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用内镜、腹腔镜治疗高龄病人急性胆管炎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8年5月至2003年6月,收治高龄(>75岁)胆管结石诱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121例,首先经十二指肠镜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待病情缓解后,根据病人的身体条件和局部结石情况,分别行网篮取石、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或经十二指肠镜胆肠内引流术(ERBD)。结果ENBD全部成功。死亡3例;首次急诊内镜取净结石16例;二次内镜取净结石66例;15例行ERBD术;21例行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中转开腹手术1例。118例内镜、腹腔镜治疗病人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高龄急性胆管炎病人的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急诊应用ENBD缓解胆道梗阻症状可有效降低病死率。综合利用此3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可达到安全满意的疗效,避免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01例高龄急诊胆囊炎患者分别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和开腹胆囊切除(OC)两种手术方法治疗,LC组53例,OC组48例,观察手术恢复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LC组明显优于OC组。结论高龄患者急性胆囊炎行LC并发症少,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高龄患者急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微创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影响70岁以上高龄病人胆道手术愈后常见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70岁以上高龄病人胆道手术愈后的常见因素在其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总结134例术前非隐性黄疸、肝功能异常、术后心衰、电解质紊乱、呼吸及泌尿系统并发症出例数,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手术的病人,随着年龄,增长,术前黄疸,肝功能异常,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出现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前黄疸、肝功能异常、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出现将影响高龄病人胆道手术的愈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重症急性胆管炎内镜治疗的护理策略。方法对137例75岁以上老年ACST病人,行急诊内镜治疗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 137例中有6例插管未成功,131例成功行内镜治疗,成功率95.6%。内镜治疗术后8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5例出现轻症急性胰腺炎,2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45例经一次内镜治疗后痊愈出院,83例在病情稳定后分别选择再次内镜或联合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治疗,3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2.18%。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加强沟通,做好充分准备,术后细致观察,精心护理,配合积极有效的治疗,同时重视高龄患者的安全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式下高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8年9月~2020年11月我科收治的aSAH病人336例,根据年龄分为两组,高龄组48例,年龄≥70岁;非高龄组288例,年龄70岁。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的性别组成、入院情况、动脉瘤特征、预后等指标。结果两组性别、动脉瘤颈宽及纵横比、动脉瘤破裂及再出血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位置(主要是颈内动脉及后交通动脉瘤)、高血压史、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预后、术后缺血灶形成、脑积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高龄病人aSAH的预后因素很多,对高龄病人需全面分析病情制定手术方案。经过评估可优先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手术夹闭病人需尽早手术清除血肿,减少缺血性病灶发生。术后密切监测病人的症状与体征,早期发现与治疗并发症,可提高高龄aSAH病人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严重胰头十二指肠外伤的手术时机、操作技巧、治疗效果。方法严重胰头十二指肠外伤病人7例,均行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肝破裂修补、右半结肠切除1例,联合左肾、脾切除1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2例病人术后出现胆漏,经保守治疗而愈。无腹腔严重感染、胰肠吻合口漏、出血等并发症,没有二次手术和手术死亡,所有病人均恢复正常饮食康复出院。结论对无法修复的严重胰头十二指肠外伤病人,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可考虑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内镜技术在高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兵  莫伟明  谢涛 《腹部外科》2006,19(1):26-27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EST)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高龄急性胆管炎病人的疗效。方法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0月78例高龄(≥70岁,按WHO老年人年龄分段)由结石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内镜治疗的疗效和合并症。结果内镜引流成功率100%,取石成功率达到88.5%,而且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结论内镜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与手术相仿,但安全性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报告一组高龄食管癌术后并发肺栓塞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6年来收治的 18例高龄食管癌术后并发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经过 ,分析其发病因素、诊断、治疗及其预防。结果 :18例肺栓塞病人多数发病于术后第 3~ 4天 ,13例治愈 ,5例死亡 ,治愈率 72 .2 % ,死亡率 2 7.8%。结论 :高龄食管癌术后并发肺栓塞 ,症状轻重不一 ,易漏诊、误诊 ,死亡率高。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治疗高龄结石性急性胆管炎的疗效。方法 1998年5月~2005年6月,我院对年龄〉75岁因胆管结石诱发急性胆管炎273例,首先经十二指肠镜行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待急诊情况缓解后,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和局部结石情况,分别行网篮取石、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或经十二指肠镜胆肠内引流术(endoscopicretrogradebiliarydrainage,ERBD)。结果273例ENBD全部放置成功。ENBD术后死亡3例。余270例中首次急诊内镜取净结石36例;二次十二指肠镜取净结石178例;31例行ERBD;25例行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其中1例中转开腹手术。270例十二指肠镜、腹腔镜治疗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高龄急性胆管炎患者,急诊ENBD缓解胆道梗阻症状后,综合利用经十二指肠镜取石、ERBD及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可达到安全、满意的疗效,避免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0.
80���������굨���������Ʒ���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目的 探讨高龄胆道疾病的治疗方式选择。方法 对1994年5月至2000年4月,外科收治的80岁以上胆道病人152例,分别行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分析病人的疾病种类分布,并存病类型,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治疗结果。结果 76.3%的病人存在有不同类型的并存病,95例行手术治疗,其中84例为急诊手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8%,总病死率5.26%,手术治疗死亡3例。结论 年龄不是高龄胆道病人的手术禁忌,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及合理选用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日间手术管理模式下完成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收治的急诊行LC的27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术后住院时间分为日间管理组(住院时间≤48 h,133例)和常规组(住院时间>48 h,138例)。比较两组病人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日间管理组与常规组病人在年龄、ASA分级、上腹部手术史、术前白细胞(WBC)计数、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术前白蛋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管理组较常规组的手术时间缩短,且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放置引流和使用抗生素的比例相对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上腹部手术史、ASA分级≥Ⅲ级、WBC计数和总胆红素升高是急诊LC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急诊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经过筛选后的部分LC可以在日间手术管理模式下完成;对于高龄、有上腹部手术史、ASA分级≥Ⅲ级、WBC计数和总胆红素升高的病人,应谨慎行急诊日间LC。  相似文献   

12.
超高龄病人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超高龄病人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80岁以上超高龄病人腹部外科手术情况。结果 胆道手术(8例),胃癌、贲门癌手术(13例),食管扒脱术(1例),肠道手术(3例)。手术治愈24例(96%),术后死亡1例(4%)。结论 超高龄病人并存病多,术后并发症多,必须强化围手术期处理,尽可能做择期手术,减少急诊手术,重视白蛋白的补充,增强组织的修复愈合。  相似文献   

13.
椎间盘突出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手术疗效及康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 62例马尾神经综合征病人, 探讨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 62例马尾神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时间、手术方式与术后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不完全性的CES恢复要好于完全性损伤, 急性CES病人术前没有后腰痛表现的病人恢复好于有后腰痛病史的病人。急性CES组病人 24h内减压与 48h内减压没有明显的愈后差别, 但 48h内减压与 48h以上组减压有明显差别。慢性CES组病人与急性组病人愈后没有明显差别。全椎板截骨回植术后康复要好于椎间隙及半椎板组。结论: 手术治疗是马尾神经综合征首选治疗方法, 急性发病者手术时间与愈后明显相关, 慢性发病者手术时间与愈后无明显的关系, 病人术前症状、手术方法、损伤的严重程度是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分析及预后因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探讨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手术切的疗效及影响术后生存率的有关因素,总结改进远期疗效的措施。方法对87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人术后进行长期随访,并对治疗中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研究。结论早发现早切除,治疗中的相关因素,术后密切则,发现早期复发和转移,争再切除以及加强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过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69例的腹腔镜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及影响预后的指标。方法 总结69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包含术前临床指标和预后相关因素。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 腹腔镜手术成功完成45例,中转开腹24例;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为年龄(χ^2=2.234,P=0.034)和合并心血管疾病(χ^2=4.983,P=0.027);早期行腹腔镜手术和术中及时中转开腹的病例预后较好。结论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应早行腹腔镜探查,若操作困难,应早期及时中转开腹手术;对于高龄和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CT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在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病人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共38例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病人,经CT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观察并分析此干预方法在病人临床转归中的作用和价值。结果 38例病人均经急诊行CT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成功且效果明显,术后2天体温恢复正常,术后当天腹痛缓解率84.2%(32/38)。其中28例(73.7%)病人术后1~8周顺利实施二期手术治疗,无1例死亡。结论 CT引导胆囊穿刺引流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急症干预手段,不仅能缓解病人的急症病情,而且能为二期手术治疗创造有利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7.
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远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远期效果。方法:121例均以传统的闭式三翼钉内固定术式固定。伤后72h以内急诊手术58例,胫骨结节牵引1~2周后择期手术63例。从复位固定、住院时间、并发症、X线片及髋关节功能几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诊手术组不愈合2例(3.4%),股骨头缺血坏死3例(5.2%),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6.2%,平均住院日21d。择期手术组不愈合13例(20.7%),股骨头缺血坏死15例(23.8%),髋关节功能优良率63.5%,并发症9例(14.3%),平均住院日46d。结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与其接受手术治疗时间有关,手术愈早疗效愈好。  相似文献   

18.
探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AGC)患者行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急诊收治的80例≥60岁AG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2例采取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腹腔镜组),38例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出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腹腔镜组的体温、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PA水平显著高于开腹组患者(P0.05);开腹组有2例患者死亡,腹腔镜组无一例死亡,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率11.90%,与开腹组的26.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AGC患者行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具有可靠的手术效果,并且手术创伤更小,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高龄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不同治疗方法对其预后影响。结果 死亡6例,均为急诊手术者,限期手术无死亡。结论 并存病是引起死亡的高危因素,对伴有并存病的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应首先考虑经皮肝胆囊置管引流,等病情稳定,并存病改善后,限期手术,无并存病或伴有并发症者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8-03间在长垣县人民医院接受胆囊切除的71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按不同术式分为2组。开腹组35例行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组36例行LC手术。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VAS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