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前路复位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伤椎平均高度、Cobb角、VAS评分及CODI指数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3.
4.
改良胸腰椎前路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改良胸腰椎前路固定技术以减少失血晕、提高椎体一次性置钉成功率。方法 仅结扎骨折椎体术侧椎体血管,切除骨折椎相邻上、下椎问盘,保留大部分软骨终板后椎体置钉,取髂骨,再切除椎体行椎管减压,撑开骨折间隙行髂骨块结构性植骨,置放钢板矫形加压锁定。结果 采用此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87例,其中新鲜骨折76例,术中失血400~800ml,平均560ml,手术时间2.5~3h;陈旧性骨折11例,术中失血800~l200m1,平均l080ml,手术时间3.5~4h。脊椎后凸畸形完全矫正8l例,残余5^。~8^。后凸畸形4例,前凸畸形2例。术后瘫痪基本恢复者39例,部分恢复者28例,小部分恢复者9例,无恢复11例。无一例术后神经症状加重。结论 改良胸腰椎前路操作技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失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了椎体一次性置钉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减压、植骨及内固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高能量创伤迅速增加,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日渐增多,手术治疗的病例数越来越多,并有不断推广的趋势。当然,随之而来的问题与纠纷也不断增加。本文就目前常见的问题进行讨论,希望规范手术流程,尽可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及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6.
胸腰段骨折是脊柱常见的损伤 ,上个世纪 80年代起我们采用哈氏或卢氏棒操作内固定 ,收到了一定效果。近几年随着内固定器材的发展 ,我们采用AF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2 2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2例 ,男 17例 ,女 5例 ;年龄 2 1~ 4 5岁 ,平均 38岁。伤后 1周内手术 15例 ,2周内 5例 ,4周内 2例。损伤部位 :T10 1例 ,T114例 ,T12 8例 ,L16例 ,L2 3例。不全截瘫 16例 ,全瘫 6例。 X线检查显示椎体压缩性骨折 11例 ,爆裂性骨折 8例 ,Chance骨折 3例。所有骨折患者CT扫描显示伤椎均有骨椎管狭窄或骨块…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分析31例协和钢板(DRF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椎体形态恢复X片,认为DRFS作为纠正椎体滑脱的内固定物,能准确恢复脊柱生理前凸及椎体高度,DRFS内固定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3种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骨折136例,分别采用施泰宝钉板固定系统(STB)、三维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AF)和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进行内固定、减压和植骨融合术,比较手术情况、神经功能恢复及复位情况。结果:GSS平均手术时间最短和平均出血量最少,与STB或AF比较,差异显著(P〈0.05)。椎体后缘高度纠正率3种内固定系统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椎体前缘高度纠正率STB最低,与AF或GSS比较,差异显著(P〈0.05)。STB术后可恢复1个级差为13例,恢复2个级差4例;AF可恢复1个级差为33例,恢复2个级差26例;GSS可恢复1个级差为17例,恢复2个级差11例。结论:GSS具有省时、固定牢靠和复位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胸腰椎骨折AF钉系统内固定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 4 3例胸腰椎体骨折的治疗经验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1999年 4月~ 2 0 0 3年 8月收治的 4 3例胸腰椎体骨折手术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高处坠落伤 34例 ,车祸伤 6例 ,砸伤 3例 ;损伤椎体 :T91例 ,T10 1例 ,T112例 ,T12 13例 ;L115例 ,L2 5例 ,L3 4例 ;T11、L1双椎体 1例 ,T12 、L1双椎体 1例。结果 4 3例中 37例获得连续随访 ,随访时间 :6个月~ 3年。椎体形态的恢复Cobb’s角由术前平均 2 7.4 5°(17~ 5 2°)恢复到术后平均 5 .3°(0~ 15°) ;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 5 6 % (15 %~ 77% )恢复到术后 89% (6 2 %~10 0 % )。 13例有神经症状的患者 ,其神经损伤ASIA分级平均提高 1~ 3级。结论 认为AF钉内固定胸腰椎体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 ,掌握恰当的椎体固定方法和手术时机 ,椎板植骨是患椎椎体稳定及神经损伤恢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胸腰椎骨折伴截瘫前路减压固定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固定术并发症产生原因和处理对策。方法1998年2月-2004年8月,收治胸腰椎骨折伴截瘫采用前路减压固定术者204例,近期并发症34例51例次,发生率为25.0%。测量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随访神经功能康复状况。结果术后发生感染1例;脑脊液漏7例;气胸8例;血气胸2例;肋间神经损伤5例;腰神经根损伤2例;脊髓损伤加重2例;生殖股神经损伤3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术侧肢体皮温升高8例;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术后半个月内复查X线片示:脊柱侧凸畸形3例,后凸畸形5例。占4.0%。84例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6年,平均2.5年。其中慢性腰背痛7例,脊柱后凸畸形6例,侧凸畸形5例。无断钉、断棒、内固定松动、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结论熟练掌握胸腰椎前路减压操作技术、减轻术中创伤、恰当合理的康复指导,可避免大多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前路再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对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后遗神经症状者行前路手术的适应证选择及手术要点。方法 选择 2 1例胸1 2 ~腰3 骨折脱位病例 ,均为后路减压固定术后遗不全截瘫者 ,对其行前路减压固定或单纯减压。疗效评定以手术前后排尿、感觉、运动功能、背痛以及影像学的改变等为指标。结果 2 1例有关症状均获不同程度的好转 ,均于术后第 1天起感觉功能障碍获不同程度改善 ,9例术后 3个月感觉功能障碍消失 ,肌力改善 1~ 2级。 1例术后 3周、1 1例术后 3个月排尿功能恢复。 2 1例背痛症状均缓解 ,影像学结果满意。结论 前路手术对不完全截瘫 (包括已行后路手术者 )能明显改善排尿等神经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由于前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操作较难、对完全性截瘫者疗效不确定 ,故应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 探讨经前路椎体切除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自1985年1月至2002年6月采用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537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以及248例患者的随访结果比较,观察其神经功能恢复和局部脊柱的稳定性。结果 573例患者术后均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出院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93例无神经损伤者,术后功能良好;新鲜骨折合并不全瘫患者275例中,240例有1~3级恢复;107例陈旧性骨折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62例全瘫患者,仅5例感觉有部分恢复。248例随访中,26例全瘫患者仅4例部分浅感觉恢复,204例不全瘫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改善。全部患者X线片显示植骨均已融合,有4例出现断钉,但无临床症状。结论对来自椎管前方压迫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前路减压手术具有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改善率高、Ⅰ期固定融合成功率高、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胸腰椎体骨折常采用哈氏棒内固定,但该法使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欠佳。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改良哈氏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体骨折,效果较好,并与传统的哈氏棒内固定进行了比较。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共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18~58岁,平均31.4岁。坠落伤21例,压砸伤27例,车祸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12 h~15 d,平均4.8 d。骨折类型及节限:均为单椎体骨折,其中压缩型32例,爆裂型20例。节段:T1215例,L118例,L2 10例,L3 9例。1.2手术方法及分组采用改良哈氏棒内固定者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