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了解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uSpA)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半年内就诊于门诊的 10 2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患者 ,其中 83例属uSpA ,均不符合国际上通用的强直性脊柱炎 (AS)或其他肯定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如银屑病性关节炎、瑞特综合征、肠病性关节炎等 )的诊断标准 (如修订的纽约标准、美国风湿病学学会分类标准 ) ,对此 83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 uS pA患者男女比例为 1 6∶1,女性比例较AS组明显高 ,平均年龄 2 8 8岁 ,平均病程 3 1年。临床症状较AS轻 ,均无腰椎活动受限 ;uSpA组患者HLA B2 7阳性率低于AS组 ;有 4例晚起病的 (5 0岁以后 )AS患者 ;不一定有骶髂关节炎 ;普通X线及CT诊断骶髂关节炎者分别占 34 %和 73%。 89 1%符合Amor标准 ,85 6 %符合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 (ESSG)标准。结论 uSpA在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占很大比重 ,临床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推荐用Amor和ESSG标准进行诊断。该病的治疗和转归还有待于长期的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ndifferentiated spondyloarthropathies,uSpA)的临床特点及发展规律。方法分析127例uSpA患者临床特点及5年随访结果。结果127例uSpA患者:(1)男女比例为1.8:1,女性患者起病晚,病情轻,预后较好;(2)病程中腰背部疼痛(93.7%)和外周关节肿痛者(96.0%)最多见;(3)女性腰背部疼痛的首发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男性髋关节、臀区或足跟及其他附着点部位疼痛起病的首发率均高于女性(P〈0.05);(4)7例以手关节受累为首发症状者均为女性;(5)家族史阳性率42.5%,HLA.B27阳性率52.8%,两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首诊影像学特点,CT对诊断uSpA较X线敏感,两者骶髂关节炎阳性率分别为75.0%(78/104)和60.0%(51/85)。两者诊断骶髂关节炎分级符合率45.6%(31/68)。男性骶髂关节破坏的阳性率高于女性(P〈0.05);(7)5年随访,18例发展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1例为炎性肠病关节炎,1例为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20例仍为uSpA,16例症状消失。18例确诊AS的患者中男性13例,占72.2%。5年内骶髂关节CT示Ⅱ级以上骶髂关节破坏进展明显,初诊和5年后阳性率分别为3.6%和48.2%。结论uSpA是一组常见的临床症状多样的脊柱关节病,有遗传倾向;男性骶髂关节受累较女性严重;部分患者可进展为AS、PsA及炎性肠病关节炎等其他脊柱关节病。对uSpA患者应密切随访,定期行骶髂关节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一、定义:广义的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ies,SpA)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赖特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炎性肠病相关性关节炎、幼年发病的SpA以及尚不能满足现有的分类标准而称为分类未定的SpA(undifferentiatedspondy-loarthropathies,uSpA)等一组疾病。uSpA并不是一类疾病或单一的一种疾病,而是一个预测性的诊断。uSpA包括早期的SpA、尚未发展成为明确疾病的顿挫型SpA、具备二种疾病特征的重叠综合征,以及病因学尚不清楚、今后有可能发展成一种新的疾病的病人犤1~5犦。老年发病的SpA一般指50岁以后发病的SpA…  相似文献   

4.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opathy,SpA)是我院门诊中很常见的一类疾病,其中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ndifferentiated spondyloarthropathy,uSpA)占有较高比例。我们对62例男性与75例女性uSpA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和对照,以探讨其差异。  相似文献   

5.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eronegative spondyloanthropathy,SpA)是一组相互关联的侵犯脊柱、外周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多系统炎性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反应性关节炎(ReA)与赖特综合征(RS)、银屑病关节炎(PsA)、炎性肠病关节炎、幼年发病的脊柱关节病以及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其中,AS是SpA的原型,是一种最常见、最典型的脊柱关节病[1].  相似文献   

6.
炎性腰背痛(inflammatory back pain,IBP)是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itis,SpA)[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主要症状[1-5],与疾病的诊断、分型相关[6-7],且常见于疾病早期.流行病学研究报道约50%的AS患者以炎性腰背痛为首发症状.  相似文献   

7.
幼年发病型脊柱关节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目的 提高对幼年发病型脊柱关节病 (JSpA)的认识。方法 分析 190例JSpA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放射学资料 ,并对幼年发病关节炎的诊断、分类和鉴别进行讨论。结果  190例JS pA中 ,男性 16 3例 ,女性 2 7例 ,男女之比为 6∶1,发病年龄 3~ 16岁 ,平均 (12± 3)岁 ,8岁后发病 175例 ,占 92 1% ;15 7例 (82 6 % )患者首先出现的是外周关节炎 ,2 3例 (12 1% )以腰背痛为第一症状 ,病程中共有 187例 (98 4% )的患者出现了外周关节炎 ,12 3例 (6 4 7% )患者有或有过腰背疼痛史 ,外周关节炎与腰背疼痛出现的时间间隔 ,从同时发生到间隔 2 0年 ,平均 3 2年。 6 7例 (35 3% )有肌腱端炎的表现 ,2 0例 (10 5 % )腊肠指 (趾 ) ,9例虹膜炎。HLA B2 7的阳性率为 87 9% ,76 0 %有X线证实的骶髂关节炎。在 190例患者中 ,10 6例患者确诊幼年强直性脊柱炎 (JAS) ,此组患者平均病程 6 3年 ,明显长于JSpA组 (P <0 0 1)。 结论 JSpA的概念有助于提高对儿童关节炎的认识 ,半数以上JSpA患者约在发病 6 3年后发展为幼年强直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柏林标准、传统的ESSG及Amor标准在中国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ESSG标准以及Amor标准里的参数对94例临床诊断为uSpA患者,以及用柏林诊断流程对其中81例有脊柱受累的uSpA患者,以及对123例其他风湿病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分析。结果94例uSpA患者中85例行人类自细胞抗原(HLA)-B27检查,62例阳性,占73%;81例有脊柱受累的uSpA患者中,40岁前起病占96%,HLA—B27阳性率为69%(51/74);CRP和戚ESR增高阳性率40%(29/72);骶髂关节磁共振成像(MRI)阳性率91%(29/32)。ESSG标准、Amor标准诊断uSpA的敏感性分别为70%及64%,特异性分别为93%和94%;柏林诊断流程在中轴受累的uSpA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及96%。结论新的柏林标准与传统的ESSG和Amor标准类似,在我国诊断uspA方面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重视把SpA临床特点和HLA—B27、CRP/ESR以及MRI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Shen M  Zeng XJ  Tang FL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2):928-931
目的 通过观察人类软骨糖蛋白 39(HCgp 39)mRNA在类风湿关节炎 (R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和滑膜中的表达水平 ,寻找反映RA早期骨破坏的敏感指标。方法 采集 31例RA、6例骨关节炎 (OA)、10例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SpA)、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以及 10例健康人新鲜抗凝静脉血 ,分离单个核细胞 ,并采集 7例RA、5例OA的滑膜 ,行半定量逆转录 (RT) PCR。结果 RA患者PBMC中HCgp 39mRNA行RT PCR与内对照tubulin共扩增后吸光度比值为0 86 90± 0 5 2 4 0 ,与OA(P =0 0 2 4 )、SpA(P =0 0 4 9)、SLE(P =0 0 4 3)以及健康对照 (P =0 0 33)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而OA、SpA、SLE与健康对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RA滑膜HCgp 39mRNA行RT PCR与tubulin共扩增后吸光度比值为 1 986 3± 1 9397,与OA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4 )。在RA和OA中 ,同一患者的PBMC与滑膜HCgp 39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HCgp 39mRNA在RA患者PBMC和滑膜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炎症性关节病 ,提示HCgp 39可能是RA发病机制中重要的自身抗原 ,它的异常表达可能是造成T细胞介导自身免疫反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15年随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undifferentiatedspondyloarthropathi es ,uSpA)是指一组具有脊柱关节病临床和放射学表现 ,但又不满足目前已建立的任何一种脊柱关节病 ,如强直性脊柱炎(AS)、银屑病关节炎 (PA)、赖特氏综合征 (RS)等的诊断标准。本文通过对我院从 1982年以来所收治 15 4例 (uSpA)的临床表现以及 15年随访进行分析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5 4例患者均为我院 1982— 1997年的门诊及住院病人 ,全部均符合 1991年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ESSG…  相似文献   

11.
幼年与成年脊柱关节病临床特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对幼年和成年发病的脊柱关节病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通过与399例成年发病的脊柱关节病(SpA)患者对比,研究219例幼年脊柱关节病(JSpA)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JSpA与SpA均有明显的男性优势,男女比分别为5.8:1和5.5:1;JSpA组的发病年龄平均12.5岁,SpA组为19.7岁;JSpA组的病程为4.2年,SpA组为4.3年(P>0.05);JSpA组的受累关节数为4.7个,SpA组为4.1个(P<0.01);82%的JSpA患者在发病时有外周关节炎,而SpA患者仅有47%(P<0.01);45%的SpA患者发病时表现为下腰痛,而JSpA患者仅有11%(P<0.01);随着病程发展,70%的JSpA患者出现了腰背疼痛,而SpA出现腰背疼痛的占79%(P<0.05);98.6%的JSpA患者出现了外周关节受累,而SpA仅为88%(P<0.01).JSpA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率为88%,SpA为83%.结论JSpA与SpA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但JSpA比SpA有更多的外周关节炎、更少的中轴关节受累表现.下肢为主的关节炎,所伴随的肌腱端病、色素膜炎等各种关节外表现、HLA-B27阳性是JSpA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后期脊柱强直以后,病情不能逆转.因此,早期诊断是争取良好预后的关键.现将近年来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 脊柱关节病和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概念的普及和分类标准的提出脊柱关节病,也称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opathy,SpA),概念的提出虽然已有20年左右,但其被普遍接受还是近年的事.  相似文献   

13.
脊柱关节炎(spondyloarhritis,SpA)是一组临床特征相似、均不同程度地与HLA—B27相关、发病机制互相关联的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反应性关节炎(reactive arthritis,ReA)、炎症性肠病相关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幼年脊柱关节炎和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ndifferentiated spondyloarthropathy,uSpA)。AS是SpA的原型,与HIA—B27关系最密切。1973年Schlosstein和Brewerton分别报道了HIA—B27与AS发病显著关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术后二尖瓣功能的长期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房室间隔缺损 (AVSD)矫治术后二尖瓣功能的远期转归。方法 收集 1992年 10月至 2 0 0 3年3月在我院手术的AVSD患儿 135例 ,男 6 0例 ,女 75例。年龄 :11个月至 2 3岁 (平均 10 3岁± 5 7岁 ) ,手术年龄 :2个月至 14岁 (平均 5 9岁± 4 2岁 ) ,体重 :3 5~ 5 6 0kg(平均17 3kg± 9 7kg)。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 (CAVSD) 32例 (占2 3 7% ) ,不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 (PAVSD ) 82例 (占6 0 7% ) ,过度型房室间隔缺损 (TAVSD) 2 1例 (占 15 6 % )。局限二尖瓣返流 (MR) 9例 (占 6 7% ) ,轻度MR 4 5例 (占33 3% ) ,中度MR 5 5例 (占 4 0 7% ) ,重度MR 2 6例 (占19 3%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功能进行长期随访。随访时间 :6个月至 10年 (平均 4 3年± 2 7年 )。结果 全组术后无二尖瓣狭窄发生。术后MR减轻 4 7例(占 34 8% ) ,维持术前状态 79例 (占 5 8 5 % ) ,加重 9例 (占6 7% )。随访中 ,术前轻度MR者 ,13%于术后 6个月内进展为中度 ;术前中度MR者 ,14 %于术后 6个月内进展为重度 ;术前重度MR者 ,15 %于术后 1个月内进行性加重。大部分MR术后维持稳定状态。中、重度MR患儿需长期口服强心、利尿及血管扩张剂。 4例重度MR伴顽固性心力衰竭分别于术后 0 5、2、3及 3 5年行二  相似文献   

15.
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1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主干 (左主干 )狭窄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按冠状动脉造影 (CAG)结果将冠状动脉管径狭窄程度分为轻、中、重及完全闭塞 4组 ,并按其他冠状动脉受累情况分为孤立左主干组 9例 (4 6 2 % )、左主干 +1支组 15例 (7 6 9% )、左主干 +2支组 5 3例(2 7 18% )、左主干 +3支组 118例 (6 0 5 1% )。结果 经CAG确诊的 2 892例冠心病患者中左主干狭窄 195例 (6 74 % ) ,检出率低。临床主要表现为不稳定心绞痛 16 4例 (84 1% ) ,心肌梗死 (MI) 12 5例(6 4 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5 7例 ,术后 4 7例 (84 2 % )患者心绞痛消失。 5例行无保护性左主干病变直接支架术 ,术后无心绞痛再发。结论 左主干狭窄临床症状严重。CAG是确诊的唯一手段。CABG为最佳治疗方法。无保护性左主干病变直接支架术可用于有适应症患者。  相似文献   

16.
脊柱关节病骶髂关节的病理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不同阶段骶髂关节(SIJ)炎的病理变化,提高脊柱关节病(SpA)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8例强直性脊柱炎(AS)及5例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患者行CT导引下SIJ关节内激素治疗前,先取SIJ组织。所得标本行HE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CT0-I级SIJ炎的uSpA病人,SIJ可见滑膜炎症(包括衬里层细胞肥大增生、疏松结缔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局灶性软骨基质减少、变性、纤维化,软骨下骨板炎症细胞浸润。CTⅡ-Ⅲ级SIJ炎病理变化主要为软骨严重变性、破坏,血管翳形成,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软骨下骨板破坏;CTⅣ级SIJ炎的病理改变则以软骨下骨板破坏,大量死骨形成,钙盐沉着为主要特点。3份标本的滑膜和软骨下骨板可见嗜酸性粒细胞(EO)比例增高。结论 滑膜衬里细胞肥大增生、疏松结缔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等滑膜炎表现,局灶性软骨基质减少、变性、纤维化和软骨下骨板炎症细胞浸润、破坏,是早期SIJ炎的病理特点;在CT未出现改变以前,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腹部包块55例诊断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分析了 1990年以来以“腹部包块待查”住院的患者 5 5例 ,对腹部包块的诊断思路和方法进行探讨。1 对象与方法以 1990年以来“腹部包块待查”住院的患者 5 5例为研究对象。发病平均年龄 4 9 5岁 (9~ 99岁 ) ,男∶女为 1∶2 4(16∶39) ,就诊时平均病程 7 9个月 (0 2 5~ 132 0 0个月 ) ,来我院到确诊平均时间为 1个月 (0 5~ 3 0个月 )。取得病理诊断的 4 3例 ,其中 (检查方法有重叠 )手术 36例、经皮肿物穿刺 6例、内镜活检 5例、淋巴结活检 1例 ,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 73%。临床诊断 12例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和随访预后…  相似文献   

18.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确定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从 1994年 4月至 1997年 9月 ,共进行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 )检查 2 193次 ,经纤支镜检查确诊为肺癌患者 2 86例 (13 0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2 86例患者中男 2 2 0例 ,女 6 6例 ,男女之比为 3 3∶1,平均年龄 5 4 5岁 (2 0~ 75岁 )。主要临床表现 :咳嗽为主要症状者 2 5 1例 (87 8% ) ,其中湿性咳嗽 2 12例 (84 5 % ) ,干性咳嗽 39例 (15 5 % )。不同程度咯血 118例 (4 1 3 % ) ,气喘 2 2例 (7 7% ) ,不同程度发热 13例 (4 5 % ) ,胸痛 7例(2 4% )。平均病程 3 6个月 (1周至 3年 ) ,1例慢性支气管炎 10年除外。主要X线表现 :…  相似文献   

19.
微型多血管炎肾损害的预后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分析微型多血管炎 (MPA)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人肾存活率 ,探讨影响存活率的因素。  方法 :1994年 12月至 2 0 0 3年 12月明确诊断为MPA的患者 6 0例 ,其中男 34例 ,女 2 6例 ,年龄 (49± 13 5 )岁 ,病程 1~ 14 4个月 (中位 2 8个月 ) ,除肾脏损害外 ,均有一个以上肾外器官受累。所有患者行肾活检 ,对肾组织病理活动指数 (AI)和慢性指数 (CI)进行半定量积分。分析人肾存活率及影响人肾存活率的因素。  结果 :①入院时4 0例 (6 6 7%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阳性 ,SCr 4 81 2 3± 2 89 71μmol/L ,2 7例 (45 % )需透析治疗 ,肾活检病理显示新月体比例 16 7%~ 96 2 % (5 8 9± 32 0 ) % ,半数患者见间质血管炎 ,平均CI 5 36± 2 6 1。②人存活 :在随访 1~ 15 5个月 (中位 12个月 )间 ,共 13例 (2 1 7% )死亡 ,10例于确诊后一年内 [(3 6± 2 2 )个月 ) ]死亡 ,死因为肺出血 (4例 )、感染 (3例 )、尿毒症 (2例 )和心衰 (1例 )。 1年和 3年存活率分别为 76 8%、71 1% ,ANCA阳性组存活率显著低于ANCA阴性组 (1年存活率 6 7 6 %vs 10 0 % ,P =0 0 0 0 9)。年龄≥ 5 0岁、入院即需透析治疗是一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③肾存活 :4 5例接受强化免疫抑制治疗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 ) 71 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描述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治疗风湿性疾病发生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使用TNF-α拮抗剂的患者从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方面记录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程度和最终结局.结果 78例患者中35%(27/78)为类风湿关节炎(RA),41%(32/78)为强直性脊柱炎(AS),17%(13/78)为银屑病关节炎(PsA),6%(5/78)为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59例患者使用依那西普,7例(12%)发生注射局部反应、上呼吸道感染及结核病等不良反应.19例患者使用英夫利西单抗,3例(16%)发生不良反应,1例(AS)为上呼吸道感染,1例(AS)前两次均在输注完24 h内出现伞身红色丘疹及心悸,1例(RA)输注4次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部分不良反应可自行消失,其余经适当处理后痊愈.结论 证实依那西普和英夫利西单抗治疗风湿性疾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发生的不良反应是温和的,经适当处理可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