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压疮最初称为席疮,再发展称为褥疮,现称之为压疮,又称为压力性溃疡。它是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疡和坏死,是临床常见的护理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2.
压疮又名“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缺营养,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进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本病与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席疮”相似。如《外科启玄》席疮记载:“席疮乃久病着床之人,挨擦磨破而成,上而背脊,下而尾闾。”美国压力溃疡小组(NPUAP)于2007年将年将压疮分为期6期,现对Ⅱ期、Ⅲ期压疮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索,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褥疮又称"压疮",来源于拉丁文"dectlb",意为"躺下"。我国医学自1590年开始因久坐席褥而称之为"席褥"。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这种溃疡不仅发生于卧位,也发生于坐位,并非仅仅发生在"躺卧引起的溃疡"。国内有学者认为采用"压力性溃疡"命名更合理、更确切…,它强调了形成溃疡的主要原因是压力。还有人建议用"营养性溃疡",强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生素E和甲硝唑片及庆大霉素配伍(褥疮糊剂)在褥疮溃疡期局部换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褥疮溃疡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先清洁消毒疮面然后用维生素E和甲硝唑及庆大霉素制成糊剂外涂疮面.结果:褥疮治愈率92%.结论:褥疮糊剂治疗褥疮溃疡期是目前临床上最快速有效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压疮是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和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因为压疮名称源于拉丁语,意示着长期不活动引起的溃疡。实际上,许多压疮都发生于长期不变换而受压迫的部位。较正确的使用名称应包括病理学而不仅是特殊体位。压疮命名反映了对过度受压病理学的认识,长期卧床患者,由于体力极度虚弱,运动功能丧失,无力变换卧位,加之护理不当,因持续受压,局部缺血、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而形成的溃疡,称为压疮。本病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席疮"相似。如《外科真诠》席疮记载:"席疮乃久病着床之人,挨擦磨破而成,上而背脊,下而尾闾。"已成为卧床患者头号"杀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压疮多见于昏迷及瘫痪患者,卧床不起,体质衰弱的患者骨折后长期固定或卧床的患者。我科对压疮患者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原因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性缺氧、缺血、组织营养不良及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溃烂坏死.目前,褥疮的康复治疗是护理中一个普遍性问题,也是临床医护工作者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褥疮1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增林 《医药导报》1996,15(4):168-168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功效与作用机理与褥疮发病机制相吻合,用之治疗褥疮有助于改善疮面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生组织生成,加速疮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引起组织变性坏死和溃烂。压疮边缘硬而干燥,轮廓常呈圆形或火山口状,从表皮扩延到皮下及深部组织,分布于溃疡床的肉芽组织呈灰白色,伴继发感染时有脓性分泌物或恶臭分泌物流出,进入深部组织,使肌腱、骨膜发炎、变厚、硬化,并破坏其骨质及关节。压疮好发于肩胛骨突处、骶尾部、坐骨结节部、股骨粗隆处、足跟、枕部等身体受压或缺乏脂肪组织保护、肌层较薄或无肌肉包裹的骨隆突处。骨科患者因需长期卧床,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预防压疮的关键是局部减压,有效翻身可有效避免压疮。笔者对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压疮,原称为褥疮,传统医学称为"席疮",主要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复合剪切力,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经测定一个持续达14.4kPa的压力就可使皮肤组织发生坏死,9.33kPa压力持续2h即可造成不可逆皮肤组织细胞变性[1]。压疮也是长期卧床患者,特别是老年、昏迷、瘫痪、营养不良的常见并发症。神经内科老年中风患者的皮肤的反应力、移动能力、活动能力及营养等都较差,加之尿失  相似文献   

10.
压疮又名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容易发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加之全身营养不良而致溃烂和坏死。形成的条件主要有压力、剪切力及摩擦力、局部潮湿等。压疮一旦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增加病人和家属负担,有的还会引起护理纠纷。因此,压疮的预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我科从2006年1月起对压疮防治实施早期管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1,9(6):152-153
<正>长期卧床患者出现最严重的皮肤问题是压疮。压疮原称褥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出现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其实,压疮本身并不是原发疾病,大多是由于其他原发病没有很好地得到护  相似文献   

12.
压疮又称褥疮、压迫性溃疡,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坏死[1]。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费用,延长患者的住院天数。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对压疮好发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废弃的三升输液袋效果较好,但三升输液袋内装入的清水容积不同是否会影响预防压疮的效果尚待观察,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压疮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又称压迫性溃疡或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组织营养缺乏,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引起组织缺血破损和坏死。压疮容易引起感染,一旦恶化,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发生败血症而导致死亡。为此,笔者在阐明压疮病因的基础上,说明其预防性护理和临床护理措施。1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1.1个体因素:老年人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年老、瘫痪、大小便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观察苯扎氯铵联合生肌膏换药对老年褥疮患者疮面细菌清除和愈合作用的疗效。方法将62例老年褥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疮面局部应用苯扎氯铵联合生肌膏换药治疗,对照组应用碘伏联合无菌凡士林常规换药。结果62例疮面组织学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89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分别为48%、43%和9%。试验组治疗2周后疮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53.1%vs73.3%,P>0.05),治疗4周后疮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23.3%vs50.0%,P<0.05);试验组治疗2周和4周后疮面缺损肉芽组织的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换药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的治愈率(71.8%)和总有效率(100%)均高于对照组(46.7%、86.7%),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褥疮患者疮面局部应用苯扎氯铵和生肌膏换药,能有效杀灭疮面细菌,缩短疮面愈合时间,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杨传香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328-329
目的探讨对老年脑血管意外压疮高危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老年脑血管意外压疮高危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老年脑血管意外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下列护理干预。严格正确评估、健康教育、解除局部压力、补充营养、减少潮湿摩擦及排泄物刺激、严格执行交接制度。结果干预组压疮发生率1.11%、住院时间(16.34±4.67)d低于对照组的7.78%、(19.27±5.67)d;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8.89%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结论通过褥疮的有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老年脑血管意外褥疮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褥疮又称压迫性溃疡或压疮 ,是因为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 ,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褥疮 ,将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的麻烦和问题 ,所以我院一直对预防褥疮非常重视 ,我们除常规做好预防褥疮的工作外 ,给患者选用三种不同的床褥 ,即普通床褥、气垫床褥、黍袋子床褥来预防褥疮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90例褥疮高危患者 ,年龄 5 0岁~ 80岁 ,其中男 75例 ,女 15例。将其分为三组 :A组 32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5例 ;脑血管意外 12例 ,…  相似文献   

17.
压疮护理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褥疮是因长期卧床局部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它从病因、病理生理学角度反映出由于受压而引起的病理学改变.现多采用压迫性溃疡或压疮一词,它更能准确地概括本病的实质,褥疮这一名词近年渐被废弃.  相似文献   

18.
杜洪  邹春莉  伍婷婷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89-2490
压疮一般发生于癌症晚期、昏迷、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慢性病。长期卧床或坐轮椅、高龄、二便失禁导致浸渍、糖尿病晚期、肿瘤导致的营养不良、皮肤状况不佳是褥疮发生的高危因素。最终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缺氧,持续一定时间导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  相似文献   

19.
压疮又名褥疮,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缺损,较难治愈,因此,压疮的护理重在预防,而有效、快速地控制压疮是护理工作者不断探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褥疮是因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1]。其发生的原因是局部组织受压造成组织破坏,与压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全身营养低下,也可促使褥疮的发生发展,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