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CT对黄色内芽肿性胆囊炎(XGC)的临床诊断及对比壁厚型胆囊癌诊断区分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XGC患者与15例壁厚型胆囊癌的CT表现,观察胆囊壁最大厚度、壁间低密度结节、胆囊内壁改变状况、黏膜线、胆囊内有无结石、肝组织受侵强化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果:XGC患者平均壁厚(26.52±12.61)mm,而胆囊癌平均壁厚(21.17±7.78)mm,其检验统计量,两者无显著差异性。CT对XGC患者与胆囊癌患者诊断结果,经x。检验显示,在低密度结节或带与肝组织受侵强化存在显on著差异性(P〈0.03);而其它方面x2≤1.667,其P≥0.195,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影像学上XGC与壁厚型胆囊癌也不易区别,但CT对病变诊断辨另q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机制不明确,影像学检查的特征性表现不明显,单一检查手段无法满足诊断需要,且与胆囊癌鉴别困难,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一旦确诊或怀疑为XGC应积极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与实施存在难度。提高对XGC的认识,采用多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紧密结合临床,争取早诊断、早手术治疗已成为临床共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性胆囊炎(XGC)的影像特点。方法对8例XGC患者进行B超、螺旋CT检查,其中4例同期行增强检查。结果8例XGC患者中,胆囊增大6例,胆囊结石8例,胆囊壁增厚8例,增厚的胆囊壁低密度区7例,肝胆界面不清和周围器官粘连4例。结论XG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炎性疾病,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增厚的胆囊壁内低密度区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嫣  王一倩  卢晨  丁皓  于晓峰 《上海医学》2020,43(8):495-497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8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行胆囊切除术,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XGC的患者3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胆囊切除的手术记录。结果 36例XCG患者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为(62.73±11.85)岁。XCG患者占同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的0.84%(36/4 294)。36例患者均行腹部超声检查,34例诊断为胆囊炎、胆囊结石,其中30例患者的胆囊壁明显增厚。21例患者行CT检查,主要表现为胆囊增大,囊壁呈均匀弥漫性增厚或团块样增厚,壁内可见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结节,CT值13~37 HU,增强后无明显强化。9例行MRI检查,显示胆囊壁增厚,合并胆囊结石;其中4例为弥漫性增厚,5例为局灶性增厚。4例XGC患者行开放性胆囊切除术;32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其中中转开腹手术2例。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住院时间(3.7±1.1) d。结论 XGC并非临床罕见病,消化内科医师应重视XGC的诊断,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和胆囊癌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要点,以减少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误诊率。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23例)和胆囊癌(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临床表现类似一般的胆囊炎,术前B超32%(7/22)胆囊癌不能排除,术前MRI或CT检查52%(12/23)误诊为胆囊癌,4%(1/23)误诊为胆囊腺肌症。术中冷冻病理检查7例XGC均排除胆囊癌,术后病RI胆囊癌诊断正确性为7例,检查23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均确诊。51例胆囊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B超胆囊癌诊断正确性为73%(33/45),术前CT及MRI诊断正确性为78%(35/44),术后病理检查51例胆囊癌均得以确诊。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的特征性表现不明显,极易误诊为胆囊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可明确病变性质,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确诊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需依赖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6.
王福荣 《吉林医学》2012,(29):6348-6349
目的:分析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细胞学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4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结果:XGC与慢性胆囊炎临床表现相似,常反复发作。大体标本检查见胆囊壁常呈不同程度增厚,大多数囊壁内可见黄色或棕黄色结节,直径0.5~1.0 cm。镜下见胆囊壁结构常被破坏,代之以由大量泡沫细胞、纤维母细胞及急慢性炎性反应细胞组成的肉芽肿,并可伴有异物巨细胞和Toulon巨细胞。单纯胆囊切除术20例,胆囊大部切除4例,均临床治愈。结论:XGC在临床上与胆囊癌难以鉴别,确诊有待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术后病理组织标本的观察。术式以胆囊切除为主,不应盲目地扩大手术,仍应考虑LC术。  相似文献   

7.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cholecystitis,XGC)是一种以胆囊慢性炎症为基础,伴有胆汁肉芽肿形成,重度增生性纤维化以及泡沫细胞为特征的炎症改变[1~3]。本文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表现,并复习有关文献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CT对黄  相似文献   

8.
董谦  沈军  张文杰  沈定丰  全志伟 《重庆医学》2007,36(23):2409-2410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以来经病理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13例临床资料。结果术前B超检查13例,CT检查5例,MRI检查3例,ERCP检查1例,术前均误诊。术中冷冻病理确诊9例。9例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例行胆囊大部切除加十二指肠瘘修补术,2例行胆囊切除加胆囊床部肝组织切除。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XG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慢性胆囊炎,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赖病理检查。开腹胆囊切除是基本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诊断为XGC的35例病例资料。结果本组平均发病年龄60.2岁,男女比例为1.5:1。经B超或CT检查,诊断为XGC1例,慢性胆囊炎30例,胆囊癌4例,术中冰冻切片9例,6例XGC、2例诊断为慢性胆囊炎症表现,1例提示胆囊壁蜂窝织炎样改变。单纯胆囊切除术24例,附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3例,胆囊大部切除4例。术后病理检查均为XGC。结论XG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慢性炎症,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易误诊为胆囊癌,术中冰冻切片既可确诊又有利于正确选择术式,胆囊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MscT表现,结合文献分析其cT特征。结果6例胆囊壁均弥漫性或对称性增厚。5例弥漫增厚胆囊壁内见低密度结节。6例均见强化粘膜线,5例粘膜线连续,1例粘膜线局部裸露。2例侵犯肝实质动态增强见一过性强化。4例无肝内胆管扩张。6例均有胆囊结石,4例同时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结论胆囊壁弥漫性或对称性增厚、增厚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连续或裸露的强化粘膜线、侵犯肝实质时肝动脉期一过性强化、肝内胆管不扩张等征象对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的不同影像学检查特点,并总结患者的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资料完整可靠,并在手术前进行了超声诊断、CT诊断和MRI诊断,在手术后进行病理诊断。观察总结患者的不同影像学检查特点,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35例患者使用超声诊断2例,使用CT诊断4例,MRI诊断5例,3种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CT和MRI诊断与病理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表现,需要临床结合病理诊断方式,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王东  宋安  项日亮 《新疆医学》2012,42(5):90-93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 thogranu1omatus cholecystitis,XGC)是70年代开始被逐渐认识的一种特殊的胆囊壁慢性炎症[1],术前明确诊断非常困难,病人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均没有特异性。虽然理论XGC的B超及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如胆囊壁增厚、胆囊结石影、胆囊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59例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中-重度以上黏连18例,胆囊积液、积脓20例,穿孔2例,术前或术后加做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或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17例,扩大手术5例,1例因伴慢性胰腺炎行胆囊和胃窦切除加胰头囊肿十二指肠引流术,38例行LC术,4例中转开腹.临床治愈59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XG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慢性胆囊炎,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赖病理检查.术式以胆囊切除为主,不应盲目地扩大手术,仍应考虑LC术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是一种以胆囊慢性炎症为基础,伴胆囊肉芽肿、重度增生纤维化以及泡沫样组织细胞为特征的炎性病变,是胆囊慢性炎症的特殊类型。XGC的临床及超声表现难以与胆囊炎胆石症鉴别,当XGC的胆囊壁弥漫性明显增厚呈实性改变,局部明显增厚形成瘤样肿块或伴有肝脏浸润时,易误诊为胆囊癌。我们对64例经病理证实的XGC进行回顾性分析,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7年12月治疗XGC64例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XGC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切除的11例经病理确诊的XGC进行常规苏木素伊红(HE)片观察.结果:11例XGC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示胆囊壁增厚及胆囊壁内结节,术中见胆囊壁增厚、变硬,易误诊为癌,病理肉眼观见胆囊壁内黄色结节或肿块,镜下见急慢性炎症背景上有特征性泡沫细胞肉芽肿形态.结论:XGC 可能是由胆囊炎症结石嵌顿和胆汁淤积因素所诱导,少数病例可伴发腺癌,应注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超声特点,探讨超声对本病的诊断价值,以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2012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XGC病人超声图像特征,包括胆囊大小、轮廓、胆囊壁厚度、血流情况,以及是否合并结石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XGC病人中,3例误诊为胆囊癌,1例漏诊者仅提示肝门部胆管肿瘤合并胆系扩张;合并胆囊结石者2例;二维超声示胆囊壁均不规则增厚,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示于不规则增厚的胆囊壁内探及迂曲走行的血管。结论超声声像图上XGC可与胆囊癌表现类似,除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外,常合并胆囊结石或伴慢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17.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是一种以胆囊慢性炎症为基础,伴有黄色肉芽肿形成,重度增生性纤维化,以及泡沫状组织细胞为特征的炎性病变,临床上非常少见.XGC会引起胆囊与周围空腔脏器形成内瘘,如十二指肠、胆总管、横结肠等,其胆囊内瘘的发生率较一般的急、慢性胆囊炎高.自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10年间,我院共切除胆囊5 827例,经病理证实为XGC的有33例,占切除胆囊标本的0.6%.33例XGC中,有4例合并不同类型的胆囊内瘘,占XGC的12.1%.现将该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18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手术切除的18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18例B超检查77.7%的病例仅限于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16.7%的病例误诊为胆囊癌.术中胆囊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占77.8%.18例胆囊均伴结石,其中结石嵌顿7例;胆囊积脓积液6例;胆囊与胆总管瘘、结肠肝曲形成内瘘各1例;胆囊床部肝脏质地变硬1例;胆囊淋巴结肿大3例.病理结节呈淡黄、棕黄色,以局限型分布为主占72.2%.伴黏膜溃疡占88.9%.结论本病术前诊断极为困难,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易与胆囊癌混淆.本病的发生可能与胆囊黏膜溃疡形成,胆汁经溃疡进入基质产生迟缓型过敏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谈义政  魏晓平 《重庆医学》2021,50(19):3303-3306
目的 研究对比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续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一期行LC治疗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该院收治的36例XG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PTGD组(n=21)和LC组(n=15).其中PTGD组首先行PTGD,3个月后行LC;LC组则入院后一期行LC.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资料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TG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LC组(P<0.05).PTGD组21例均完成PTGD续贯LC,无中转开腹,而LC组有6例(40.0%)中转开腹,发生率显著高于PTGD组(P<0.05).PTGD组腹部切口感染、胆管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LC组(P<0.05);但两组术后胆漏、腹壁皮下气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GD续贯LC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XGC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与胆囊癌(GBC)的临床特点,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病理诊断明确且临床资料齐全的16例XGC患者和62例GBC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和术中所见方面的差异。结果临床表现:2组比较,食欲和体质量下降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 <0.05),腹痛、黄疸、发热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实验室检查结果:2组患者白细胞、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癌胚抗原以及糖类抗原19-9均高于正常上限值,但2组比较上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影像学表现:2组比较,胆囊结石、胆囊炎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 <0.05);2组患者均存在胆囊壁增厚,XGC患者以弥漫性增厚为主,GBC患者以局限性增厚为主,2组比较,胆囊壁增厚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中所见比较,胆囊结石、胆囊壁水肿和肝门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XGC与GBC术前鉴别有一定困难,影像学检查可以为鉴别二者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