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紧张度的升高,因心理应激所引发的各种相关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应激作为人类多种重大致死性疾病的重要病因和诱因已经得到确认,它的损伤作用机制和防治措施的研究正在引起广泛的关注。当应激负荷过强或应激时间过长,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进而引起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生。本文对近年来慢性心理应激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和生殖内分泌的影响及相关的中药调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成年女性肥胖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母亲孕前肥胖可能会对子代的认知功能和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并增加子代出现行为问题、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以及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等的风险。孕前母亲肥胖对子代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具体机制尚未被完全理解,可能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子代大脑代谢改变及炎症等有关。本文对孕前母亲肥胖对子代神经心理发育影响及可能机制作以简要综述,呼吁相关部门及医务人员积极预防母亲孕前肥胖发生,以促进后代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心理神经免疫学是研究人体身心健康的边缘性学科,能研究神经系统将心理因素转变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机制,尤其是行为、脑如何影响免疫系统,又如何遭受到免疫系统的影响.下面,本文从以下几点综述心理神经免疫学的临床实验.  相似文献   

4.
不同应激方式对大鼠体内β-内啡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剑春  颜军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9):1146-1146
为了解不同应激方式对机体神经免疫系统的影响,本研究对SD大鼠通过强迫游泳和冷刺激2种不同的应激方式,测定大鼠血清和下丘脑β-内啡肽(β-EP)含量及其外周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探讨在不同应激方式下心理神经免疫的变化及其发生机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揭示心理变化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及其机制。悲观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分泌功能,进而影响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药物的效应自然就降低。然而乐观积极的情绪,可激活内分泌和潜在的免疫功能,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6.
人格特点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人格特点对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影响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0)等测量工具,对随机整班抽取的聊城大学252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外向对积极应对有直接作用,情绪稳定性对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均有直接作用.外向对积极心理有直接作用,而对消极心理的间接作用较小.情绪稳定性对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均有直接作用,以积极应对为中介,对消极心理的间接作用与外向特点相当,对积极心理的直接作用明显高于外向.结论 外向和情绪稳定性等人格特点是影响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影响机制既有共同点,又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妊娠和分娩属于应激事件,孕妇们往往面临着较高的心理压力,孕妇所感受的心理压力会通过神经心理、内分泌系统和神经免疫系统等多种途径作用于孕妇全身各个系统、各种器官,直接影响孕妇的身心健康,极有可能患有产后抑郁症。同时妊娠期间的心理压力将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如先兆子痫、认知障碍及交感神经失调等神经系统后遗症,还有可能造成胎儿早产、胎儿体重减轻、出生畸形或生长迟缓和运动障碍等。传统的孕妇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相关研究都集中在消极的心理状态和负性压力对孕妇和婴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苟鹏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4):327-327,330
目的:综述儿童癫痫的免疫学机制和免疫状态的研究进展。方法:查询国内外学者对癫痫的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调节系统之间接关系的研究文献及临床上用免疫学方法诊疗癫痫的成果。结果:癫痫患者体内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三大调节系统存在密切而复杂的相互关系,这三大系统通过脑-脑脊液(B-CSF)回路进行直接的相互交流,彼此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结论:无论免疫系统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N)中处于何种地位,其对癫痫的发生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利用免疫治疗癫痫有其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留守中学生认知情绪调节心理韧性与自杀意念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学生心理韧性问卷与积极消极自杀意念问卷对454名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积极认知情绪调节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r = 0.424,P<0.001),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 = -0.219,P<0.001),心理韧性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r = -0.551,P<0.001);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心理韧性在积极认知情绪调节与自杀意念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结论 积极认知情绪调节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留守中学生的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0.
锰作为一种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参与机体的骨矿化、蛋白质和能量代谢、代谢调节等,在正常生长发育特别是大脑的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机体摄入剂量超过锰稳态时可能会产生神经毒性。近年研究显示,孕期过量锰水平会对儿童的神经发育及行为产生消极作用。本文从孕期锰过量与儿童神经发育比如运动能力、认知功能发育和行为问题和锰诱导神经毒性的机制两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孕期锰过量对儿童运动、认知及行为发育的影响,并提出未来应努力探索一种稳定、准确并被普遍认可的生物标志物来降低不可控因素增加研究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1.
大脑奖赏系统功能异常与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运动锻炼可通过调节肥胖儿童青少年大脑奖赏系统功能改善享乐性过度进食,增加体力活动水平,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防治产生积极影响.在此过程中,由中脑投射至纹状体的多巴胺神经通路可塑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防控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2.
有机污染物、抗生素、重金属、农药等环境污染物的暴露和摄食已知能导致多种形式的神经系统疾病,但其中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肠–脑轴是一个连接肠道和大脑的重要且复杂的路径网络。肠道微生物作为肠道和大脑沟通桥梁搭建的首要介质,对环境中的各类污染物十分敏感。其可作为环境污染物神经毒性的作用靶点以调节免疫应答、物质代谢或直接影响神经元和神经信号的传导进而调控污染物对大脑炎性反应、神经递质分泌、内源性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血脑屏障完整性和线粒体功能等的干扰过程。本文就肠–脑互作机制,以及环境污染物通过微生物–肠–脑轴介导宿主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的研究结果做简要综述,望为未来环境污染物、肠道微生物和人类健康之间深层关系提供前瞻性见解,并为寻找相关神经疾病的防治方法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缺血缺氧致脑损伤的机制及牛磺酸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患,其发病机制复杂。牛磺酸是细胞内的自由β-氨基酸,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具有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保护性因子作用。近年研究表明,牛磺酸在脑缺血缺氧中能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具有调节Ca^2 稳态的作用、减少一氧化氮(NO)和自由基产生、抗脂质过氧化、降低脑缺血中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影响缺氧诱导因子的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部队官兵发生冲动心理,往往给部队管理工作带来意外的冲击和消极的影响,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既不利于部队的安定团结,又威胁到部队的全面建设。为此,部队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对策,通过教育、训练和关心等措施,使其提高心理防御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冲动心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糖代谢紊乱与AD的发生关系密切,调节糖代谢可以改善AD患者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减轻脑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 Aβ)的沉积及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近年研究表明,多酚类植物化学物对AD发生时糖代谢的改变具有调节作用,本文对其通过调节大脑中葡萄糖转运及代谢对AD的防治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董宏生 《健康向导》2010,16(3):17-17
免疫系统是我们身体中仅次于大脑的复杂系统,它与体内各系统、各脏器相辅相成,帮助我们抵御外部细菌和病毒的侵入。亚健康会造成人体生理功能下降,免疫力低下,致使人体对慢性疾病的调节机能削弱,进而引起躯体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17.
社会因素可通过心理中介机制影响人的情绪、行为、身心发育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社会因素也称之为心理社会因素(psychosocial factors)。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个体心理应对以及神经内分泌调节,并产生的身心效应过程称之心理社会应激(psychosocial stress)。生命早期的心理社会应激可能对个体产生终身的影响,包括青春发动时相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从分子中医学论人经络系统对神经系统调控与反调控,是指从人经络系统仅有的二种干细胞之一——胶原干细胞所组成的脂密度蛋白因子的密度质量和活性决定的其磷脂酸化的占有比率和铅铜元素结合的铜兰蛋白来决定神经胶质细胞从磷脂酸化成神经元和神经元去磷脂酸化慢性突触传递的神经系统功能的正常体现。从物质基础上决定人经络系统对神经系统调控作用,以及神经系统对经络系统反调控作用。因此人经络系统对心理暗示中起主导作用。一、人格、情绪及应激状况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从而说明人体经络系统对心理调节起主导作用。①客观社会调查,在200多篇医学文献中均表明大批癌症病人发生他们过去曾有过长期内心压抑。②性格影响免疫功能,癌症患者多具有紧张、压抑、多虑易怒、多疑善感及不稳定等个性特点。③好心情有助于防病防癌,好的情绪状态可使大脑及下丘脑等神经系统通过激素、神经肽、神经递质等信息分子影响免疫系统增加免疫力。④人类部分癌症由基因遗传所致,但基因组与经络系统存在反调控与调控的平衡关系,通过经络系统来调控基因组,可由人们饮食环境和心理状态密切影响。⑤自身个性缺陷的应激障碍症。二、七情似洪水猛兽,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之间二二或为调控与反调控,或为协调关系的平衡态被破坏,使这三个系统新陈代谢极度紊乱而致病,有的甚至致命。三、慢性突触传递:①任何形式的生物遗骸中含有5种元素;②慢性突触传递;③骨髓来源基质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④神经干细胞培殖;⑤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纤维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相互转换。四、脑、循经感传现象机理,胶原干细胞及脂密度蛋白因子与铜元素结合:①“三焦”是人体在胸腔与腹腔的大脑;②对循经感传现象机理的研究;③人经络系统仅有胶原干细胞和间质干细胞二种,胶原干细胞有多变性;④神经元细胞是含有一定量的磷脂酸密度蛋白因子与微量元素铜结合成的磷脂酸型的铜兰蛋白。⑤神经信号传导机制新发现。最后为结束语,人经络系统对心理暗示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任何有生命的人或动物都会受到应激的影响.而且,如果应激状态持续一段时间时,人或动物将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生理或病理反应来应付或适应这种刺激,如人的抑郁或动物的疾病、行为.人或动物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是参与应激反应的三大系统.这三个系统联系非常密切,通常认为它们属于同一个网络.例如,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激活直接与免疫系统通讯,然后免疫系统通过免疫调节因子(如细胞因子)来调节大脑功能.细胞因子是多种外周细胞(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脑星状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释放的可溶性调节因子[1],在一个复杂的网络内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有协同作用,也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地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改变人的性格、情绪及思维等.心理问题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如情绪消沉、焦虑、恐惧、人格障碍、变态心理等消极的与不良的心理状态,都是心理问题.(严格来说,心理问题无褒贬之意,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