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张玉珂  赵辉 《新疆医学》1996,26(3):161-162
硬膜下血肿发生在老年人以慢性者为多,其CT表现多种多样。高分辨率CT扫描是诊断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简单、可靠、无痛苦的理想检查手段,诊断正确率较高,对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都能清楚显示,并可随访观察疗效。本组26例老年人CSDH占我院1988~1994年行CT检查诊断为硬膜下血肿患者的14.9%,均经手术或CT复查证实。本文就该病的发生、CT表现及CT诊断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118例经CT诊为民的硬膜下血肿,着重分析了硬膜下血肿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CT表现与病理演变过程中图像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分期;同时对25例硬膜下血肿进行了增强。并对增强扫描后的CT表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7.
CT诊断硬膜下血肿准确而可靠,但等密度硬膜下血种,则是CT诊断的难题,有时常能漏诊,本文就我院150例脑外伤中,其中18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男11例,女7例,年龄半岁~74岁。病程4天~14个月,除2例无外伤史外,其余均有外伤史,体征多系一侧肢体瘫痪、肌张力低下、眼底水肿、头痛、恶心、呕吐等。 CT表现:①多见于额部、颞顶部,除二例双侧其余均为单侧性,15例均经手术证实为硬膜下血肿。②幕上脑室系统占位病变,除2例为脑室变形拉长外,其余均显示移位及受压变形。③脑沟内移及消失,均显示。④皮髓质交介面内移,均显示。  相似文献   

8.
9.
10.
回顾性分析了6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征象,证实血肿时间与密度无严格关系,而与形态有关。并认为:(1)血肿区脑回聚拢、受压内移;(2)脑灰、白质界面内移;(3)皮质线内移;(4)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这些改变对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硬膜下血肿 ,尤其是慢性的硬膜下血肿及部分亚急性的硬膜下血肿因CT表现变化较多 ,可以造成漏诊和误诊 ,为此我院收集了 1998年 10月~ 1999年 5月 2 8日病人并进行了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2 0例 ,女 8例 ,年龄在 7岁~ 72岁 ,18例在 2 5岁以上 ,以车祸或意外事故居多 ,其中有 3例老年患者还伴有脑梗塞或脑出血后遗症。就诊时患者主诉有外伤史的有 2 6例 ,2例无明确诱因。起病半小时至 3个月 ,17例病程在 3天以内的为急性 ,2例病程在 4天至 8天的属亚急性 ,9例病程超过 2 0天的为慢性。 2 8例中有 17例通过手术证实 ,11例…  相似文献   

12.
13.
亚急性与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常见。笔者用CT诊断 6 2例 ,现结合文献 ,对亚急性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病理及CT表现分析如下 ,以期提高对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水平。1 材料与方法6 2例中 ,男 5 1例 ,女 11例 ,年龄 8~ 86岁 ;发病时间为 4d~ 2个月。有外伤史者 5 7例 ,5例无明确发病诱因。CT诊断明确后 ,均采取手术证实为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GE·Sytec ,30 0 0型和GE .Highspeedzxi型CT检查。层厚均为 10mm ,5 0例仅做一般扫描 ,12例在平扫基础上增强扫描。所用造影剂为优维显 ,增强后扫…  相似文献   

14.
慢性硬膜下血肿54例的CT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是诊断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 ,在显示病变及了解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等方面可为临床提供极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化 ,易误诊、漏诊。为了提高临床对该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笔者回顾分析 5 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 ,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钧亮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0):1192-1193
目的:提高对少量硬膜下血肿CT征象的认识及正确诊断。方法:46例头部外伤患者于伤后24h内行头部CT检查,多于治疗后3~10d复查头部CT,并分析其不典型CT征象。结果:单纯表现为硬膜下小血肿21例,合并硬膜外血肿6例,并脑挫裂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9例。所有硬膜下血肿均表现为邻近颅骨内缘模糊不清,呈"毛边征",局部颅骨"假性增厚"改变;血肿内缘与脑表面分界欠清,形态呈线弧状、细新月状改变,大部分病例颅内占位效应不明显。结论:颅骨内缘变模糊,呈"毛边征"、局部颅骨"假性增厚征"是诊断少量硬膜下血肿的重要CT征象。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为探讨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简称ISDH)的CT诊断价值,对65例经手术证实的临床及CT资料完整的ISDH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ISDH主要CT特征:⑴表面脑回聚拢内移;⑵脑灰白质界面内移;⑶中线结构特征性偏移;⑷侧脑塞明显受压、变形、移位;⑸Bolus增强扫描显示血肿,血肿膜及表面移位血管。认为CT对ISD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系指CT上硬膜下血肿的密度与邻近脑实质相近 ,边界不清 ,加之临床上外伤史不明确或仅有轻微外伤史 ,易造成误诊、漏诊。本文收集我院 18例经手术证实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 ,讨论其CT表现及形成机制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 1997年至 2 0 0 1年本院的住院患者共 18例 ,男 15例 ,女 3例 ,年龄在 4 8~ 81岁 ,平均为 6 6 2岁。从出现症状到CT检查时间为 2~ 4 5天。偏瘫及肢体无力 10例 ,头痛头晕 6例 ,失语 2例 ,7例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1.2 方法 :CT检查均在Pickerlq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