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惊厥的常见病因,为儿科临床提供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g-1月儿科急诊留观和住院256例惊厥患儿临床资料。结果256例惊厥患儿中病因以热性惊厥、癫痫、颅内感染最常见,其中新生儿期惊厥病因多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4例(57.1%)],婴幼儿期惊厥病因以热性惊厥为主[90例(84.9%)],同时需注意癫痫、颅内感染,4~6岁儿童期惊厥病因仍以热性惊厥为主[52例(81.3%)],〉6岁儿童期惊厥病因则以癫痫为主[12例(60.0%)]。结论儿童惊厥是儿科急诊常见的急症,如何快速判断病因是指导正确有效治疗、尽快控制惊厥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科急诊惊厥的主要原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急诊50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病因。结果热性惊厥、癫痫以及颅内感染是惊厥患儿的主要病因,其中,新生儿期的惊厥原因主要为颅内出血;婴幼儿期主要是热性惊厥、癫痫以及颅内感染;年龄在3~6岁左右的儿童期仍主要是热性惊厥;6岁以上儿童期则主要是癫痫。结论不同阶段的儿童惊厥病因不同,应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各项临床诊断指标尽早确诊并尽快控制。  相似文献   

3.
王文辉  周旭晨 《河北医药》2007,29(4):357-358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小儿人群的5%~6%,多发生于6个月~5岁的小儿,高峰年龄9~18个月[1-3].国外习惯称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一组与发热有关的非颅内感染所致的惊厥,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仅有2%~7%的患儿转变为癫痫,患儿转为智力低下[4].  相似文献   

4.
苏博 《哈尔滨医药》2013,(6):432-433
目的 探讨儿科急诊惊厥患儿的常见病因,为儿科急诊提供诊断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急诊就诊的264例惊厥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264例患儿中病因以热性惊厥、癫痫、颅内感染最常见,其中新生儿惊厥多为颅内出血4例(66.7%),婴幼儿期惊厥病因以热性惊厥166例(83.4%)为主,同时需注意癫痫21例(10.5%)、颅内感染7例(3.5%),3-6岁学龄前儿童惊厥仍以热性惊厥为主34例(83.0%),〉6岁儿童惊厥病因则以癫痫为主11例(61.1%).结论 儿童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诊,如何快速的判断病因,是指导正确有效地治疗、尽快控制惊厥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李颖连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2):1165-1165
小儿热性惊厥是指婴幼儿直肠体温在38℃以上,不伴颅内感染或病因明确的其他疾病的惊厥。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各种刺激引起皮层功能紊乱,神经细胞异常放电而致惊厥,平均复发率30 %~40%[1]。现将我院收治的86例热性惊厥患儿的健康教育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2003年1月~2003年3月共收治热性惊厥患儿86例,均符合热性惊厥的诊断标准。发病年龄<1岁14例,1~3岁38例,3~5岁28例,5~6岁6例;男60例,女26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64例,支气管炎8例,化脓性扁桃体炎4例,肺炎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体温均在38~40℃。2健康教育方法2.1语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儿童急诊惊厥的病因及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对499例以惊厥为主诉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惊厥病因前三位为高热惊厥(76.95%),颅内感染(11.42%)和癫痫(7.62%).从年龄构成上来看,新生儿9例(1.80%),<1岁75例(15.03%),1~3岁242例(48.50%),>3~6岁135例(27.05%),>6岁38例(7.62%).发病季节1~3月109例(21.84%),4~6月118例(23.65%),7~8月143例(28.66%),9~12月129例(25.85%).农村患儿287例(57.52%),城市患儿212例(42.48%),两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热、颅内感染及癫痫是儿科最常见的三大急诊惊厥病因,尽早诊断及积极治疗有利于疾病良性转归,防止惊厥导致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7.
裴树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357-1358
目的 总结小儿惊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64例惊厥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1个月至1岁8例(12.5%);2 ~3岁43例(67.19%);4~6岁8例(12.5%);7 ~12岁5例(7.81%).经过治疗51例患儿痊愈,治愈率为79.69%;10例患儿好转,好转率为15.62%;无效3例,无效率为4.69%.总有效率为95.32%.结论 小儿惊厥以1~3岁为发病高峰,且多为热性惊厥,其次为癫痫,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代谢紊乱等引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随着痢疾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给小儿急性菌莉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1 ] 。笔者对我科自 2 0 0 0年以来收治的伴有惊厥症状的急性菌痢患儿 36例进行临床分析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 0月共收治临床诊断为急性菌痢患儿 99例 ,其中合并惊厥 36例 (占 36.4%) ,男 2 4例 ,女 1 2例 ;年龄 1 0月~ 1 2岁 ,<1岁 1例 (占 2 .8%) ,~ 3岁 1 0例 (占2 7.8%) ,~ 6岁 1 5例 (占 41 .7%) ,>6岁 1 0例 (占2 7.8%) ;患儿病前均无外伤、中毒及癫痫史。过去有热性惊厥史 7例 ,有惊厥家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儿童院前急救中惊厥患儿发病特点,提高惊厥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893例院前急救患儿中惊厥患儿的一般资料、病因、现场来源、就诊高峰等进行分析。结果 893例院前急救中惊厥患儿397例,男女比例为1.50∶1,平均年龄2岁7个月,以>12个月-3岁最多(63.47%),其次为>3-7岁(17.63%),新生儿最少见(1.51%);占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高热惊厥(74.81%)、癫痫(18.63%)、中毒(2.26%)、颅内感染(1.00%)、电解质紊乱(0.75%)。现场地点以家庭为主要来源(55.42%);其次为乡镇卫生院及私人诊所(18.89%)。院前急救病人以5、6月份和11、12、1月份为两个高峰;24小时中高峰出现在18:00-23:00之间。结论惊厥儿童院前急救中高热惊厥最多见,在家庭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和基层医院中普及高热惊厥急救技能,合理配置急救资源,早期识别癫痫持续状态及时呼救是提高儿童惊厥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住院患儿患病情况、影响因素等,以便为治疗及预防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三甲儿童医院神经科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因首诊热性惊厥所收治出院的患儿1 129例进行调查,了解患儿病史,分析其年龄、性别构成、发病季节、生化指标值、贫血、腹泻等,找寻热性惊厥患儿患病的临床特征。结果 (1)在1 129例因热性惊厥住院患儿中,年龄最小的29 d,最大的11岁,其中男童683例,占60.5%;女童446例,占39.5%,男女比例为1.53∶1。虽然各年龄组因热性惊厥住院儿童人数构成均为男童高于女童,但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98,P=0.129)。(2)热性惊厥发生月份以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患儿人数最多,占总患病人数的27.4%,5~6月份次之,占总患儿的20.2%。(3)不同年龄住院儿童热性惊厥合并低血钾、低血钠、癫痫及入院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龄住院儿童热性惊厥合并腹泻、缺铁性贫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缺铁性贫血、腹泻患儿合并发热时发生惊厥的比例分别是9.4%、9.0%,大于男性缺铁性贫血及腹泻合并发热时发生惊厥的比例6.1%、4.8%。结论热性惊厥的发生与患儿年龄、性别、季节关系密切,山西省以冬季及春夏交界患病率最高;6岁以上热性惊厥患儿应注意合并低钠、低钾、癫痫等疾患;女性缺铁性贫血、腹泻患儿合并发热时惊厥发生概率大于男性患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并分析258例小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临床特征,旨在为临床预防小儿热性惊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热性惊厥患儿25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如首次惊厥年龄、惊厥类型、惊厥持续时间、发热原因等资料,回顾性分析258例患儿首次发作的临床特征。结果:258例患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中男孩居多,构成比54.65%;年龄段中6个月<年龄≤3岁最多,构成比65.89%;发病季节多见于7~9月,构成比37.21%;伴癫痫家族史构成比11.24%,伴热性惊厥家族史构成比20.93%;体温段中38℃<体温≤40℃发作居多,构成比70.16%;以全面性发作居多,构成比64.34%;首次发作中以惊厥发作持续时间<5min居多,构成比56.20%;惊厥首次发作以脑电图异常居多,构成比56.20%;惊厥发作临床分型中以单纯性为主,构成比89.15%。258例患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诱因中以上呼吸道感染居多,占比53.49%;其次为疱疹性咽峡炎,占比25.97%,第三为幼儿急疹,占比10.47%。结论:小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主要为...  相似文献   

12.
吴益琦  俞君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39-140
目的:了解本院神经专科门诊儿童就诊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单位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8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儿科神经专科门诊267例就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儿科神经专科就诊儿童男女比例为2.71:1。〈6岁组就诊原因主要为癫痫、热性惊厥、脑炎,其中癫痫占23.88%,热性惊厥占12.69%,其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6~12岁组以多发性抽动症、癫痫、偏头痛为主,其中多发性抽动症占23.08%,癫痫占21.15%;〉12岁组以癫痫为主,占51.72%。结论:癫痫在各年龄段中就诊例数最高,多见为强直-阵挛发作、简单部分性发作。热性惊厥为6岁以下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部分患儿可转变为癫痫。就诊者男童明显多于女童。作为基层医疗单位做好患者神经系统疾病的初查工作,对疾病控制、治疗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的病因、发病年龄及预防。方法对本院小儿神经科2008年8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66例小儿惊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病因及年龄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导致小儿惊厥的主要病因有:高热惊厥33例,低钙惊厥9例,癫痫10例,颅内感染7例,颅内出血3例,中毒2例,诊断不明2例。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为主,不同年龄段造成其惊厥的原因亦不相同。结论高热惊厥为小儿惊厥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小儿癫痫、低钙惊厥及颅内感染等。发病年龄以婴幼儿为主。根据病因及年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可预防惊厥发作。  相似文献   

14.
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4%~10%的16岁以下儿童至少发生过1次惊厥[1],其发生率约为成人的10~15倍[2],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惊厥分为热性惊厥和无热惊厥,临床上以热性惊厥为主,约占所有惊厥病例的63%[3]。国外报道在小儿惊厥中约80%为热性惊厥,无热惊  相似文献   

15.
金伟  李桂新 《河北医药》2001,23(5):357-357
热性惊厥 (febrileconvulison ,称简FC)是儿科常见急症 ,占儿科惊厥一半左右 ,同时也直接危及患儿的生命。我科于2 0 0 0年 1~ 6月共收治FC患儿 5 2例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2例中 ,男 2 8例 ,女 2 4例 ,其中 0~ 6月 3例 ,7月~ 3岁 44例 ,4~ 6岁 5例。单纯型FC 44型 ,复杂型 8例。FC发生时体温 :低于 3 8℃ 6例占11.6% ,3 8.1~ 3 9.0℃ 2 4例占 44 .4% ,3 9 .1~ 40℃ 2 0例占 3 8.5 % ,>40℃为 2例占 5 .5 %。惊厥时间 :2~ 5min为 3 4例占 65 .4% ,6~ 10min为 17例占 3 2 .6% …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 1992年 10月至 1997年 12月在我院门诊与住院诊治的 12 8例热性惊厥 (FC)患儿 ,经门诊随访 3~ 5 a,现就其有关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 8例 FC患儿中男 73例 ,女 5 5例。年龄最小 4个月 ,最大 7岁。<6个月 5例 ,~ 1岁 35例 ,~ 3岁 6 2例 ,~ 6岁 19例 ,≥ 7岁 7例。1.2 诊断标准 :根据 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为标准。并排除颅内感染或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疾患 [1 ] 。FC又分单纯性 FC(SFC)和复杂性 FC(CFC)。SFC诊断标准为发病年龄在 6…  相似文献   

17.
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153例分析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及护理体会,以寻找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高热惊厥患儿153例,总结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发病原因和护理对策及控制高热惊厥正确规范的护理措施和体会。结果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高热惊厥的最主要的原因,占63.4%(97/153);其次为肺炎,占15.0%(23/153);再次为菌痢,占11.1%(17/153);其他原因引起的13例,占10.5%。发病年龄以6个月~2岁为主;通过规范护理措施,全部病例退热时间15~65min,平均(31±21)min,退热率100%,惊厥发作次数2~14次,平均(4.5±5.6)次,住院期间未出现癫痫症状。出院后30d回访,全组患儿未发现癫痫等并发症。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和规范的全面护理是小儿高热惊厥急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S)的发病特点与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2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56例F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6例患儿中通过治疗后痊愈35例(62.5%),显效10例(19.6%),有效10例(19.6%),无效1例(1.8%),总有效率为98.2%。随访复发18例,1例患者儿继发癫痫。结论了解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对正确评估病情和采取积极防治措施起到重要作用。积极有效的防治可减少再发和转为癫痫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周璇娟  陈皓 《贵州医药》1994,18(3):164-165,169
小儿急性脑水肿是儿科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近20年来被临床广泛重视,特别是1984年日本东京第六届国际脑水肿会议召开后,该症的研究及临床诊治有了长足进展.现将我院近10余年来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脑水肿分析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46例,女34例.发病年龄1岁以内49例,1~3岁22例,4~6岁3例,7~14岁6例;其中最小3天,最大14岁;3岁以下婴幼儿71例,占88.75%.1.2 病因1.2.1 感染:小儿急性感染是脑水肿最常见的病因.本文80例中因各种感染疾病引发者75例,占93%,其中脑炎25例,颅内感染25例,中毒性菌痢12例,败血症5例,中毒性肠炎5例,脑膜炎2例,百日咳1例.1.2.2 惊厥:任何原因引起的持续性或反复多次惊厥均可因脑部缺氧而导致脑水肿.本文  相似文献   

20.
孙菊娣 《河北医药》2001,23(11):878-878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小儿热惊厥约占小儿人数 5 %~ 8% ,占儿童惊厥的 30 % [1 ] 。为减少因反复惊厥所致脑损伤导致智力发育障碍等后遗症。现对我院 1 994~ 1 999年收治的 2 8例热性惊厥再发患儿的血清钠浓度进行了对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资料来源 来本院急诊确诊为高热惊厥患儿 74例 ,在一次热性病程中惊厥≥2次者作为观察组共 2 8例 ,男 1 7例 ,女 1 1例 ;年龄 5个月~ 7岁 ,平均 3.1岁 ;体温38.6~ 41℃ ,平均 39.2℃。惊厥发作 1次者作为对照组共 46例 ,男 2 7例 ,女 1 9例 ;年龄 1 / 6月~ 8岁 ,平均 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