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品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以130例住院期间发生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不良反应规律及特点。结果红花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其他种类活血化瘀注射剂(P0.05);皮肤及附件反应率、药物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种不良反应(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首先要考虑用药安全性,针对不同种类注射剂进行仔细筛查,询问患者既往过敏史等,最大限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共计128例中药注射剂ADR应报告。结果:中药注射剂所引发的ADR人群以女性及60岁以上人群为主,其中60.16%的人群在首次滴注发生ADR,发生ADR的中药注射剂以活血化瘀类和清热类为主,所发生的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发生ADR患者的转归鲜见致残或死亡的病例。结论: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与药品生产、临床使用不当及病人体质等多种因素相关,应重视并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上市后再评价研究,促进合理用药,保证用药的有效与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并分析其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规范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通过管理系统调查我院2008~2010年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数据,统计其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等,同时根据监测中心数据库以及ADR报表分析相关病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比较稳定;其中循环系统用药DDDs稳居首位,呼吸系统、抗肿瘤其次;用药金额、DDC以抗肿瘤药最高。ADR多由于不规范用药所致。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抗肿瘤突出,同时临床应用中也出现了安全性事件,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案例发生的原因,探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时的临床表现特征,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根据我院发生中药不良反应案例及近年来相关报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结论:某些西医和基层医生缺乏中药注射剂使用配伍知识,往往扩大中药注射剂的适用范围和适应症,不合理联合用药、超剂量用药,导致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发生了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因此,不合理用药、临床试用欠规范,是造成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不能归咎于中药注射剂本身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13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时间、注射方式与发生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男女比例差异不显著,与年龄有一定关联,药品不良反应在超过60岁患者中易于发生,出现时间大部分在给药1小时左右。结论: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严格掌握药用药指征以减少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并加强监控中药注射剂制药质量,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刘国强 《甘肃医药》2010,(5):571-573
目的:了解该院2007-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该院2007-2009年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品种、金额、使用频率、日均治疗费用、临床用药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2007-2009年中药注射剂总销售额逐年增加,中药注射剂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总计15例。结论:该院在2007-2009年中药注射剂应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上报的4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60岁者发生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占31.25%);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45.83%);涉及12个中药注射剂品种。结论临床应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监测,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8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方法对国内近几年中药注射剂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整理归纳。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中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82例中过敏反应占4878%。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袁忞敏 《中外医疗》2016,(25):126-128
目的:探析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应用活血化瘀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者4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结果47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其中舒血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率最高,与其他药物比较明显,P<0.05;造成不良反应的药物从高至低依次为:舒血宁注射液23.40%,注射用红花黄素17.02%、生脉注射液14.89%、七叶皂苷钠14.89%、丹参多酚酸盐8.51%、血栓通冻干粉6.38%、大株红景天6.38%、丹红注射液4.26%、疏血通2.13%、灯盏花素注射液2.13%;不良反应的一般情况40例,严重情况7例(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出现新的不良反应的15例,所有患者均好转。结论临床上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时应用首先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并根据不同的药物进行筛查,询问患者过敏史,尽可能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与临床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地区14家基层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不良反应、药品说明书一致性情况。结果:承德地区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以活血化瘀类占主导地位,使用频度前10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前3位分别是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14家基层医院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一致性普遍偏低。结论:承德地区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应加强中药注射剂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刘玉强 《大家健康》2016,(12):34-35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发生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60例,分析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发病年龄阶段为>60岁(21.7%)。不良反应发生时间46例(76.7%)发生在用药当天,31例(51.7%)发生在用药后30 min。出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共涉及6类,其中理血剂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多(45.0%)。共累及6个系统,其中以皮肤附件与消化系统损害最为常见。均经停药或对症治疗后,50例(83.3%)治愈、10例(16.7%)好转,无后遗症与死亡病例。结论:为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在使用过程中规范合理用药、加强预防与监测。  相似文献   

12.
姚建华 《大家健康》2014,(9):147-148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现象,为临床中药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调查统计分析本组86例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涉及中药以及不良反应受累系统。结果:86例不良反应共涉及到5种活血化瘀中药,其中以血栓通注射液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最多,经比较显著多于其他4种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化瘀中药不良反应受累系统主要包括皮肤及皮下组织、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已经心血管系统,以皮肤受累最为严重,(P<0.05)。结论:临床应严格按照药物的要求进行用药,构建完善的疗效评估标准,同时还应该加强中药制剂的研究监制,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保证临床活血化瘀中药用药的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为医院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60岁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比例最高;男性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高于女性;中药注射剂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以损害皮肤系统最常见。结论临床药师要加强中药注射剂监控及指导,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搜集2015年5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后导致不良反应的54例病例资料,从中药类别、既往过敏史及累及系统等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54例患者中,有14例既往有药物过敏史,占25.9%。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以血栓通为主,占37.0%,其次为血塞通与丹参制剂,各占24.1%与22.2%。累及系统主要为皮肤系统、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各占46.3%、25.9%与18.5%。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涉及多个方面,临床应加强药物监测,在明确患者既往过敏史及中药药理的情况下用药,以做到安全、高效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本院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结果,以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共抽取2014年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出院病历120份,临床药师设计《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评价表》对其规范性和适宜性进行初评,医务处、质控办和药学部再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最终核定。结果 120例患者使用的中药注射剂中主要为活血化瘀类药物,不合理用药共计17例,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集中在超功能主治用药以及药物浓度使用不当。结论为进一步提高本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应密切关注特殊人群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中药注射剂在治疗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被广泛应用的同时,出现的不良反应问题也引起临床重视。本文查阅近年来医学期刊关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对儿科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总结认为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组方与成分复杂、易过敏、辨证错误、使用不当等。解决的措施应当是根据临床需要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从源头上提高中药注射剂质量的安全性;用药过程中明确注射剂组方及药物成分,严格控制用法用量;辨证用药,避免联合用药;用药后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2008年我院8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s)报告进行分析,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年我院呈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在6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10岁年龄组发生不良反应居首位,共16例,占25.00%;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结论 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使用时要严密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8.
田晓亮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1):248-248
目的:调查2008年5月~2010年2月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此期间中药注射剂产生21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不良反应主要是抗感染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涉及川琥宁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等11个品种。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 ADR)的分布和特征,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总结临床表现及药品分布特征。结果:61~80岁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最多,占41.8%。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87.7%,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反应,占38.5%,药品品种以心脑血管类居多,占34.4%,结论: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合理用药,关注易感人群,降低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杂志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中,中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引起不良反应的品种主要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涉及双黄连注射剂、丹参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等21个品种。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完善、充实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体系,加强中药注射剂各环节的监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