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64排128层CT成像技术在分析稳定性心绞痛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选取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氧引起心绞痛患者100名,其中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各50名。采用64排128层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斑块类型,包括脂质斑块、钙化斑块、纤维斑块和混合型斑块构成比差异;分析64排128层CT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测结果下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发生部位,评价64排128层CT成像检测及鉴别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CAG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结果 正常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斑块病变血管中,钙化斑块25例(50%)、脂质斑块7例(14%)、纤维斑块12例(24%)和混合型斑块6例(12%);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上述患者比例分别为15(30%)、16(32%)、6(18%)、13(20%),两组患者斑块类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P<0.05);64排128层CT与CAG冠状动脉造影对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和发生部位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64排螺旋CT评估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IGR)隐匿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情况,探讨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CCTA)检查的时机和应用价值。方法依入选标准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山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49例,包括糖尿病(65例)和IGR(84例),所有患者均完成一般体格检查、病史询问、血糖、血脂、血压及CCTA检查。其中37例在CCTA检查后3个月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血管阻塞面积≥50%为有意义狭窄。结果与CAG对照,CCTA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合并隐匿性冠心病者冠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92.4%,特异性为94.2%,阳性预测值为91.5%,阴性预测值为94.8%,准确率为93.2%。37例患者(24.8%)存在显著性冠状动脉狭窄,其中单支病变者者26例(70.3%),多支病变者11例(29.7%)。糖尿病患者显著冠状动脉狭窄的患病率为41.5%,其中1/3的患者为2支以上的多支病变。糖尿病前期者显著冠状动脉狭窄的患病率为11.9%,其中40%需进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糖尿病患者较糖尿病前期者不仅冠状动脉狭窄、钙化斑块的患病率显著升高,而且发生多支病变及需行PCI者也显著增多,但二者软斑块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检测准确性,是无创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不仅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应尽快开始CCTA筛查,处于糖尿病前期阶段并存在1个或以上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时也应开始CCTA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冠状动脉造影(CCTA)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检出率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2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资料,观察有无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结果 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共检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63例,检出率18.9%,其中59例(93.6%)单发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例(6.3%)多发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发生于前降支最为多见,为53例(76.8%).心肌桥长度5~68 mm,厚度1.5~5.0mm,其中39例载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近或远段血管伴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率<50%共30例.结论 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是一种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可靠、无创的方法,尤其可以显示其MSCT的表现特点,载支血管粥样硬化狭窄情况,为临床提供明确直观的诊治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10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选作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和MSCTCA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以CAG检查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计算MS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析MSCTC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110例患者中,CAG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阳性检出率98.18%(108/110),MS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阳性检出率为95.45%(105/110);MSCTCA组的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率为97.22%(105/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以CAG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可知MS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为98.82%(84/85),特异度为91.30%(21/23),准确度为97.22%(105/108),阳性预测值为97.67%(84/86),阴性预测值为95.45%(21/22)。MSCTCA诊断与CAG诊断对钙化斑块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在诊断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方面有较高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诊断价值较高,对诊断冠心病尤其是筛选冠心病有良好的前景,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与冠脉造影(CAG)比较,探讨64层螺旋CT成像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可靠性及价值.方法 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64例与CAG比较,评估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准确性.结果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70%和<50%狭窄性病变敏感性分别为93.3%、81.2%和72.7%,特异性分别为96.2%、95.3%和88.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77.1%和35.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2%、96.3%和97.4%.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方雷  安建平  赵辉  毛军峰  李运  代伟 《安徽医药》2013,34(9):1380-1383
目的研究PET/CT一体机一站式13N-Ammonia PET静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CT冠状动脉造影(CCTA)在冠心病(C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64排PET/CT对35例临床怀疑有中度罹患CAD风险患者进行一站式检查,先行13N-Ammonia PET静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后行CCTA。结果 29例患者(82.9%)被CCTA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中18例患者被诊断为重度狭窄,狭窄程度≥50%,18例患者中12例总压力积分>12),同机PET 24例患者(82.8%)显示心肌缺血。另外6例患者均被CCTA诊断为正常,其中3例同机PET显示心肌缺血;CCTA与PET诊断心肌缺血的一致性为93%;排除心肌缺血的一致性为37%;CCTA与PET诊断冠脉粥样硬化的一致性是83%;排除冠脉粥样硬化的一致性为50%。结论 CCTA诊断冠脉狭窄与PET诊断心肌缺血有很强的一致性;但对于轻度冠脉狭窄,PET静息/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显示心肌缺血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价值。方法 110例冠心病临床诊断或可疑病例在1周内先后行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左右冠状动脉及主要分支的狭窄程度进行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评价双源64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结果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高,可评价的血管比例在90%以上,与冠脉造影结果比较的敏感性为77.4%、特异性为94.1%、阳性预测值为74.9%、阴性预测值为94.9%、符合率为91.8%。结论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行,可作为高危人群筛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典型胸痛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44例典型胸痛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再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以CAG的结果为标准对64层螺旋CT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0%、79%和96%;64层螺旋CT对轻度狭窄和中度以上狭窄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8%、89%(P<0.01);64层螺旋CT对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病变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差。结论 64层螺旋CT对典型胸痛的冠心病患者筛查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女性冠心病疑似患者在1个月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及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ornary angioiography,CAG)检查,对冠状动脉的右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和回旋支进行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50%的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CTA评价>50%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4.0%,特异性为94.0%,符合率为78.8%.结论:64排螺旋CT对女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评价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80例患者同时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50%~70%和≥70%的敏感性分别为78.1%、79.1%、90.2%,特异性分别为96.9%、97.7%、98.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4%、82.0%、83.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97.2%、99.0%。结论 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可作为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对80例患者同时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50%~70%和≥70%的敏感性分别为78.1%、79.1%、90.2%,特异性分别为96.9 %、97.7%、98.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4%、82.0%、83.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97.2%、99.0%.结论 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可作为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采用德国西门子128层螺旋CT进行检查,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评价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准确性。结果在可评价的265支血管节段中,血管正常182支,狭窄83支。CAG和MSCT对冠脉狭窄程度≥50%的冠脉总节段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为97.59%(81/83),特异性为95.60%(174/182),阴性预测值为98.90%(180/182),阳性预测值为95.18%(79/83),准确性为96.23%(255/265)。结论 128层螺旋CT是一种无创的成像方法,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管壁的钙化及软斑块和血栓,并可利用智能血管分析软件测得管腔的狭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常规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在短期内做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以CAG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将2种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的结果进行对比,探讨64S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 60例患者显示的842个冠状动脉节段中,可用于评估的为751个节段,可评估率89.2%。64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敏感性为77.4%,≥50%的敏感性为89.7%,特异性为92.8%,阳性预测值为85.4%,阴性预测值为95.8%,准确率90.9%。结论 64SCTA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心电门控的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对101例患者(临床诊断或疑似冠心病)均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CAG),前后时间不超过2周,将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分为轻度(<50%)、中度(50%~75%)及高度(≥75%),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将二者结果对照,进行诊断实验评价。结果在101例患者的373支可评估冠状动脉血管中,多层螺旋CT判断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3%、81.4%、52.1%、89.2%;中度狭窄为84.6%、90.3%,65.7%、96.4%;重度狭窄为90.4%、94.5%、82.4%、97.2%。结论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门可较好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非侵入性技术,对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斑块成分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对比分析冠状动脉成像斑块成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冠心病患者中,36例为冠状动脉无狭窄,占30.00%;34例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占28.33%;21例为冠状动脉中度狭窄,占17.50%;29例为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占24.17%。84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硬斑块所占比例为9.52%;软斑块所占比例为75.00%;混合性斑块所占比例为15.48%。不同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的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斑块与重度狭窄、混合性斑块与中度狭窄密切相关。结论 64层螺旋CT可以有效检测出冠状动脉成像斑块成分和狭窄程度,可应用于冠心病风险预测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4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观察组)和4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照组)接受64层螺旋CT检查,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两组肾功能、FBG、LDL-C、HDL-C和TC等相关指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FBG、LDL-C、HDL-C和T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BUN和SCr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与BUN和SCr呈正相关(r=0.638、0.763,P<0.01),对照组中尚未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与BUN和SCr存在相关关系(r=0.037、0.080,P>0.05)。结论肾功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一个较好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CTCA)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所有在本院就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66例,对其进行64排螺旋CTCA检查(实验组)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64排螺旋CTCA与CAG对轻度及以下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等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CAG检查结果为判断标准,64排螺旋CTCA检查的灵敏度为96.6%,特异度为98.4%,准确度为98.1%。结论 64排螺旋CTCA诊断冠状动脉疾病发展及相关病变情况与CAG检查结果基本相符,可作为冠状动脉疾病的常规检查手段,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对冠状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疑诊冠心病患者,使用双源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并于3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与CAG的结果进行对比,了解DSCTCA对于冠状动脉斑块的种类、大小、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以及解剖学分布的诊断价值。结果 50例患者中,DS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直径≥1.5 mm节段有580个,571个节段可进行评估,共检测出129个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23%,其中69%为大斑块,28%为小斑块,70%为钙化斑块,CTO病变共检出4个,心肌桥(MB)5个,与CAG相比,DSCTCA诊断冠状动脉斑块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3%、97.3%、92.2%、99.1%。结论 DSCTCA能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钙化病变、CTO病变、MB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可作为高危人群冠心病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成像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64-S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冠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计算64-SCTA检查的诊断价值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64-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4.82%,94.35%和70.80%;进一步去除钙化节段,64-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09%,97.33%和84.09%,其中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较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较前提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方法46例冠心病患者同时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对冠状动脉显示的影响。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5%、阳性预测值87%、阴性预测值98%。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精确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