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动态变化及蛭龙活血通淤胶囊的干预作用,探讨蛭龙活血通淤胶囊可能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蛭龙活血通淤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备脑出血大鼠模型。采用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蛭龙活血通淤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的凋亡细胞表达明显下降,而HIF-1α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各时间点的凋亡细胞表达均明显下降,而HIF-1α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蛭龙活血通淤胶囊能明显促进HIF-1α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对脑出血大鼠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且存在一定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项针疗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HIF(缺氧诱导因子)-1α及HIF-1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2只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A)、造模组(B)、电项针组(C),每组各24只,各组再分为12h、24h、3d、5d等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观察项针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HIF-1α及HIF-1α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再灌注第3d,B组梗死灶周围神经细胞数目减少、肿胀更加明显,胞浆淡染,胞核溶解,结构不清,细胞间质呈空泡样改变,残留血管充血,梗死灶周围胶质细胞明显增多;C组梗死灶周围神经细胞肿胀减轻,核仁清楚,结构不清,可见少量固缩神经元,较模型组损伤程度减轻。再灌注12h,缺血中心区及缺血周边区络膜、血管内皮细胞、神经元可见HIF-1α阳性表达。C组大鼠神经元细胞HIF-1α表达明显增加,第3d达高峰,第5d逐渐下降,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项针疗法能够改善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功能状态.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表明项针疗法能够通过促进HIF-1α及HIF-1α mRNA的表达,提高脑神经细胞对缺氧的耐受,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脑脉Ⅱ号胶囊对急性脑出血大鼠PAR-1动态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国庆  黄培新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5):1265-1268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后蛋白酶激活的受体(PAR-1)的动态表达及脑脉Ⅱ号胶囊(NMCⅡ)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n=8),即正常组、脑出血模型6,24 h,3,7 d组和NMCII 6,24 h,3,7 d组。用Ⅶ-S型胶原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时间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组织PAR-1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PAR-1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大鼠脑出血后可见有PAR-1mRNA和PAR-1蛋白表达,模型组大鼠脑出血后6 h表达明显增多,24 h进一步增多,于3 d时达到高峰,7 d时表达明显减少。在6,24 h,3,7 d各时间点,模型组、NMCII组PAR-1 mRNA吸光度及PAR-1阳性细胞数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NMCII组PAR-1阳性细胞数、PAR-1 mRNA吸光度比值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各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脑出血后PAR-1受到凝血酶的持续活化,脑出血后凝血酶的作用可能是通过PAR-1介导的;NMCII可抑制PAR-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依据清热解毒法制成的脑宁康颗粒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脑宁康小、中、大剂量组,采用胶原酶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h各治疗组给予不同剂量脑宁康颗粒灌胃,余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用药3天和7天后取脑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和TUNEL法分别检测脑出血周围组织凝血酶受体-1(PAR-1)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水肿情况。结果脑出血大鼠脑组织PAR-1表达增强,各脑宁康治疗组脑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脑组织PAR-1表达减少,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脑水肿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脑出血后的脑组织PAR-1高表达可能介导了神经细胞凋亡和脑水肿,脑宁康颗粒对出血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脑出血后脑组织PAR-1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脑水肿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与缺氧诱导因子-1仅(HIF-la)、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表达的动态变化及蛭龙活血通瘀胶囊的干预作用,探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可能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备脑出血大鼠模型。采用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HIF-1仪、PAR-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蛭龙活血通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的凋亡细胞与PAR-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而HIF-10t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与低剂量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各时间点的凋亡细胞与PAR-l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而HIF-1仪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明显抑制PAR-l活化,促进HIF-lOt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对脑出血大鼠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且存在一定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针刺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PAR-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后凝血酶受体-1(PAR-1)的动态表达及针刺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3组。每组又分为6 h、24 h、48 h、72 h和168 h 5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6只大鼠,另设空白对照组6只大鼠。制备脑出血大鼠模型,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观察不同时相点头穴针刺治疗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PAR-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针刺组大鼠脑内PAR-1蛋白表达在不同时相点均有显著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调脑内PAR-1蛋白表达可能是针刺治疗脑出血获效的一个重要机制,针刺可能通过下调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内PAR-1蛋白表达,减轻凝血酶所造成的毒性反应,从而达到防治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区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组4组,模型组和参麦组组内又分为1、3、5、7天共4个时间点,立体定位仪定位注射胶原酶VII造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病理体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肿周围区HIF1-α的表达,以及参麦注射液治疗后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参麦组大鼠神经病理体征减轻明显(P<0.01);正常组和假手术组脑组织神经细胞无HIF1-α表达,而模型组血肿周围区HIF1-α的表达1天时增多,3天时达到高峰,5天时表达下降,至7天时仍有少量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较,参麦组各时间点的HIF1-α表达要少,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促进血肿吸收、抑制血肿周围区HIF1-α表达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对脑出血大鼠脑含水量及水肿周围脑组织基因表达情况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用健康SD同系雄性大鼠150只,体重230~2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模型、用药3组,每组又分为6 h、24 h、48 h、72h、7天5个时间点,每组每个时间点10只大鼠。采用Ⅳ型胶原酶匀速缓慢打入尾壳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用药组给予三七总皂苷腹腔注射,每天1次。于相应时间点麻醉大鼠后,断头取脑,立即称重并记录每只大鼠鼠脑的湿重,用锡箔纸包裹,并标号,然后放入-70o冰箱冻存,集中放入110℃恒温箱中烘干至恒重,24 h后取出立即称取干重。取材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指标PAR-1、MMP-9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各时间点模型组脑含水量较假手术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除6 h、7天外,各时间点模型组和用药组比较,用药组脑含水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各时间点PAR-1、MMP-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后,模型组和用药组相比,各时间点PAR-1、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 h开始,脑含水量明显增高,到48 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三七总皂苷可以明显下调脑含水量。PAR-1和MMP-9在模型组的表达呈现了先升后降的趋势,从6h开始逐渐升高,在48h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用药治疗后,相应各时间点PAR-1和MMP-9均下降,三七总皂苷可以明显下调血肿周围脑组织PAR-1、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黄芩苷小、中、大剂量组,采用胶原酶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h各治疗组给予不同剂量的黄芩苷腹腔注射,余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用药1、3、5、10天后取脑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脑出血周围脑组织凝血酶受体1(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1,PAR-1)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水肿情况。结果与脑出血模型组比较,黄芩苷各治疗组的大鼠脑组织PAR-1表达和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脑水肿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出血后的脑组织PAR-1高表达可能介导了细胞凋亡和脑水肿,黄芩苷对脑出血大鼠有保护作用,可能参与抑制脑出血后脑组织PAR-1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脑水肿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与去铁胺(deferoxamine,DFO)的作用。方法将120只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8)、HIBD组及DFO组,后两组根据处死时间分为3h、6h、12h、24h、48h、3d、7d亚组(每组8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Caspase-3的表达,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HIBD组HIF-1α,3h轻微增高,12h达高峰,后逐渐降低,其各时间点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DFO组则6h达高峰,后逐渐降低,与HIBD组比较各时间点HIF-1α表达均增多(P〈0.05)。HIBD组脑组织Caspase-3,3h开始表达,6h明显升高,12h和24h仍在较高水平,7d后降低,且各时间点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DFO组各时间点Caspcse-3表达低于HIBD组(P〈0.05)。结论在新生鼠HIBD后,DFO可通过升高HIF-1α的表达而发挥抗凋亡作用,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抑制剂2-甲氧基雌二醇(2ME2)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20只新生7d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缺氧缺血模型组(HIBD组,n=56)、2ME2干预组(2ME2组,n=56),后两组采用Rice法建立模型后,根据断头取脑的时间不同又分为3h、6h、12h、24h、48h、72h和7d7个亚组。应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IF-1α、Bax、Bcl-2的表达,TUNEL法计数脑细胞凋亡。结果 HE染色显示2ME2干预后脑组织的损伤减轻;免疫组化显示:HIF-1α在HIBD组于模型制备后3h升高,12h达高峰,之后下降,2ME2组表达趋势和HIBD组相同,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与HIBD组比较,2ME2组各时间点的Bcl-2表达显著升高,Bax表达显著降低,TUNEL标记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急性期使用2ME2抑制HIF-1α的表达,引起Bax/Bcl-2表达量比值降低,凋亡细胞数目减少,改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老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30只。每组再按术后干预1、3、7 d分为3个亚组,每亚组10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行肝左叶切除术建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切开皮肤不切除肝叶。电针组选取"四关"穴("合谷"和"太冲")给予电针干预,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强度1 mA,每天1次,每次20 min。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认知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HIF-1α表达,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水平。取电针组大鼠海马组织,采用免疫荧光双染色法进行HIF-1α和凋亡细胞的共定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术后1、3、7 d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术后1、3...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48 h、72 h MMP-9、TIMP-1的表达,探讨新清开灵注射液干预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脑水肿的作用途径。方法:采用尾状核注射胶原酶的方法复制大鼠脑出血的动物模型,并给予新清开灵注射液进行干预。结果:脑出血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各时间点MMP-9表达水平呈动态改变,模型组MMP-9水平48 h开始升高,72 h达高峰,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脑出血48 h模型组相比较,同一时间点新清开灵小剂量组、大剂量组血肿周围脑组织MMP-9表达均可显著降低(P<0.01)。与脑出血模型72 h组比较,同一时间点新清开灵小剂量组MMP-9表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MMP-9表达亦减少,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脑出血组血肿周围脑组织TIMP-1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均升高,在48 h达到高峰(P<0.01)。与脑出血48 h模型组相比较,同一时间点新清开灵大剂量组可使血肿周围脑组织TIMP-1表达降低(P<0.05)。72 h新清开灵各剂量组血肿可使TIMP-1表达减少,大剂量组TIMP-1表达减少更为明显(P<0.01)。结论:通过调节TIMP-1而干预MMP-9表达是新清开灵注射液减轻脑出血后急性期水肿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凋亡相关蛋白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20只7d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8)、HIBD组(n=56)、rhEPO治疗组(n=56)。后两者根据处死时间分为:3h组,6h组,12h组,24h组,48h组,3d组,7d组,每组8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HIF-1α、Survivin的表达,用TUNEL法对细胞凋亡指数(AI)进行检测。结果 HIF-1α的表达在缺氧缺血后3h即增强,12h达高峰,后逐渐降低(P〈0.01);Survivin在缺氧缺血后12h开始增高,7d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除3h、6h组,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AI值在缺氧缺血后6h增加,7d明显增高,除3h组,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IBD组相比,rhEPO治疗组12h、24h、48h、3d的HIF-1α表达明显减少(P〈0.05),12h、24h、48h、3d的Survivin表达明显增高(P〈0.05),细胞AI值24h、48h、3d、7d明显降低(P〈0.05)。结论 EPO可通过降低HIF-1α的表达和提高Sur-vivin的表达,从而减少HIBD后的细胞凋亡,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脑出血大鼠血肿中心区、缺血半暗带区、术侧海马区和皮层区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组共4组,模型组和参麦组内又分为1d、3d、5d、7d共4个时间点,立体定位仪定位注射胶原酶VII造大鼠脑出血模型。评估各组大鼠神经系统病态,并进行爬杆计分,电镜观察脑出血后的神经细胞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肿中心区、血肿周围区、术侧海马区及皮层区神经细胞HSP70的表达,以及参麦注射液对其的影响。结果: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大鼠未见明显的病态,模型组和参麦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态体征;电镜观察显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神经细胞结构正常,模型组细胞器不完整,出现了凋亡小体,而参麦组细胞器较完整,凋亡小体较少;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海马区和皮层区神经细胞有少量的HSP70阳性信号表达,模型组缺血半暗带区、术侧海马区和皮层区HSP70的表达1d时增多,3d时达到高峰,5d时表达下降,至7d时仍有少量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较,参麦组各时间点的HSP70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增加HSP70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增加神经细胞耐缺氧能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抵当汤对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抵当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垂体后叶注射液复制大鼠高血压模型,脑内注射自体血复制脑出血模型,给予低、中、高(3.78,7.56,15.12 g.kg-1)3个剂量的抵当汤灌胃,治疗7 d,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免疫印迹法、聚合酶联反应法检测大鼠脑组织HIF-1α的表达。结果:抵当汤各治疗组HIF-1α阳性细胞、HIF-1α蛋白、HIF-1α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其中低剂量组尤为明显。结论:抵当汤药理作用与上调大鼠脑组织HIF-1α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48 h、72 h后ERK1/2、c-fos、c-jun的表达,探讨新清开灵注射液干预大鼠脑出血后MMP-9表达从而抑制血肿周围脑水肿的作用途径。方法:采用尾状核注射胶原酶的方法复制大鼠脑出血的动物模型,并给予新清开灵注射液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方法对脑组织ERK1/2、c-fos、c-jun进行检测。结果:脑出血后模型组c-jun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均升高,72 h达到高峰,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脑出血48 h模型组相比较,同一时间点新清开灵小剂量组血肿周围脑组织c-jun表达减少,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脑出血模型72 h组比较,同一时间点新清开灵小剂量组血肿周围脑组织c-jun表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血肿周围脑组织中c-jun表达亦减少,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出血模型组ERK1/2、c-fos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均升高,48 h达高峰,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一时间点模型组相比较,新清开灵小剂量组、大剂量组血肿周围脑组织ERK1/2、c-fos表达均降低,但在统计学上均无差异(P>0.05)。结论:通过抑制c-jun干预MMP-9表达是新清开灵注射液干预脑出血后MMP-9表达,并以进一步减轻脑水肿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及2-甲氧基雌二醇(2ME2)干预后对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表达趋势的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2ME2对HIBD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方法将7d龄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及2ME2干预组。其中后两组又根据HIBD后处死动物的时间不同随机分为7个亚组。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各组新生大鼠脑组织HIF-1a和Caspase-3的表达进行检测及用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HIF-1a正常情况下低水平表达,HIBD后12h达高峰,后逐渐降低;Caspase-3表达于HIBD后6h明显升高,2d时达高峰;细胞凋亡指数于HIBD后3h升高,随着观察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2ME2干预后各时间点HIF-1a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指数均较HIBD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BD后HIF-1a表达增高,诱导细胞凋亡,促进了HIBD的进展;2ME2干预后,抑制了HIF-1a的表达,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洋葱黄酮类提取物对不同时间点脑出血模型大鼠血肿周围活化小胶质细胞数量及脑组织促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探讨洋葱黄酮类提取物治疗脑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 100只Wistar大鼠用于制备脑出血动物模型,造模成功90只。其中脑出血组(40只)、洋葱黄酮类提取物干预组(简称干预组,40只)和假手术组(10只)。造模过程中脑出血组和干预组均向大鼠定位部位注射自体血100μL,同时干预组予洋葱黄酮类提取物(0.2 m L/10 g体重,每日2次)灌胃给药;脑出血组和假手术组未进行药物干预。造模后各组再以6、24、48、72 h和7 d为时间点分5个亚组,干预组和脑出血组每个亚组8只,共10组,假手术组每个亚组2只,共5组。采用Garcia JH评分法观察大鼠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采用HE染色观察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的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血肿周围活化的小胶质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血肿脑组织促炎因子TNF-α与IL-1β表达。结果脑出血组注入自体血后,血肿周围出现变性坏死区,细胞排列不整齐,核形态不整,部分核皱缩、髓质均片状间质水肿,且随着时间推移,变性坏死区域扩大外,细胞周围出现空白区,细胞分布不均匀,神经元细胞数减少,同时有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洋葱黄酮类提取物干预后,对应时间点的细胞坏死,细胞排列及核形态明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组5个时间点行为学评分均降低,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数目增多,血肿脑组织中TNF-α及IL-1β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脑出血组比较,干预组大鼠出血后48、72 h和7 d时间点行为学评分升高,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数目减少,TNF-α及IL-1β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乙醇回流法从洋葱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可能通过抑制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及促炎因子的释放,而改善脑出血模型大鼠的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的时程变化规律,并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脑脉Ⅱ号口服液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假手术组(5只),模型组(30只).治疗组(30只)。向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入含0.4U胶原酶(Ⅶ型)的生理盐水2μL诱导脑出血。假手术大鼠与模型大鼠手术过程相同,仅向尾状核注入2μL生理盐水。注射后2h开始,每日灌胃给予脑脉Ⅱ号口服液(8mL/d,6倍临床等效剂量)或等容积蒸馏水直至处死。注射后6,12h,1,3,7,14d取脑。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并计数TUNEL阳性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肿周围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 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脑内可见极少量凋亡细胞。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UNEL阳性细胞数在注射后6h显著增加(P〈0.01),3d达到高峰,7d以后明显下降,持续增加至14d后;细胞凋亡百分率的时程变化规律与TUNEL阳性细胞数的变化规律一致。注射后12h至14d各时间点,治疗组TUNEL阳性细胞数和细胞凋亡百分率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脑脉Ⅱ号口服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