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调强适形放疗是颈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放疗计划,该放疗计划对照射剂量的控制要求较高,需对其摆位误差予以减小。有研究指出,体位固定方式会对放疗时的摆位误差产生影响~([1]),为此,本研究针对60例颈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开展研究,比较颈胸上段食管癌使用颈肩膜、体膜两种固定方式放疗时的摆位误差,以期为颈胸上段食管癌的放射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意见。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研究对象选择就诊于我院且具备放疗指征的60例颈、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颈段、胸上段食管癌常规放疗(C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累及野放疗中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进而为临床治疗选择最优放射治疗方案;比较不同大小肿瘤(直径〈3 cm及&gt;5 cm)不同放疗计划对危及器官的影响,进而选择较优的放疗计划。方法选择12例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分别为每位患者设计三种治疗计划(A.常规放疗;B三维适形放疗;C调强适形放疗),在规定CTV至少达到95%处方剂量前提下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等剂量曲线比较三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及脊髓、气管、肺正常组织受量的差异;同时比较不同大小的肿瘤三种放疗计划对脊髓的剂量学影响。结果三种计划的靶区的平均剂量以IMRT计划为好,IMRT同时减少了脊髓及气管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管肿瘤直径大小,以IMRT计划最好。结论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采用调强适形放疗,能在提高靶区剂量的同时更好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及器官,较三维适形放疗有剂量学优势,是目前较好的一种放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调强放疗组(n=25)采用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组(n=27)用三维适形放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近期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2年,调强放疗组的局部控制率均显著高于三维适形放疗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后1、2、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维适形放疗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与调强组相比均相对较高。结论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在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治疗上均可获得较好效果,但调强放疗法有更好的剂量适形性,可推广。  相似文献   

4.
气管横断在颈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河南省驻马店市159医院胸外科(463000)许开国,陶镇,李庆华颈段食管癌出于生长部位特殊,手术治疗较为困难。以往多采用放疗或化疗,效果多不理想。随着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有条件的医院开展了全喉全食管切除、气管永久造...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55例初诊颈段、胸上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55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生存率及放射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方法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近期疗效:CR13例(23.6%),PR37例(67.3%),NC3例(5.0%),2例于放疗后3月内死于呕血,总有效率(CR+PR)为90.9%。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51.8%、29.6%,中位生存期25个月。急性放射不良反应主要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80.0%)、急性放射性气管炎(18.2%)以及骨髓抑制(45.4%),均为1、2级,经对症治疗后均能顺利完成放疗,放射性肺炎发生率较低(5.4%),无严重放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颈段、胸上段食管癌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上段中晚期局限性食管癌术前放疗的疗效。方法对116例中上段中晚期局限性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和术前放疗组,各58例。术前放疗组行6mV直线加速器照射,剂量40gy/4周,放疗后2~4周手术。结果两组手术切除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术前放疗组均高于单纯手术组。结论术前放疗能提高中上段中晚期局限性食管癌的手术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食管中上段癌和下段癌手术或放疗后患者临床预后情况,寻找更有效地食管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120例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和放射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临床预后情况,以1年无复发或转移作为评估临床预后的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1年无复发或转移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上段食管癌放疗组因血行转移和淋巴道转移治疗失败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术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下段食管癌手术组因血行转移和淋巴道转移治疗失败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放疗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不同解剖位置的食管癌,手术或放疗的临床预后存在差异。结论根据食管癌解剖位置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8.
行颈段或胸上段食管癌切除时,手术野显露不满意,操作困难,特别在行瘤旁淋巴结清扫时更感不方便。1990年以来笔者对6例颈或胸上段食管癌采用了胸骨劈开的人路,对肿瘤段食管作了剥离,施行内翻剥脱,并在颈部作食管一胃或咽一胃吻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6例均为男性,年龄36~67岁。胸上段食管癌2例,颈段食管癌4例。肿瘤长3~  相似文献   

9.
<正>食管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我国食管癌的发病和死亡平均水平列恶性肿瘤前列[1],就诊时大多数患者已是临床中晚期,自然病程仅6~8个月[2]。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放疗、化疗3种方法;早期食管癌多以手术为主,中晚期的食管癌则以放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为主,特别是对于胸上段和颈部食管癌放疗的作用更大,但对中晚期食管癌,单纯放疗对于局部病变的控制率及减少转移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放疗的5年生存率一直在20%以下,特别是晚期病人疗效更差。单纯放疗的疗效缓解率在病变校长时更难以令人满意。为此我们将乎消片配合放射治疗食管癌中晚期患者以期观察干消片的增敏、协同作用。1.临床资料:我院1992年8月到1994年8月间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病变长度>gcm或伴锁骨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单纯放疗的食管癌病人(颈段食管癌的颈部转移除外)80例。其中服用乎消片组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60.18土10.00;病理高分化鳞癌35例、低分化鳞癌5例;部位上段5例、中段25例、下段10例;锁骨上、颈部淋巴结转移12例。对照组4…  相似文献   

11.
李文起  李志 《河北医药》1998,20(2):80-82
高位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我们为了探索颈部吻合并发症与手术有关因素及其防治措施,对本院1975~1996年收治的163例高位食管癌患者,实施癌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共59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14例,女49例(2.3∶1),年龄29~66岁,平均49.9岁。依照UICC(1987)的食管癌分段和分期标准,颈段4例,胸上段103例,高位胸中段56例。 1.2 术前快速放疗102例,其中胸上段50例,高位胸中段52例。5天为一疗程,每日放疗2次,上、下午各1次,中间相隔6小时以上,每次剂量250cGy。一疗程总剂量为2500cGy。结束放疗1周后开胸探查。 1.3 手术径路分为三组:Ⅰ组左颈、左胸后外侧二切口114例;Ⅱ组右颈、右胸前外侧、上腹正中三切门17例;Ⅲ组左颈、上腹正中二切口,行食管内翻拔脱术32例。 1.4 术后并发症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胸中段食管癌应用适形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剂量学方面的优劣及价值.方法 56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28例.A组患者采用3DCRT,B组患者采用IMRT,对比两组的靶区剂量以及正常器官受量.结果 在PTV-C剂量为50 Gy梯度时,B组靶区剂量D98...  相似文献   

13.
我院在1979年8月~1984年7月应用食管拨脱术治疗食管和贲门癌53例。其中颈段食管癌3例,颈胸段食管癌11例,贲门癌39例。病变长度2~6cm,胃贲门癌最大8×6×5cm。属Ⅱ期8例;Ⅲ期45例。病程短者1月,最长>1年。年龄27~80岁。手术采用贲门癌先经腹探查能切除者再剖颈显露食管,做下行食管拨脱。颈段或颈胸段食管癌先经颈探查而后剖腹手术,做上行食管拨脱。消化道重建以大弯侧管状胃代食管,或空肠、结肠代食管。经原食管床上提至颈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食管癌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 HO-1)的变化,确定HO-1是否可能预测食管癌患者对放射治疗存在敏感性。方法选取28例正常食管组织及58例食管癌组织,应用RT-PCR( real-time PCR)检测HO-1基因的mRNA表达,分析其在正常组织及食管癌放疗前后关系。结果 HO-1在食管癌中表达明显升高与正常食管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T.01),并且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HO-1水平也随之升高,但是在放疗不敏感的患者中HO-1表达与正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HO-1的表达可能是食管癌患者对放疗敏感的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马军恒 《河北医药》2002,24(2):118-118
患者 ,女 ,5 6岁。主因食管癌术后、放疗后 2年 ,渐进性双下肢无力 1月余 ,于 2 0 0 1年 4月入院。患者因中段食管癌于 2年前手术切除 ,继之进行60 钴放射治疗 ,总剂量为 40Gy ,每日 1次 ,共 2 6次。放疗后患者无自主不适 ,亦无吞咽困难等症状 ,生活完全自理。近 1月来渐进性双下肢无力 ,5d来不能行走 ,大小便失禁 ,遂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 :神志清楚 ,语言流利。眼底正常 ,双下肢肌张力减低。肌力 0级 ,腱反射消失。胸 6以下感觉减退。住院前曾做颈胸段MRI平扫示颈 6 腰 2脊髓呈弥漫性稍长T1长2 异常信号 ,横断面可见异常信号呈“H…  相似文献   

16.
李立  徐建勋 《江苏医药》2001,27(3):230-230
198 8年~ 1998年我科收治 9例高位食管癌患者 ,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9例中男 8例 ,女 1例。年龄 4 8~ 81岁 ,平均年龄 58岁。出现临床症状至就诊时间 2~ 7个月。 9例均只能进食半流质 ,伴胸骨后疼痛 2例 ,进食呛咳1例。所有病例均经食管钡餐检查 ,6例经纤维食管镜确诊。 1例颈段食管癌为了排除气管膜样部浸润 ,曾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9例病变均位于气管分叉平面以上的上胸段和颈段食管 ,长度约 2 5~10cm。其中上胸段癌 6例 ,颈段癌放疗后复发及贲门癌术后颈段再发癌各 1例 ,还有 1例长度为 10cm者为食管中段癌合并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上、中、下段食管癌在食管壁及淋巴系统内转移的规律。方法对472例胸段食管癌行全胸段食管切除加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472例共清扫淋巴结10227枚,平均21.7枚/例,其中1028枚见淋巴结转移,全组27:3例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57.8%。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方向主要向上纵隔和下颈部;中段食管癌颈、胸、腹均可发生淋巴结转移;胸下段食管癌主要向腹部转移;472例全胸段食管切除,两切端均未发现癌残留。结论胸中段食管癌应行全胸段食管切除加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胸上段食管癌应行纵隔和下颈淋巴结清扫术;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重点在胸腹部,下颈部清扫可酌情施行。  相似文献   

18.
<正>食管癌为国内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高,其中15%的食管癌发病部位集中在颈段与胸上段,因解剖位置特殊,其手术切除难度高[1]。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已成为其主要治疗手段,通过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但食管癌的放疗效果不满意,出现局部未控制及复发,而未控制及复发的部分原因为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造成的肿瘤欠量,即摆位误差[2]。为减少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19.
<正>颈段食管癌的发病率较低,文献统计为0.35/10万,由于食管黏膜上含有丰富的淋巴管网,而且缺乏浆膜层覆盖,颈段食管癌可很快穿透黏膜层,侵透肌层,向外侵及气管壁、喉返神经及甲状腺,累及喉或下咽,常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手术难度较大。为了降低食管癌术后心肺并发症和胸内吻合口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SGF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用TSGF诊断试剂盒检测并动态观察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TSGF水平变化。结果57例食管鳞癌患者放疗前血清TSGF平均值为67.7±1.6U/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6.822P=0.000);22例有纵隔或(和)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35例比较,血清TSGF均值分别为77.2±2.3U/ml和62.4±1.6U/ml,t=5.399,P=0.000;放疗前后血清TSGF值持续阳性者或血清TSGF值由阴性转为阳性者1年内复发转移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食管癌放疗前后血清TSGF水平的动态变化是监测肿瘤复发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