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尹秀芬  谭李军  罗革 《护理研究》2010,(4):1077-1077
由于手术操作和麻醉作用的影响,腹部手术后病人常出现胃肠功能的抑制,表现为肛门停止排气,肠鸣音消失,腹胀、呕吐等。若持续时间过长,则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引起严重腹胀。这些都可延迟病人康复,给病人带来精神和肉体的痛。因此,早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和促进康复有重要意义。研究者对60例腹部手术病人采用柠檬外皮气味吸入联合维生素B1臀大肌肌肉注射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恢复操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恢复操锻炼,比较2组肠呜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便秘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便秘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恢复操能有效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高金梅 《妇幼护理》2023,3(18):4300-4302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的恢复疗效。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3 年 4 月本院收治的 30例子宫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15 例。对照组实施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实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分析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 研究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 1 天、术后 3 天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宫切除患者使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能改善手术指标,促进术后恢复,缓解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多潘立酮鼻饲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于术后第1天起采用维生素B1行双侧足三里注射及多潘立酮鼻饲,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从两组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程度来评价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多潘立酮鼻饲可促进腹部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邹玲  何杏勤  林小燕 《护理研究》2012,26(22):2072-207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多潘立酮鼻饲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于术后第1天起采用维生素B1行双侧足三里注射及多潘立酮鼻饲,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从两组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程度来评价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多潘立酮鼻饲可促进腹部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32-4733
选取我院住院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4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患者确诊后均采用子宫切除术方式治疗,通过数字随机表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中20例患者采用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观察组中20例患者采用经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残端出血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与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轻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共1例患者出现术后残端出血,发生率为5.0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1±1.3d,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经腹子宫切除术,采用经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案的术后效果更为确切,患者疼痛感较轻,术后残端出血发生率低,且住院时间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850-2851
收集接受子宫切除的患者共80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经腹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接受阴式子宫切除术,将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程度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均更优;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在需要切除子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阴式子宫切除术能够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并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及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的负担,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小芹 《系统医学》2022,(11):12-16
目的 对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6月苏州市相城区漕湖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适合的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实施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观察组术后1、7 d评分(VAS)视觉模拟法、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心理、生理、躯体、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能提高子宫良性疾病患者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并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总...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阴式子宫切除术和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31例,行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35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最高体温、平均住院日、术后阴道长度等进行比较。结果:阴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腹式,术后阴道长度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恢复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日短于开腹组,术后最高体温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比较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情况综合评估,选择最合适患者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6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手术之一,为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使手术创伤减少到最小程度,我院自1996年开始行经腹小切口子宫切除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时间对其胃肠功能恢复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行根治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在术后 24 -48h 内给予患者肠内营养,观察组在术后 12h 内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营养支持后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初次排便时间、初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 24 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提高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制清肠合剂灌肠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恢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待患者术后6 h生命体征稳定时给予自制清肠合剂保留灌肠.观察、比较两组腹部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腹部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自制清肠合剂保留灌肠能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锻炼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本院诊断为偏瘫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式,保持良肢位,并进行常规的被动运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肌肉痉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各部位痉挛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锻炼能有效提升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缓解患者各部位的肌肉痉挛,提升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值得在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足三里按摩联合早期假进食促进老年胃肠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连续收集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于该院住院年满60周岁的胃肠道手术患者100例,采用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足三里穴位按摩及早期假进食措施,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指标、食欲、腹胀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食欲好、中的比率42.0%、32.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4.0%、20.0%(均P<0.05),差的比率26.0%显著低于对照组56.0%(P<0.05),无、轻度的腹胀率54.0%、3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0%、22.0%(均P<0.05),中度、重度腹胀率12.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6.0%、12.0%(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0%显著低于对照组46.0%(P<0.05),护理满意度98.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P<0.05).结论 足三里按摩联合早期假进食促进老年胃肠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在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yrgery,FTS)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收治并行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周内体重下降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体重降低程度,具有更好的术后康复效果,但未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程凤芹  陈琼芳 《护理研究》2004,18(8):695-696
[目的 ]探讨针灸对促进泌尿系结石手术后病人肠蠕动恢复的作用。 [方法 ]将 10 0例肾及输尿管取石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5 0例病人术后采用针灸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法 ,对照组 5 0例术后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术后排气、排便时间。 [结果 ]观察组病人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泌尿系结石术后病人针灸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可以促进病人早日排气、排便 ,有利于病人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穴位注射维生素B1配合针灸治疗对宫颈癌术后残余尿>400 ml患者膀胱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41例宫颈癌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7 d膀胱功能恢复不良的患者,分成观察组22例,对照组19例.两组均给予定时开放尿管、更换尿袋、膀胱冲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穴位注射维生素B1配合针刺八髂穴,治疗5 d后,拔除尿管,比较两组间残余尿量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12 d后残余尿量(47.6±13.6)ml,膀胱容量(475.6±14.3)ml,对照组中12 d后残余尿(218.0±17.6)ml,膀胱容量(476.1±11.3)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注射维牛素B1配合针灸治疗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恢复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以促进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穴位治疗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肠肿瘤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1 d对患者及其家属做手术前后一般护理常规宣教,于术后第1天起采用维生素B1100 mg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每天1次,及足三里、内庭升白仪穴位电疗每天2次;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留置胃管时间及腹胀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留置胃管时间分别为(47.90±6.16),(58.90±10.68),(24.52±8.45)h;均短于对照组的(52.62±9.46),(65.46±13.56),(31.38±9.50)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4,2.40,3.41;P<0.05);干预组腹胀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5)。结论穴位治疗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胃肠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术后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胃肠癌根治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8例胃肠癌根治患者随机分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IEDs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各29例,IEDs组使用含谷氨酰胺、精氨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EN组使用常规的制剂能全力.分别检测术前1d、术后1,9d2组患者的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结果 2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术前、术后1d2组各项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d2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均降低,术后9d均回升.术后9 d IEDs组CD3+、CD4+、CD4+/CD8+、NK细胞、IgA、IgG与IgM较术后1d均显著增加.术后9 d IEDs组CD3+、CD4+、CD4+/CD8+、NK细胞、IgA、IgM较EN组分别增加了6.57%、27.97%、26.47%、36.05%、22.75%、2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肠癌根治患者术后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在改善免疫功能方面优于常规的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腹舒贴外敷对腹部胃肠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价值及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住院手术的胃肠肿瘤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给予腹舒贴外敷足三里及足底,对照组外敷普通敷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术后12 h为(3.65±1.00)分,术后24 h为(3.02±0.62)分,术后48 h为(2.23±0.41)分,均低于对照组(4.11±0.79),(3.43±0.77),(3.08±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9,2.99,7.55;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35.2±4.67)h,对照组为(36.9±3.8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1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为(40.7±5.32) h,对照组为(41.4±3.89)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5,P>0.05)。结论腹舒贴外敷足三里及足底对于胃肠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较好的效果,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