观察从语言功能区发出的神经纤维束的走行、分布及其与其它脑区间的联系和病理情况下的改变,并与文献资料中的正常人进行对比.结果:30例Broca失语症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Broca失语症患者的左侧45区和44区纤维束及其平均各向异性阈值少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83 65,-5.300 55,P<0.05).②Broca区向下穿行的纤维束中断或移位,与弓状纤维束前部的联系松散或分离,到中央前回及额叶内侧面的纤维减少.③Broca失语症的弓状纤维束的改变主要是前端的纤维束完整性破坏和纤维束移位所致Broca区与弓状纤维束的分离,左侧弓状束的纤维束数量和平均各向异性阈值也均少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Broca区皮质及其纤维环路结构的损伤均可导致Broca失语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分析卒中后失语症语言功能区白质的改变。方法Broca失语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17例,均为右利手,运用DTI对比研究Broca区白质纤维及FA值、DCavg值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左侧Broca区纤维数大于右侧镜像区,左右半球FA值及DCavg值无显著差异。病例组左侧Broca区FA值及纤维数小于正常对照组左侧Broca区,但DCavg值无显著差异。结论正常右利手Broca区白质纤维有左半球优势,但弥散参数无左半球优势。Broca失语患者左侧Broca区FA值降低,纤维数减少,但DCavg值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背景原发性进行性失语临床上是以语言功能进行性下降为惟一或突出特征的痴呆综合征,病程晚期出现认知能力逐渐下降,日常生活能力丧失,但记忆功能相对保存,儿童期语言能力较差和早年累及语言中枢的脑外伤可能是原发性进行性失语发病的危险因素.目的报道1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患者脑内影像学特点,揭示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患者常见的病变部位,脑内血流量、代谢及语言功能区之间联系纤维的变化.设计病例报告.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介入科.对象1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患者,男,56岁,高中文化,发病前经商.2004-03-20主因"语言能力进行性下降3年"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3年前患者不能说出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称,理解能力基本正常,2年前仍可经商,近1年来,患者语言障碍加重,听理解能力逐渐下降,并出现性格改变,生活可自理,记忆力无明显减退.神经系统查体收缩,压130mm Hg,舒张压80mm Hg,神清,言语表达能力差,命名困难,其他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经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制定的失语症评定量表评定为感觉性失语,记忆力及智力评定为正常.方法首先采用普通磁共振检查,以确定患者的病变部位.然后进行功能磁共振检查,主要包括利用磁共振波谱分析测定病变部位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肌酸的代谢率,并与对侧相应区域进行对比;利用磁共振灌注成像进行局部脑血容量、局部脑血流量、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的测定;利用纤维追踪方法追踪皮质脊髓束,追踪左侧Broca区与Wernicke区之间的联系纤维数量,并与对侧相应区域进行对比.主要观察指标病变部位及对侧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肌酸代谢率的测定;病变部位及对侧的局部脑血容量、局部脑血流量、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的测定,左侧皮质脊髓束及Broca区与Wernicke区之间的联系纤维数量与对侧相应区域的比较.结果①常规磁共振检查结果左侧颞叶及额叶萎缩,以颞极明显,表现为脑沟、脑裂增宽,皮层变薄,额、颞角增大.②功能磁共振检查结果左侧颞叶和额叶前部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肌酸均较对侧明显降低,左侧颞极及额前部的局部脑血容量、局部脑血流量较对侧降低,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较对侧轻度延长;左侧皮质脊髓束部分各向异性值及追踪到的纤维束较对侧减少,Broca区与Wernicke区之间的联系纤维与对侧相比减少.结论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病变部位主要在左侧颞叶、额叶,与对侧相应区域对比呈现低灌注、低代谢状态,Broca区与Wernicke区联系纤维减少,这些可能为此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上类似运动性和感觉性的传导性失语发病机制。方法分别选择7例类似运动性失语和7例感觉性失语症的传导性失语患者以及1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扩散张量成像分析研究Broca区、Wernicke区及弓状纤维束,并测量三者的各向异性(FA)值,分别比较健康志愿者与传导性失语患者双侧大脑半球的FA值;采用扩散张量成像纤维追踪的方式,比较Broca区、Wernicke区的纤维结构。结果 在健康志愿者中,左侧大脑半球各项FA值大于右侧(P<0.05);在类似运动性失语症的传导性失语患者中,左侧Broca区以及弓状纤维束前部的FA值小于右侧镜像区(P<0.05);在类似感觉性失语的传导性失语患者中,左侧Wernicke区以及弓状纤维后部的FA值小于右侧镜像区(P<0.05),Broca区的FA值与正常健康志愿者相似。结论除弓状纤维束受损外,皮层的病变同样可以引起传导性失语。如果病变部位靠近Broca区且弓状纤维束的前部受损,则临床症状类似于运动性失语症;靠近Wernicke区且弓状纤维束的后部受损,则类似于感觉性失语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观察正常人及失语症患者弓状束结构特点,探讨弓状束功能解剖学结构基础及其在语言功能障碍康复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资料的收集和磁共振扫描及分析于2003-11/2005-02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影像中心完成。选择正常人20例,失语症患者48例,其中Broca失语30例,Wernicke失语13例,传导性失语5例。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 Trio 2003T磁共振仪及工作站完成全脑的数据收集和后处理,观察弓状纤维束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部分各向异性(FA)值及纤维束的数量。结果:68例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人:弓状束左右侧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个体间的纤维束数量有差异;纤维束平均向异性值左侧高于右侧(P<0.05)。②Broca失语者:弓状束左侧的纤维束数量及纤维束平均FA均较右侧减少(P<0.05),左侧弓状束的平均FA较正常人组减少(P<0.05),其弓状束改变主要是前端纤维束完整性破坏和移位。③Wernicke失语者:弓状束的纤维束数量及纤维束平均FA均较正常人组减少(P<0.05),其弓状束有不同程度损伤,主要是中后部的损伤明显。④传导性失语者:弓状束的损伤主要以功能偏利侧的中部为主,其前、中和后的FA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5)。结论:①弓状束是联系Broca区及Wernicke区间重要联合纤维束,在语言功能的完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个体间存在左右侧的数量及结构的差异。②失语症弓状束均有不同程度损伤,损伤部位与失语类型有关,同时弓状束损伤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原发性进行性失语临床上是以语言功能进行性下降为惟一或突出特征的痴呆综合征,病程晚期出现认知能力逐渐下降,日常生活能力丧失,但记忆功能相对保存,儿童期语言能力较差和早年累及语言中枢的脑外伤可能是原发性进行性失语发病的危险因素。目的:报道1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患者脑内影像学特点,揭示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患者常见的病变部位,脑内血流量、代谢及语言功能区之间联系纤维的变化。设计:病例报告。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介入科。对象:1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患者,男,56岁,高中文化,发病前经商。2004-03-20主因“语言能力进行性下降3年”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3年前患者不能说出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称,理解能力基本正常,2年前仍可经商,近1年来,患者语言障碍加重,听理解能力逐渐下降,并出现性格改变,生活可自理,记忆力无明显减退。神经系统查体:收缩压130mm Hg,舒张压80mm Hg,神清,言语表达能力差,命名困难,其他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经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制定的失语症评定量表评定为感觉性失语,记忆力及智力评定为正常。方法:首先采用普通磁共振检查,以确定患者的病变部位。然后进行功能磁共振检查,主要包括利用磁共振波谱分析测定病变部位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肌酸的代谢率,并与对侧相应区域进行对比;利用磁共振灌注成像进行局部脑血容量、局部脑血流量、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的测定;利用纤维追踪方法追踪皮质脊髓柬,追踪左侧Broca区与Wernicke区之间的联系纤维数量,并与对侧相应区域进行对比。主要观察指标:病变部位及对侧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肌酸代谢率的测定;病变部位及对侧的局部脑血容量、局部脑血流量、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的测定,左侧皮质脊髓束及Broca区与Wernicke区之间的联系纤维数量与对侧相应区域的比较。结果:①常规磁共振检查结果:左侧颞叶及额叶萎缩,以颞极明显,表现为脑沟、脑裂增宽,皮层变薄,额、颞角增大。②功能磁共振检查结果:左侧颞叶和额叶前部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肌酸均较对侧明显降低,左侧颞极及额前部的局部脑血容量、局部脑血流量较对侧降低,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较对侧轻度延长;左侧皮质脊髓束部分各向异性值及追踪到的纤维束较对侧减少,Broea区与Wernicke区之间的联系纤维与对侧相比减少。结论: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病变部位主要在左侧颞叶、额叶,与对侧相应区域对比呈现低灌注、低代谢状态,Broca区与Wernicke区联系纤维减少,这些可能为此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观察健康人利手、非利手复杂运动模式下双侧感觉运动区(SMC)、运动前区(PMC)激活模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8月至12月,社区招募右利手健康人15例,采用Block设计,执行抓握-释放握力器任务,于双侧SMC、PMC和前额叶皮质行fNIRS探测,根据氧合血红蛋白和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扩散张量成像技术探讨失写症脑内神经纤维改变的特征.方法失写症5例,SIEMENS Trio 2003T行常规MRI和扩散张量成像.结果 5例左侧额中回后部不同程度信号异常.DTI fiber tractography显示书写中枢纤维数量明显降低,尤其U形纤维明显,额叶脑回间、中央前回、Broca区的纤维联系明显减少,内囊后肢前部的纤维中断,书写中枢与内囊后肢前部间的关系松散.结论失写症脑内纤维改变主要以额叶脑回间的U形纤维的减少,书写中枢与内囊后肢前部间的纤维联系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脑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DTI分析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与神经纤维束关系.方法 GE 3.0T扫描仪对脑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病例行常规MRI和扩散张量成像.脑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10处,分布于右侧颞叶、双侧额叶、右侧底节区、左侧枕叶.测量病灶及正常侧FA、ADCaveg、RA行统计学分析,DTV 1.5显示神经纤维束.结果病灶及正常侧ADCaveg无明显差异(P>0.05);FA及RA差异有显著性(P<0.05).DTI fiber tracking病灶内有神经纤维及通过病灶穿行.结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内有神经组织存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轻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损伤情况,探讨DTI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CT检查未见出血及骨折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30人,正常对照组30人。在受伤后7天内,行头部MRI检查,并在行头MRI检查当天用Rivermead脑震荡后综合征评估表进行评分。结果轻型颅脑损伤组Rivermead脑震荡后综合征评分高于对照组。轻型颅脑损伤组FA值升高区域有:右侧小脑半球、右侧枕叶及小脑山坡,舌回,右侧额下回的三角部,楔前叶灰质。轻型颅脑损伤组FA值降低区域有:视辐射,大脑脚,右侧胼胝体膝,左侧胼胝体膝,右侧额中回下白质,中央前回下白质。结论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器质性颅内改变。扩散张量成像对于轻型颅脑损伤造成的颅内病变非常敏感,可以为临床诊断轻型颅脑损伤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判断轻型颅脑损伤预后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针刺阳陵泉穴后脑卒中患者白质结构的变化。方法6 例脑卒中恢复期左侧偏瘫的患者,以假穴为对照,在针刺左侧阳陵泉前后对患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采用西门子1.5 T磁共振仪采集数据,应用FSL软件包中的基于传导束的空间统计(TBSS)方法对针刺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针刺阳陵泉穴对脑白质各向异性(FA)的影响强于假穴的区域包括左侧中央前、后回,颞中、下回,辅助运动区,额下回,内囊,穹窿和双侧顶下回。这些区域中走行的纤维束有锥体束、弓状束、胼胝体纤维和皮层间联络纤维,涉及运动代偿、体感、语言和记忆等多个功能网络。结论与假穴相比,针刺阳陵泉可使脑梗死患者的白质超微结构出现变化,主要的变化区域出现在健侧半球,与多个脑功能网络相关。  相似文献   

15.
The combination of mapping functional cortical neurons by intraoperative cortical stimulation and axonal architecture by diffusion tensor MRI fiber tracking can be used to delineate the pathways between functional regions.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feasibility of combining these techniques to yield connectivity associated with motor speech and naming. Diffusion tensor MRI fiber tracking provides maps of axonal bundles and was combined with intraoperative mapping of eloquent cortex for a patient undergoing brain tumor surgery. Tracks from eight stimulated sites in the inferior frontal cortex including mouth motor, speech arrest, and anomia were generated from the diffusion tensor MRI data. The regions connected by the fiber tracking were compared to foci from previous functional imaging reports on language tasks. Connec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speech arrest, mouth motor, and anomia sites and the SMA proper and cerebral peduncle. The speech arrest and a mouth motor site were also seen to connect to the putamen via the external capsule. This is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of delineation of subcortical pathways using diffusion tensor MRI fiber tracking with intraoperative cortical stimulation. The combined techniques may provide improved preservation of eloquent regions during neurological surgery, and may provide access to direct 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between functional regions of the bra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与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技术(DTT)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价值。方法对14例临床确诊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例及14例健康志愿者进行MR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DTI及DTT检查,测量全部受检者胼胝体及脑干的ADC值和FA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TI显示DAI患者除胼胝体膝部外的其他测量区域FA值均明显减低(P<0.01)。ADC值可早期发现DAI的脑部损伤水肿区,但量值随发病时间变化较大;DTT结合弥散张量椭球体图可很好显示感兴趣区白质纤维束,在某种程度上更直观地显示脑白质受损范围。结论DTI联合DTT是目前在活体中诊断与评估弥漫性轴索损伤最敏感、准确的检查方法,并可用于动态观察神经纤维的临床转归过程,提示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老年抑郁症脑白质异常,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DTI扫描31例老年抑郁症和15例正常老年人的脑部,测量前额叶、颞叶、胼胝体的各向异性分数值(FA),对两组之间各部位的相应取值分别进行t检验,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抑郁症组右侧海马旁回、双侧背外侧额叶FA值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FA值(P<0.05),差异存在显著性,且与其他因素无关。结论老年抑郁症存在额、颞叶白质损伤,提示存在边缘系统-皮层-纹状体环路的神经纤维束完整性破坏,证实该神经环路在其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