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微循环》2005,9(3):174-174
由著名微循环学专家田牛教授所著的《微循环学》一书,近期已由原子能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分为六大部分:(1)总论(1~5章),(2)微循环的基础(6~13章),(3)器官微循环(14~31章),(4)微循环的改变(32~36章),(5)临床微循环(37~42章),(6)主要疾病的微循环改变(43~56章)。全书共140万字,资料丰富全面,论断合理有据,并有多幅实拍的珍贵微循环图像,反映了作者近40年来的研究成果,是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微循环学专著,可供微循环专业人员阅读,也可作为临床、基础医学的有关专家、研究生、大专院校师生参考。该书大16开本,定价280元,邮寄费30…  相似文献   

2.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21(12):2391-2391
由著名微循环学专家田牛教授所著的《微循环学》一书,已于近期由原子能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分为六大部分: (1)总论(1-5章),(2)微循环的基础(6-13章),(3)器官微循环(14-31章),(4)微循环的改变(32~36章),(5)临床微循环 (37~42章),(6)主要疾病的微循环的改变(43-56章)。全书共140万字,反映了作者近40年来的研究成果,资料丰富全面,  相似文献   

3.
观察动物微循环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微循环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Johansen等[1]撰写的两栖类动物微循环一书中介绍青蛙肺的微循环是1661年由Malpighi观察到,之后Krogh(1921年)、Landis(1926年)、Fulton(1941年)观察了两栖类动物蛙的舌和肠系膜微循环  相似文献   

4.
亚洲微循环联盟(Asian Union for Microcirculation,AUM)于1991年在第五次世界微循环大会(美国路易斯维尔)上由修瑞娟教授倡导成立。该联盟的建立奠定了我国微循环研究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开启了欧美及亚洲共同发展微循环学术研究的新阶段。此后,于大阪(1993)、北京(1995)、曼谷(1997)、万隆(2000)、马尼拉(2002)、东京(2005)依次举行了六届亚洲微循环大会,成功地展示了亚洲微循环界在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发展,展示了微循环与临床密切结合的突出贡献,为亚洲的微循环专家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搭建了与欧美微循环专家相互沟通的桥梁。亚洲微…  相似文献   

5.
亚洲微循环联盟(Asian Union forM icrocirculation,AUM)于1991年在第五次世界微循环大会(美国路易斯维尔)上由修瑞娟教授倡导成立。该联盟的建立显示了我国在图际微循环领域的学术地位,开启了欧美及亚洲共同发展微循环学术领域的新阶段。此后,于大阪(1993)、北京(1995)、曼谷(1997)、万隆(2000)、马尼拉(2002)、东京(2005)依次举行了六届亚洲微循环大会,成功地展示了亚洲微循环界在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发展,展示了微循环与临床密切结合的突出贡献,为亚洲的微循环专家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搭建了与欧美微循环专家相互沟通的桥梁。亚洲微循…  相似文献   

6.
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次徽循环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4月11日至12日在南京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南京地区共50人,徐州心血管研究所骆秉铨所长应邀出席了大会,并作了“高血压病微循环研究进展”的学术讲座,这次会议有两项议程:(1)专题讲座(2)论文交流.(一)学术讲座:共举行了10讲,讲座的特点是(1)心脑血管病的微循环研究进展、体现了高血压病体循环与微循环在血流动力学上的关系,球结膜微循环作为临床微循环的观测指标,更能反映心脑血管疾病的变化特征.(2)基础微循环与临床微循环及在中医中药研究中的地位.(3)专科微循环的应用,如妇科盆腔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常见传染病中甲襞微循环的观察.(4)微循环显微镜及其发展动态.(二)学术交流:会议共收到论文30篇.基础微循环研究11篇,临床微循环应用19篇,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互相衬托,主要表现在(1)血瘀证的研究;实验研究复制了各种不同的血瘀证动物模型,探讨了病理的所在,并且应用各种单味药和  相似文献   

7.
《微循环学杂志》2020,(3):65-68
微循环障碍是休克的本质,临床发现大循环与微循环有脱节的情况,而微循环能否有效改善与预后相关,因此早期发现微循环障碍并迅速逆转是治疗休克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微循环状态的监测方法有很多,包括肉眼观察、动脉血乳酸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胃黏膜酸碱度(pHi)测定、旁流暗视野(SDF)成像技术、经皮氧分压(TcPO_2)监测、激光散斑血流成像(LSFG)技术等,从直接到间接,从整体到局部,从物理学方法到化学方法,每个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主要对临床中常用的各种微循环监测方法作一综述,为临床工作中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跳骤停与复苏的血液微循环变化,为临床急诊病人提供微循环观察指标。方法:采用两组动物实验,一组用低电压(V=8~10,t<0.1s)直接刺激犬的心脏作成心室纤颤微循环停流立即作心脏按摩,15mim后再用高电压(V=1000,t<0.1s)刺激犬心脏使心跳复苏。另外一组,采用5%戊巴比妥钠注入到家兔的静脉损伤心脏,当心跳停止时作心脏按摩,同时用压力计测定血压与流态的关系,以上实验过程用手持式微循环显微镜(ZQL-1)观察动物眼球结膜微循环,另外,临床急诊病人也同样用微循环显微镜观察。结果:按照以上方法得到五种不同的流态:(1)在心脏停跳前细动脉(A)和细静脉(V)中呈粒线流;(2)在心脏停跳瞬间A收缩断流→V中粒摆流→离心性流→停流;(3)心脏复苏(包括心脏按摩),首先是V中粒摆流→然后出现A→V中向心性粒缓流→粒流→粒线流→微循环重建;(4)如果停止按摩,微循环也停流,这表示无效按摩;(5)如果A在按摩中不出现或者无血流则表示无效按摩,以上流态接合临床心肌梗死,外伤性休克,体外循环心内手术病例,作眼球结膜微循环观察,其表现一致。结论:以上动物实验结合临床观察表明,眼球结膜微循环的流态指标及其变化,可作为临床急诊动态监测,是一种简易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稿约     
本刊为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学科的专业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主要阅读对象为专职从事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临床工作者;各科临床医师;医学大专学校,研究机构中从事基础研究如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病理、生理的科研教学人员。本刊欢迎下列来稿;(1)有关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基础与实验研究,如器官、肿瘤微循环;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与氧自由基内皮细胞分子生物学等的关系,脏器微循环研究,中医中药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2)临床应用的研究。如各种疾病时对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影响,临床工作中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3)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仪器研制与改进,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完善等。(4)有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推进亚洲微循环研究的发展与世界微循环的学术交流,亚洲微循环联盟(The Asian Union for Microcirculation)确定了两年召开一次学术交流会。第一届亚洲微循环学术会议于1993年9月27日至29日在日本大阪“千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进一步揭示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为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寻找有效措施。方法 :将糖尿病人随机分为二组 ,二组治疗前甲襞微循环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其中一组服用复方红宝酒 (主要成分有 :38°白酒、红宝即枸杞果、绞股兰、生姜等 )一个月 (为实验组 ) ,另一组服用 38°白酒 (为对照组 ) ,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甲襞微循环。结果 :发现 :①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异常改变 ;②服用复方红宝酒一个月后 ,甲襞微循环明显改善 ,其管袢形态 ,流态以及微循环总积分值与实验前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侧流暗场(sidestream dark-field,SDF)成像技术观察比较内毒素休克兔经液体复苏至同一目标血压水平下小肠绒毛微循环及舌下微循环变化的异同。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绒毛组及舌下组,每组30只。2组均行体外回肠造口术,用细菌脂多糖注射建立内毒素休克模型。建模成功后用乳酸林格氏液以复苏剂量30 mL·kg~(-1)·h~(-1)进行液体复苏使平均动脉压(MAP)达到80 mmHg为目标血压。若经单纯液体复苏,血压仍不能达标者,则予以去甲肾上腺素0.5~1μg·kg~(-1)·min~(-1)维持至目标血压。通过SDF成像技术持续观察2组动物休克前后以及液体复苏后的小肠绒毛及舌下微循环灌注指标:绒毛血管数量(vessels per villus,VV)、微血管血流指数(microvascular flow index,MFI)、灌注绒毛比例(proportion of perfused villi,PPVi)、绒毛边界量化评分、绒毛血管评分、总的血管密度(total vessel density,TVD)、灌注血管密度(perfused vessel density,PVD)、灌注血管比例(proportion of perfused vessels,PPVe)等的变化并比较两者灌注特点的异同。结果:休克后,小肠绒毛MFI、PPVi以及舌下微循环MFI、PPVe、TVD、PVD较休克前均显著下降(P0.01),其中小肠绒毛微循环MFI显著低于舌下微循环(P0.01);经液体复苏至MAP达到目标血压后,小肠绒毛MFI、PPVi以及舌下微循环MFI、PPVe、TVD、PVD较休克后均有明显上升(P0.05),但复苏后的小肠绒毛微循环MFI仍明显低于舌下微循环(P0.01)。结论:内毒素休克兔小肠绒毛与舌下微循环灌注变化有差异,休克后小肠绒毛微循环灌注下降程度较舌下微循环更显著,而液体复苏后小肠绒毛微循环灌注恢复程度亦低于舌下微循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脉络宁对烧伤后微循环紊乱的改善作用。方法50例经足甲襞微循环检测证实存在微循环紊乱的烧伤病人 ,采用脉络宁治疗 ,一个疗程(10d)后用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及XG -8型图像处理系统 ,观测治疗前后的足甲襞微循环变化。观察指标包括微血管形态、微血流动态、微血管周围状态共十六项指标。本组病人男37例 ,女13例。年龄28岁~50岁 ,平均年龄(44.48±13.06)岁。烧伤面积19 %~42 % ,平均烧伤面积为(27.20±18.54) %。结果经脉络宁治疗一疗程后 ,病人足甲襞微循环障碍有明显改善 ,表现为管襻变清晰 ,数目增多 ,长度增加 ,直径增大 ,血流加快 ,红细胞聚集性下降等。结论脉络宁对烧伤后微循环障碍有改善作用 ,能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稿约     
本刊为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学科的专业学术刊物,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其主要阅读对象为专职从事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临床工作者;各科临床医师;医学大专学校,研究机构中从事基础研究如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病理、生理的科研教学人员。本刊欢迎下列来稿;(1)有关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基础与实验研究,如器官、肿瘤微循环;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与氧自由基内皮细胞分子生物学等的关系,脏器微循环研究,中医中药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2)临床应用的研究。如各种疾病时对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影响,临床工作中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3)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仪器研制与改进,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完善等。(4)有指导意义的讲座、综述、经验谈;病例讨论;书刊评论;国内外有关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学术活  相似文献   

15.
大会概况: 中国微循环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受亚洲微循环联盟执行委员会委托承办的“第二届亚洲微循环大会”于一九九五年八月十八日至二十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次大会是经国家科委(国科外审字[95]1405号)和卫生部(卫国合交字[1995]0145号)批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95]国科金外资助第3951031104号)资助的一次国际学术盛会,是我国微循环研究有史以来所举办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成果丰硕的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称赞,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6.
观察60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甲襞微循环(Nfm)积分及红细胞变形指数(I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二者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患者的外周微循环明显障碍,红细胞变形能力(RCD)显著低下。文中讨论了患者微循环障碍及RCD下降与其糖代谢及脂代谢紊乱和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性损害相关。认为Nfm及RCD的检测对了解病情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二者可作为本病的一项特殊检验指标,也为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及血流变学疗法提供了理论性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5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甲襞、球结膜微循环。一、甲襞微循环综合积分值:按田牛氏综合定量评价方法,观测左、右手无名指甲襞微循环16项指标,综合积分值高血压为2.8±0.1(108例)、冠心病3.0±0.1(283例)、脑动脉硬化2.2±0.3(10例)、脑供血不足2.6±0.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肌钙蛋白T阳性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变化 ,分析心肌微循环障碍与外周微循环的关系。方法 :选取肌钙蛋白T阳性的患者 ,检测其甲襞微循环并根据田牛微循环评分标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外周形态、流态及袢周形态积分值与正常对照组比均有明显增加 (P均 <0 .0 1)。结论 :心肌微循环障碍与外周微循环障碍呈平行关系 ,这为临床早期预防疾病、诊断病情 ,提供了一项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严重烧伤病人康复期的微循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通过观测重烧伤康复期的微循环变化,探讨大面积严重烧伤对人体微循环的远期影响。方法用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其图像处理系统,观测48例处于烧伤康复期患者的足甲襞微循环。本组既往烧伤的面积是(54.59±17.30)%,年龄为(25.21±9.27)岁。伤面痊愈后1~10年,平均(4.71±4.50)年;对照组是50例健康成人,年龄为(24.40±4.68)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烧伤康复期病人足甲襞微循环突出的改变是管襻畸形率高(P<0.01)和汗腺导管数明显增多(P<0.01),同时还存在血管管襻周围有渗出(P<0.01)等,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严重烧伤创面虽然痊愈,但痊愈后的康复期仍存在微循环紊乱,说明严重烧伤对人体微循环影响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20.
人体内器官种类、数量繁多。微循环是新兴的(尚有很多问题未被解决)复杂学科。专题讨论器官微循环远远超过我知识、经验的极限。幸好主要器官微循环都有专题论述,可供参考。这里根据我们30年的工作和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学习,仅就主要器官微循环的特点及其病理改变提出一些个人认识以求教于同道。 微循环是生物进化至脊椎动物才发育完善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最基本的系统,其改变也是各种异常病变中最基本的一类变化。动物(哺乳动物下同)要维持生命、完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